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9196800000026

第26章 家庭教育指导(1)

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便也随之产生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因为它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好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

不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成绩起伏很大;和同学关系紧张;容易偏激、偏科。

学校的教育看起来完善,面面俱到。然而,学校不是隔一段时间要开家长会吗?这就表明家庭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两会上,国家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就是要家庭教育来培养的。

家庭是培养学生心灵的窗口,学校是培养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设想一下拥有许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因为心理问题发挥不出来,在大考时很容易就失败。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

(1)一个教师同时要对多个学生进行教育,其关注程度不如家里是2个,甚至多人共同关注一个学生。

(2)学校的教育主要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对孩子的影响更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多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能造福社会,反而可能危害社会!如某些恐怖分子能够做导弹、开飞机,有知识反而危害社会。

自古以来,家庭教育问题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像古代对贤妻良母的要求,“相夫教子”就是一个重要要求。此外,许多名门望族更是留下了许多家训的书籍和案例。

家训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但是,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必需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逐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很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义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这些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以,但在这个整体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6位雕塑家:①家庭;②学校;③儿童所在的集体;④儿童本人;⑤书籍;⑥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第一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重的地位。因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任重而道远

1992年2月16日,国务院公布的《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

“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

并提出:“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

这顶目标明确了家庭中的父母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

福禄贝尔

中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假如现在的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的人的必备条件。

家教的启蒙性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家庭中的父亲、母亲以及其他成年人,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后来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学校后,家庭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家庭教育因为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家庭是儿童的摇篮,是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场所,也就是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也就是启蒙之师。

因此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启蒙性的特点。通常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3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3~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我国古谚:“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个谚语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相似之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进染化的开始,人的很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性格也在此时逐步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假如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假如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学生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

歌德

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德国大作家歌德的成才,就得益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与之相反,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许多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2年后才能站立,6年后可以像人一样行走,4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学生的水平。

另外,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生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己的3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不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10多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因此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家教的延续性

家庭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大约有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从早到晚,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接受着家长的教育。

这种持续的家庭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地影响教育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学生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因此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老师。

这种绵延不断的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

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

不难看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在古代、近代比较突出,而在当代,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也就是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亲情的权威性和感染力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附带的,主要是指父母等长辈作为教育者,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与学校的义务教育或者收费的契约教育不同,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因为这股权威性,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己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建立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以后如何看待和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假如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那么孩子日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之所以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父母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

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而不明智的家长,权威越大,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

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应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亲情具有感染力。俗话说:“血浓于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浑然天成、密不可分,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