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花间一枝禅
8772400000030

第30章 风清云淡 (2)

艰苦的选择,如同艰苦的实践一样,会使你全力以赴,会使你更有力量。躲避和随波逐流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有一天回首往事,你可能意识到:随波逐流也是一种选择--但绝不是最好的一种。

曾经有一个青年,在未出家前,常常遭到别人的辱骂,反骂回去时,换来的却是更大的羞辱,最后因为耐不住自尊连番受挫,一时心灰意冷,才忿而出家。

教他佛学的师父洞悉了他心中的障碍,忽然一改和善的态度,动辄吼骂,视之为无物。

“怎么?骂你,你不高兴是吧!不服气,你也可以反骂回来呀!为什么不敢?因为我是你师父?因为怕骂了我,我会赶你出去,天下之大就没有你可以容身之所?还是你怕会骂输我,担心自尊受到更大的侮辱,惟恐又刺伤了从前的痛处?”

青年气得额头青筋浮凸,简直就像是密封在罐子里的炸药。

“像你现在的心境,如何习法学道?我这里有两条路给你选,一条是去后山禁闭室修行两年,一条是立刻滚出山门。”师父不留情面地说。

青年气虽气,但一想到:这已是人生最后的退路,离开这儿,岂不又要回到原来的世界?一个人寂寞独处,总好过骂不赢人,一再地被羞辱好。他决定修行两年。

两年期间,师父不定时的会来到后山,在禁闭室外,故意骂他不长进,是庸夫一个。而他总是紧闭门窗,独自在里头气得跺脚,以忍功回应。无奈,越忍耐就越气,修行还怎么修得下去?

一天,师父又来到禁闭室外,大骂他不是个东西,没想到他却出声回应了:“谢谢师父的赞美,弟子还真不是个东西呢!”

师父察知他有所转变,但不晓得到达何种程度,继续骂:“哎呀!你这个烂东西,竟然敢顶撞师父!”

青年再回应:“啊!师父,您说对了!弟子全身上下就没一处是好东西,若非这个虚假不实的烂身体,弟子早云游四海去了!”

“哼!你这废物,将来出山门可别说是我的徒弟!”

青年在屋里大声笑答:“不敢,不敢!我会说自己是师父的一堆屎,将来有机会埋在土里,滋养大地,使万物受育。幸哉!幸哉!”

师父终于再也骂不下去,高兴地说:“你现在的心胸,想必是万里无云的晴空了。既然阴霆已去,还赖在笼子里干什么?出来吧!”

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境不同,对待人和物的态度便也迥然相异;成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虚怀若谷者是最能领悟到人生真谛的。

在遥远国度的一个喧闹的城市里,住着一位具备非凡智慧的禅师。人们喜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城市,群集在禅师的禅堂外,仔细聆听禅师的教诲。住在禅师同一条街上的不远处有一位学者。他空有满腹的经纶,却苦于一直怀才不遇。

看着禅师门前车水马龙的盛况,学者心里很不是滋味。最终学者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修养及风度,开始利用许多恶毒的批评,来攻击这位深受众人景仰的禅师。

学者那恶意攻击的举动不久就传到了禅师的耳中。但禅师却一笑置之,并不在意。

许多天以后,学者突然大彻大悟,深深觉得自己的行为卑劣,于是,他来到禅师的面前负荆请罪。学者向禅师表示,他愿意尽所有的力量,将曾经说过、做过的有关污辱禅师名誉的一切行径,用最快的速度加以澄清。

禅师听了学者的话,伸手取过身旁的一个鹅毛靠枕,正色说道:“别的事你也不用做,我只要求你把这个鹅毛枕头拿到大街上,将它外面的封套撕开,让里面的鹅毛随风四处飞。然后,我要你把所有的鹅毛,一片都不能遗漏地全都给我捡回来。”

学者想了想,汕汕地笑道:“这个……这个……我怎么可能办得到?鹅毛那么轻,一阵风吹来,就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禅师微笑着说:“对啊,谣言一旦传出去,岂不就像这鹅毛四处飞散一般,又怎能将那些谣言收得回来呢?所以,我们不如就让这些事情随风飘散吧。” 学者聆听了禅师轻松的话语后,方才明了禅师的智慧深不可测,从此心悦诚服地跟随禅师学习禅道。

