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的最大秘密--在你身上拥有钻石宝藏。你身上的钻石宝藏就是潜力和能力。你身上的这些钻石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你必须做到的,只是更好地开发你的“钻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辛劳。
骑驴觅驴真可笑,
以马喻马亦成痴。
一天月色为谁好,
二老风流各自知。
--宋·苏轼
祥和三字
一个人应该依靠自己的实力和个人的奋斗在社会上立足,而不应该依赖别人的提携或“裙带”关系,这样既显示了你的骨气,又能显示你的才气。
在一家香火旺盛的寺庙里,老方丈叮嘱全体弟子:“谁也不要走进二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和尚们都牢牢记住了老方丈的叮嘱。
一个月后,寺庙又新进了一批小和尚。老方丈对新来的小和尚又交代了一次上面的叮嘱。
“为什么?”这时有个年轻的小和尚小声嘀咕了一句。
“不为什么。”老方丈满脸严肃地答道。
坐到自己的蒲团上,小和尚还在不解地思考着老方丈的叮嘱,其他的小和尚便劝他好好念经,别惹麻烦。
但这个小和尚却偏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小和尚轻轻地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只见里面放着一个纸牌,上面用毛笔写着:“拿着纸牌来见我,方丈!”
这时,闻知新来的小和尚闯入那个房间的和尚们开始为他担忧。
但小和尚却直奔老方丈的禅房。当他将那个纸牌交到老方丈的手中时,老方丈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从现在起,你被确定为我的衣钵传人的候选人之一。”
“方丈,就因为我把这个纸牌拿来了?”
“没错,我已经等了快一年了,相信你能胜任未来的方丈职位。”老方丈充满自信地说。
下面这个故事,说的也是一位高僧寻找一个司马禅师想要选一个人到大伪山去当住持。
他下令敲钟集合全寺僧人,然后宣布说:“你们中间谁能当着大家的面出色地回答我一句话,我就让他去大伪山当住持。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但是要看你们的本事了。“
司马禅师拿起一个净瓶说道:“这个不是净瓶,是什么?有谁能回答?”
众僧抓耳挠腮,面面相觑。分明是净瓶却不能称作净瓶,那称作什么呢?华林和尚也在那里不知所措。
这时候来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和尚,他说:“让我来试试!”众人一看,原来是寺内专干劳役的杂务僧。都哈哈大笑起来,说道:“烧火做饭的,居然也想试试!”
司马禅师问道:“你叫什么?”
和尚沉静地答道:“灵佑。“
于是灵佑和尚就走上前去从禅师手中接过净瓶放在地上。然后一脚把它踢出了院墙,转身就退了回去。
司马和尚惊喜地叫起来:“这正是大伪山的住持啊!“
既然不是净瓶那就一脚踢翻好了,何必多说?众僧目睹了灵佑深得禅机,个个心服口服。后来灵佑和尚便去大伪山当了住持,创立了中国禅宗五大宗派之一的伪仰宗。
常常是那些敢于想常人之所不敢想,为常人之所不能为的人,才能够真正领略成功的境界。我们看看默雷禅师给我们的教诲:
有一位沙弥南利,每天看着师兄们早晚都到禅堂里参禅,心里非常向往,就鼓起勇气请求默雷禅师准许他也能进入禅堂参禅。默雷禅师道:“学禅要用心,绝不能嬉戏、游乐,以你小小的年纪实在不适合,等长大一点再说吧!”
南利沙弥不肯罢休,一再恳求道:“禅师!我一定有始有终,请给我机会。” 默雷禅师不得已,只得允许道:“好!注意听,你可以听到两手拍掌的声音,现在你进入禅堂,给我举示一只手的声音。”
沙弥一鞠躬地退出法堂,用心思量这个问题。他从窗口听到不知何来的演奏乐器声音,高兴地叫道:“我会了!”于是便到禅师面前将听到的声音演奏给禅师听。
默雷禅师指示道:“不是!不是!那不是只手之声。”
南利心想:那种音乐也许会打岔,于是便搬到一个偏僻寂静的地方,思量什么是“只手之声”,忽然听到水滴声,便马上跑到禅师的面前,模拟了滴水之声。
默雷禅师听后说道:“那是滴水之声,不是只手之声。再参!”
