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鸡汤精粹版6
8923400000023

第23章 人性照亮人生 (6)

“猛猛地摔跤!”安德莱耶维奇警觉起来:“唔,那么,还会怎么样?”

“您还会由于暂时不被理解的孤立而感到一种崇高的自豪。” “暂时不被理解?您不骗人?的确是暂时的吗?”

“当然,暂时的!不过,这段时间可能比您的一生还长得多,但是您将经常具有一种创造的冲动!”

安德莱耶维奇皱眉蹙额地说:“创造的冲动?还有什么?您爽爽快快地全说出来吧,别折磨人了。”

“哦,还多着呢。也许,甚至要为所抱的信念而牺牲生命,死而无憾!”

“一定得……得死吗?”

“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是获得人们敬仰的、万世流芳的伟大幸福。”

安德莱耶维奇沉默片刻,使劲地握了握天使的手,说:“喔,好吧,谢谢您,感谢之至!”等天使飞出窗户,安德莱耶维奇就从抽屉里取出小塑料袋,准备丢进垃圾通道。转念一想,又下了楼,走进院子,找了个阴暗角落,把一塑料袋大智大慧深深地埋入土中。

换个角度去思考

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

——西蒙

1982年,在美国《幸福》杂志上所列的全美500强大企业名单里,赫然跃上了一名新秀、名不见经传的电子工业公司——苹果计算机公司。

一年之后,奇迹再次发生。当美国《幸福》杂志再次公布全美500家最大公司的排位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年轻的苹果计算机公司青云直上,一举跃到了第291位,营业额达9.8亿美元,职工人数4000人,它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极大关注。

是谁采用了什么策略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

领导这家公司的主要是两位年轻人,他们就是史蒂夫·乔布斯和斯蒂芬·沃兹奈克。

当时,在美国,许多计算机生产厂家,都把研制和生产的重点放在大型计算机上。如被誉为“巨人”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是世界电子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制造厂商,也是最大的电脑生产厂商,其业务范围涉及政府、商业、国防、科学、宇航、教育、医学和日常生活研究的各个领域,产品销售至128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400多亿美元。就是这样一家久负盛名的大公司,竟然没有一台个人电脑上市。虽然当时微型电脑在美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但大多是供工程师、科学家、电脑程序设计师使用,普通家庭很少购买,还难以普及。

史蒂夫·乔布斯和斯蒂芬·沃兹奈克决定另辟新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个人计算机上。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又缺乏资金,乔布斯卖掉了自己的金龟牌汽车,沃兹奈克卖掉了自己心爱的计算机,凑了1300美元。没有工作场所,他们就在乔布斯父母的汽车库里工作。他们弄来廉价零件,利用业余时间在汽车库里苦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艰苦的研究,他们终于在1976年研制成功了一台家用电脑,命名为“苹果Ⅰ号”。当他们把这台电脑拿到俱乐部去展示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电脑迷,他们纷纷要掏钱购买,一下子就订购了50台。为了生产这50台电脑,他们跟几家电子供应商谈妥,以30天的期限,向电子供应商们赊了2.5万美元的零件,结果在29天之内就装配了100台家用电脑。他们用50台电脑换了现金,还偿还了供应商的借款。

从此,局面打开了,他们的订单源源不断。他们认定家用电脑的发展前景广阔,于是打算成立一家公司,专门生产家用电脑。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投资商马克拉的帮助,他愿意投资9.1万美元,美国商业银行也贷给了他们25万美元贷款。然后,他俩又开始了游说活动,募集到60万美元的资金。这样,1977年“苹果计算机公司”宣告正式成立。马克拉担任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任副董事长,斯科特任总经理、沃兹奈克任副总经理。

他们将办公地点从汽车库里搬了出去,又网罗各方面人才,共同进一步研制和改良家用电脑。不久,他们向市场推出了“苹果Ⅱ号”、“苹果Ⅲ号”和“里萨”等个人电脑新产品。

苹果计算机公司独辟蹊径,瞄准别家计算机公司遗漏的“盲区”,闪电般向市场推出的家用电脑,迎合了美国大众的需要,销路非常好。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买到一部苹果计算机,形成了苹果计算机销量与日俱增的大好形势。到1981年,苹果计算机公司生产的个人计算机占据了美国市场上个人电脑总销售量的41.2%。难怪纽约基础书籍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的畅销书《硅谷热》中,对于苹果计算机公司发迹和崛起的速度极为赞叹,认为“一家公司只用了5年时间就有资格进入美国最大500家企业公司之列,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无识毋宁死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18世纪,俄国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叫罗蒙诺索夫。他生长在俄国北方的一个渔村,是一个渔民的儿子。他8岁丧母,10岁时父亲又娶了妻子,从此他从早到晚都在咒骂声中度过,整天干着繁重的家务活。凶狠的继母只要看见小罗蒙诺索夫手里拿着书本,就立即上前夺过去,撕个粉碎。可怜的小罗蒙诺索夫只好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一个人躲到屋后的一间板棚里,靠着一支蜡烛的微弱光亮,如饥似渴地读书。

有一次,罗蒙诺索夫和父亲一起出海打鱼。突然间,狂风怒吼,海上掀起了巨浪,帆船在海中颠簸起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罗蒙诺索夫勇敢地爬上了摇摇晃晃的桅杆,迅速地扎起了被吹脱的帆篷。帆船安全了,继续平稳地行进着。父亲为了奖励他,要给他买一件鹿皮上衣,但是被他拒绝了,而只让父亲给他买一本讲授自然知识的书。他要去探索天空、陆地和大海的奥秘所在。得到这本书后,他更是抓紧点点滴滴的时间来阅读。

