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执行的艺术:完成任务的策略与学问
8830000000016

第16章 执行中的“激励”方法(1)

一个公司缺乏内部的激励机制,是无法想象发挥激励的效果激励需要巧妙的执行艺术。我们之所以主张公正未必公平,乃是基于最有效的激励精神,在于“有本事就来拿”的执行激励的艺术。拿得到的人当然很高兴,拿不到的人也不应该怪别人,最好再充实自己,以便下一次顺利拿得到。

如果机会很多,每一位有本事的人都拿得到,那是真的公平。事实上机会常常不够多,甚至往往令人觉得太少,以致有本事而没有机会的人,不可能拿得到,因此有不平的感觉。“不给我机会,却怪我没有本事”,成为常见的抱怨。“看人家给不给,而不是我能不能”也是经常听见的借口。

公正地提供机会,有本事就来拿。但是机会不够多,不能普遍地提供,所以不见得公平。这一次拿不到,等待下一次,公正未必公平,大家才能够谅解。

实施“有本事就来拿”的激励,首先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用心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相当的本事。

本事是什么?主要包括合理的态度、自主的觉醒、人际的技巧、专业的技能、自我的定位、以及合作的心理等六大领域,总括起来,可以说是“做人与做事并重”。

做人的本事加上做事的本事,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本事。一个人只会做人不会做事,固然会造成一团和气的人际关系,却可能一事无成,毫无工作成效。一个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很能够在工作上有所表现,而每做一事便得罪若干人,到头来把人都得罪光了,处处有阻力。所以好好做事之外,还要好好做人,两者并重,才是真本事。

公司所要做的,是把守新进员工进入的第一关,运用正确的方式来慎重聘选员工。不随便进用人员,是确保工作成效的先决条件。新进员工,要用心逐渐深入了解,同时给予必要的训练,并且适才适用,指派合适的工作。提供员工表现的机会,是公司的责任。员工在工作上若无表现的机会,就会觉得厌烦、不妥,不但挫折感愈来愈重,而且可能跳槽离去。

工作的标准,应该明确制订,然后公正地予以考核。业绩优良的,依照规定给予奖励,以资强化。这一部份的措施,如果做得合理,便能够发挥激励的效果。公司提供机会,在员工表现优良时,给予应得的认可或奖赏,使其获得自我满足,便是有效的激励。

员工方面,必须彻底地觉悟:拿得到不必骄傲,而拿不到则最好不要怨天尤人,应该反过来反思自己。

中国人特别重视反思自己,便是基于“改变他人不如改变自己,比较快速而有效”的道理。我们很难改变他人,不如改变方向,好好地调整自己,反而比较有把握。

一般人喜欢怨天尤人,实际上怨天有什么用?天毫无反应,怨也无济于事。尤人则往往惹人反感,更增加以后对自己的阻力。怨天尤人,受害的多半是自己。

拿不到的时候,要平心静气,想一想“怎样会如此”?既然公正而自己又拿不到,必须有一些弱点或盲点,最好再加充电以求突破。下一次拿得到固然好,就算仍然拿不到,也加强了自己的实力,对自己总有些好处。

员工最好明白,充电乃是自己的责任。一个人具备真本事,任何人都抢不掉,而且一辈子都可以用。

希望公司培育自己,当然也是一种正确的观念。不过自己的充电意愿高昂,才是充实自己的有力保证。

机会不会一生仅有一次,这一次拿不到,不必后悔。应该针对自己的弱点,力求充实,以便下一次机会出现,好好抓住。不要空白等待,而是把握时间充电,增强自己的实力,随时有机会,马上可以表现出来。不等待干着急,空等待,到时还是拿不到。一个人的本事最要紧,不可不利用等待的时间,及时充电。希望获得合理的激励,充实自己,实在是刻不容缓。

公司公正地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员工有本事的就可以好好表现,获得合理的激励。否则便受到纠正、批评,甚至指责或处罚,获得负面的感觉。

然而,由于工作机会有限,不能普遍提供。所以工作指派时,只能先让某些主管认定有本事的人员来表现。于是得不到机会的人,就会抱怨“不给我机会,根本不公平”,因而引起不平之愤。

不公平是事实,合理性也不容置疑。合理的不公平,才是真平等。把有限的机会提供给有本事的人,可见人是不是有本事,要让别人来认定。保持良好的形象,乃是一个人有本事的必要表现。适当地保护或增强自己的良好形象,让主管放心地把机会交给他,才能够在合理的不公平气氛中,获得有利的影响力。

要有完善的激励机制

公司能不能有效地开展执行发展策略,要看人气旺不旺,其标志是什么?就要看员工们的工作热忱是怎样的。公司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在于让公司成员了解团队的目标,并且激发他们的工作热忱,自动自发、无怨无悔,共同达成任务。简单地说,老板的奥妙在于如何“激励”部属,鼓舞他们为自己和组织奋斗不懈。

