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严:父严子立
9425000000011

第11章 父教有方(1)

士会杖子

◎化齐心,莫若教也。——《晏子春秋》

士会(约公元前660—公元前583年),祁姓、士氏,名会,因被封于随、范,以邑为氏,别为范氏,谥武,又被称为士季、随会、随季、范子、范会、武季、随武子、范武子。是士 之孙,成伯缺之子,春秋晋国中军将、太傅。

士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大族,据说它的先祖是陶唐氏,历虞、夏、商、周,至周成王时迁之杜,封为伯。

周宣王时期,杜伯被杀,其长子奔晋,为士师,故以官为氏,称士氏。其子孙居随(今山西介休县东南)及范(今地失考),故又称随氏或范氏。所以,晋国的士会又称范会或随会。

士会是一位地位显赫的人物。他早年参加过晋楚城濮之战,后为中军帅、太傅,到周王室调和过周王与诸卿的矛盾,多有功劳。他怕自己的儿子因此而飞扬跋扈,所以教子强调一个“敬”字。

周定王十五年(公元前392年),士会告老退休,他就叮嘱儿子士燮说:“尔从二三子唯敬。”强调要对朝廷的各位卿大夫要恭敬。

士会对士燮要求很严格。有一次,士燮上朝直到黄昏时才回家,等士会问明了缘由,得到的却是一顿好打。

武子(士会)曰:“何暮也?”

对曰:“有秦客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

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吾不在晋国,亡无日矣!”击之以杖,折季笄。

秦国来的客人在朝廷上用隐伏谲诡的问题“求教”晋国的大夫们,大夫们答不上来,而年纪轻轻的士燮竟然能回答三个问题,作为父亲不但不鼓励,反而打了一顿棍子,把帽子上的簪都打折了,道理就在于士会认为儿子不懂得谦让。对长辈的不谦让,就是不敬。不敬,就会使自己在社会上难于立足。

士会的反复教育给士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最终成为了一个尊老敬长的人。

公元前589年,晋齐两国在鞍(今山东省济南西)发生了一场大战,结果晋胜齐败。士燮作为上军统帅回国之前,已得到了“先路三命之服”的赏赐,可见其功劳并不下于人。

但凯旋回国,士燮却有意走在后面,弄得士会因总不见儿子的身影而心急如焚。当年老的士会终于看见士燮时,忍不住动情地说:“燮乎,汝亦知吾望尔也乎?”

士燮的回答立即使他变得高兴起来。(士燮)对曰:“夫师,郤子之师也,其争臧。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故不敢。”

武子(士会)曰:“吾知免矣。”

郤子就是郤克,鞍之战为晋上军主帅。士燮认为他自己绝不能喧宾夺主,让国人注目自己,所以宁可后入国门。

士会虽望子心切,听到儿子这番议论,就知道儿子再不会在这方面惹是生非了。看来,强调“敬”成为了士氏家教的传统。

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前,士燮之子士匄见楚军之锋芒远甚晋军,“军吏患之”,忍不住快步向前献计,结果士燮也拿出士会对待他的差不多的办法对付士匄,竟“执戈而逐之”,并骂道:“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故事感悟

士燮年轻逞智,士会罚其“不敬”而不彰其慧,足见其重“敬”而轻智。智难启,德更难塑,似乎就是这个道理。

◎史海撷英

河曲之战

秦晋河曲之战,是秦晋争霸中的一次战役。

周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620年),秦军护送晋公子雍归国继位,在令狐被晋军击败,之后,秦、晋在边界地区又数次交战,互有胜负。

周顷王四年(公元前615年)冬,秦康公为报“令狐战败”之仇,亲率大军渡河攻打晋,夺取了晋西南部边邑羁马(今山西水济西南)。晋国迎战,权臣赵盾为中军元帅、荀林父为中军佐,郤缺为上军主将、臾骈为上军佐,栾盾为下军主将、胥甲为下军佐,共同西进迎站秦军。

秦、晋两军在河曲(今山西芮城西风陵渡黄河转弯地区)相遇,赵盾采纳了臾骈的建议,高筑营垒、以逸待劳、伺机而动。

秦康公求战不得,听从晋逃臣士会的意见,主动发兵攻打晋上军,诱使其部将赵穿出战。赵穿是赵盾的堂弟,年轻气盛但没有实战经验。他见秦军来犯,便不顾禁令率兵迎击。

赵盾担心他有失,下令全军出击。因双方均缺乏决战的准备,因而双方军队刚一接触便各自后撤。当日夜里,臾骈发觉秦军有撤退迹象,建议立即发起袭击,将其压至黄河北岸后歼灭,但被赵穿阻止。秦军连夜退走,晋军也随后撤兵。

不久,秦军再次南渡黄河,攻占了晋邑瑕(今河南灵宝西北)。

◎文苑拾萃

司 空

司空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名。西周时期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春秋、战国时期,继续沿置。宋国因宋武公名叫司空,所以将司空改为司城。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

汉朝本无此官,汉成帝时,开始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

东汉时期,司空与太尉、司徒(丞相、大司徒改任)并称三公,一直延续到宋徽宗时,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辽朝、金朝三公还是太尉、司徒、司空,元朝时设时废。

明朝、清朝还是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楚庄王注重教子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中国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位君主称霸,其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楚庄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王。他继承了楚穆王扩张和北进的政策,曾“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把楚争霸中原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了使楚国的霸业不致中断,楚庄王很注意对太子的教育。

