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9208800000010

第10章 珍稀木本植物(10)

滇桐

形态特征

滇桐是乔木,高6~11米;小枝粗壮,幼时被黄褐色星状短柔毛,后变无毛。叶互生,广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8~20厘米,宽4.5~11厘米,先端钝急尖或急尖,基部圆形、近截形或浅心形,边缘具小锯齿,上面无毛或有稀鹛星状短柔毛,下面被细微的星状短柔毛,脉腋有簇生毛,侧脉7~8对;叶柄长1.3~6.0厘米。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长4~6厘米;花两性,花梗长约5毫米,具节,密被黄褐色星状短柔毛;萼片5,肉质,卵状披针形,长约7毫米;无花瓣;退化雄蕊10,每2个成对着生;子房卵圆形,5室,有5棱,密被黄褐色短柔毛,花柱5,离生。蒴果具5个薄纸质翅,长约3厘米,宽2.5~3厘米,顶端圆形,基部凹入,翅扁平,有二叉分枝的横脉,宽1.0~1.5厘米,果柄长约1厘米;种子每室4~6粒,纺锤形,长约1厘米,熟黑色,光亮。

分布与习性

滇桐星散分布于云南西部瑞丽,东南部麻栗坡、西畴和广西西部靖那坡,以及贵州南部独山,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500~1000米以上的山地林中。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分布区受季风影响,干、湿季交替明显,5~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年降水量920~1800毫米,85%集中于雨季,冬春旱、多雾露,有霜,偶有冰冻,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均较温暖。土壤为黑色石灰岩土或棕色石灰岩土,pH值6.0~7.5。滇桐能适应石隙生境。主要生长在石灰岩季节性雨林或半常绿季雨林中,为偶见种。花期7月,果期10~11月。贵州省据资料记载,只产于独山县围寨,调查组成员于1997—1998年先后三次到此地寻找,均未发现,由于当地居民以烧柴为主,人为砍伐严重,大部分林木均遭到破坏,故已无法找到滇桐资源。

东京桐

东京桐属于大戟科,乔木,树高8~14米,胸径达30厘米。叶多集生于枝端,椭圆形或近菱形,长15~22厘米,宽10~14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排成顶生的伞房花序式的圆锥花序,东京桐雌花花序较短,有5枚白色舌状花瓣。果近球形,直径达4厘米,顶端有短尖,基部心脏形,外果皮厚,硬壳质,外被灰黄色短毛。种子椭圆形,栗色有光泽。

为阳性偏中性树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结果较多,在较密的常绿阔叶林中结果很少。花期5月,果期8~9月。单株一般产鲜果约15千克。

在中国仅分布于广西、云南两省的局部地区,范围狭窄,呈零散分布。东京桐为优良的木本油料植物,可供多种工业用途。

长序榆

长序榆是濒危种。长序榆是近年发现的新种。星散分布于浙江西南部、江西东北部和福建中部。大树已不多见,多呈孤立木状态,天然下种的存活率较低。

形态特征

长序榆是落叶乔木,高达25~30米,胸径80厘米;树干端直,树皮淡褐灰色,裂成不规则鳞状块片。小枝栗褐色,无毛;冬芽长卵圆形。叶互生,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长7~19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微偏斜,边缘具向内弯曲的大重锯齿,下面幼时密被细柔毛,其后多少被毛或叶脉被毛,侧脉每边16~30;叶柄长5~8毫米,密被细柔毛。花两性,先叶开放;总状聚伞花序长4~8厘米,下垂,花梗长6~15毫米;花萼裂片6,淡黄色,边缘有毛;雄蕊6;子房扁平,有毛,花柱2,柱头被细柔毛。翅果窄长,两端渐尖,长2~2.5厘米,中部宽3~4毫米,先端深2裂,宿存花柱长约翅果的1/3,基部具长的子房柄,两侧边缘密被白色长睫毛;果核位于翅果中部,椭圆形;果梗长5~12毫米。

地理分布

我国仅浙江和福建北部有少量分布。浙南遂昌九龙山、松阳交塘、庆元以及浙北临安顺坞等地山区,在森林植被保存较好的局部地段有零星分布,数量极少。天然生长在海拔700~900米山谷、沟边或山坡下部阔叶林中。长序榆为深根性、喜光树种,幼树主、侧根系发达。以散生在向阳山坡、山谷稀疏阔叶林内或林缘生长较好。

