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习性
长喙厚朴分布区年平均温约10℃,最热月平均温约15℃,极端最高温约32℃,最冷月平均温约3~5℃,极端最低温-8.5~-13.5℃,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干湿季明显,雨量分配不均,年平均相对湿度77%左右。土壤为黄棕壤或棕壤。混生于海拔2100~2600米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或生长于海拔2600~3000米的针阔混交林。4月展发新芽,5~7月开花,10月果熟,11月落叶即进入休眠期。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产于云南西北部及西南部(腾冲、云龙、泸水、碧江、贡山)西藏(墨脱)。
国外分布: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100~3000米的林中。
生长特性
对长喙厚朴的生长、气候、种子特性等进行观察。其生长缓慢,一般一年生长3次,在干热季、雨季、雾凉季各生长1次。一般种植10~12年后始花,15年后始果,开花期4月下旬至5月,果熟期7月下旬至9月初。新鲜种子发芽率为83%,种子寿命短,应随采随播。
凹叶厚朴
凹叶厚朴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广东。
凹叶厚朴状是厚朴的亚种。由于过度滥伐森林和大量剥取树皮药用,导致分布范围迅速缩小,成年野生植株极少见,其濒危情况与厚朴相同。
形态特征
凹叶厚朴是落叶乔木,高达15米,胸径40厘米。为厚朴的亚种,与厚朴的主要区别是树皮稍薄,叶较小而狭窄,呈狭倒卵形,先端有明显凹缺。
凹叶厚朴叶先端凹缺成2钝圆浅裂是与厚朴惟一明显的区别特征。通常叶较小,侧脉较少,聚合果顶端较狭尖。凹叶厚朴的树皮亦可作药用。
生长特性
凹叶厚朴是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胸径达40厘米。小枝粗壮。幼时有绢毛。花大单朵顶生,直径10~15厘米。白色芳香,与叶同时开放。花期5~6月,果期8~10月。
落叶木莲
形态特征
落叶木莲是落叶乔木,高30米,树干端直,树冠宽卵形;胸径60厘米,为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濒危植物。树干通直,枝条开展,花被15~16片,稀19片螺旋状排列成5轮,花为淡黄色。春夏之交开花,花大型,淡黄白色,状若睡莲,且清香沁人,近于幽兰;金秋硕果累累,聚合果红棕色,开裂时露出颗颗鲜红种子,点缀于绿色树冠,是花果兼美、不可多得的庭园观赏树种。
生态特性
落叶木莲适于秦岭以南的亚热带地区生长;喜肥沃、湿润的土地,幼年不耐干旱、贫瘠、稍耐阴;早期高生长可达100厘米,为前期速生型树种。落叶木莲在宜春本地分布,海拔高度为580~1200米,经宜春地区林科所(海拔107米)多年引种栽培,生长良好,年平均增高可达1米以上,椐试验表明其为前期速生型树种。该树种适应在秦岭以南的整个亚热带地区栽植,土壤要求较为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宝华玉兰
形态及特性
宝华玉兰是落叶小乔木,高4~7米。树皮灰白色;冬芽密生绢状绒毛;小枝紫褐色,叶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长7~16厘米,宽3~7厘米,顶端短突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背面苍白色,脉上有柔毛。花先叶开放,直径8~12厘米,芳香;花柄长2~6毫米,密生白色毛;花被片9~10枚,匙形,长5~8厘米,上部白色,下部紫红色;花丝红色。聚合果圆筒形,长5~7厘米;蓇葖木质。
宝华玉兰产于江苏省句容县宝华山,产地仅存18株,濒危之急已达到绝种的边缘。更加上本种花大美丽,是园林观赏树种之上品,对植物分类系统之研究亦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因此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宝华玉兰为落叶乔木,树高达11米,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较平滑,当年生枝黄绿色,二年生枝紫色,叶互生,倒卵状长圆形,长7~16厘米,宽3~7厘米,下面沿脉被长毛。花生枝顶,先叶开放。花被片9枚,匙形,长5~6厘米,上部白色,中部向下渐呈紫红色。雄蕊多数,花丝紫色,药隔凸出呈短尖。雌蕊群圆柱形,2厘米。聚合果圆柱形,长6~14厘米,径2~3厘米。蓇葖果圆形,有疣点状凸起。种子宽倒卵圆形,长宽1厘米,外种皮红色,内种皮黑色。
对仅存的植株应倍加爱护,促进其自然更新,并发展人工引种栽培。许多植物园已引种成功。
金花茶
形态特征
金花茶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树皮呈灰白色,平滑。叶互生,宽披针形至长椭圆形。花单生叶腋或近顶生,花金黄色,开放时呈杯状、壶状或碗状,径3~3.5厘米;花瓣9~11枚,阔卵形、倒卵形或矩圆形,肉质,具蜡质光泽;花期11月至翌年3月,蒴果呈三角状扁球形,黄绿色或紫褐色;果期10~12月。
产地及习性
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极为罕见,分布区极其狭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我国广西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以海拔200~500米之间的范围较常见,垂直分布的下限为海拔20米左右。垂直分布的上限可达海拔890米,如宁明县那陶大山仍可见到个别小瓣金花茶,数量极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植物。与银杉、桫椤、珙桐等珍贵“植物活化石”金花茶齐名,是我国八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的植物种,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1960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在广西南宁一带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金花茶的发现轰动了全球园艺界、新闻界,受了国内外园艺学家的高度重视。认为它是培育金黄色山茶花品种的最优良原始材料。
金花茶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荫蔽,进入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至中性均土壤中均可生长。耐瘠薄,也喜肥,耐涝力强。
