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9196800000002

第2章 有关厌学的心理概述(2)

人们经常遇到挫折,其结果既有有利的一面,亦有不利的一面。挫折如果不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则是一种磨练,它可引导个体的认识产生创造性的变迁,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人们用更好的方法满足需要。然而挫折过久过强,超过了个体承受能力,则可能引起情绪骚乱、不良反应或行为偏离。这里的承受能力是指挫折容忍力或耐受力,即个体遭遇挫折情景时能否承受,有无摆脱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衡的一种忍受能力。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逆境的磨炼,生活经验丰富,就能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分析挫折的原因,找到合理的心理适应方法,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而一个自幼被人宠惯,任何需要欲求能都得到满足,一生一帆风顺的人,稍有风吹浪打就会无所适从、处于紧张状态,产生严重的情绪反应。

可见,一个人会不会发生心理障碍,问题不仅在于有没有受到挫折,还在于是否具有耐挫折的能力。有意磨炼自己对挫折的耐受力对一个人的心理卫生具有重要意义,还是孟子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应激的产生

应激是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人们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用于人时,这种刺激就会被人感知到,从而引起主观的评价,进而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心理的、生理的变化,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当刺激比较强烈,超出了机体的正常反应能力时,就会引起机体心理、生理平衡的失调——紧张反应状态出现,即机体进入应激状态。换句话说,如果强烈的刺激需要作出超常规的努力才能进行适应性反应,那么这种刺激就引起了有机体的应激反应。

人们在进入应激状态时,会把各种潜力调动起来,集中各种力量积极活动来应付紧张局面。所以应激状态对机体有其积极的一面。具体来说应激能使人具有特殊的防卫和排险机能,调动潜力能使精力旺盛,激化活力,增强反应能力,及时化险为夷。过度的紧迫感还能促进学习和工作,有利于提高活动效率。应激状态也有消极作用,能使人意识范围缩小,认识机能下降,自我估计丧失,从而使动作行为有些混乱。长时间的应激状态对人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在强烈的刺激下机体产生的一系列的应激变化,会引起植物神经、生化方面的改变和心理方面的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应激状态的长时间持续会使人各种潜能逐渐枯竭,最终使人的心理、生理发生病变。

应激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应激状态的出现总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下面主要谈应激状态下人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1.情绪反应

有人通过研究发现,应激使人的情绪向低落或高涨两个方向发展。情绪低落时,人的面部表情冷淡,幽默感降低或消失,常有忧郁、绝望、消沉、沮丧等感觉。情绪高涨时的心情则特别激动,或兴奋,或暴躁、愤怒、怨恨、嫉妒、恐惧,并常常不分场合地表现自己。这种情绪极度低落或极度高涨的不正常情况是某种应激状态的必然反应。

2.行为表现

(1)攻击性行为。这是人们在应激时常采取的一种与愤怒行为有关的行为。攻击可以直接指向造成应激状态的人或事物,称为直接攻击。其方式可为嘲笑、漫骂或动手打人,甚至杀人。攻击行为也可采取间接方式,当攻击的目标过分强大,惹不起或不能攻击时,就把攻击的对象转向弱小对象,即所谓找“替罪羊”。鲁迅笔下的阿Q惹不起假洋鬼子便去欺负小尼姑,就是典型的攻击转移的行为反应。间接攻击还可以指向自身,如采取自我惩罚,甚至自杀的行为。

(2)抑制或逃避性行为。应激状态下较多采取的一种与抑郁和恐惧等情绪有关的行为反应。抑制性行为表现为活动减少、沉默寡言、不爱交往、表情呆滞、行为退缩、躲避现实、疲乏无力等。严重时出现木僵状态,麻木不仁,陷入不能自主的深度抑制状态。逃避反应常常是出于害怕的恐惧情绪,但有时也是出于判断和思考的一种策略,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刻板式行为。这常常发生在紧急应激状态下,由于伴随着理智上的混乱,倾向于重复无效的行为动作,又称为“病态固着行为”,如剧院失火,人们想往外冲出去,但却往往拼命推拉上了锁的大门,虽然大门打不开,越是重复这种动作,就越可能丧失逃避的机会,但人们往往还要继续重复这种动作。此外,不顾一切后果的一意孤行地蛮干也是刻板式行为的一种表现。

