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钱与民俗
9465500000008

第8章 钱与岁时民俗(1)

1.元日:贴五色纸钱

嘉庆十一年《洛川县志》写道:“元旦,……黄纸作钱,结彩悬门,名‘宝盖钱’。”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引《临潼县志》也说:“元日,以黄纸作钱,结彩悬门,名‘宝盖钱’。”又如民国三十三年《洛川县志》:“(元旦)黄纸作钱,结彩悬门,名‘宝盖钱’。”

光绪二年《怀来县志》:正月元旦,“神前及门户挂黄纸钱,初三日祭奠焚之。”民国四年《汉口县志》:“(元日)各于门首插松柏枝,贴五色纸钱。”光绪十年《高陵县志》:“(正旦)比鸡鸣,各悬黄钱于长竿以祀天,曰‘接天神’。”民国四年《汉口小志》说,元日,“各于门首插松柏枝,贴五色纸钱。”

有称元旦贴钱为“黄钱”者,民国二十四年《首都志》:“元旦……贴门神、黄钱等。《白下琐言》:……以纸镌钱贴诸户牖,谓之‘黄钱’。”

也有元旦即焚钱于门的实例。道光十年《大同县志》:“约初更分,焚楮帛于门外,然后如延客入门势,名曰‘请祖宗’。”同治五年《桂东县志》:“(元旦)开门燃爆竹,焚钱楮,叩拜天地、祖宗。”同治六年《临武县志》:“(元旦)择吉时开门,烧纸钱,叩拜天地,以祈一岁之祥。”同治九年《长乐县志》:“初一,……将开门,焚纸钱,归则跪拜尊上,曰‘拜年’。”又引田泰斗《竹枝词》:“元旦开门化纸钱,红灯绿酒出朝天。还家竟似客初到,各自相呼请拜年。”

正月初三焚门钱的礼俗,有乾隆二十八年《清泉县志》:“(正月)三日,焚除日所挂门神纸钱,乃出贸易。”光绪八年《华容县志》:“(正月)三日,焚香烧挂门钱。”

在有的地方,还有极为奇异的风习,体现出对钱的神力的迷信。例如嘉庆九年《湖北通志》记载,当地正月一日有这样的礼俗:“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帚上,云令如愿。”

道光二十三年《武进阳湖县合志》又写道:“(元旦)启门方爆竹三,俗呼‘开门炮仗’,置五色纸于中迸散之,谓之‘遍地金钱’。”这种以金钱作为开门吉兆的礼俗形式,作为民俗现象,也是有深厚文化意味的。

2.正月二十九:掷钱送瘟船

道光六年《直隶霍州志》记载的岁时民俗中有十分特殊的内容:“(正月)二十九日,治城抬纸船游街,居民掷钱其中,谓之‘送瘟船’。”

这一民俗形式,或许可以与湖北云梦地方五月端午“作龙舟迎赛”之后的“送船”礼俗的有关形式联系起来分析。云梦“送船”仪式包括这样的内容:“以茶米、楮币实舱中”,“导送河干焚之。曰‘送船’。”(道光二十年《云梦县志略》)

“送船”和“送瘟船”,时间不同,然而一则用“楮币”,一则用“钱”;一则游江,一则“游街”;云梦龙舟“导送河干焚之”,霍州“纸船”也不可能永远保留,很可能也于事后归于一炬。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看来是值得分析的。

3.二月二,引钱龙

乾隆二十八年《行唐县新志》说:“二月二日,以灰围宅,自屋后进门,俗称‘引钱龙’。”又如光绪六年《左云县志稿》:“二月初二日清晨,有汲井花水者,俗云‘引钱龙’。”光绪九年《怀仁县新志》:“二月二日,相传‘龙抬头’。城乡门、庙门祭龙神,名为‘引钱龙’。”乾隆四年《天津县志》写道:“二月初二日,以灰末引青龙至门外通水处,复以谷糠末引黄龙至家,名曰‘引钱龙’。”用青色灰末引青龙,用黄色谷糠末引黄龙,思路很有意思。又如乾隆二十一年《崞县志》:“二月二日,以红丝系一钱,或于大树、大石之根,用灰围绕作线,并钱拖入室中,用一器盖之,名为‘引钱龙’。”这种“引钱龙”的形式,已经明确以钱作为工具了。