有人说:在老板统御的课程中,最值得我们花些时间、精力去学习的主题只有一个,它的名字叫作:“激励。”

也有人说:“激励”是一种仍未被大量开发的潜能。大多数的公司老板终其一生只运用了约不到百分之十的激励才华。因此,学习如何正确善用激励的潜能,才是自已身为和正准备成为公司老板的人们不得不、正视的重要课题。

一位成功的公司老板,毫无例外地也是一位最优秀的激励者。优秀的激励者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他相当熟谙“要在激励别人前先激励自己”的道理,他懂得随时鞭策、砥砺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为人表率。因此,你若不懂得如何激励自己,你就很难成为一位成功的激励者。建议你在学会如何激励自己的工作团队之前,一定先要明确“了解激励自己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很快找到激励他人的因素,让你从中悟出激励的意义,并获得各种有效的激励要领。

值得一提的是,人人都有不同的激励因素,而且,它们也会随着时空变迁而不断改变,这点不得不加以注意。

请记住威廉·柯汉的一句话:“公司老板必须走在所有部属的前面。”

走在部属的前面,是成功激励者身上最常表现的一种基本行为。是的,一位好的公司老板非得以身作则不可,做好每件事情,这样才能身先土卒,“激励”部属们的干劲,率领他们更有效率地工作,进而受到部属爱戴和崇拜。

永远走在部属的前头,上行下效,自然就上下同心,气氛俱起,大家一直实现目标,“激励”就变得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

永远记住:光是拥有经理和公司老板的头衔、权力,并不能使你成为一位领袖人物。你必须相信“激励”的魔力和魅力,学习更多、更有效的激励才能,并加以实践,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老板。

一位好的公司老板,每天都得不厌其烦地反复做“激励”这件事。史都·雷文在其著作《经理和公司老板》一书中说:“经理和公司老板就是传达这种感觉,‘我们是同在一起的’、‘我们是团队的一分子,、‘我们所从事的是有价值的事’、‘我们是最好的’,这些才是培养激励的温床。”

如果我们不经常激励部属,关怀、照顾他们,纵然拥有极为尖端的科技设备,一流的行销策略、产品,充裕可观的资金,也很难保证能在市场上扬名立万,赢得赞不绝口的声誉。惟有通过娴熟系统化的激励方案,一有机会就做“激励”这件事,这样才能让伙伴们乐意追随你,打一场漂漂亮亮的胜仗。

有位专家将“激励”比喻成一把宝刀,有刀刃,也有刀背,用得正确,用对地方,用对时机,效果很好,反之则可能伤到自己,危及组织。因此,公司老板更须抱持着恭敬虔诚的态度,用心学习正确的激励之道。

“激励”部属的第一课,是你自己首先要建立一套正确的激励理念。

(1)部属的动机是可以驱动的。

(2)绝大多数的部属会喜欢自己的工作。

(3)部属都期望把工作做好、做对,而不存心犯错。

(4)每位部属对需求的满足有完全不同的期待。

(5)部属愿意自我调适,产生合理的行为。

(6)金钱有相当程度的激励作用。

(7)让部属觉得重要无比也是一种激励手段。

(8)激励可以产生大于个体运作的绩效。

学会自己激励自己

与人谈话,对自己的心理有没有影响?当然是有的。我们谈话时,过去只是注意他人的心理接受程度,却忽略了对自己心理的影响,这是不可取的。下面几条方法会对讲话人的口才有着正面的执行激励的作用。

(1)凡是不利于自己的措辞,可以省略或改用代名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反复使用含有负面意味的无益措辞。我们与其说:“痛苦消失,痛苦消失,痛苦消失“,远不如说:“痛苦消失、消失、消失”来得好些,至少后一句话不会使人有嫌恶之感。尽量少用负面与无益的刺激性措辞,甚至根本不用此类措辞,更能获得别人的好感。

我们常常看见某人为考试提心吊胆,而且开口闭口表示可能会考不及格,结果不幸而言中。由此可知,诸如此类具有负面作用的言语,还是不说为妙。倘苦不幸名落孙山,你还口口声声说道:“留级”,“惨了”,那你就非常可能成为终生的留级生,或是个窝囊废;倘若碰到非说不可的时候,那你最好改用“那件事”、“那个事件”,或“从那以后”等代名词,或是一些可以替代的措辞,这样自然可把不愉快的事实或气氛摆脱掉。

(2)“暂且不谈”可以医好懒言症有些人总是闷闷不乐,做起事来不能干净利落,如果有人问他何以会如此窝囊?对方可能回答说原因很多,而不能一一解答。事实上,他所说的原因,往往不是“由于思考以后,仍然不能解决”,而是因为不能解决,才开始思考问题,换句话说,为了要使不能解决的事情正常化起见,才开始思考问题的核心。