赵州八十犹行脚,

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

始知空费草鞋钱。

--明·莲池大师

得失之辩

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总会有得有失。失去的已然失去,不必苦恼;得到了也不必喜狂,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过去有位长者,十分富有,家里各种宝贝应有尽有,惟独缺少真正的赤珠。于是,他就请人到海中给他采集赤珠。

采珠人驾着船,顶风破浪,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来到了海中采珠的地方。他刺伤自己的身体,流出鲜血,用不透水的油布袋装着,沉到海底。蛤蚌闻到血的香气,就游到油布袋边,于是采珠人就诱捕到了珠蚌,再把蚌壳剖开,得到一粒珍珠。采珠人就这样艰苦地采了三年,才把这些珍珠串联成一条项链。

采珠人从海上归来,向同伴们展示了自己的项链。同伴们看到他采到了一串赤珠项链,就都想谋为己有。一天,他们一同去井边打水,大家就把采珠人推入井中,又在井上盖上大石头,接着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采珠人在井底呆了很久,但一直没有办法攀援而上。突然有一只狮子从井边的一个洞中钻了出来,低头饮水,采珠人十分害怕,大气都不敢出。狮子喝足了水,伸伸腰,摆摆头就离开了。采珠人如梦初醒,就顺着狮子来饮水的洞出去,回到了家乡。

采珠人来到同伴的家中,对同伴怒喝道:“你拿了我一串赤珠项链,你拿了肯定对你有害。趁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你可以秘密地还给我,我一定不向别人讲这件事。”

同伴看到他安然无恙地回来,以为有神灵相助,十分惊恐,就把赤珠全部归还给了采珠人。采珠人于是拿着自己辛勤采集的赤珠项链,回到了家里。

采珠人有两个儿子,拿着赤珠项链玩耍。

一个儿子问:“这些珍珠是从哪里来的?”

另一个就说:“是从我口袋里出来的。”

这一个就不服气,说道:“是从我的瓦瓮中来的。”

采珠人听见他们的对话,就意味深长地笑了。他的妻子很奇怪,问:“你笑什么?”

采珠人回答道:“我采集这些珍珠,历经了千辛万苦。小儿依靠我的福缘,得到了这些珍珠,却不知道它们的原委,说是从瓦瓮中出来的。可笑啊可笑!” 人生何尝总能找到出处?不过总在为无根之果而强辩,自以为是罢了。

来看看下面一则故事:

很久以前,有两个人都拜同一位先生为师,又一同来到另外一个国家。

他们在道路上看到大象的足迹。其中一位对另一位说道:“这是一头母象,怀了一只小母象,母象的右眼是瞎的;象背上骑着一位妇人,这位妇人也怀了一个女婴。”

另一个人听后很奇怪,就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人说:“我是用头脑思考知道的。你要是不信,我们一同到前面去看。”

两个人紧赶着前行,找到了那头大象,果然同那个人说的一样。没过多久,母象生了头小雌象,妇人也生了个小女孩。看到这些,其中一个人想:我和他都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为什么我就看不出来呢?

后来,他们都回到老师身边。其中一位就问老师:“我们两人同行,他一看到大象的足迹,就能看出许多问题,我却一点也辨别不出。希望老师重新给我讲课,让我能听清楚些。”

老师就问另一个学生;“你是怎样辨别大象足迹的呢?”

这个学生回答道:“我只不过是将老师教我们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罢了。我看到大象小便的地方,就知道这一定是头母象;看见象的右脚足迹深些,就知道它怀着小母象;看见道路左边的草没有任何倒伏,而右边却相反,就知道此象右眼必是瞎的;又看见象歇息之处有小便,便知道象背上驮了妇人;看见妇人右腿足迹深,就知道她肯定怀了个女婴。”

老师于是对另一个学生说道:“学习,就是要用头脑思考。干什么事,只简单地看表面是不行的。你不能从象迹中辨认出任何东西,这不是我的责任。”