1730年,罗蒙诺索夫从家乡来到莫斯科,想求学读书。但在那个时代,渔民的儿子是没有读书的权利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同乡的已经做书记官的杜季科夫。以后,他就在书记官家里当佣人,并教书记官的儿子识字。有一天,瓦尔索诺菲神父来到杜季科夫家里,听了罗蒙诺索夫不远千里、长途跋涉来求学的经历后,感到十分惊讶,并对他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瓦尔索诺菲决定隐瞒罗蒙索诺夫的出身,保举他上扎伊科罗帕斯基学校。

罗蒙诺索夫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他仅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要学一年的课程,一年内连跳三级。在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选拔学生的严格考试中,罗蒙诺索夫的总分名列第一。

但就在这时,同为老乡的书记官杜季科夫告发了瓦尔索诺菲神父隐瞒罗蒙诺索夫出身的真相。神父受到了严厉的谴责,而罗蒙诺索夫则要被发配到边远地区的修道院去服苦役。在宣布了对他的惩罚结果之后,官员们问罗蒙诺索夫还有什么话要说,他用低沉有力的语调说:“我的家乡是一个艰苦的地方。我是一个渔民的儿子,我有勤劳的双手,艰苦的生活对我并不可怕。从记事起,我就习惯在冰天雪地上听着暴风的吼叫读书,我并不害怕那恶劣的天气。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自己迫切想要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如果不再学习的话,还不如让我死去。”

这一番感人肺腑的话,使全场的人都激动起来。

这时,科学院代表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我代表圣彼得堡科学院宣布,科学院从你校录取的第一名学生就是罗蒙诺索夫!”

罗蒙诺索夫在科学院认真学习了一年,又因成绩优异被送往德国留学。

委婉的艺术

说服是一种催眠术,说服者的意见隐秘起来,变成了论证和诱惑。

——安·比尔斯

华克公司在费城承包建设一座办公大厦,而且指定在某一天必须竣工。这项工程每一件事进行得都非常顺利,眼看这座建筑物就快要完成了。突然,承包外面铜工装饰的商人说他不能如期交货。整个建筑工地都要因此而停顿下来!不能如期完工,就要交付巨额的罚款!惨重的损失——仅仅是为了那个承包铜工装饰的商人。

长途电话、激烈的争辩都没有半点用处,于是卡伍被派往纽约找那个人当面交涉。

卡伍走进这位经理的办公室,第一句话就这样说:“你该知道,你的姓名在勃洛克林市是绝无仅有的?”

这位经理听到这话,感到惊讶、意外,他摇摇头说:“不,我不知道。”

卡伍说:“今晨我下了火车,查电话簿找你的地址,发现勃洛克林市里只有你一个人叫这个名字。”

经理说:“我从来没有注意过。”于是他很感兴趣地把电话簿拿来查看,果然一点也不错,真有这回事。那经理很自傲地说:“是的,这是个不常见到的姓名,我的祖先原籍是荷兰,搬来纽约已有两百年了。”接着就谈论起他的祖先和家世的情形。

卡伍见他把这件事谈完了,又找了个话题,赞美他拥有这样一家规模庞大的工厂。卡伍说:“这是我所见过的铜器工厂中最整洁、完善的一家。”

那经理说:“是的,我花去一生的精力经营这家工厂,我很引以为荣,你愿意参观我的工厂吗?”

参观的时候,卡伍连连称赞这家工厂的组织系统,且指出哪方面要比别家工厂优良,同时也赞许几种特殊的机器。这位经理告诉卡伍,那几项机器是他自己发明的。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说明这类机器的使用方法和它的特殊功能。他坚持请卡伍一起吃午餐!有一点你必须记住:直到现在,卡伍对于他这次的来意还只字未提。

午餐后,那位经理说:“现在,言归正传。当然,我知道你来这里的目的。可是想不到,我们见面后会谈得这样愉快。”他脸上带着笑容,接着说,“你可以先回费城,我保证你的订货会准时运送到你们那里,即使牺牲了别家生意,我也愿意的。”

卡伍并没有做任何的要求,可是他的目的却很顺利地达到了。那些材料全部如期运到,那座建筑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而如期完成。现在话又说回来,如果卡伍当时用了激烈争辩的方法,会不会有这样满意的结果?所以,不使对方难堪、反感,反而更能改变一个人的意志;称赞和真诚的欣赏是批评最好的开始。

那是一天中午,斯华伯看到几个工人正蹲在墙角吸烟,而在那些工人头顶的墙上,正悬着一面“禁止吸烟”的牌子。斯华伯是不是会指着那面牌子,对那些工人说:“你们是不是不识字?”不,没有,斯华伯绝不会这样做。

他走到那些工人面前,拿出自己的烟盒,给他们每人一支雪茄,并且说道:“嗨,弟兄们,别谢我给你们雪茄,如果你们能到外面吸烟,我就更高兴了。”那些工人们已知道自己犯了错——可是他们钦佩斯华伯,他不但丝毫没有责备他们,而且还给他们每人一支雪茄当礼物,使工人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像这样的人,你能不喜欢他吗?

难忘的8个字

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

——夸美纽斯

随着年龄的增长,玛丽·安·伯特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玛丽气恼、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兔唇!玛丽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她。玛丽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她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玛丽:“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玛丽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被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唇。玛丽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她自出生以来就是兔唇要好受得多。玛丽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她,甚至没人会喜欢她。

二年级时,玛丽进了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有些胖,但很漂亮,而且温柔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玛丽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他们低年级的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玛丽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她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因此更加嘲笑她的。

不过玛丽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玛丽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玛丽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玛丽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玛丽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玛丽了,她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悄悄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玛丽等待着……然后,伦纳德夫人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她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玛丽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有些美丽的老师轻声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