由此看来,这是为了要圆满解决问题,可惜却想不出对策来。当然,由于想不出对策,就苦恼得很,倘若不去思考问题,那就是根本谈不上如何采取正确的行动。本来,一个人在做事以前,根本无法完全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主张某些问题应该暂时搁在一旁,这是让人不为事情所困扰的最好方法。大体上说,人可分为“行动型”与“熟虑型”两种类型。行动型的人反应迅速,可惜错误很多;熟虑型的人反应缓慢,但错误较少,这两种类型各有优劣,倘若都能学习“暂时搁置”的技术,则可以吸取两者之长。当然,事情有轻重之分,故大家在动手之前,应该好好考虑。所谓暂时搁在一旁,并非把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如此一来,即使是一个非常优柔寡断的人,也能安心采取行动。(3)“反正”与“毕竟”是丧失斗志的口语习惯当工作或读书不顺利的时候,一般人常常会说:“反正”、“毕竟”或“总之”之类的话。例如:“反正我认为不行,毕竟是不行的”,“总之,我是无能为力了”,“我毕竟是比不上他”。因为这些已经说出了口,使得本来可以做好的事也做不好了。一开口就说“反正”、“毕竟”、“没办法”或“不得已……”的话,这表示的是要放弃努力,或停止思考的意思。所以,当这些话说完之后,也等于自己的缺点被原谅了,迫使自己无法向外踏出一步,而被囿于一个框框里。

(4)用卑俗的称呼能使自己恐惧意识消失报纸上经常出现政治漫画,例如把某某部长画成动物,某国的宰相画成小姐等等,滑稽幽默的情景,使读者捧腹不已。在我们的眼光里,掌握政权的人,无疑是很棘手的人物,我们对于这种人,一面怀着亲近感,一面觉着他是一个伟人,相形之下,难免产生恐惧感或劣等意识。在这种情况之下,上述的政治漫画,无疑对于镇定心情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

个人的绰号有时也含有同样的效果。通常我们对于那些会给人心理上产生压迫感的人,也喜欢给他起个滑稽或幽默感的绰号,借此冲淡我们心理上的压迫感,例如在初中和高中时代,经常被同学们取外号的人,无非是那些惹人讨厌的老师,在社会上经常被人取外号的也是位居要职的家伙。

“我昨天被厂长叫去训了一顿”和“我被那个老顽固叫去谈话”很明显地,这两个人所受到的心理压力大小相同。换句话说,我们如能给棘手的强敌取一个粗俗的名称,则可纠正彼此间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维持对等性的关系。

因此,绰号可消除自己对于某人而产生的被压迫感,而代之以亲近感或优越感。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此种效果,那么,即使碰到再难缠或咄咄逼人的家伙,我们照样使他跟自己处在相同的地位,甚至比自己更低下的位置。

如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一心理时,不妨将动物的名称加诸对方,则可使我们对他留下“愚蠢”或“迟钝”等印象,这样一来,更能减轻对方给予我们的压迫感。

激励的几种方法

在执行公司管理活动过程中,能够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多种多样,管理者可以针对员工的各种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根据激励方法的性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激励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工作激励

工作激励是通过工作安排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分配工作要考虑员工的爱好与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水平再高的人也难免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水平再低的人也总会有某些独到之处。分配工作时,要把工作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员工的自身条件结合起来,即根据员工的个人特点来安排工作。每个员工都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个体,他们的需要、态度、个性等各不相同。安排工作时要认真研究每个人的特点,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在使工作的性质与内容符合员工的特点的同时,还应尽量照顾员工的个人爱好,使个人兴趣与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员工对工作有兴趣,才容易发挥情绪智力,去提高工作的技术水平和效率。

第二,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工作安排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工作所需能力与员工能力的匹配方面,应使工作的能力要求略高于员工的实际能力。如果员工的能力远远高于任务要求,就会感到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日久天长会对工作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如果员工的能力远远低于任务的要求,开始会努力去做,希望获得成功,但经过几次失败以后,便会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如果把任务交给略低于要求的员工,只要他积极努力,则既可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又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第三,工作丰富化。在行为科学的理论中,诸如挑战性、成就、赞赏和责任等都被认为是有效的激励因素。工作丰富化不是职务内容的简单扩展,而是要改善工作的性质,提高工作与生活的质量,在工作中建立一种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使工作丰富起来:在工作的各环节中给员工更多的自由,尽可能多地赋予他们解决各种问题的权力;鼓励下级员工参与管理;让员工对个人的工作任务有个人责任感;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组织所作的贡献;改善员工工作条件。

(2)报酬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