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师傅出了门,老老实实挑几担。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用在此处,确十分恰当!
在一座古老的寺院中,住着一位禅师,带着两个小徒弟,师父患有风湿症,两腿行动不方便,每天分由两个小徒弟捶腿按摩,减轻痛苦。每次当大徒弟按摩右腿时,师父就说:“你师弟按摩左腿,按摩得很舒服,你应该像他那样按摩才好。”大徒弟听了,心里很不高兴。但当小徒弟按摩左腿时,师父也总是说:“你师兄按摩右腿,按摩得很好!你应该向他学习。”小徒弟听了,心里也很不舒服。
有一天,小徒弟不在寺里,大徒弟来按摩师父的腿时,心里想着师父对师弟的赞美,越想越气,终于决定把师弟按摩的师父左腿打断,他以后就不会有腿按摩了。
第二天,师弟看他按摩的左腿被打断时,一气之下,也把师兄按摩的右腿打断。
两个徒弟因为嗔恨、嫉妒,把师父的双腿都打断了,害得师父变成没有腿的跛子。
这两个弟子固然是心黑量小;但是如果禅师表扬他的弟子,而不是批评和贬低他们,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遭受这种厄运呢?赞扬就像温暖的阳光,温暖别人的同时,也能照亮自己。生活中,多多地赞美别人吧,你也将会得到无穷的快乐。
一位禅师的弟子问道:“老师,怎样才能成功呢?”禅师说道:“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最容易的事。”
说着,禅师示范了一遍,说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道:“做这样的事干什么?”
禅师答道:“做完这件事,你们一年后就会知道怎样能成功!”
弟子们说道:“如此简单的事,有什么难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
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
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还有多少人坚持?”
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几个人在坚持?”
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禅师对弟子们说道,“现在我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只有那个持之以恒的弟子,成了禅师的衣钵传人。
人身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比身?
--《净宗要义》
银货两讫
奉献的精神是高尚的,在佛界里就是积德的行为。所以日常生活中,当你贡献了微薄的力量之后,都应该是用心的,还求什么丰厚的回报呢?
南泉禅师是唐朝著名高僧。他在大觉寺讲法时,每次听经人都把法堂挤得水泄不通,这使得好多信徒只能坐在门外听经,于是就有人提议建一座更加宽敞的讲堂。
这天,有一位商人信徒用袋子装了八百两纹银送给南泉禅师,并说明这钱是他自己捐助用来盖讲堂的,南泉禅师听后欣然接受,收下银子就去忙别的事了。
信徒对禅师的这种态度有些不满:好歹这也是八百两纹银,要知道这几乎花了我一年的积蓄。可禅师拿到这笔巨款竟连一个“谢”字都不说。
于是,信徒就紧跟在南泉禅师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可是八百两纹银。” “噢!你不是说过了吗?我已经知道了。”南泉禅师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完又去忙别的事情去了。
信徒不由地在后面高声喊道:“师父!我捐的可是八百两纹银,数目可不小啊!你怎么连一个谢字都不说呢?”
禅师走过来对他说:“你怎么这么啰嗦呢?你捐钱给佛祖,建造法堂,是在为你自己积累功德,为什么还要我跟你说声谢谢?你如果把它当作一种买卖,我就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好了,你把‘谢谢’带回家去吧,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了!”说完禅师又去忙别的事情了。
信徒愣在那里,一脸茫然。
这里还有一位信徒,他因遇到难事来找默仙禅师,说道:“我的妻子贪婪而且吝啬,对于做好事情行善,连一点儿钱财也不舍得,您能发慈悲到我家里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
默仙禅师是个痛快人,听完信徒的话,非常慈悲地就答应下来。
当默仙禅师到达那位信徒的家里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可是却连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给禅师喝。于是,禅师握着一个拳头说:“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怎么样呢?”
信徒的夫人说:“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的啊!”
默仙禅师说:“对,这样子是畸形!”
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展开成了一个手掌,并问:“假如天天这个样子呢?”信徒夫人说:“这样子也是畸形啊!”
默仙禅师立即说:“夫人!不错,这都是畸形,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钱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握着拳头暗示过于吝啬,张开手掌则暗示过于慷慨。信徒的太太在默仙禅师这么一个比喻之下,对做人处事和经济观念以及用财之道,豁然领悟了。
有一位无果禅师深居幽谷一心参禅,十余年来都由一对母女护法供养。由于一直未能明心,无果禅师深怕信施难消,因此想出山寻师访道,以明生死大事。护法的母女要求禅师能多留几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给禅师。
母女两人回家后,马上着手缝制,缝一针念一句弥陀圣号。做完后,又包了四锭马蹄银圆,送给无果禅师做盘缠。禅师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准备第二天就动身下山。当天夜里他仍坐禅养息,半夜,忽然有一青衣童子,手执一旗,数人随鼓乐而来,扛一朵很大的莲花,到禅师面前。童子说:“请禅师上莲花台!”
禅师心中暗想:我修禅定功夫,未修净土法门,就算修净土法门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无果禅师就没有理他,童子又再三的劝请,说不要错过。于是无果禅师就随手拿了一把引磐,插在莲花台上。不久,童子和诸乐人,便随鼓乐而去。
第二天一早,禅师正要动身时,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磐,问无果禅师道:
“这是禅师遗失的东西吗?昨晚家中母马生了死胎,马夫用刀破开,得见此引磐,知道是禅师的物件,所以特意送回,只是不知为什么会从马腹中生出来呢?”
