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默不做声地摆弄着手中的玩具,然而就在同学们快要回到教室的一刹那,他忽然伸出手臂紧紧地抱了邦妮一下,又很快地跑开了。不管怎样,她拥抱了迈克,这是她早已有的念头。
在他们相处的几个月里,迈克成了班上的模范生。他的眼睛总是炯炯有神,功课对他来说轻而易举,每次课后他总要和她拥抱一下。渐渐地,邦妮发现他眼神里的怒气消退了。
志愿活动结束时,邦妮送了一件礼物给迈克。
“我会想你的。”她说。这是真心话。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像迈克这样让她留恋,虽然他长得瘦骨嶙峋,而且总穿着肮脏的牛仔裤和一件黑色的T恤。
“我也会想你的,和你在一起我真的很快乐。”迈克回答她。最后他们俩又相互拥抱,这是最后一次拥抱。然后他走回教室,冲她挥了挥手。五年级以上的学生就不再有这样的读写辅导,所以邦妮不知道是否还能再看见他了。
邦妮明白,他们在一起的短暂时光不会解决他的所有问题,但是他的每一点进步和他目光中的希望让她懂得,自己对迈克的拥抱改变了他幼小的心灵,也改变了他的世界。
走出心灵的监狱
对于所受的伤害,宽恕比复仇更高尚,鄙视比雪耻更有气派。
——富兰克林
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被捕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
罗本岛上布满岩石,到处是海豹、蛇和其他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白天打石头,将采石场的大石块碎成石料。他有时要下到冰冷的海水里捞海带,有时干采石灰的活儿——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在一个很大的石灰石场里,用尖镐和铁锹挖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看守就有3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谁也没有想到,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他在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后,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依次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他深感荣幸,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的3名狱警也能到场。随即他邀请他们起身,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宽容精神,令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狱中生活使他学会了控制情绪,因此才活了下来。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也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常常源自痛苦与磨难,必须通过极强的毅力来训练。
获释当天,他的心情平静:“当我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抵御恭维
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心的人更加幸福。
──拉美特利
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汉德森来到一家小百货店买羊皮手套。据说,那里的手套样式精美,价钱公道。
店里有位非常漂亮的小姐,递给汉德森一副蓝手套。汉德森不想要蓝的。她却说,像他这种手戴上蓝手套才好看呢。
这一说,汉德森就动了心。他偷偷看了一下手,也不知怎么的,看起来倒果真相当好看。汉德森左手戴上手套试试,脸上有点发烧。一看就知道尺寸太小,戴不上。
“啊,正好!”她说道。
汉德森听了顿时心花怒放,其实心里明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他用力一拉。可真叫人扫兴,竟没戴上。
“哟!我瞧您戴惯了羊皮手套!”她微笑着说,“不像有些先生戴这手套就是笨手笨脚的。”
汉德森万万没有料到竟有这么一句恭维话。他只知道怎么戴好羊皮手套。汉德森再使下劲,不料手套从拇指根部一直裂到掌心去了——他还拼命想遮掩裂缝。她却一味大灌迷汤,汉德森的心也索性横到底,宁死也要识抬举。
“哟,您真有经验!”(手背上开口了)
“这副手套对您正合适——您的手真细巧——万一绷坏,您不必付钱。”(当中横里也裂开了)
“我一眼就能看出哪位先生会戴羊皮手套。这样戴真大方,只有老资格才这样戴。”(这双手套的全部后卫都“溜”了,指节那儿的羊皮也裂穿了,一双手套只剩下叫人看了好伤心的一堆破烂。)
汉德森的头上给戴了十七八顶高帽子,没脸声张,也不敢把手套扔在这位小姐的纤手里。
汉德森浑身热辣辣的,又是好气,又是狼狈,可心里还是有些高兴。他似乎很开心地说:“这双手套倒正好,恰巧合手。我喜欢合手的手套。不,不要紧,夫人,不要紧,还有一只手套,我到街上去戴。店里头真热。”
店里是热。汉德森从来没有到过这么热的地方。他付了账,好不潇洒地鞠了一躬,走出店堂,这时他好像觉得这女人眼里略带几分讥笑。等到了街上,回头一望,只见她不知为什么在哈哈大笑。
汉德森有苦难言地戴着这堆破烂,走过这条街,然后,将那丢人现眼的羊皮手套扔进了垃圾堆。
满足愿望的音响
虚荣促使我们装扮成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以赢得别人的赞许。
——菲尔丁
本尼特上了出租车。司机问了他要去的地方,然后看了一眼本尼特上车前就放进车里的盒子。
“年轻的朋友,你那个盒子里装的什么东西呀?”司机问道,他看上去有四五十岁的样子。
“音响。”本尼特带着几分骄傲地回答。
“看起来不太像音响……你多少钱买的?”
本尼特感觉有点不大舒服了,他试探着回答:“大概450美元。”
“噢!”司机的口气带着些瞧不起的味道。
本尼特觉得这个小音响完全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也不愿意让这个人破坏自己购物成功的喜悦。他问道:“那么你认为应该买什么样的音响呢?”