生长习性

长序榆适生于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气候和较肥沃的山地黄壤。多生于疏林或林中开阔地。为喜光树种,通常与杭州榆、红楠、木荷、南方红豆杉、栲树、毛竹等混生。天然林木30年生,胸径28厘米;80年生,胸径60厘米。其种的冬芽在浙江南部于3月开始膨大,下旬至4月初开放,4月上旬为展叶期;花于3月先叶开放,4月中下旬翅果成熟,同时抽生新梢,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为落叶期。翅果轻,风播能力较强,因幼苗不耐荫蔽,在密林中不能天然更新;在阳光充足的疏林地中距母树120米的范围内有天然下种的幼苗。

银缕梅

1992年我国植物学家公布了一则轰动全球植物界的发现:江苏省宜兴市石灰岩山地里保存了6700万年前最古老的被子植物物种——金缕梅科新属新种银缕梅。和裸子植物银杏、水杉一样,银缕梅作为被子植物最古老的物种,是仅存我国发现的活化石树种。科学家在2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化石中就发现了地球上已经有裸子植物;同样,在距今67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化石中,出现了金楼科植物,随后新生代第三纪,全球气候温和,演化出千万种被子植物物种。在植物进化的历史长河中,金缕梅科植物在植物进化史上有着承前(裸子植物)启后(被子植物)的重要地位。

关于银缕梅的发现和命名,历经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早在1935年9月,中山植物园的植物学家沈隽,在江苏宜兴芙蓉寺石灰岩山地采集植物标本,它满树枝果,似金缕梅,但又不同,采集标本后,准备进行鉴定,又因抗日、解放战争爆发,研究工作中断,这份珍贵的标本尘封在实验室里。银缕梅是活化石树种直到1954年,原中山植物研究所骅教授清理标本时,认为这个树种是金缕梅科种群中的一员,与日本的金缕梅相似,但又不能确认,继而指出,这份标本关系重大。1960年,这份标本被误定为金缕梅科金缕梅属小叶金缕梅,使这一重大的科学发现陷入误区。1987年国家在编篡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时,科技人员再次前往宜兴,终于在同类型的石灰岩山地中找到了实物标本。在随后的物候观察中,竟意外地发现,该树种的花器没有花瓣,它不是金缕梅,是金缕梅科中无花瓣类型树种,形态特征与北美的金缕梅科弗吉特族植物相一致,但又与该族各属植物有所差异,是一个新属新种。1992年经植物学家朱德教授定名为:金缕梅科弗吉特族银缕梅属的银缕梅。从此,改写了《中国植物志》小叶金缕梅的误载,一个被子植物中古老的化石树种重新面世,为世人所知。

银缕梅为落叶乔木,树态婆娑,枝叶繁茂。3月中旬开花,先花后叶,花淡绿,绿后转白,花药黄色带红,花朵先朝上,盛花后下垂,远看满树金灿灿,近目的地银丝缕缕。现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名单。

形态特征

银缕梅是落叶小乔木,高4~5米,花瓣条形美丽,白色,花期3月,是南京中山植物园20世纪末向世界公布的新种,也可以说是金缕梅的“姐妹种”,属一级保护植物。

生长习性:喜光、耐旱、耐瘠薄。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尽快繁殖利用。干燥不宜多浇水,生长期需一再追肥。

繁殖方式:播种与扦插繁殖,湿沙层积贮藏,种子发芽率可达40%以上。

应用范围:春观花、秋观叶,可作为公园、庭院配置的优良珍稀品种。

版纳青梅

版纳青梅属稀有种。为最近发现的新树种,常绿乔木,高35~40米,胸径40~90厘米。仅分布于云南局部海拔900~1000米之间的低山峡谷中。地区环境气候高温、多湿、静风、无霜。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对研究热带植物区系有学术价值;木材坚硬,材性好,是热带优良用材树种之一。