庄王的太子名箴,楚国有位德高望重的大夫叫士壹。庄王请士壹给太子当老师,士壹推辞,庄王说,你不要推辞了,“赖子之善善之也”。士壹于是向庄王阐述了他对教子的看法:

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用。故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夫岂不欲其善,不能故也。

士壹这番议论,无非是说教育并非万能,儿子和父亲截然相反的有的是;并不是做父亲的不想儿子成为理想的人,实在是儿子“不欲善”。

也就是说,教育的基础在于受教育者首先要有一个接受教育的愿望。太子箴是否就是一个冥顽不可教训的人呢?史无明文,不可妄议。

但从士壹的议论和楚庄王以后又到处求教子之法来看,至少说明太子箴是个不大好调教的人。庄王勉强让士壹当了太子的师傅之后,又去向申叔时询问如何才能教好太子。

在楚国当时的大夫中,申叔时以贤著称。他为庄王制定了一个全面施教的药方: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其明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这里所说的“春秋”,是当时史官对历史所做的褒贬;“世”,是先王的世系;“令”,是典章制度;“故志”,是专记前世成败之书;“训典”,是五帝之书,这一类大概相当于今日的历史。“诗”,就是诗歌,属文学;“礼”,是礼仪,包括道德修养;“乐”,就是音乐。在申叔时看来,不同的教育内容,其作用也不同,它们分别作用于人的智慧德行的各方面;而一个太子,必须受到这些门类的全面教育,首要就是要学习“春秋”,使其建立起一个“耸善”、“抑恶”的基本观念。

若是以上的教育都不起作用怎么办呢?申叔时认为,还是应当坚持教育。他将经教育而收效甚微的人分三个层次对待:

第一是“动而不悛”者,就是有悔改的表现但还未能改正的,对其应“文泳物以行之,求贤良以翼之”,即进行多方面的开导加上贤良的辅佐;

第二是“悛而不摄”者,就是已经有了悔改的效果但还不巩固的,就应“身勤之”,对其“多训典刑以纳之,务慎悖笃以固之”,自己作出表率,并给对方订出相应的一些规章制度,坚定其信心和决心;

第三是“摄而不彻”者,即已取得了比较巩固的效果但还未完全达到理想程度的,对其就应提出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要从“忠”、“信”、“义”、“礼”、“孝”、“事”、“仁”、“文”、“武”、“罚”、“赏”、“临”多方面来完善其教育,其中的“事”是祭祀,“临”是君临天下,而要达此目的,教育的内容也是一一相应的:明施舍以导之忠,明长久以导之信,明度量以导之义,明等级以导之礼,明恭俭以导之孝,明敬戒以导之事,明慈爱以导之仁,明昭利以导之文,明除害以导之武,明精意以导之罚,明正德以导之赏,明齐肃以耀之临。

在申叔时看来,如果按照他全面施教的方法施教,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反之,如果这样做了,受教育者还不能得到改变,那他就不是人:“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

申叔时的教育思想与士壹显然是不同的:申叔时强调全面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认为只要是人都是可以接受教育的;士壹则强调受教育者的主观方面,认为人中间有一种不可能接受教育的。

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到后来都有其继承者,但楚庄王大约还是相信了申叔时的理论,给太子箴进行了全面教育,并使太子箴有了较大的转变。不然,太子箴的地位始终未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后来又继庄王之后登君位为恭王,这些问题就不好解释了。

◎故事感悟

父母总是望子成龙,尽管可能遇到桀骜不驯的子女,但他们是可以接受教育并获得进步的。因此,历来支持申叔时的多,相信士壹的少,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史海撷英

楚庄王问鼎

楚国多次被晋国打败,士气开始低落。楚庄王抓紧训练士兵,提高军队战斗力,又发动对外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他讨伐陆浑戎路过洛阳时,在当地阅兵。洛阳是东周的都城,而楚国在此阅兵是对周天子的示威。徒有虚名的周天子害怕了,忙派王孙满前去慰劳。

楚庄王笑嘻嘻地问王孙满:“东周的九鼎有多大?轻重是多少?”。

九鼎是天子的象征,楚庄王这样问,表示了他的野心。

王孙满的回答的很聪明,他对楚庄王说:“国家强盛关键是在于道德,而不是鼎。”

楚庄王说:“你别阻碍我看九鼎。把楚国的鱼钩的尖头搜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

王孙满说:“你怎么忘了?当年舜王和禹王统治时期,远方的部落前来归附,献上了九块铜,禹王用那些铜铸造了九个鼎,从此作为传国之宝。但夏桀没有德行,九鼎就搬到了殷商,让商朝统治了600年之久。纣王暴虐,九鼎就归了周。只要有道德,鼎即使很小也很重;若没道德,再大的鼎也很轻。当年周成王占卜时,占卜到周能传30世,延续700年,这是天命。现在周虽然衰落了,但天命没有改变。所以鼎的轻重不是你能问的。”

楚庄王听后顿时语塞,于是,只得悻悻的带兵走了。

◎文苑拾萃

神龙文化

自古以来,在中国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

河南是龙的故里。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后人称为另一个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现今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

从发掘出土的文物看,河南省发现的龙文物不但历史久远,且最为正宗。濮阳的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有3700年,被命名为“中国龙”。

这些龙文化器物的遗存,从夏、商、周到汉唐、明清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从形态上看,也可说都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形象的祖先。

从全国各地的民俗风看,各地都有与龙有关的文化现象。如,每逢喜庆之日的舞龙灯,农历二月二的祭龙王、吃龙须面;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等等。这些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传播继承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就是龙的形象。

龙形象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龙文化的内涵有着强大的中华民族元素,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