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人毕竟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那里的草原、牧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撒下了他们的汗水。马上要放弃那块土地,说走就走,在老百姓中也不是所有的人一下子都能想通。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秋(177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的一个秘密地点,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第二次主持召开了绝密会议。会上,他们庄严宣誓,离开沙皇俄国,返回祖国去。
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全体战士总动员,提出土尔扈特人如果不进行反抗,脱离沙皇俄国,就将沦为奴隶。这次总动员,点燃了土尔扈特人心中奔向光明的火焰。
尽管渥巴锡等人力图对俄国人保密,消息还是泄露了。形势的急剧变化,迫使渥巴锡不得不提前行动。
他们本来计划携同西岸的一万余户同胞一道返回故土。不巧当年竟是暖冬,河水迟迟不结冰,西岸的人无法过河。只好临时决定,东岸的三万余户立即行动。
第二天凌晨,寒风凛冽。当阳光洒向大雪覆盖着的伏尔加草原时,伏尔加河东岸的3.3万多户约17万土尔扈特人出发了,离开了他们寄居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国他乡,用他们的话说:到东方去,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
渥巴锡率领一万名土尔扈特战士断后。他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制宫殿;刹那间,无数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之举,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将一去不返,同沙俄彻底决裂的决心。
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皇俄国女皇叶卡德林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西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
土尔扈特人的队伍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来不及把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集中起来抵抗,九千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
东归队伍必经的一个险要山口,就是奥琴峡谷。一支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个山口。面对强敌,渥巴锡镇定指挥:他组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进攻,后面派枪队包抄,将哥萨克军队几乎全歼,为牺牲的九千名同胞报了仇。
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不断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饿袭击,土尔扈特人口大量减员。有人对能否返回祖国丧失了信心。
在这最困难的时刻,渥巴锡及时召开会议,鼓舞士气。他说:我们宁死也不能回头!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事前清政府一点也不知道。土尔扈特人无法和清政府沟通,更不可能得到清政府的任何援助。英勇的土尔扈特人,仍然只有再次抖擞精神,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去。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1771年4月),定边左副将军车布登札布向朝廷奏报说俄方派人来通报土尔扈特举部东返,清政府才得知这一消息。
土尔扈特人归来的消息在清朝朝廷中引起了争论,是把他们挡回去,还是把他们接回来,意见并不一致。
最后清政府决定:第一,这件事如果俄国政府要出面交涉,要坚决挡回去;第二,土尔扈特人回来以后,一定要好好安置。
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义无反顾。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地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实现了东归壮举。
根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17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就是说,约有八九万人牺牲了生命。
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土尔扈特人终于到达了祖国西陲边境伊犁河畔。当时任伊犁将军的伊勒图,派锡伯营总管伊昌阿等官员在伊犁河畔迎接刚刚抵达的渥巴锡、舍楞等人。
不久,渥巴锡随伊昌阿到伊犁会见参赞大臣舒赫德,舒赫德向渥巴锡转达了乾隆帝的旨意,让渥巴锡等人在秋高气爽时节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面见乾隆皇帝,并转交了乾隆皇帝颁给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的敕书。
乾隆的敕书是用满文和一种古老的蒙古文字托忒文写成的。这份敕书充分表达了乾隆对土尔扈特人的赞扬与欢迎。不久,渥巴锡等13人及其随从四十四人,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自察哈尔旗来到承德避暑山庄。
这一年,恰好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举行盛大的法会。乾隆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故事感悟
蒙古土尔扈特人为了回归祖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最终悲壮而坚决地回到了东方故国的怀抱,以其雄伟悲壮震惊世界,永垂青史。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重新开始他们的繁衍生息!