南利沙弥只有打坐,谛听只手之声,毫无所得。他每天听到的是风声、蝉声、虫鸣、猫头鹰叫,三年来,往默雷禅师处跑了十几次,都被否决了,到底什么是只手之声呢?他观照禅心,终于进入了真正的禅定而超越了一切声音。
南利沙弥最后说道:“原来世间的声音都是无常的,只有只手之声,那种无声之声才是‘只手之声’。”
百尺竿头不动人,
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唐·长沙景岑
人生碌碌为谁忙
在自己确实需要的时候,让别人帮助自己,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卑微自私的想法,因为整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大家庭。
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禅僧,问道:“你自从来此学禅,岁月匆匆,已有十二个秋冬,你怎么从不向我问道呢?”
克契禅僧答道:“老禅师每日很忙,学僧实在不敢打扰。”
时光迅速,一过又是三年。一天,佛光禅师在路上又遇到克契禅僧,再问道:“你参禅修道上,有什么问题吗?怎么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回答道:“老禅师很忙,学僧不敢随便和您讲话!”
又过了一年,克契学僧经过佛光禅师禅房外面,禅师再对克契僧道:“你过来,今天有空,请到我的禅室谈谈禅道。”
克契禅僧赶快合掌作礼道:“老禅师很忙,我怎敢随便浪费您老的时间呢?”
佛光禅师知道克契禅僧过分谦虚,不敢直下承担,再怎样参禅,也是不能开悟。
佛光禅师知道非采取主动不可,所以又一次遇到克契禅僧的时候,问道:“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仍然说道:“老禅师,您很忙,学僧不便打扰!”
佛光禅师当下大声喝道:“忙!忙!为谁在忙呢?我也可以为你忙呀!”
佛光禅师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打入克契禅僧的心中,禅僧克契恍然大悟。
世间的事情总是很奇特,有的人感觉自己很年轻,但是却没有了思想的活力;有的人年寿已高,却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有的人则说时间只是生命外在的刻度。这就是人的心态决定一切所致的,即使你修佛多年也避免不了有心浮气躁的时候,但如果你能够改变自己的思想感念就会有不同的人生。
佛光禅师的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多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带着欣慰嘉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这些年来,老师一个人还好吧?”
佛光禅师满意地说:“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了。每天,我都忙得很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道:“老师您也应该多注意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第二天清晨,大智还在睡梦中,就隐隐听到从佛光禅师的禅房传出阵阵诵经声。接下来一整天,佛光禅师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徒开示讲说佛法,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与信徒的交谈告一段落,大智担心地问佛光禅师:“老师分别这20年来,您每天的生活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响着。
炼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宋·李翱
识得自性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前途。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你想着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香林澄远禅师把证悟禅理、求得解脱看作是识见自性。一天,上堂说:“你们众人都是挑着行李、四处行脚的汉子,你们识得自性;如果有人识得自性,不妨站出来说说看。”
停了一会儿,禅师见没有人站出来。又继续说:“如果你们不认识自生,即使走南闯北,也不过是昏头昏脑。让人随意哄骗而已。我再问你们一回。各位平时参禅学法,扫地煎茶,游山玩水,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才是自性?”
依旧没人回答。香林澄远继续开示道:“你们成天嘴里说自性始终不生不灭没有高下、好丑之分,那么它究竟在哪里呢?如果你们知道了它的下落,也就知道了诸佛的解脱法门。这样,你们就会悟道见性,知道自己是生命唯一的主人,就能始终不疑虑,说话吐气都能理直气壮,任何人对他都无可奈何。这就好像买田必须拿到契约一样。没有契约田不能算是你的,即使官府判给你,也没有凭据早晚还是被人夺去。参禅学法的人也是一样,总要有一颗圆满自在的心。你们谁有契约?拿出来看看。”
香林澄远停住了话,注视着僧众然后又兴致勃勃地说开去:“自己做不了主人,即使学了一千种巧妙的理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不过是鹦鹉学舌。卖弄别人的东西,对自己毫无用处。”
对此,有一个小和尚曾问过他的师父:
“枯木大师,为什么人们常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呢?”