(4)习惯性失眠行为。它发生在一个人经历了多次应付后仍不能解脱强刺激的挑战,而认为自己无能力改变现状的时候,表现为软弱无力、无所适从、无所作为和消极被动的行为,或在处于慢性应激状态时寻求精神寄托,信仰宗教迷信,求神拜佛以求神灵保佑。

(5)倾吐和发泄行为。处于应激状态的人往往寻求向亲朋好友诉说苦衷。一是发泄内心的积愤,二是求得别人的同情与安慰。

(6)特殊反应行为。有人吸烟猛增以驱散忧虑和烦恼;有人喝酒甚至酗酒,以便一醉解千愁;有人则要求大剂量服用镇静药;有的人则暴食。事实上这些对于应付应激是徒劳无益的。

心理冲突的类型

心理冲突是个体由于在两种或多种矛盾的愿望中选择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痛苦及与客观实践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需要与非需要之间的矛盾。心理学家将心理冲突分3类:

1.双趋式冲突

有两个共存的目标都符合自己的需要,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两者不可兼得,这时便产生了两者难以作出取舍的心理冲突。如因经济或个人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同时获得两个目标,必须选择其一,舍弃另一目标。双趋式冲突有时也会使人苦恼,但这种冲突较易消除,几乎不会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如要在两个同样美丽、文静、善良的姑娘中选出结婚对象。在这类冲突中一旦实现了某一目标,而另一目标的吸引力便自动丧失。

2.双避式冲突

有两个并存的目标都违背自己的需要,但由于客观环境所迫,又不得不选择其中一个目标对象,才能避免另一目标对象。在作出这样的抉择时便产生双避式冲突,如高层建筑失火,个人面临被烧死与从高楼跳下摔死两种威胁。两者对个体都不利,均属要避开的目标对象,迫于客观形势只能接受其中的一个,方能避开另一个。如果选择从高楼跳下,便可避免被烧死的危险。但必须作出抉择,忍受双避式冲突。比之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更为严酷。

3.趋避式冲突

对于同一目标,可以满足某种需要,但同时也可能构成威胁、在进行抉择时产生趋避式冲突。如一位同学参加一次集体活动,当他被邀请时,他很难说“不”字,以免失去这个机会,可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性格孤僻,不擅长社交,笨嘴笨舌,怕在活动留下不好的印象,在作出这样的抉择时,常因权衡利害得失而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引起强烈的不满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冲突不仅经常发生而且情况错综复杂,常常不能获得妥善的解决,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成为一个干扰因素。心理冲突如果加剧,成为超强度的、不能忍受的,或者心理冲突不是超强度的,但长期持续作用,都会导致紧张和焦虑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强烈的或持续的不良情绪与易感的身体素质相结合,可能成为某些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心理冲突的适应

人们处于挫折冲突时会努力应付,试图通过调整自身或环境作出适应性反应,摆脱困境和苦恼。冲突的适应性反应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我防御反应

1.压制

人人都免不了有一些为社会所不容的动机冲突,而这种心理压力不易发泄,于是就进行压抑和克制,使其排除于记性之外。当然,被压抑的东西并非消失,只是被意志力克制,在一段时间(可能相当长)内潜伏着,一有机会仍可能逸出,如触景生情、梦、口误、失态等,甚至转化为心理失常、精神障碍等身心疾病。否认、自欺、自残、超脱都属压抑的不同方式。

2.托辞

当一个人追求某项事物而得不到时,或者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为了不失面子,减少内心的失望,维持个人自尊而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自圆其说,就像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一样,所以称“酸葡萄心理”。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和痛苦,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这种总想对自己所作所为给以合理解释的做法,俗称“找辙”。推诿亦属找辙的一种。

少年维特之烦恼插图

3.升华

指当一个人本能的冲动或者自己的意识不能被接受和容忍,也为社会道德所不容时,就及时地改弦易辙,将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导以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创造性、建设性,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加以净化、提高后再宣泄出来,以保持心理平衡。历史上有许多升华的范例,如歌德失恋后写成震撼欧洲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升华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自我防卫。

