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知,孩子不是限制、禁止、命令能控制的,而是要了解他对什么好奇,只要能满足他的好奇心,就能让他不再好奇。但他对危险事物也很好奇怎么办?这里绝不鼓励去惊吓孩子,比方说让他去接触热水,因为当他还小时,父母要避免让他接触危险,所以好的教导是去营造一个好的空间,而不是吓他。
婴儿期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三年,这个时期父母给予孩子再多的爱都不为过,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0~3岁是发展信任和自主感的重要时期,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适时适度的关注和行动自由,他们就会形成信任、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反之就会形成猜疑、羞怯的人格特征。
三、蹲下来,以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场,她觉得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热闹非凡的场所,可是和她想的完全相反,孩子在商场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有点害怕,吵着要出去。妈妈不明白,一向喜欢玩的孩子怎么会排斥又漂亮又热闹的商场?但是当她蹲下来询问孩子原因的时候,她明白了,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见一条条的人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柜子,一点也不能让人赏心悦目,反倒让人非常不舒服,而以大人的高度,是看不见这些的。
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你会看见一个和我们成人完全不同的世界。但是,平时你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吗?你看见孩子眼里不一样的世界了吗?
“沟通是使亲子关系达到最高境界的桥梁”。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沟通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却是很多家长平时深感头疼的一个问题。不能很好与孩子进行沟通的症结主要在于:在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不平等的,父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孩子只能顺从、听话,不能违背家长的意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才能掌握孩子的听觉、视觉与理解特性。许多爸妈会从大人的角度,和小孩互动,间接或直接安排甚至命令孩子怎么做、怎么玩、玩什么。其实小孩就是小孩,他身体和思想的高度都还有待成长,如果站在大人的立场,就很难明白孩子的喜怒哀乐,沟通也就无法顺利进行,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也很难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成人有自己固定的思维,也有自己已经成形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习惯了用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衡量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者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的心理。如果这样,那家长永远也猜不到孩子在想什么,因为你们的出发点、角度和孩子完全不同。孩子的各种观念和各种社会经验都还在慢慢累积的阶段,他还没有经历过你所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所以同一件事情,他看见的和你看见的可能完全不一样。
就像很多人都看过的那个广告一样,小女孩流畅地在钢琴上弹完一曲,大人纷纷鼓掌叫道:“再来一遍。”大人的意思是:“你弹得很好,我们想再听一遍。”是鼓励,也是赞扬,可是孩子没有出现预期中的笑脸,反倒掉下眼泪,睁着无辜的大眼睛说:“我又没有弹错,为什么要再来一遍?”可爱的孩子,她把大人的称赞看成了惩罚。为什么两代人的差异如此巨大?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大人们总会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才能明白,孩子究竟要什么,大人给的,是否就是孩子想要的。
1.更好了解孩子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哪些做法对孩子是好的,而哪些做法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只有蹲下来,才不会用大人高高在上的态度,自作主张地决定孩子该干什么,才能发现,现在怎么做,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
2.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大人总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觉得我在某个场合有什么样的想法,孩子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实际上,孩子由于和你的经历并不相同,感受也会完全不一样。可能让你开心的事情,他并不开心,你喜欢的场合和物品,也未必能博得他的欢心。试着想想,在孩子的角度,他会怎么想?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才不至于用你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
3.更有效地和孩子沟通。如果你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很好地和孩子沟通呢?只有愿意蹲下来的父母,才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和孩子对视,用“平等”的心态和孩子交流,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站在孩子的角度,家长才是真正地为孩子考虑,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亲子感情也会更进一步。
4.促进孩子的发展。只有了解孩子,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处在同一角度,想想如果自己是个小孩子,会怎么对待这件事情,这样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建议,让孩子的发展更为顺利。如果总是站得高高在上,根本就不可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能给出合适的指导,或按自己的标准和想法来要求孩子,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
蹲下来,你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知道在他的高度,能看见什么,才能和孩子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爱孩子,首先要懂孩子。
四、不要怕“问题小孩”的奇怪问题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会“遭遇”到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比如,“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蚂蚁那么小,大象那么大?”、“星星能摘下来吗?”……诸如此类让我们这些博学多才的大人们都无法回答的问题实在不胜枚举。其实聪明的爸爸妈妈不需要正面回答孩子每个“怪问题”,因为即便你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也只是一知半解。不妨从孩子的角度,以有趣的方式告知他这个神奇的世界很美好。
孩子经常会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时不妨告诉他:你本来是一颗种子,妈妈的肚子里有一个小房子,爸爸就把种子种在了里面。在爸爸妈妈的照料下种子慢慢长大。等到有一天,你长得太大了,妈妈的房子住不下了,医生阿姨就从妈妈的肚子里把你取出来啦!
当小孩问你天上的星星可不可以摘下来时,你应该怎样对待他的发问呢?你不用说:“星星摘不到的,别瞎说”;而应该对他说:“我也觉得星星很亮,摘下来放到屋子里一定很美,但是我想不出用什么方法能摘到星星?”小孩可能就会说:“那么搬1个长梯子。”你说:“不错,这倒可以伸到云的上面去,但是哪个工厂能造这么长的梯子呢?”小孩就可能回忆起电视中播放的火箭冲上云霄的镜头,就会脱口而出:“找造火箭的工厂,那里的叔叔应该有办法。”于是你会鼓励他说:“真是好办法,不过你知道造火箭的工厂在哪里吗?”这时你就可以拿出地图来指给小孩,可以告诉他:“我们离那个工厂很远,怎么才能很快到达呢?”
