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式控制力
9196000000015

第15章 从“硬”到“柔”的中式控权变奏曲(3)

该掌权时绝不手软,方能上令下达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对领导者驾驭下属的谋略,阐发过精深的见解,其中影响最大者便是“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理论。韩非认为:聪明的领导者,应该“背法”、“处势”、“执术”。“法”,即法令规章制度,“势”是权力,“术”是权术。“法”、“术”、“势”三者统一起来,相互配合,就能居万人之上,维持统治秩序。

“法”、“术”、“势”三者比较起来,韩非更加强调“势”。在领导者的驾驭活动中,权力的作用更为紧要。韩非说:“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尧是古代的圣明之君,可当他没有取得帝王地位的时候,连三个人也治理不了;桀虽为无德无能的残暴之辈,可坐在天子的地位上,却可以为乱天下。这就说明能否驾驭下属,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有没有权势。有权力,就能驾驭人,无权力就不能驾驭人。韩非举例说:“飞龙乘云,腾蛇乘雾,云能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类,则失其所乘也。”飞龙和腾蛇之所以能够在万里高空腾云驾雾,飞来游去,变化无穷,就因为有云雾作依托。一旦云消雾散,失去赖以生存的条件,便再也没有那样神奇的光彩了,就与蚯蚓和蚂蚁差不多。对领导者来说,所依托的东西,就是权力。有权力,就可居万人之上,驾驭下属;失去权力,便只能受制于人。

为此,韩非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驾驭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驾驭者本人德能的高低善恶,而仅仅在于是否具有权力。因此,聪明的领导者,应遵守这样的原则:“不养仁爱之心,但增威严之势。”不必过于讲求仁爱道德,要把驾驭活动的重心放在增加和维护自己的权力上面。为此,要把兵权、财权、赏罚、任免之大权,全部集中到自己手里,谨防枝强干弱、尾大不掉。韩非还提出了许多防治下属侵权夺权的办法,诸如好恶意向深藏不露,设置暗探等等。

韩非可称为中国的权谋之祖。他对权力的认识,是从极端自私自利的立场出发的,为此,有许多与此相关的思想,是不足取并且必须批判的。同时,他将领导驾驭活动放在单纯的、赤裸裸的权力基础上,否认其他因素对驾驭活动的作用,这显然是一种比较片面的认识。但是,从驾驭之术的角度去全面考察,韩非的思想也有许多合理之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古今中外,无数事实都说明一条真理:没有权力,就不能驾驭,驾驭和权力不可分离。这在军事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没有权力,就不能带兵,不能打仗,更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诸葛亮说过:“夫兵权者,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欲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兵事,亦如玉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滔戏浪,何可得也。”没有兵权,就像鱼龙离开海洋一样,纵使有天大的本领,也无从施展,谈何驾驭?

领导者的驾驭之权,简而言之,无非四项:任、免、赏、罚。其中每一项都与人的利益紧密相关。领导者要想获得一种行为,就必须首先设法使这种行为与相应的利益联系起来,使人们敬畏,不敢掉以轻心。晋升和奖赏,对一般人来说,都是愿意得到的,并且是比较强烈的需求。领导者将任免奖惩之权掌握在手里,把握好是否满足、如何满足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满足下属的需求分寸,这就从根本上控制住了下属。

总之,身为领导者,有时必须要大权独揽,才能有效地驾驭下属,如此,方能上令下达,保证命令和措施得以快速的贯彻实行。

集权或分权,需持经达权

关于权力,华为集团老总任正非有一句名言:“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华为永远都实行中央集权。”在分权问题上,任正非是谨慎的: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层层有序分权,口号是“充分授权,严格监督”。在最重要的人事权上,《华为基本法》明确规定:事业部的总经理、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和审计总监由公司任免。在利润分配上,事业部的全部利润由公司根据战略和目标统一分配。同时,经营决策权也不包含在华为事业部的权力之中。这样,分到华为事业部总经理手上的权力相当有限。作为事业部对外扩张动力的三大权力——经营权、财务权和人事权,都掌握在公司手中。把事业部的三大权力集中在公司政策层面,实际上造成了组织结构上的矩阵结构。在任正非看来,矩阵结构不仅是一种灵活的产品管理方式,而且还是依托横向流程管理权力,制约纵向的直线职能权力的重要工具。任正非看重的正是矩阵结构所表达的权力制衡的理念。

但是,高度集权的体制弊端很多。第一,必然走向家长制,使主要领导者凌驾于组织之上,个人决定重大问题,破坏集体领导;第二,容易破坏法治管理,阻碍企业的长期发展;第三,容易导致一言堂,造成管理者思想僵化,固执己见;第四,权力高度集中,必然导致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并产生严重的特权和腐败现象;第五,导致企业运营成本高昂,财政不堪重负;第六,容易造成重大决策失误。总之,权力过分集中,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