枯木大师回道:“因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他的前途。”看着小和尚似懂非懂的样子,他又讲过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小老虎因母虎被杀而为一头山羊收养。几个月下来,小老虎喝母山羊的奶,跟小山羊玩,尽力去学做一只山羊。过了一阵子,事情一直不对劲,尽管这头老虎努力去学,它仍不能变成一只山羊。它的样子不像山羊,它的气味不像山羊,它无法发出山羊的声音。其他山羊开始怕它,因为它玩得太粗鲁,而且它的身体太大。这头孤儿老虎退缩了,它觉得被排斥,觉得自己差劲,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一天,传来一声巨响!山羊四散奔逃,只有小老虎坐在岩石上不动。
突然,一头庞大的东西走进它所在的空地,它的颜色是棕色,还有黑色条纹,它的眼睛炯炯如火。
“你在这羊群中做什么?”那个入侵者对小老虎说。
“我是一只山羊。”小老虎说。
“跟我来!”那头巨兽以一种权威的口吻说。
小老虎发抖地跟着巨兽走入丛林。最后,它们来到一条大河边。巨兽低头喝水。
“过来喝水。”巨兽说。
小老虎也走到河边喝水,它在河中看到两头一样的动物,一头较小,但都是棕色而有黑色条纹的。
“那是谁?”小老虎问。
“那是你--真正的你!”
“不,我是一只山羊!”小老虎抗议道。
突然,巨兽拱起身子来,发出一声巨吼,使整座丛林为之动摇不已,等声音停止后,一切都静悄悄的。
“现在,你也吼一下!”巨兽说。
最初很困难,小老虎张大嘴,但发出的声音像呜咽。
“再来!你可以办到!”巨兽说。
最后,小老虎感到有东西辘辘地响,一直下到它的小腹,逐渐地摇撼它全身,这时它再也忍不住了。
“现在!”那头大斑斓虎说:“你是一头老虎,不是一只山羊!”
小老虎开始了解它为何在跟山羊玩时感到不满意。接连三天,它在丛林漫步。当它怀疑自己是老虎时,它会拱起身子来大吼一声,它的吼声虽不及那头大虎那么雄壮,但已够了!
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可以坦荡、轻松、‘落地活着。就像下面这个禅师。
昙照禅师每日对信徒说法,第一句话总是:“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但是,有一次他生病了,躺在床上不断地叫唤道:“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和尚老远就听到了,过来责备他道:“一个出家人,生了点小病,就不住地叫苦喊痛的,像什么话!
昙照说:“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自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住持回答:“以前你不是这样的呀。我记得有一次你掉进水里,快要淹死了,后来被人救起后,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当时你那种视死如归、无惧无畏的样子,令全院的和尚很是佩服。而现在,你怎么变得这么娇气呢?况且,你平时不住地讲快乐、快乐的,怎么生了这么点小病,就毫无顾忌地大叫痛苦呢?”
昙照对住持和尚道:“你过来一下,到我的床前来!”
住持到了他床边,昙照禅师轻声问道:“住持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又不住地叫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按照佛法,答快乐对还是痛苦对都是错的。因此,住持无言以对。
现在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故事:
有个叫智通的和尚,三更半夜里突然高声大叫道:“我大悟了,我大悟了……”惊醒了众多僧人,禅师也被惊醒了。
众人一起来到那个僧人房里,禅师问道:“你悟到什么了?居然在这里大声叫嚷,说来听听!
众人以为他悟到什么高深的禅旨。没想到他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日思夜想,终于悟出了--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
他的话惹来了一场哄堂大笑,“这也算大悟?”
禅师惊异地看着这个和尚说:“是的,你真的悟道了!
智通和尚立刻说道:“师父,现在我不得不告辞,我要下山云游去了。”
众僧又吃了一惊,这个和尚实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