当小孩发出“坐火车太慢,坐飞机也不能马上到”的惋惜时,你就可以引导他想出更快的方法,比如像“打电话”、“发E-mail”等方法就会被你的小孩想出来,但是不了解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怎么办呢?于是,最终你们二人搭成协议:明天妈妈(爸爸)到单位去查。
千万不要让小孩失望,务必要给他一个答复。而第二天你的宝贝肯定会记得问你号码和地址,那样新一轮的问答又开始了……对于小孩的发问,父母不仅要认真对待,并且应巧妙地将小孩的提问引向他更高一层的思考,并让他继续发问,从而达到不断致使其心智发展的目的。那样,小孩便会带着活跃的思维,所获得的新知识、满足的答复、父母的关爱和美好的幻想进入梦乡,等待他的将是明天的阳光。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小孩之中的谈话天天都会有,小孩运用探索、思考的爱好就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这些对他整体素质的形成十分有利。关键在于成人对小孩特征的理解和对他的适当引导。
假如小孩题出的异常难以回答或难以做得到,你要用自己的聪明去加以引导,或者可以帮他查些资料,切忌一棒子把他的异常打回去。
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家长如果不当回事,很容易挫伤孩子的求知欲。因此,家长不但要认真去听,还要做到酌情对待。那么,有哪些技巧呢?
1.对待知识问题,家长要以启发为主,不宜说得太透,要给孩子发挥想象的空间,还要保护其不会误入歧途。对于孩子能理解的简单的基础知识,应引导孩子自己说出答案。
2.对于生理知识,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可以采取直接明了的回答或推到适当的时候。但都要给一个合理的答复。千万不可给孩子留下一个胡乱猜想、日夜不解的尾巴。
3.对于是非问题,包括容易产生错觉的文化知识、生活常识、如何做人等方面的问题,家长都必须不折不扣地说清楚、讲明白,避免给孩子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4.对于一些循环问题,如“天上有什么?”“星星”。“星星里有什么?”“石头”。“石头是什么?”“……”家长对这类问题,可用反问的方式把问题推回去,如“你说呢?”或“你可以自己想一想再画出来。”这样家长既可以把自己解脱出来,又能给孩子以探索想象的机会。
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是无穷无尽的,关键看父母怎么引导他继续探索。不必害怕孩子问问题,提问正表明了孩子对世界的探索过程。
五、正确看待孩子尿床
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医学上称为“夜遗症”、“夜遗尿”。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一些儿童偶然尿床也是常见的现象。这可能是生活中的紧张情绪所致,如生活的重大变化,改变睡觉环境或地方,迁移新居,父母离异等。受虐待的儿童也可能会导致遗尿。
一般来说,轻微(即不频密)的尿床并不算是一种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尿床的现象通常都会自然消失。相反,频密而持续的尿床很可能和隐藏性病理原因有关,必须给予重视和适当的治疗。
儿童自尊发展共有4个要素:外貌、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而尿床问题与后3大要素都密切相关。因此,为避免尿床儿童的自尊心受伤害,家长的态度十分关键。
尿床:易让宝宝感孤独
很多孩子都以为只有自己才会尿床,因此对尿床的问题羞于启齿。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尿床是儿童期很常见的问题。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小儿外科部最近进行了一个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香港超过16000名5~19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中,约有2%的儿童有夜遗尿;而接受调查的5岁儿童当中,大约有16.2%的孩子经常尿床。从比例上还显示,男童比女童更容易出现尿床的情况。
心理专家指出,孩子往往会因尿床而产生其它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如孤独、畏羞、焦虑、反叛、精神不集中、对社交活动退缩,甚至不敢参加任何需要在外间过夜的活动。因此,陆老师要特别提醒各位父母,无论在对孩子实施任何一种行为训练或当孩子的身上产生任何一种问题时,都应注意教育“适度”,置之不理或过激表现都会使孩子受伤。
尿床:不可重视、不能无视
传统观念一直以为尿床是由于儿童发育未成熟,而不能控制排尿所致,因此并不重视孩子的尿床现象,只是采观望态度。研究显示,即使在新生婴儿,排尿也不是由简单的脊柱神经反射控制,而是与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有关。超过1岁的小儿已不会在熟睡中排尿。除却一些生理因素(如遗传、膀胱功能障碍等),心理因素往往是继发性尿床的决定性因素,如家长因尿床而过分指责孩子,则很可能会加强孩子脑中的夜遗尿信号,使尿床次数变得日益频繁,甚至持续到成年。
对待尿床的宝宝,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专家建议,别把尿床当大事,也千万不能忽视行为训练。孩子尿床后,应该尽快为他换上干净的床褥和衣物,并可在帮他做清洁时小声、温柔地告诉他:“长大了,不该尿床了哦!”切勿在其他孩子面前指责孩子尿床。如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尿床,或在老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总是憋不住想小便,家长则可先与老师进行沟通。让老师告诉孩子,想小便的时候可以举手,老师会同意让他如厕。
尿床儿童的家长还应注意在一日生活中的行为训练和作息调整,如晚饭后减少喝水,不喝含有咖啡因或具有利尿作用的饮料;每天为孩子做一个小记录,如孩子这几天没有尿床,父母就应给予奖励;午睡中或半夜把孩子叫醒如厕,但不要将痰盂放在床的附近,请他多跑几步上厕所,这样有助于他调整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