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导游的萌芽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总不满足周围环境对自身的束缚,力图拓宽自身的视野,扩大自身的活动范围和生存空间。同时,迫于洪水、大火、干旱、地震等各种自然灾难的危害,人们开始进行反复的迁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开始了历史上最早的旅行。不过,这种旅行活动还不能称为旅游活动。据史料记载,古代真正具有“旅游”性质的活动出现于奴隶社会,并且在东周时期已经初具规模。当时,社会正处在大变革状态,国事交往与人员往来十分频繁,外交游说、游历修学、巡幸游猎、政治联姻等活动达到高潮,这些活动中有的已经具有较明显的旅游色彩。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明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对旅行生活产生了某种消极的影响,使旅行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居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是,从历史画卷中,我们仍然可以体味到旅行途中帝王的奢华、文士的清雅、行贾的忙碌和旅宦的骄盈。
在中国古代,影响较大的旅游活动类型主要有帝王巡游、公务行游、商贾周游、文士漫游、宗教朝觐和平民郊游等。
以帝王巡游、商贾周游和文士漫游为例。帝王巡游是指古代王朝统治者为了个人享乐和巩固政权的需要,离开国都到其他各地游历,这是中国古代礼会最高等级的旅游活动形式。传说4600年前的黄帝就曾经“迁徙往来无常处”。《穆天子传》一书中也曾详尽地记述了周穆王西行的传说。历史上很多帝王都有过巡游的经历,如:秦始皇封禅泰山、隋炀帝南下扬州、康熙及乾隆的数下江南等。
商贾周游指以经商为谋生手段的商人的旅行活动。旧时经商人家的门口常贴有这样的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与通达“四海”、“三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商贾事业周游天下、无所不至的特点。
文士漫游是指古代文人学士进行的旅游活动。由于他们普遍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善于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习惯将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故而这类旅游活动在古代各种旅游活动中成果最为丰富。历史上许多科学论着以及大量山水诗文的创作,都与文士漫游活动密切相关。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他在千里旅行的同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作的。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不仅被看作是一部旅行札记,也被看作是一部地质学百科全书。
在古代社会,人们外出旅行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危险,如饥饿劳顿、迷失方向、遭遇盗贼、车船翻沉等,即使贵为国君,有时也不能幸免。据《左传》记载,楚昭王第二次南巡,在渡汉水时,竟因船只漏水而溺死。汉代的石刻画像中还可以看到车辆在桥上行驶时,车轮脱落坠入水中的画面。正因为人地生疏,出门旅行的人往往希望有人担当向导,因而导游作为一种助旅活动,伴随着旅行的萌芽而产生。
古人云:“入乡问俗”,在旅行者问路时,被问到的人就充当了向导的角色,他们可能是同旅行者邂逅的车夫、马夫、轿夫、当地居民、客店堂倌、和尚或道士等。尽管偶尔为之,但他们在不经意间就成了导游人员的雏形。在古代文献典籍中经常可见这种服务形式,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
帝王巡游时,有很多的“陪臣”、“侍从”同往,这些陪臣、侍从不仅要照料帝王的日常起居,而且还要为帝王讲解沿途的景物、民俗、典故等,因而也起到导游的作用。例如,清朝时纪晓岚在陪同乾隆皇帝出游时常以诗文助游,还留下了“遥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颈雪为衣。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砚池。”的佳句。
随着与他国交往的日益增多,中国古代出现了专门负责外事接待的人员。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期就为外国人入境设立了专门的旅馆“蛮夷邸”和提供翻译的“舌人”等,以后历朝大抵如此。元朝西亚旅行家伊本·巴图泰在其旅行游记中记载:“在中国行路最为稳妥便利……客有欲前行者,吏遣人护送之。”这护送之人无疑就是陪同的导游人员。
随之,导游图和导游书等旅游指南也相继出现。如唐代的导游图就称为“图经”、“地经”。唐代着名文学家韩愈就曾借助图经游览了韶州,并留诗为证:“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愿借图经就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除了导游地图以外,中国古代大量的游记、览胜书籍也起着引导旅行游览的作用,如《黄山领要录》、《泰山道里记》等。
不过,与今天不同的是,古代旅行者和向导之间并不存在雇佣关系,一般情况下他们是在不确定的场合中偶然相遇的,尽管后来出现了一些专门在交通要道、名胜古迹等处引导旅人并收取报酬的“导者”,但尚不具有历史典型性,也没有形成一种社会化的职业。因此,古代社会还没有出现当今意义上的导游服务,而只能说是一种导游服务的萌芽。