合柱金莲木
形态特征
合柱金莲木是落叶小灌木,直立,高0.8~1.5米;茎不分枝或近顶部分枝,景紫色。叶互生,薄绝质或近膜质,狭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7~15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密而细的腺状锯齿,两面无毛,侧脉多而纤细,近平行;叶柄长3~5毫米。花序顶生,狭圆锥状,长6~10厘米;花具柄;萼片5,不相等,卵形或披针形,边缘具腺毛;花瓣5,白色,椭圆形;退化雄蕊白色,排成3轮,外轮多数,基部合生成一短管,上部分离呈腺体状,中轮和内轮的各5,花瓣状,长圆形,中轮的较大,先端截平而有数小齿,内轮的略小,先端略尖而具3齿裂,发育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戟形;子房1室,有多数胚珠。蒴果卵球形,长约5毫米,先端急尖,具宿存花柱,熟时3片裂;种子小,椭圆形,长约1.7毫米。
生长特性
合柱金莲木属林下阴生植物,不耐强光和干旱,生于土壤湿润、郁闭良好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山谷涧边水分经常充足的沙土最为适宜。分布区气候年均温18.8~22.0℃,一月均温8.9~14.0℃,七月均温27.0~28.9℃,年均降水量1559.1~1825.9毫米,年日照时数1448.5~1833.0小时,日照33%~42%,相对湿度79%~82%。
合柱金莲木分布区位于南亚热带北缘及中亚热带南缘。气候特点是夏热冬暖,雨量多、湿度大,年平均温18~20℃以上,最冷月平均温9~11℃左右,最热月平均温约28℃,全年无霜期250~310天,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相对湿度为75%~85%。土壤为山地红壤和谷底冲积土,成土母岩以花岗岩、页岩、砂岩为主,土层厚度0.6~1.2米,腐殖质层厚5~30厘米。合柱金莲木为林下阴生植物,叶片质薄,不耐强光和干旱。生于土壤湿润,郁闭良好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山谷涧边水分经常充足的沙土最为适宜。植株虽然矮小,但根茎则很发达、呈匍匐横走状,纵横交错,根茎能不断长出新的植株,故通常呈小片分散状分布。4月底至6月上旬开花,9至10月果成熟。
地理分布
合柱金莲木分布于广东、广西。垂直分布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谷水边和林下。
主要分布于广西北部大苗山的中寨、罗城和中部大瑶山的象州六巷,以及广西部的封开黑石顶、怀集冷坑和西北部的连山上帅乡一带。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和中山上。
濒危等级
合柱金莲木属稀有种。合柱金莲木又名“辛木”,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残存于广东、广西局部山区,呈片状生于密林或疏林下。由于森林砍伐,生境破坏和挖取根茎入药,致使植株日趋减少,有面临绝灭的危险。
刺五加
刺五加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成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榈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维生素B1。
形态特征
刺五加是落叶灌木,高1~6米。茎密生细长倒刺。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稀4或3,边缘具尖锐重锯齿或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单一或2~4个聚生,花多而密;花萼具5齿;花瓣5,卵形;雄蕊5,子房5室。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或卵形,干后具5棱,有宿存花柱。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主产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北京、山西、河南等地。
药材性状
刺五加根茎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厘米;表面灰褐色,有皱纹;上端有不定芽发育的细枝。根圆柱形,多分枝,常扭曲,长3.5~12厘米,直径0.3~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皮薄,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大叶柳
大叶柳分布于四川,渐危种。大叶柳分布区狭窄,仅零星分布于四川西部,植株不多,很易陷入濒危状态。
形态特征
大叶柳是落叶灌木或乔木;小枝粗壮,暗紫红色,有光泽,幼时常有白粉,无毛;芽大,芽鳞1。叶片幼时红色,有皱曲长柔毛,但很快变无毛;成叶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近革质,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可达20厘米,宽达11厘米,全缘,稀有不规则细腺锯齿,侧脉约15对;叶柄粗壮,幼时红色,长达4厘米,无托叶。雌雄异株,花与叶同时开放或稍叶后开放;花序长达19厘米,轴无毛,花序梗长达7厘米;雄蕊2,离生或花丝中下部合生,花药黄色或红色,腹腺大,常2深裂,背腺较小;子房卵状椭圆形,无毛,有柄,花柱明显,柱头2裂,仅有1腹腺,顶端微凹或2裂。果序长达23厘米;葫果卵状椭圆形,长5毫米,有长柄,成熟后2瓣裂;种子无胚乳,外被白色长毛。
大叶柳特性
大叶柳分布区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西部,是四川省降水量较多的山地之一,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左右,蒸发量小,温暖潮湿,多雾,日照短,年平均温7~11.5℃,无霜期约192~214天;而邛崃山西坡雨量稍少,气温较低,无霜期更短。土壤主要为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和山地灰棕壤,呈微酸性。花期5~6月,果期6~8月。
长白柳
长白柳分布于吉林长白山,渐危种。长白柳是多腺柳的一个变种,多生长于长白山高山苔原带。近来由于天池旅游区内游览设施及道路的修建及人为因素的干扰,长白柳的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天然更新困难,急需加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