“嗯,”出租司机以高人一等的口吻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他仔细地讲了他放在租来的商品楼中的音响系统,本尼特在车上坐了20分钟,他讲了整整一路。
他讲的内容充满了专业术语。最后,本尼特问他为什么要购买集人类高科技之大成的音响系统呢?因为实际上他根本就不能把音量调大,否则他住的整个楼都可能会被震倒。
“我做得很聪明,”他说道,“我把我住的房间做了隔音处理。”随后,本尼特又被淹在他的唾沫星子里了,一直到车停下来。
下车的时候,本尼特终于可以问他问题了:“顺便问一句,你的音响系统一共花了多少钱呢?”
“噢,它可不便宜!花了我1.9万美元。”他骄傲地回答。
本尼特又问:“你还打算开多长时间的出租车呢?”
“一直开下去,我没钱投资,挣的钱也不够养老……”
矮子的优势
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
——拉劳士福古
曾长期担任菲律宾外长的罗慕洛穿上鞋时的身高只有1.63米。原先,他与其他人一样,为自己的身材而自惭形秽。年轻时,也穿过高跟鞋,但这种方法终令他不舒服,尤其是精神上的不舒服。他感到自欺欺人,于是把鞋扔了。后来,在他的一生中,他的许多成就却与他的“矮”有关,也就是说,矮促使他成功。以至于他说出这样的话:“但愿我生生世世都做个矮子。”
1935年,大多数的美国人尚不知罗慕洛为何人。那时,他应邀到圣母大学接受荣誉学位,并且发表演讲。那天,高大的罗斯福总统也是演讲人,事后,他笑嘻嘻地怪罗慕洛“抢了美国总统的风头”。更值得回味的是,1945年,联合国创立会议在旧金山举行。罗慕洛以无足轻重的菲律宾代表团团长身份,应邀发表演说。讲台差不多和他一般高。等大家静下来,罗慕洛庄严地说出一句:“我们就把这个会场当作最后的战场吧。”这时,全场顿时寂然,接着爆发出一阵掌声。最后,他以“维护尊严、言辞和思想比枪炮更有力量。惟一牢不可破的防线是互助互谅的防线”结束演讲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后来,他分析道:如果大个子说这番话,听众可能客客气气地鼓一下掌,但菲律宾那时还没有独立,自己又是矮子,由他来说,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那天起,小小的菲律宾在联合国中就被各国当作资格十足的国家了。
由于这件事,罗慕洛认为矮子比高个子有优势。矮子起初总被人轻视,后来,有了表现,别人就觉得出乎意料,不由得佩服起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成就格外出色,以致平常的事一经他手,就似乎成了破石惊天之举。
基辛格外交妙语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爱迪生
曾担任过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能言善辩,而且十分风趣。
1972年5月20日,基辛格随同尼克松总统去莫斯科举行美苏首脑会谈,途经维也纳时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
《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弗兰克尔向基辛格提出了一个所谓“程序性”问题:“到时,你是打算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来个倾盆大雨,成批地发表协定呢?”
基辛格笑道:“我明白了,你看马克斯和他的《纽约时报》一样多么公正啊,他要我们在倾盆大雨和点点滴滴之间任选一个,所以无论我们怎么办,总是糟透了。”他沉思了片刻,接着一字一板地说:“这样吧,我们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的声明。”记者们都笑了起来。
一个星期后,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4个协定刚签署,基辛格就在莫斯科向记者们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当基辛格谈到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每年大约250枚时,有个美国记者想探问这方面的秘密,他问基辛格:“我们美国有多少潜射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署分导式多弹头?”
“我并不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具体有多少。”基辛格耸耸肩,一摊手说,“至于潜射导弹,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记者说:“不是保密的。”
“不是保密的吗?”基辛格反问,“那你说是多少呢?”
那个记者知道无法问下去了,只好尴尬地笑笑。
在越南战争期间,基辛格与越南外交部长在法国巴黎进行艰难的秘密谈判,越南代表义正词严地指出,美国从越南撤军是谈判成功的先决条件。
基辛格深知与越南的谈判是极其艰难和复杂的,但仍抱有希望,他风趣地说:“我们有一条长长的隧道要穿过,但在遥远的尽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亮光。”
越南外交部长也以妙喻回赠:“如果美国从越南撤军,那么谈判的进程也会像光穿过这条隧道那样快。”
斯塔腾岛的摆渡船
轻信所有人和不相信一切人同样是缺点。
——培根
有一位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美丽姑娘,到纽约后,无法谋生,想在曼哈顿跳海自杀。
一个过路的水手拦住了她:“你怎么想到干这种可怕的事?”
她用蹩脚的英语呜咽着说:“我在纽约好几个月了,没有工作也没有钱。我想回家,我妈妈、爸爸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水手听后,想了一会儿,对她说:“听着,姑娘。我那艘船今晚启航开往威尔明顿,然后去迈阿密、巴拿马,6个星期后我们就能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了。我可以把你藏在船上的救生艇里。”
这真是福从天降。当天晚上,水手把她偷偷带上了船,安置在一只救生艇里,上面盖着防水帆布。几小时后,船启航了。
每天,这船从一个港口缓慢地开往另一个港口。晚上,水手给姑娘送去食物和饮料。姑娘对恩人充满感激之情,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一天天地微妙起来。第9天夜晚,水手吻了她。第10天夜晚,他得到了更多。
真是一场救生艇上的罗曼史,但事情并没有完。
一天清晨,船长发现一只救生艇的防水帆布松了,就动手要扎紧,这下发现了瑟瑟发抖的偷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