(第二节)导游的开端与兴起
如前所述,导游作为一种服务活动形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却是随着近代旅游业的崛起而出现的。职业导游人员的出现,使导游活动具有了经济意义。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一些旅游企业(如英国通济隆、美国运通等旅行代理机构)就纷纷进驻中国,相继组织外国旅游者到中国旅游,同时雇用中国人作导游。
但导游作为一种社会化的职业,其出现是在我国近代旅游业诞生之后。1923年8月,中国第一家旅行代理机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在上海诞生(1927年6月旅行部从该银行独立出来,并更名为中国旅行社),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兴起。它开创了中国旅行代理的先河,训练了一批职业化的导游,推动着中国从古代个体的、分散的、无组织的传统旅游迈入大规模的、远距离的、团体型的、有组织的近代旅游阶段。
中国旅行社在中国内地存在的30余年间,一直执中国近代旅游业之牛耳。它在国内外广设分支机构,最多时达二百余处,形成了庞大的服务网络,并与英国的通济隆旅行社、美国的运通公司、日本的国际观光局、前苏联的国营旅行社等都签订了互相代理业务的和约,将服务范围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其经营范围十分广泛,除代售海陆空客票、经办货运业务、开办招待所、组织旅游团体外,还代办出国留学手续、发行旅游刊物、经营邮政和保险业务等,是旧中国规模最大、信用最好的旅行代理机构。
中国旅行社成立后不久,在其影响下,中国开始出现了一批旅行社组织,如1930年创办的中央旅行社和1934年设立的经济旅行社等,经营着与中国旅行社这样或那样相仿的业务。除旅行社外,还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旅行团体,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就有友声旅行团、经济旅行团、精武体育会、萍踪旅行团等。20世纪40年代,中国又出现了很多新的旅行代理机构,如福建中南旅行社、江西各地的陶陶招待所、广东曲江互励社、浙江的浙光旅行社、广东韶光公寓、各省社会服务处、新运总会、青年会和铁路营业所等。
这些旅行社和旅游组织承担了近代中国人旅游活动的组织工作,因而也就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职业化的导游人员。除了培训一批高素质的导游人员外,当时的旅行机构还致力于物化导游的建设,出版了各种旅游类书籍和杂志,如旅客须知、导游丛书、旅行便览、旅行手册以及旅行杂志等。这些出版物对便利民众的旅行、推动游览事业的发展、阐扬中国的名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节)导游的发展阶段
自1923年中国第一家旅行代理机构创办之后,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职业化的导游人员,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导游服务的正式产生。但是,由于建国前社会动荡、经济落后,导游服务的发展非常缓慢。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导游服务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其发展状况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1949年11月至1978年11月)
为了帮助滞留在厦门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境,接待回国观光和探亲的华侨,新中国于1949年11月筹建了第一家旅行社——厦门华侨服务社,此后几年,又相继在泉州、广东等地成立了华侨服务社。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社,并与华侨服务社合署办公,统称“中国旅行社”,简称“中旅”。1954年4月,为了接待外国友人,又在北京成立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并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成立了14家分社,简称“国旅”。
国旅和中旅承担起了组建新中国导游队伍、开展新中国导游服务的重任。这一时期,我国约有导游、翻译等人员三百人,使用几十种语言,以接待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为主。那时的旅游业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旨在通过国际旅游者来华旅游,向世界宣传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因此导游工作也就成了一项政治工作。当时,周总理对导游人员提出了“三过硬”(即政治素质过硬、外语水平过硬、业务知识过硬)的工作要求。导游人员又被称为五大员,即宣传员、调研员、服务员、安全员和翻译员。导游人员依附于外事、政治工作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点。虽然这批导游人员数量不多,但素质很高,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导游风格,为新生不久的中国旅游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二、发展阶段(1978年12月至198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