因此,在谈权力的分散或者集中问题之前,必须要对企业权力目前的状况有个清晰的认知。只有了解状况,才能给出解决办法,即是集权还是分权,需持经达权,因地制宜。

集权或者分权,单纯从事情上来看,并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存在的是合适与否的问题。如果一个团队在之前是集权式管理,那么当这个团队出现高速发展的时候,为了配合这种发展过程就需要适当的放权,需要给发展中的团队成员适当的权力去处理各种日常的事务。等到团队的发展步入稳定增长期后,就需要适当的将权力集中起来。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需要一个领袖一个声音,这就是集权,但这个领袖为了把事情做好,就需要给下属足够的合适的空间,这就是放权。集权更多的是在团队管理者的威信树立与决策力上,对于这两者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来挑战的,因为团队里的伦常关系至关重要。而分权则在下属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上,要是集权过度,必然导致“诸葛亮现象”的出现,要是分权太厉害,则必然出现“安禄山现象”。这里面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因为平衡——尤其是这种动态的平衡,是很难把握的。

所以为了一个团队的健康,需要在一开始就对各个级别的人的权限做一个规定,这样大家都不会越权,也可以顺利地实现权利在不同级别之间的流动。

总之,控制的艺术在于“经”“权”之变。“经”是共识,是不易的原则。“权”是应变,是一种权宜的措施,即凡事要有原则的应变。控制之经最基本的就是在原则不变的情况下,不固守己见,方法却应该随机应变。时间变更,场合变动,被管理的团队和个人变换,方式也应该合理变通。只有一切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并有原则,大家才不会怀疑与怨恨,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分权有度,才能避免管理失控

权力是指处在某个职位上的人,对所辖单位及人员的一种行为影响力。正式组织中,权力是由职位所赋予的。在集权的组织中,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在分权的组织中,决策权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到处于较低管理层次的职位上。事实上,在组织结构中,可能是集权的成分多一点,也可能是分权的成分多一点。我们需要研究的,不是应该集权还是分权,而是分权和集权各有哪些优缺点,企业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从内部的哪些因素去判断企业在分权和集权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分权过度就会大权旁落

自从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之后,权臣挟主,皇亲国戚专权,逼君让位,便成为此后封建王朝之间权力更迭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君臣互疑,君权重则臣权轻,臣权重则君权轻。封建专制时代,心怀野心的大臣和王亲国戚,君主厉害了,他们便屏声息气,装出一副顺从的样子;一旦君主是个孱弱之辈,就如狼似虎,凶焰逼人。而权力,便在这种你强我弱的变换中来回转移。

到了西晋时期,晋武帝认为魏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权臣当道,使皇室孤立了。所以,他在即位以后,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军队;王国里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哪里知道这一来,反而种下了祸根,即分权过度,架空了皇权,导致了后期的八王之乱,葬送了西晋政权。

八王之乱前后延续了十六年,社会动荡不安,晋朝也由此衰败下来。“八王之乱”使晋朝大厦出现难以修补的巨大裂隙,孤木难支,任谁也无力回天。

追思造成西晋最终灭亡的八个司马皇族,司马氏原来的立意完全是出于想“封建亲贤,拱辅帝室”,但晋武帝没有远图,惠帝失于暗劣,执政大臣安于奢放,致使贾后擅权,八王又暗怀私心,相迭而起,煽风速祸,致使“家国俱亡,身名并灭”。

“自惠皇失政,难起萧墙。骨肉相残,黎元涂炭,胡尘惊而天地闻,乱兵接而宫庙堕,支属肇其祸端,戎羯乘其间隙,悲夫!”倘使晋武帝后继者为一守业明君,所有这些王爷大可以善始善终,拱列晋室。即使哪个怀有狼子野心,在大一统的皇权下面也只能做太平顺王。

祖逖曾讲,“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民庶怨叛。由诸王争擅,自相夷灭,逐使戎狄乘虚,毒逋中土。”晋惠帝虽昏而不虐,但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的皇皇大晋,由一个愚君来统理,简直是古今所无的事情。晋武帝没有远见,所托非人,儿子不争气也罢,托孤大臣不是杨骏那样的擅权鼠辈,就是张华那样的世故老臣,以至于贾后奸邪妇人秉国,赵王司马伦王爷阴险篡逆,诸王争起,亡乱终至。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亡于农民起义的少数几个政权之一。虽然经学的衰落,玄学、佛教的兴起和少数民族内迁成为西晋政权削弱的重要干扰来源,但其真正的灭亡原因则是八王互攻而造成的内部混乱和崩塌。

分权不是放权,更不是放任,高明的分权方式应该是一手软,一手硬;一手放权,一手监督,只有这样,领导者才算是深谙分权控制之道。

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方为控制上策

集权有度,分权有法,是有效防范下级越权行为的方法,身为领导者,应把越权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可能的不利现象出现。

春秋时期,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齐桓公霸业的取得和管仲的谋略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他对管仲十分器重。尽管如此信任器重他,齐桓公终其一生也没有把内政、外交尤其是军权同时集于他一身,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大权旁落,君臣猜疑,也使管仲放开手脚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后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皆大欢喜的结果,是和东郭牙敢于犯颜直谏,不畏权贵反对齐桓公立管仲为“仲父”分不开的。东郭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性情耿直,不避死亡、不图富贵,敢于犯颜直谏。他能“识君臣之有善(与不善)者”,对桓公之治多所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