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不偏谓中
9459400000013

第13章 处世以中(5)

在五月十五日的朝会上,李世民一纸诏书颁下,把时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李勣贬为叠州(治所在今甘肃迭部)都督。

接到贬谪令的那一刻,李勣的心中充满了震惊和困惑:在皇帝病重、帝国最高权力即将交接的这一重大时刻,自己却突然无过而遭到贬黜,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李勣不知道弥留中的李世民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最终的结局究竟是福是祸,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那就是一切都取决于他当下这一刻的选择。也就是说:是散朝后直接离开长安,赶赴叠州,还是暂时回到家中,静观事态演变?

经过片刻思索,李勣很快便作出了决定,他连家都没回,连妻儿老小都来不及告别,径直揣上诏书就踏上了贬谪之途。

听到李勣当天就启程前往叠州的消息,即将登基的太子李治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而弥留中的太宗李世民也感到莫大的安慰。

在李勣被贬的当月,李世民便去世了。次月,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登基仅仅三天后,高宗李治就把李勣擢升为洛州(今河南洛阳)刺史兼洛阳宫留守;半个月后,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并“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密”;同年九月,正式拜其为尚书左仆射。

李勣为当初自己所作的决定庆幸不已。因为这个决定不但让李世民父子避免了诛杀功臣的恶名,而且也为高宗一朝留下了一位忠肝义胆的开国元老和辅弼重臣。如果李勣当初多存一念迟疑,回家多耽搁几天,那么后面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高宗总章元年(668),李勣以75岁高龄挂帅出征,一举平灭了高句丽。这个曾经让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倾尽国力、终其一生都无法战胜的强悍小国,终于匍匐在须发皆白的老将李勣的脚下,也匍匐在大唐帝国的脚下!

此时此刻,唐太宗李世民倘若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因为他在临终前所走的最后一步棋,似乎仍然影响着他身后数十年的历史。

◎故事感悟

假如当初李世民没有施展那一招先抑后扬、恩威并施的帝王术,李勣能否对重新起用他的新天子李治感恩戴德呢?假如没有“乍落乍起”的人生际遇,李勣能否深刻意识到:只有在新朝再立新功,他才能福禄永固、富贵常保呢?这些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但是有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帝王术在古代政治生活中所占据的比重绝对是不可小觑的,而它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也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史海撷英

李勣征战高句丽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高句丽权臣泉(渊)盖苏文病死,其子泉(渊)男生继掌国事,另外的两个儿子男建、男产发难,驱逐男生。

男生无奈之下,奔赴唐朝,恳求唐朝发兵相助。高宗便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高句丽。

乾封二年(667年)二月,李勣大军渡过辽水,攻拨高句丽重城新城。李勣一路连连告捷,直抵平壤城南扎下大营。男建不断派兵来迎战,都大败而回。

不久,平壤城内人投降唐军,并作为唐军的内应,大开城门。唐兵四面纵火,烧毁城门。男建见大势已去,遂拔刀自杀,未死。平壤城最终被攻下。

在这一战役中,唐军共获176城,69.7万户。至此,高句丽国灭,分其地置九个都督府,41个州,100个县,设安东都护府统管整个高句丽旧地。

◎文苑拾萃

李 勣

佚 名

啸聚声名壮,宏图乱世酬。

沙场有奇策,廷庙尽阴谋。

且向娥眉拜,争知子弟休。

评书千万载,宜配武乡侯。

郭子仪处世有道

◎把简单的变成丰富,是聪明;把丰富的变成简单,是智慧。丰富,有助思考;简单,便于实行。丰富的简单,能思能行,可成大业。——格言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军事家。郭子仪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配合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他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

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率兵平定叛乱,立下大功,得到唐肃宗的赞赏,晋封为汾阳郡王,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但郭子仪却并不居功自傲,相反,他更加忠勇爱国、宽厚待人,时时处处都格外小心。在别人看来,郭子仪小心得都有些过分了。

有一次,某将军离京赴职,来到郭子仪府上辞行。进来后,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正在梳妆,而郭子仪却被差使得递这取那,像使唤仆役一样。而令这个将军更加不解的是,堂堂的郭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邸门禁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有客人来访时,郭子仪就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还命妻妾侍候。

还有一次,一个地位比郭子仪低很多的官吏要来府上拜访。郭子仪听说后,事先作了周密的安排,把家里的下人都撤了下去,并把家中一些名贵的家具也换了下去。夫人对郭子仪的举动感到不理解,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郭子仪告诉夫人说,来的这个人是个十足的小人。这个人身高不足五尺,相貌奇丑,但又很忌讳别人说他丑。郭子仪担心家人看见这个人会发笑,因而让所有的家人都躲了起来。郭子仪对这个人太了解了,与他相处时必须处处小心谨慎才行。

果然不出郭子仪所料,后来这个小人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除掉,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敬,没有动郭子仪一根毫毛。这个人,就是权臣卢杞。

郭子仪这些举动令别人议论纷纷,说郭子仪过于随便,缺乏名将风范。这些议论传到郭子仪那里,他听后只是微微一笑,依然我行我素。可是,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却受不了了,觉得父亲身为朝廷功臣,不能这么没面子。于是,几个儿子就一起来劝谏父亲,以后做事不要太过于随便了,毕竟现在是朝廷重臣了,不要让人家笑话。

郭子仪把几个儿子叫到一起,对他们说:“你们根本不明白我的用意,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的家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受尽恩宠了。但是,你知道有多少人在暗中算计我们吗?如果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诬陷我,我就百口难辩了。现在,我大开府门,无所隐私,不使流言飞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什么借口啊。”