鼠摇岑寂声随起,

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主客,

道人忘我我忘言。

--宋·王安石

大智与大愚

聪明可以学得来,愚却学不来,人要达到愚蠢的境界是很难的,这就是愚不可及的本来意思。只要付出自己的爱心就会得到真正的无价之宝。

一休是聪明的化身,也是日本著名的禅师,他不仅机智过人,而且禅功很高。在他还是一个小沙弥的时候,便初露锋芒。

有一次,一位信徒给师父送了一瓶上好的蜂蜜,师父视为珍宝,每天饭后只吃一点,细细品味,但这却被细心的一休看出了门道。他很想尝一尝,却苦于找不到机会。

这天机会终于来了。师父有事外出,但怕一休会偷吃蜂蜜,于是临走前就拿出蜂蜜对一休说:“一休!信徒送来的这瓶东西是毒药,毒性很强,非常危险,你可千万别碰它!”

一休心里清楚,师父这是怕自己偷吃,故意拿话来迷惑他。等师父走后,一休毫不客气地把整瓶蜂蜜拿来都吃光了,味道真好!好吃极了!一休赞不绝口。可是等师父回来怎么向他交待呢?一休灵机一动,顺手又将师父最心爱的玉兰花瓶打得粉碎。

当师父办完事回来,还未进门就听到有哭声,他边想边往里走,却发现一休正躺在地上号啕大哭。师父刚要开口问他怎么回事,一休却哭得更凶了,边哭边对师父说:“师父!我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你究竟做错了什么事?”师父很纳闷。“师父!我把您心爱的花瓶打碎了!”一休一边抹眼泪一边说。

师父果然十分心疼,忍不住埋怨道:“一休,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把那么贵重的花瓶给打碎了?”一休见师父只顾心疼花瓶,于是又忏悔道:“师父!我知道把您那宝贵的花瓶打碎了罪不可恕,只好以死来谢罪,所以我就把那瓶毒药全吃下去了!”说完又开始号啕大哭。

还有一次,足利将军邀请一休禅师到家里用茶,热情地拿出家里的所有珍稀古董,一件件地给一休禅师鉴赏,并不停地问一休禅师的看法。

一休禅师不在意地看了看,然后说:“你这些古董虽好,但是都比不上我的三件无价之宝。”

将军一听,急忙问道:“禅师原来也是行家啊,你的宝贝是哪三件呢?”

一休禅师答道:“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我拥有的是盘古氏开天辟地所用的石块、历朝忠臣所用的饭碗,还有就是前代高僧用的万年拐杖。

将军听了,惊叹不已,迫不及待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珍贵的东西!禅师你一个出家人也用不着它们,不如卖给我好了。”

一休禅师爽快地答应了,但是补充道:“可是,每件没有一千两银子的话,我是不会卖的。”将军急忙答道:“就这么说定了!禅师可不许反悔。”

为了防止夜长多梦,将军叫侍从立即带着银子跟随禅师回去取古董。一休禅师回到寺院,当着侍从的面,拿起寺门口抵门的那块石头、正在喂狗的破碗以及自己的破手杖递给他,让他带回去给将军。

侍从依言把三件东西呈给将军,又如实说明了它们的来处。

将军听后非常生气,便跑去找一休禅师理论道:“你身为禅师,我一心待你友善,为什么要这样欺骗、戏弄我呢?难道你就不怕我治你的罪吗?”

一休禅师不愠不火,微笑着说道:“我没有欺骗将军啊。现在各地正在闹饥荒,很多人都饿死了。将军的三千两银子,我都拿去赈济灾民了,你救了那么多人的性命,难道不是得了无价之宝吗?”

一休禅师的聪明才智我们已经见识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禅师的故事。

在一个城市里,住着一个傻瓜,他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瓜而感到苦恼。

有一天,一位禅师来到这座城市,傻瓜便跑来向禅师求助。

“你的生命有什么困境呢?”禅师问。

“我不喜欢别人把我看成傻瓜,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别人把我看成是聪明人呢?”傻瓜问。

“这非常简单,从现在开始,不管任何事情,你都给予最多最无理的批评,特别是对那些美好的事情加以批评。七天以后,大家都会认为你是聪明人了。”

“就这么简单吗?那我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