书城成功励志花间一枝禅
8772400000025

第25章 天心月圆 (3)

悦净大师愣住了,这是他从未想过的问题。他开始问自己,结果发现,有些东西的确让他很快乐,但是,有些东西实在不值得他背着走那么远的路。

于是,悦净大师决定取出一些不必要的东西送给当地村民。接下来,因为背包变轻了,他感到自己不再有束缚,旅行变得更愉快。

悦净大师因此得到一个结论:生命里填塞的东西愈少,就越能发挥潜能。从此,悦净大师学会在人生各个阶段中定期“解开包袱”,随时寻找减轻负担的方法。

经常带着弟子云游四方的还有镜虚禅师。他带着他的弟子满空到四方云游,而这位满空弟子出家不久,还不习惯这样在外面行走,觉得太累了。

一路上,满空不住地嘀咕,嫌行囊太重,想找个地方歇歇脚。而镜虚禅师却总是说:“再走一会儿吧,再走一会儿吧。”但走了半天,镜虚禅师不仅不歇,反而越走越快,满空跟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

师徒俩走了好长一段山路后,进入了一个村庄,满空说:“师傅,咱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吧?再走我就累死了。”

正在这时,一个妇女迎面走来,镜虚禅师赶忙跑过去,抓住了那个妇女的双手。妇女吓坏了,尖声大叫:“救命啊!非礼啊!老和尚非礼啊!

妇女的家人和邻居听到声音,急忙赶了出来,一看到这种情况,都非常生气,齐声喊打。镜虚禅师见势不妙,赶紧松手,撒腿就跑。满空也被吓坏了,背起行囊跟在师傅后边,飞也似的跑了起来。

师徒俩一路狂奔,一刻也不敢停,顷刻间便跑过了几条山路。回头看看没人追来,二人便一屁股坐了下来。

满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生气地埋怨道:“师父,没想到您竟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跟您学习,我还能参禅悟道吗?我还是回家算了。”

谁知镜虚禅师听了不仅不生气,还嘿嘿地笑了一下,问道:“现在,你背上的行囊还重吗?”

满空回头一看,顿时明白了师傅的用意。

我们来看下面一则故事:

清朝同治年间,有个得道的禅师。他非常精通卜算术,多次帮人排忧解难,深受人们尊重。

一次,他给自己算了一卦,卦底让他大吃一惊:后天凌晨启明星消失时将是他的死期!

禅师非常悲伤,后来还是很平静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弟子。匆匆安排完后事,又作了简单的准备,禅师就开始静静等待死期来临。可是他的身体状态很正常。

第二天晚上,人们都来为他送行。太阳就要爬出地平线了,启明星异常明亮。

禅师从容地登上藏经阁,打开百叶窗。楼下,人们静静地为他祈祷。

朝’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空,禅师的身体依然没有任何不适。他实在想不出,灭顶之灾将会以怎样的方式降临。

可怜的禅师不由得担心起来:到了那个可怕的时刻,卦底若是出现些许差错,岂不坏了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名声?老脸往哪里放?启明星渐渐变暗,变暗……呀,启明星消失了。人们都在欢呼雀跃’贺禅师幸免于难。

禅师却纵身一跃,毅然从藏经阁上跳下!

人不但要经常打扫尘埃,更要经常打扫心灵。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周利椠陀伽,非常愚笨,教他一首偈颂,念了前句忘后句,念了后句忘前句。没有办法,佛陀问他会什么,他说会扫地,佛陀就叫他在扫地的时候念“拂尘扫垢”。他念久后心想,外面脏了,要用扫把去扫;心里脏了,要怎样清扫呢?突然之间,周利椠陀伽就开悟了。鼎州禅师领悟这一点,可比这位笨弟子容易多了。

一个秋天的傍晚,鼎州禅师和一个小沙弥在庭院里散步,突然刮起一阵瑟瑟秋风,树上的叶子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禅师弯下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在口袋里。一旁的小沙弥说道:“师父,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一边继续蹲下来捡落叶,一边不以为然地说道:“咱们每一天都在打扫,难道地上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落叶,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小沙弥不服气地回答道:“师父,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道:“落叶不光是在地上,还在我们的心里呀!地上的落叶捡不干净,但心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

小沙弥听后,终于懂得禅师为什么总是那么平静和慈祥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小沙弥的故事:

小沙弥从小就离开父母,跟随师父出了家。一天,师父以慧眼发现小沙弥只剩了十天的寿命。难过之余,只好告诉他,明天起回家好好和父母团聚,十天后再返寺。

十天过去了,想到年纪轻轻的徒弟,从此离开人间,师傅不免黯然。但就在悲伤中,突见小沙弥活蹦乱跳地从外面回来,气色红润,精神极佳。师父非常纳闷地问他:“你父母还好吗?回家有没有吃过好的补品?” “父母都好。”小沙弥回答,“没吃过补品。”

“奇怪啊!”师父几乎怀疑自己的神通失灵,再问,“这些天,你是怎么过的?”