形态特征

版纳青梅是常绿乔木,高达35~40米,胸径40~90厘米;树皮灰白色至灰黑色,有环状纹。叶近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9~1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除中脉具稀疏星状毛外,其余无毛,侧脉12~14对;叶柄长1.5~2厘米,密被黄色星状短绒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12厘米,密被黄色星状短绒毛;花萼裂片5枚,大小略不等;花瓣5枚,白色或微红色;雄蕊15枚,两轮排列,内轮5枚,外轮10枚。蒴果近球形,被星状绒毛;宿存萼片5枚,其中2枚增大成长圆状披针形的翅,长3~4厘米,宽1~1.5厘米,其余3枚披针形,长1.5~2厘米,宽5毫米。

生长习性

版纳青梅生长在明显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多湿、静风、无霜。一年之中可分为雨季(6~9月),干凉季(10月至次年2月)和干热季(3~5月),年平均温20.6℃,年降水量约1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5%,雨日约200天,雾日约170天。土壤为紫色砂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常与鸡毛松、滇波罗蜜、细青皮、假广子、橄榄等混生,通常为主要优势树种。花期5~6月,果期8~9月。

地理分布

版纳青梅仅分布于云南勐腊县南沙河、景飘河两侧,海拔900~1000米的低山峡谷。

伯乐树

形态特征

伯乐树是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米。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3枚。大型总状花序顶生,花粉红色。蒴果近球形,棕色。种子橙红色。伯乐树的树体雄伟高大,绿荫如盖,树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主干通直,出材率高,在阔叶树中十分少见;花大,顶生总状花序,粉红色,非常可爱;蒴果梨形,暗红色,5~6月开花,10~11月果熟。

该树结实大小年明显。鲜果出种率约为20%;种子千粒重515~755克,场圃发芽率约85%。

生态特性

伯乐树垂直分布在海拔500~1000米之间,系阴性偏阳树种。幼年喜荫喜湿,中年以上喜光喜湿。在天然林中,一般同甜槠、青冈栎、酸枣、拟赤杨、蓝果树及楠木类等树种混生。对土壤肥力和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在天然林中,长在沟边、山谷等土壤肥沃、湿润的地方生长较快;而长在山冈、山顶的则生长不良。

地理分布

伯乐树在我国浙江省庆元、龙泉、遂昌、云和、泰顺等市(县)均有生长,以龙泉城北、锦旗、八都及昴山、凤阳山等地分布较多。

我国云南东部、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湖北、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区也有分布。

秤锤树

秤锤树现仅存于南京附近局部地区,因植株不高,生长缓慢,常被樵材,故野生植株几近绝灭。目前南京、上海、杭州、武汉、花青岛、黄山等地植物园中有少量栽培。

形态特征

秤锤树是落叶小乔木,高6米,胸径5~8厘米;冬芽裸露单生或2枚叠生,密被深褐色星状毛;新枝被灰褐色星状毛,后变无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4~10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侧脉5~10对;生于花序基部之叶卵形而较小,基部圆形或心形;叶柄长3~6毫米,被星状毛。花两性,3~5朵组成总状花序,生于侧枝顶端,花白色,直径约2厘米;萼倒圆锥形,5浅裂,外被星状毛;花冠6~7裂,裂片长圆形,两面密被星状花、叶细绒毛;雄蕊10~14枚,生于花冠基部,花丝上部分离,下部联合成管;子房半下位,3~4室,每室有6~8胚珠,花柱纤细。坚果木质,下垂熟时栗褐色,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具钝或尖的圆锥形呈喙状,连喙长1.5~2.5厘米,直径1~1.3厘米,密被淡褐色皮孔;果梗长1~2.5厘米。

地理分布

秤锤树分布于江苏南京幕府山、燕子矶、江浦县老山及句容县宝华山。生于海拔300~400米的丘陵山地。是江苏省特有植物,产于南京、江宁等地,生于山坡路旁树林中,浙江等地有栽培。

秤锤树属野茉莉花科秤锤树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达3~7米,枝直立而稍斜展,叶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花果均下垂,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树种,可用作庭园绿化。属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树种,野生的秤锤树已灭绝。2004年4月从江苏省林科院引进秤锤树苗,种植在溧水县东屏镇种苗基地,进行栽培与扦插育苗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