无果禅师听后,汗流侠背,乃作渴曰:
一袭袖衣一张皮,四锭元宝四个蹄;
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作马儿。
说完后,就将衣银还给母女二人,辞别离去!
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因丝多命早亡;
世界从来多缺陷,
幻躯哪得免无常。
--明·憨山德清
身外之物
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依靠钱财获得快乐,终究是不会长久的。真正的宝藏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它才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有一个刚出家的小和尚问禅师:“钱财为何物?”
禅师没有回答小和尚的问题,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国王,名叫难陀。这国王拼命聚敛财宝,希望把财宝带到他的后世去。他心里想:我要把一国的珍宝都收集到我这儿来,不能让外面有一点剩余。
因为国王贪恋财宝,所以他规定:谁想结交他的女儿,就要带着财宝当见面礼。他吩咐在身边侍候她的人说:“要是有人带着财宝来结交他的女儿,把这个人连同他带的财宝一起送到我这儿来!”他用这样的办法聚敛财宝,全国没有一个地方还有金钱宝物,所有的金钱宝物都进了国王的仓库。
那时有一个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她对他极为疼爱。这个儿子看见国王的女儿姿色美丽,容貌非凡,非常喜欢,但是他家里没有钱财,没法结交国王的女儿。为了这事,他生起病来,身体瘦弱,气息奄奄。他母亲问他:“你害了什么病,怎会病成这个模样!”
儿子把事情告诉了母亲,说:“我要是不能和国王的女儿交往,必死无疑。”
母亲对儿子说:“可是国内金钱宝物,一无所剩,到哪里去弄到宝物呢?”母亲又想了一会儿,说:“你父亲死的时候,口里含有一枚金钱。你要是把坟墓挖开,可以得到那枚钱,自己用那钱去结交国王的女儿。
儿子照着母亲的话,就去挖开父亲的坟,从口里取出那枚金钱。他拿到了钱,来到国王女儿那儿。这时国王的女儿便把他连同那枚金钱送去见国王。国王见了,说:“国内所有的金钱宝物,除了我的仓库中,都荡然无存。你在哪里弄到这枚金钱?你今天一定是发现了地下的窖藏了吧!
国王用了种种刑法,拷打这寡妇的儿子,要问清楚他得到钱的地方。寡妇的儿子回答国王说:“我真的不是从地下的窖藏中得到这枚金钱的。我母亲告诉我,先父死的时候,口中含着一枚钱。我挖开坟墓,由此得到的这枚钱。
国王派了个亲信去检查真假。这亲信果然看见了此人父亲口中放钱的地方,这才相信了。国王听了亲信的报告,心里暗自想道:我先前聚集一切宝物,想的是把这些财宝带到后世。可是那个父亲,一枚钱尚且带不走,何况我这样多的财宝呢?
随后禅师又给小和尚讲了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位商人因病过世,他的儿子从小随父经商,虽轻义重利,但却是一个大孝子。因此面对父亲过世,他来到寺里请佛光禅师为其父诵经超度。
孝子毕竟是商人出身,所以很关心诵经的费用,于是他不停地问佛光禅师:“诵一卷超度经需要多少钱?”
佛光禅师看他腰缠万贯还如此吝啬,于是故意一本正经地答道:“诵一卷阿弥陀经超度大约需要十两银子。”
孝子听后认为太贵,于是同佛光讨价还价说:“老禅师,十两银子恐怕太贵了吧!你能不能给我打个八折,我付你八两如何?”
老禅师看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感觉这人还真有意思,于是点头答应:“好吧!就依你了。”孝子听后一脸喜悦。
佛光禅师于是来到孝子家为其父进行超度。诵经过程中,孝子亦垂立一旁,俯首恭听,当听到佛光禅师念道:“十方诸佛,请将今天诵经功德,回应亡者,让他往生东方世界。”
孝子感觉有点不对劲,就向禅师提议道:“禅师,你有没有搞错,我只知道人死以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去东方的道理?”
佛光禅师解释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十两白银,你坚持要打八折,也只好送亡者去东方世界啦!”孝子听后很是惭愧,只好说:“我再添上二两银子,还是让我父亲到西方世界去吧!”
故事讲完了,禅师问小和尚:“钱财为何物?”小和尚答道:“身外之物。”
空手把锄头,
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
--南北朝·善慧大师
舍得之间
人生中充满了智慧,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来处理。处理问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那么也就没有确定的、唯一的答案,智慧和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有一个高僧,他是位著名的收藏家。他酷爱陶壶,收集了无数个茶壶,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途多远一定亲自前往鉴赏,如果看中意了,而对方愿意割爱,花再多钱他也舍得。在他所收集的茶壶中,他最中意的是一只龙头壶。 一日,一个久未见面的好友前来拜访,于是他拿出这只茶壶泡茶招待这位朋友。二人开心地畅谈着,朋友对这只茶壶所泡出的茶赞不绝口,因此好奇地将它拿起来把玩,结果一不小心将它掉落到地上,茶壶应声破裂,全场陷入一片寂静,每个人都为这巧夺天工的茶壶惋惜不已。
这时这位收藏家站了起来,默默收拾这些碎片,将他交给一旁的下人,然后拿出另一只茶壶继续泡茶说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事后,有人就问他:“这是你最钟爱的一只壶,被打破了,难道你不觉得难过、惋惜吗?”
收藏家说:“事实已经造成,摔碎壶留恋又有何益?不如重新去寻找,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呢!
一位禅师曾经讲过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