小沙弥一五一十细诉了十天的经过,师父不觉有何特别,但猛然灵光一现,急忙道:“你再细说一遍,第一天回家途中风雨之夜的经过。”

原来,那晚风雨交加,有一窝蚂蚁眼看就要被河水冲走,小沙弥一念慈悲,心有不忍,用树叶把蚂蚁收集到一起,然后放在高处后,才拍拍手踏上归途,事后他几乎忘了这件事。

师父说:“你知不知道?你做了件好事,无意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背着大包袱上路,必然会劳其筋骨,或许永远都不能到达终点。所以,我们在为心灵减负的同时还要为我们的身体减负。

从前,有一个流浪汉在看不见尽头的路上长途跋涉,他背着一大袋沉重的沙子,一根装满水的粗管子缠在他身上。他右手托着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左手拿着一块岩石,脖子上用一根旧绳子吊着一块大磨盘,脚腕上系着一条生锈的铁链,铁链上拴着大铁球。他头上顶着一个已腐烂发臭的大南瓜。

这个流浪汉一步一挪吃力地走着,每走一步,脚上的铁链就发出哗哗的响声。他呻吟着,他抱怨自己的命运如此艰难,他抱怨疲倦在不停地折磨着他。

正当他在炎炎烈日下艰难行走时,迎面来了一位僧人。僧人问:“喂,疲倦的流浪人,为什么你不将手里的石头扔掉呢?”

“我真蠢。”流浪汉明白了,“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他摔掉了石头,觉得轻了许多。

不久,他在路上又遇到一位僧人。僧人问他:“告诉我,疲倦的流浪汉,你为什么不把头上的烂南瓜扔了呢?你为什么要拖着那么重的铁链子呢?”

流浪汉答道:“我很高兴你能给我指出来,我没意识到我在做什么事。”他解开脚上的铁链子,把头上的烂南瓜扔到路边摔得稀烂。他又觉得轻了许多。但随着他继续往前走,他又感到了步履的蹒跚。

后来,他又遇到了一位僧人。僧人见到流浪汉十分惊异:“啊,好人,你扛了一口袋沙子,可一路上有的是沙子;你带了一根大水管,好像要去穿越大沙漠,可你瞧,路旁就有一条清亮的小溪,它已伴随着你走了很长一段了。”听到这些话,流浪汉又解下了大水管,倒掉了里面已经变了味的水,然后把口袋里的沙子倒进一个洞里。

他站在路上,看着落日沉思。落日的余辉映照在他身上。突然他看到脖子上挂着的磨盘,意识到正是这东西使他不能直起腰来走路,于是他解下磨盘,把它远远地扔进河里。

他卸掉了所有负担,徘徊在傍晚凉爽的微风中,他突然发觉自己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暗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找到快乐?”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

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着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

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

“什么,扛了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沉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生命可以不必沉重,放下就是快乐,只有放下身上的负担才能找到心灵的家园。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惟闻钟磬声。

--唐·常建

提灯盲者

灯光能够照别人,更为自己提供了便利。有奉献才有回报,有付出才有收获。一个人在给予别人宽容和爱的同时,你也会得到宽容和爱的。

一个苦行僧为了找到他心中的佛四处云游,吃尽了世间的苦,可是他依然未能找到他心中的佛。一日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这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

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默默地你来我往。苦行僧转过一条巷子时,他看见一团晕黄的灯在巷子的深处静静地亮着。他听到有个村民说:“瞎子过来了”。僧人听了十分的吃惊,就问那个村民:“那挑着灯笼的真是一位盲人吗?”

“他真的是一位盲人。”那人肯定地告诉他。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提着灯他自己又看不见道路,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觉得迷惘和可笑?

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游移到了僧人的跟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忍不住上前问道:“很抱歉地问一声,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 那挑灯笼的盲人回答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人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啊?”

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者缓缓地问僧人:“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啊,这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

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也更让别人看见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小潭澄见底,

闲客坐开襟。

试问不流水,

何如无念心。

--宋·白居易

脚下的宝藏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看着脚下,只要你善于挖掘,不懈地运用自己的潜能,你就能够做好你想做的一切。

夜色中,法演禅师和佛果、佛眼、佛槛三位弟子在一座亭子中闲话。这三位弟子号称:“三佛”。禅功不相上下,都很得法演的赏识。此刻只听他们纵论滔滔,相当热烈。

不觉夜气已凉,几人裹紧袈裟,准备回寺休息。

归途中,忽然一阵风吹过,把走在前面的佛眼手中提着的灯吹熄了。四周一片昏暗,法演不失时机地对几位弟子说:“快把你们此刻领悟的心境说出来。”

话音刚落,佛槛答道:“彩凤舞丹霄。黑暗和光明并没有分别,此刻在禅者的心里,也像是五彩斑斓的凤凰翩翩起舞于红’明丽的天空。”

法演把头转向佛眼,佛眼说道:“铁蛇横古路。只要心地空明,没有什么能阻止求法者的脚步。”

轮到佛果了,佛果指指路面,说:“看脚下。”

法演这才点头叹道:“能够胜过我的,只有佛果。”

此时,佛眼手中的灯又亮了,把四个重重叠叠的影子拖得老长老长。

法演禅师在教诲弟子方面可以说是别具匠心。而圆通和尚则是以一个故事,告诫徒弟,为了取得圆满的修行效果,就要积极激发思维的灵感,开发自己的潜能。

他给徒弟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很不错。但是,当他想要是有块土地的底下埋着钻石的话,他只要有一块钻石就可以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可以发现钻石的地方。农夫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然而却从未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个海滩自杀身亡。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这个农夫的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他拾起来一看,它晶光闪闪,反射出光芒。他仔细察看,发现这是一块钻石。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人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宝藏。

圆通和尚告诉弟子:对于世俗的人来说,财富不是仅凭奔走四方去发现的,它属于那些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属于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只属于相信自己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