郭子仪戎马一生,功高盖世,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数朝,虽然几经沉浮,但是总算保全了自己,“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故事感悟

历史上像郭子仪这样的功臣很多,像韩信、萧何、李善长等数不胜数,但能像郭子仪这样善终的却不多,这不得不归功于郭子仪谨慎与忍耐的中庸之道。

◎史海撷英

郭子仪退寇

唐广德二年(764)十月,仆固怀恩招引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南下,京师上下人心惶惶。

这时,皇帝召见郭子仪,问其抵御戎兵之计。郭子仪回答说:“据臣所见,仆固怀恩不能有所作为。”

皇帝问其原因,郭子仪说:“仆固怀恩虽然号称骁勇,但他平素不得士心。仆固怀恩本来是臣的偏将,其下边的人也都是臣的部曲,臣的恩信曾施及他们。今天臣为大将,他们必然不忍心以锋刃相向,因此知道他不能有所作为。”

戎虏侵寇汾州时,郭子仪让他的长子朔方兵马使郭曜率军援救汾宁,与汾宁节度使白孝德闭城拒守。仆固怀恩的前锋来到奉天后,在城外挑战,诸将都请求出兵击之,但郭子仪制止他们说:“客兵深入,其利在于速战,不可与他们争锋。他们都是我的部曲,缓之必然会叛离;如果逼迫他们,是加速他们战斗,开战则胜负不可言。敢言战者斩!”遂加固城墙以待之,仆固怀恩果然不战而退。

◎文苑拾萃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保大舞

唐·郭子仪

于穆文考,圣神昭章。

肃勺群慝,含光远方。

万物茂遂,九夷宾王。

愔愔云韶,德音不忘。

宋太祖选愚对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北宋王朝建立者,庙号太祖,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948年,赵匡胤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赵匡胤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北宋初年,南唐派徐铉纳贡。

当时,江南有三位名士——徐铉、徐锴、徐熙,号称“三徐”,均以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能言善辩而闻名于北宋朝廷,而其中又以徐铉名声最大。

这一次,南唐向宋朝纳贡,宋廷照例要选派官员做押伴使去接受贡品。满朝文武都知道徐铉博古通今,担心自己学识不够而丢面子,都深怕被选为押伴使。宰相也不知道该选谁,就向宋太祖请示。太祖说:“你暂且退下,让我亲自来选吧。”

宋太祖让宦官传旨,要殿前写出十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名字呈报上来。名单写好后,太祖御笔一挥,点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并说:“就让这个人去吧。”

满朝文武见状大吃一惊,连宰相也不明其意,只得遵旨照办,催促那个被点中的人赶快动身。

而那个殿中侍者更是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要派自己去做使臣,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可又不敢问,只好硬着头皮执行任务。

殿中侍者一到船上,徐铉便滔滔不绝地与他谈古论今,周围的人都对徐铉能言善辩惊叹不已,夸他不愧为江南名士。然而,那位侍者根本就听不懂徐铉说的是什么,当然也是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称是。

徐铉不了解侍者学问深浅,心想,决不能在宋人面前丢脸,于是便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一连几天,徐铉说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能说的也都说了,侍者始终不与他论辩。徐铉也觉没趣,只好闭上嘴不再吭声了。

◎故事感悟

宋太祖选愚对智的做法,是与常人不同的。如果让智者对智者较量,谁也不会服谁,难说胜负;而让愚者对智者,智者没有对手,也就没有胜负可言。

◎史海撷英

宋太祖与忠臣

宋太祖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有一次,一个臣子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太祖,太祖马上接见他。

可是,太祖一看奏章上写的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就很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臣子回答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

太祖更加生气了,就用玉质斧子柄击臣子的嘴,打落了他的两颗牙齿。但臣子没有叫痛,只是慢慢地俯下身,拾起牙置于怀中。太祖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我?”

臣子回答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

太祖一听,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就命令赐赏他,以示褒扬。

◎文苑拾萃

日 诗

宋·赵匡胤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上不陵下,下不援上

◎故君子和而不流。——《中庸》

赵普(922—992),字则平,北宋政治家,幽州蓟(今天津蓟县)人。后唐末年,赵普相继迁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县)、洛阳(今河南省洛阳)。赵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赵普善吏道,后周显德年间,先后为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节度使从事,滁州、渭州(治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后任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县南)节度使赵匡胤推官、掌书记。

《中庸》中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意思是说,做上级的人不欺压下级,做下级的人也不攀附上级,这才是理想的上下级关系。

宋代著名宰相赵普,为人刚毅果断,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赵匡胤上奏,推荐一个人担任某个官职。碰巧太祖不喜欢这个人,不肯任用他。

第二天,太祖让赵普再另外推荐一个人,赵普还是以这个人回答皇帝。

第三天,赵普又向太祖推荐该人,太祖勃然大怒,把赵普的奏章撕碎了扔到地上。赵普不动声色,把碎片收拾起来就回家了。

过了几天,赵普把被太祖撕碎的奏章重新拼好,粘在一张纸上,像以前那样,再次向太祖推荐这个人,太祖终于应允。

还有一次,有一名大臣应当升职,可宋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职。赵普坚决为这位大臣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说?”

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

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太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太祖的认可。

宋太祖和赵普之间,就是理想的“上不陵下,下不援上”的上下级关系。太祖贵为天子,虽然不喜欢赵普的建议,但也只是拒绝了事,并没有给赵普以惩罚,而且最终还是听从了赵普的意见,这就是“上不陵下”。而赵普对于太祖的拒绝既没有放弃,也没有投其所好、曲意奉承,只是不动声色地坚持,这就是“下不援上”。

◎故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