◎史海撷英
拔都征服俄罗斯
元太宗七年(1235年),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汗召集忽里勒台大会,决定征讨钦察、斡(俄)罗斯等未服诸国。居住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钦察部首领忽鲁速蛮惧怕蒙古大军,已先遣使纳款,当蒙古军至,准备投降。唯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首领八赤蛮坚决抗战。斡(俄)罗斯和波兰、匈牙利当时分为诸公国,各自为政,不听大公号令,德、意、奥诸国卷入十字军东征。欧洲形势对蒙古西征有利。
这是蒙古大军的第二次西征。元太祖八年(1236年)春,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长子拔都、次子察合台长子拜答儿、三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四子拖雷长子蒙哥各统本王室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分遣长子从征。以拔都为统帅,速不台副之,共15万大军,自各地出发,秋季抵伏尔加河东岸集结。诸王商定后,各率本部兵马前进。
大地怒吼,战马嘶鸣。蒙古军刀在广阔的欧亚草原上挥舞闪光,上下翻飞。副元帅速不台率先锋军取不里阿耳(今俄罗斯维亚特卡伊伯利亚纳东)。是年冬,蒙哥进征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斡勒不儿里克部首领八赤蛮出没于密林,不时袭击蒙古军队。
次年(1237年)春,速不台自不里阿耳境移师南下,增援蒙哥。八赤蛮闻速不台至,大惧,逃入海中。蒙哥率军进攻宽田吉思海(今里海)岛屿,俘八赤蛮处死。于是,宽田吉海及外高加索山以北诸部镇服。
元太宗九年(1237年)夏、秋,在伏尔加河以东休养士马,决定征讨斡(俄)罗斯(今俄罗斯欧洲北部的基洛夫州和鞑靼自治共和国以西地区和乌克兰、白俄罗斯)。12月,拔都等诸王率军渡过伏尔加河,攻克烈也赞(一作“也烈赞”,今莫斯科东南亚赞州里亚赞城)、科罗木纳(今莫斯科东南科洛姆纳城)诸城。
次年(1238)2月,围攻斡(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国都城弗拉基米尔(今俄罗斯莫斯科东北)。大公阔儿吉弃城逃跑,至昔迪河(今伏尔加河上游)畔等待基辅公国援军。蒙古大军围攻五日,并强迫斡(俄)罗斯人参加攻城战,城破。统帅拔都分军数路攻取弗拉基米尔城附近的罗斯托夫、莫斯科等十余城。
当年3月,拔都派一军突然袭击昔迪河畔之大公军营,全歼其军,大公战死。蒙古大军由此向基辅公国古都诺夫哥罗德(今俄罗斯诺夫哥德州诺夫哥罗德城)挺进,至城20里,忽改道南下向高加索北部进军。蒙哥、贵由镇压阿速叛部,拔都经略伏尔加河以东诸地,并在钦察草原休养士马。
元太宗十年(1239年),蒙哥、贵由攻取铁门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打通高加索南北交通线。是年秋,召蒙哥、贵由东归。
元太宗十一年(1240年),拔都遣军渡过顿河,复入斡(俄)罗斯南部抄掠。斡(俄)罗斯王公们忙于争权夺利,不能团结对敌,使蒙古大军攻取别列思老勒、契尔尼果夫二城。攻打契尔尼果夫城时,蒙古大军使用于巨型抛石机。是年秋,拔都亲率大军进抵乞瓦城(今乌克兰基辅城),诸路军云集。拔都下令四周架炮,昼夜不息,猛烈攻击。11月19日,方才攻克。攻取乞瓦城后,蒙古大军继续西进,攻取加里奇公国都城弗拉基米尔——沃伦(今乌克兰西北部沃伦州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和境内其他城市。加里奇公丹尼勒逃往马札儿。斡(俄)罗斯被蒙古军队占领。拔都汗在今伏尔加格勒附近的萨莱城建立起统治俄罗斯几百年的帝国——金帐汗国。
◎文苑拾萃
土尔扈特部落
土尔扈特部落是蒙古族的一部分,他们自古就生息在我国北部西部的森林和草原,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光荣历史的部落。
每一个民族都由部落形成,每一个部落都有它的名称和含义,弄清它的名称和含义的由来,有利于阐述部落的起源、形成和早期的历史。
早在唐朝时期,我国的史籍上就有漠西蒙古族的记载,元朝又有了“西蒙古”的记载,史称“斡亦剌惕”、“外剌”、“外剌歹”,明朝又称“瓦剌”,清朝称“厄鲁特”、“额鲁特”、“卫拉特”。外文书籍则称为“卡尔梅克”、“克尔梅克”、“哥尔梅克”。
从当今土尔扈特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看,可以称其为世界性的民族,生活在国外的土尔扈特人总数为8万余人,多数人信仰藏传佛教,并有自己的喇嘛昭,大部分已经不从事畜牧业。如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有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
华罗庚坚决回国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江苏太湖西北金坛县城镇人,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充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他满腔热忱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华罗庚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接着,他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邀请开始筹建数学研究所。1952年7月,数学所成立,他担任所长。他潜心为新中国培养数学人才,王元、陆启铿、龚升、陈景润、万哲先等在他的培养下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回国后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59年莱比锡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1963年他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为培养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华罗庚还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从出题、监考、阅卷,都亲自参加,并多次到外地去推广这一活动。
他还写了一系列数学通俗读物,在青少年中影响极大。他主张在科学研究中要培养学术空气,开展学术讨论。他发起创建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也是我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故事感悟
华罗庚在受到种种阻挠的情况下,还是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热恋故土的情怀和对祖国的忠贞值得学习。可能我们许多人做不到像华罗庚那样取得非凡的成就,但我们仍要对祖国怀有着一颗忠贞不移的心!
◎史海撷英
熊庆来慧眼识才
熊庆来是华罗庚的老师,字迪之,云南人,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曾经留学比利时、法国,并且在法国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在数论方面的研究取得巨大的成果,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被国际上采用并称做熊氏无穷数。熊庆来先生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对于培养中国的科学人才相当的热心。
1930年,熊庆来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方面的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在他的培育下,华罗庚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家。我国许多著名科学家,如数学家徐宝禄、段学复、庄圻泰,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钱三强、赵九章,化学家柳大纲等均是熊庆来的学生。在20世纪60年代,他已70多岁,还抱病指导两个后来也成为著名数学家的年轻人,他们是杨乐和张广厚。熊庆来既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同时也是识千里马的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