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字经的教育智慧
8811300000061

第61章 《三字经》选编(56)

①蔡文姬:即蔡琰(约162年—239年)。东汉女诗人。字文姬,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又精通音律。初嫁河东卫仲道,夫死无子,回到娘家。兴平年间,天下大乱,文姬为匈奴骑兵擒获。嫁给南匈奴左贤王,在胡地住咏絮才女谢道韫了十二年,生二子。后来曹操把她赎回,不久再嫁董祀。有《悲愤诗》二篇传世,相传乐府琴曲《胡笳十八拍》也是文姬所作。

②能辨琴:能够辨识琴谱。史书记载:一日蔡邕在家弹琴,第二根弦突然断了,文姬在旁说:“断的是第二根弦。”蔡邕认为她只是碰巧猜中罢了,于是又故意弹断一弦,文姬说:“第四根弦。”说得一点不差。见《后汉书?列女传?又妙于音律?注》引刘昭《幼童传》。

③谢道韫:东晋才女。谢奕之女,嫁与王凝之为妻。聪敏多识,有才智,善于辩说。神情散朗,举止闲雅。工诗文,惜多亡佚。

④能咏吟:指能作诗。《晋书?列女传》记载:一日家人齐聚,适逢大雪飘飞,叔父谢安问大家:“这景象像什么啊?”侄儿谢朗说:“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悦。于是大家都称她为“咏絮才”。咏,背诵,吟咏。

【解说】

以蔡文姬、谢道韫为例,解析女子中也有才智不凡者。

东汉末年的蔡文姬,从小便能分辨琴声的好坏,晋朝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能出口成诗。

在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人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个女孩子要读书学艺是非常困难的,蔡文姬和谢道韫两人都是女子,可以想见她们在当时学习是多么不容易。

【故事】

蔡文姬六岁辨琴

蔡琰(约162年—239年),字文姬,东汉陈留(今河南杞县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才女,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她六岁辨琴的故事,曾在民间广为传颂。

文姬小时聪慧过人。一天深夜,她被铿锵有力的琴声吵醒了,便侧耳谛听起来。原来文姬的父亲蔡邕几乎把毕生精力都用在了研究和整理古代经典书籍方面,平时常常写作到深夜。他就用弹奏乐器来减轻自己过度的精神疲劳,以便在片刻休息之后继续写作。忽然,“嘣”地一声响,父亲弹奏的琴弦断了一根。小文姬为了在父亲面前显露一手,便向书房里的父亲大声喊:“我猜您弹断的是第二根弦,对不对?”蔡邕大吃一惊,问:“我儿怎么还没睡觉?你再猜猜我又弹断的是第几根?”父亲想试试女儿的判断力,便又拨断了一根弦。小文姬听后大声说:“又断的一定是第四根弦,对不对?”

“对,对。”父亲高兴极了,又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小文姬很不以为然地说:“哪里是猜的?七根琴弦我都能听出来。您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