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雪芹当贡生的那两年,他终于有机会在内城里转转了。一进了崇文门,他大开眼界,这才叫真看见了“皇都”的气势。只见长安街上一切规模制度、色彩仪型,都高华壮丽,与外城是大大地不同,好一派人烟鼎盛、市井繁华的景象。那时,他和老仆来到一个地方,名叫“方巾巷”。雪芹不解地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老仆答道:“明朝的秀才都头戴一顶方巾,那时这巷子里有许多卖方巾的生意人聚在这儿,因此得名。”
“那为什么偏要在这儿卖呢?”雪芹又问。
“前面就是贡院啊,那可是天下秀才们赶考的地方,这个贡院大极啦,能容得下一万多人来考!这么多考生都住在贡院附近,可热闹啦。从这儿直到东单,人山人海,做买卖的都赚了大钱呢!”老仆眉飞色舞地接着说。
“这附近的住家户们,都腾出几间房,专赁给这些考生住。家家都在门口儿贴一张大红纸,上写四个字:——”
“哪四个字?”雪芹迫不及待地问。
“状元吉寓!意思是谁要赁我的房,准考状元。哎,咱们家老宅,不就在贡院旁边么。”
“真的?”雪芹立马要老仆带他去看看。
老仆领着他走过了方巾巷,经过贡院正门,再向东走了一段路,就看见大城墙,墙内有一条河,老仆说,河两边都是明朝的老宅子,很多花园子,清朝入关后,八旗人占了那些老宅子,曹家是正白旗,地区划分东边,就分到了一所房院。走至河东边,来到一座宅子跟前儿,门口的两个门墩上雕着一双狮子,两三棵古老高大的槐树,枝柯铺满了门墙和附近的上空。老仆告诉他,宅后有一个小花园,名叫“芷园”,还有一座小小的魁星阁,是一处两层的小楼,楼的当腰有画栏,周绕于四面,都可倚眺佳景。曹雪芹一边看着,一边出神地听老仆讲述着家族以前的辉煌,可惜,它现在已经不姓曹了。
回到家里,他问祖母,先前曹家是否有这样一处宅子,是否有个魁星阁。祖母立时就回忆起旧话来了。一时,花开了逛园子啦,河里引水作池啦,海棠长得像大树啦,话题滔滔不绝。雪芹听得入了神,说了一句:“我怎么就没赶上!”不一会儿,雪芹又问:“魁星是什么样子?供他作什么用?”祖母说:“魁星长得像个小鬼,浑身是金色,一脚翘起来,叫‘踢斗’,一手执笔点那北斗星。魁星专管做文章的,供奉他,生了子孙就有文才,做得好文章,好中状元。”
从祖母口中,雪芹得知,原来祖父还考中过举人。虽说八旗世家世代有皇粮有官位,但他的祖父认为,一个没有出科名的家门,会被人家看不起,因此才主张在家里供个魁星,盼着有儿孙后辈高中状元。祖母还提到祖父给园里一个房子起名叫“鹊玉轩”。之所以叫鹊玉轩,是说很多人因不识玉而将玉石用来赶喜鹊,而他自己将自己比作那块怀才不遇的玉石。这时,雪芹才想起他之前从爷爷的诗集中,看到了两句诗,以前看不懂,此时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这两句诗是这样的:“娲皇采炼古所遗,廉角磨珑用不得!”意思是当年女娲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没有用,经过万年亿年,石头的棱角都磨没了,就是有人想再用它,也用不得了,成了废物!这时,雪芹终于体会到爷爷的心思,不由得一阵心酸,泪痕满面。石头和玉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
作为曹家后代的曹雪芹,不喜欢四书五经,也不想去走科举功名的道路。不过,他曾经看到过个别庸碌的学长竟也中过举人,对科举制度轻蔑嘲讽。他想,自己作为一个有才华的青年人,难道要抛却这条唯一的给曹家这“奴籍”家世的人争光、改换门楣的道路吗?一番思考后,他觉得自己就算不是为了高官厚禄,也应该对得起祖上的苦心,用榜上的名次,来证明自己并非父亲口中所骂的不肖子孙。
然而,少年人总是信心百倍地出征,然后又灰心丧气地回来。据红学研究者认为,曹雪芹实际上经过不止一次的考试,但他的文章最终不为考官所喜悦,名落孙山。直到老了,雪芹也没有走上科举成名的道路,到临终也是一名“拔贡”。正因为只是一名贡生,所以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卑微之人,清代的书籍没有正面记载他的一生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