4.认同

生活就像一团麻,不可能事事都理出头绪,符合自己的心愿和认识。偶尔也要屈服,改变自己的认识。胸怀大志的人眼光放远,“退一步天宽地阔”。只要大事不受影响,在无足轻重的小事上可不必过分坚持,作出让步、认同,可以减轻自己的烦恼。

5.幻想

通过回忆和想象的作用,把自己处于一个理想的境界,用脱离实际的虚构的方法应付挫折和冲突,在幻想中处理心理上的纷扰,让欲望得到满足。如鲁迅笔下的阿Q所采用的精神胜利法,还有的用相信命运的迷信方法缓解内心的冲突。这种自我安慰、虚构想象、求神拜佛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紧张的心境,但也容易陷入与现实分离的境地,产生更大的烦恼。幻想如果运用得当,亦可激发一个人奋发向上。幻想的常见形式之一是“白日梦”和“精神会餐”,借此脱离现实,在幻想中得到满足。

6.善于对内心进行表达

心绪纷乱解不开时,去找老师或亲朋好友,或其他信得过的人畅述心境、利用幽默或“将心比心”等不同的方式婉转或直率地表达内心,调节内心的冲突,求得别人的疏导和指点。

二、直接控制法

1.少思

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去做或思考一件事,以减少精神负担。心理学家认为,面对许多急需处理的事情,精神压力大,易患忧郁、精神崩溃等疾病。

2.冷漠

冷漠绝非感情冷漠、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它是一种情绪体验和内心活动,只是将这种受挫折后的不快暂藏心底,以减轻烦恼,起到稳定和调节情绪的作用。

3.语言暗示

语言具有独特的高级心理功能,语言暗示对人的情绪乃至行为都会有奇妙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它可以使紧张状态放松,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语言暗示可以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亦可自言自语,或在无人处大声疾呼以加强效果,还可以悬挂词语等方式鞭策自己。

4.孤立

就是从不能满足的情境中退却,尽量避免同现实接触的反应。如受了批评避免同友人、同学交谈以减少烦恼。

5.补偿

把某些情绪化为行为的力量,它具有修复和补偿功能。如其貌不扬,便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科研上,从学习和事业成就中得到补偿。

三、直接行为控制

1.迁怒

即“找替罪羊”,把一股怒气发在无辜者身上,是改变目标的间接攻击。如丈夫在外面受气回家同妻子发泄,夫妻吵架打孩子。其愤怒虽没直接指向目标,但由于得到发泄,可以使心情得到一时的平静。

2.执拗

故意重复做某种无效的动作,尽管这种动作无任何效果,但仍然要做下去,以表示自己不满的抗议,往往不能被其他适当的行为所代替。

3.幽默

以间接攻击代替直接的人身攻击,一束鄙视的目光,一个刻薄的嘲讽,或半真半假寓意颇深的玩笑,都可以使对方感到屈辱,从而使自己的怨恨得到缓解。

4.攻击

这是在消极情绪下产生的,受愤怒情绪所支配的行为。如嘲笑、斥责、殴打,甚至杀害使其受挫折的对象。

5.转移注意力

即把注意力从消极的情绪上转移到积极方面去。如在苦闷的时候听听音乐等,或者强迫自己做一些与激情相反的动作,如开窗、踱方步。另外,踏青、观景等行为也是转移注意力,驱散烦恼的有效方法,正如王羲之所说:“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心理疾病的三个发展阶段

人们产生心理疾病时,大都有个从浅到深、从轻到重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若是了解到它的发展过程,就会有助于判断心理疾病患者究竟“病”到了什么程度,然后,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理疾病大体上有如下3个发展阶段:

(1)初期阶段。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主要表现是,接受身体的内部或外部刺激后,会直接地,甚至是立即地产生“反应性”(也可以叫作“应答性”)变化。例如,惊叫、否认、不予理睬、心悸、血压升高等现象。属于这一阶段的“患者”,一般会表现出如下一些情况:

①有的“患者”自我解嘲。他们的行动往往像是无意识地、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做的,甚至会“自欺欺人”式地为自己的行动辩解,认为自己的行动是合理化的、理想化的。例如,自己干了一件蠢事,当别人批评或劝阻他的时候,他反倒振振有词地说什么“你不懂!”“你外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