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逆向管理
8863600000049

第49章 暂时退让,见机行事

退与进是一种辩证关系,暂时的退却是为了将来的进攻。在经营中,与其眼前死抱住蝇头小利,莫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要善于退让,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赚到大钱。竞争是世界上的绝对规律,也是世界进步的动力。商场斗争更是充满竞争和进攻。但这种进攻和斗争又不是简单和一味的,有时也需要忍让和退却,先保存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能存在,有时间就有的是机会,更何况是主动退让静等机会的有意退让,那就更加注定能够等到胜利了。英国联合利华公司总经理G·J·柯尔在企业经营中,有一个基本信条,即不拘泥于体面,而以相互利益为前提。依照这个信条,他在企业经营、生意谈判交涉中常采用退让策略。在一定情况下,甘愿妥协退步,以赢得时机发展,而结果却是退了一步,反而获得了利益。

联合利华公司在非洲东海岸早设有大规模的友那蒂特非洲公司,从业人员达到14万人,这里有丰富的肥皂原料,并适合于栽培食用油原料落花生,是联合利华公司的一块宝地,也是公司财富的主要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各地的独立运动如火如荼,结果,联合利华这些肥沃的落花生栽培地,一块块被非洲国家没收,公司的财富来源被切断,这就使联合利华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这时,经验丰富的总经理柯尔亲自来到了非洲,找那些老朋友办理交涉。

针对当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实际情况,柯尔对友那蒂特非洲公司发出了六条指令。

第一,非洲各地所有友那蒂特非洲子公司系统的首席经理人员,迅速启用非洲人。

第二,原来非洲人与白人在薪水上的差异,立即取消,采取同工同酬的办法。

第三,为了培养非洲人的干部,在尼日利亚设立经营干部培训所。

第四,应采取利益共享的政策。

第五,以寻找生存之道为主要目的。

第六,不可拘泥于体面问题,应以创造最大利益为要务。

上述六条,似乎是妥协退让,示弱于人的下策,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柯尔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反而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柯尔在与加纳政府交涉中,为了表示尊重对方的利益,主动把自己的栽培地提供给加纳政府。柯尔的主动退让,获得了加纳政府对他的好感。后来,加纳政府为了报答他,指定联合利华公司为加纳政府食用油原料的买卖代理人,这就使柯尔在加纳独占了食用油原料的买卖权利。

在与几内亚政府的交涉中,柯尔表示自行撤出公司,这种坦诚的态度反而使几内亚政府大受感动,因而愿意挽留柯尔的公司,希望它继续存在。

除此之外,柯尔在非洲各地都采用了退让策略,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利益。

这样一来,在20世纪中叶兴起非洲独立运动的高潮中,其他一些欧洲公司都受到过不同影响,只有联合利华公司在实质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不仅平安地渡过了这一难关,而且还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市场竞争中,同类产品抗衡,最容易导致企业强者胜、弱者败的结果,然而,弱者若能巧用同中求异、以退为进的战术,便能找到生存发展的捷径。20世纪70年代,美国规模较小的里兰德电气公司与实力雄厚的西屋电器公司都生产汽油泵发动机,在西屋公司咄咄逼人的市场态势下,里兰德公司很快陷入困境。里兰德公司的决策者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实力、发动机市场的现状及趋势,毅然决定放弃与“西屋”生产同一型号发动机的市场竞争,转而按用户的不同要求生产各种特殊用途的汽油泵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在结构、安装及通风装配方面各有特色,并设计了防爆用的金属硬壳,而“西屋”生产的发动机是标准和通用的,如另加防爆装置,其产品成本和价格都会高于里兰德公司的产品,并且型号单一,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这就自然让出了特殊的其他型号的发动机市场,从而使里兰德公司在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下来。“以退为进”,的确是商业经营管理中屈敌制胜的“杀手锏”,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年攫取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和使用权,用的也是“欲进先退”之计。巴拿马运河最早不是由美国开凿。20世纪初,有一家法国公司跟哥伦比亚签订了一个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境内开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

主持运河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闻名世界的法国人雷赛布,他自以为这一工程不在话下,然而巴拿马环境与苏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进度很慢,公司的资金开始短缺,于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美国早就想开一条连贯两大洋的运河。由于法国先下手与哥伦比亚签订了条约,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十分懊悔。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公司的代理人布里略访问美国,向美国政府兜售巴拿马运河公司,要价一亿美元。

美国早已对运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国拟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然而,美国却故作姿态,罗斯福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一报告,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报告指出,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到2亿美元。在巴拿马运河的直接费用虽然只有1亿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笔收买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开巴拿马运河的全部支出将达2亿5千多万美元。

布里略看到这个报告后大吃一惊。如果美国不开巴拿马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公司愿意削价,只要4000万美元就行了。通过这一方法,美国就少花了6000万美元。

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来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使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期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尼加拉瓜。

这样一来,哥伦比亚也坐不住了,驻华盛顿大使马上找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协商,签订了一项卖国条约,同意以10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公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金10万元。“欲进先退”,罗斯福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谋略,最后,美国只用了很少的代价,就攫取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和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