类似的情形,又见于道光十年《大同县志》的有关记载:“(二月)初二日,名为‘龙抬头日’。早刻,户家按是年治水龙数,投钱于茶壶,汲水井中,随走随倾,至家则以余水合钱尽倾于贮水瓮,名为‘引钱龙’。”

《南史·梁本纪下·元帝》记载,梁元帝萧绎承圣三年(554)三月,主衣库见黑蛇长丈许,数十小蛇随之,“帝又与宫人幸玄洲苑,复见大蛇盘屈于前,群小蛇绕之,并黑色。帝恶之,宫人曰:‘此非怪也,恐是钱龙。’帝敕所司即日取数千万钱镇于蛇处以厌之。”在中国古代民间意识中,钱龙长期被看做是财富的象征。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七“哨遍”条写道:“有心待拜五侯,教人唤甚半州。忍饥寒攒得家私厚。待垒作钱山儿,倩军士喝号提铃守。怕化作钱龙儿,请法官行罡布气留。”元曲中又有这样的说法:

钱龙入门 关汉卿《杜蕊娘智赏金线池》第一折,无名氏《玎玎珰珰盆儿鬼》第一折

钱龙入家 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第四折

户纳钱龙 王晔《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四折

“钱龙入门”,“钱龙入家”,“户纳钱龙”,都可以解释“引钱龙”民俗的出发点。

4.二月二十五日:五谷钱囤

光绪二十年《广平府志》:“(二月)二十五日早晨,庭中用灰作圈,中置五谷少许,或置钱数枚,沿村爆竹相间,名曰‘打囤’。清、威二县实有之。”所谓“清、威二县”,即清河县、威县。以灰作圈,以五谷象征谷囤的民俗相当普遍,而其中“置钱数枚”的做法似乎超出一般农耕人家的期望,比较少见。

民俗学者吕微曾经指出,“在我国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北等省,正月二十五日是填仓节,又叫天仓节,要祭奠仓神,要‘圈席大囤’。”在有些地方,“囤里除米面外,也增加了钱钞。”“与北方农民不同,南方农民‘画米囤’、‘围仓囤’多在除夕夜或二月二。”①

①吕微:《隐喻世界的来访者——中国民间财神信仰》,学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334页。

5.三月三,钱龙宴

《白孔六帖》卷四有“钱龙宴”条:“《妆楼记》:‘长安有妓乐者,三月三日结钱为龙,为帘,作钱龙宴。’”《说郛》卷七七引张泌《妆楼记》则写道:“钱龙宴,洛阳人有妓乐者,三月三日结钱为龙,为帘,作钱龙宴。四围则撒珍珠,厚盈数寸,以班螺命妓女酌之,仍各具数,得双者为吉。妓乃作双珠宴,以劳主人。又各命作饧缓带以一丸饧舒之可长三尺者赏金菱角。不能者罚酒。”《云仙杂记》卷六引《妆楼记》,与《说郛》卷七七同。或说“长安”,或说“洛阳”,地点有差异。而撒珍珠“命妓女酌之,仍各具数,得双者为吉”情节,似乎又有“钱卜”的意味。所谓三月三“钱龙宴”与二月二“引钱龙”两种民俗仪式之间,或许也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6.寒食·清明:纸钱致祭

《新唐书·王传》:“汉以来,葬丧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清嘉录》卷三“纸锭”条则引作“后里俗稍以翦纸为鬼事”。使用纸钱最为普遍的,是寒食、清明以纸钱致祭。

唐人张籍《北邙行》诗有“寒食家家送纸钱,鸟鸢作窠衔上树”等句,可以作为珍贵的民俗史料来读。关于“寒食”送纸钱的风习,又有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有所反映:“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又如徐凝的《嘉兴寒食》诗:“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

这些都是寒食时节送纸钱民俗的见证。然而,又有清明使用纸钱的资料。例如,薛逢的《君不见》诗写道:“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王建有《寒食行》诗,形容寒食时的民俗传统,也涉及纸钱:“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诗句说寒食扫墓情形,“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句,说明烧纸钱的意义,在于使财富象征和生人致意能够送达死者。

然而事实上,许多地方直至相当晚近的阶段,寒食清明以纸钱致祭的仪式依然“无火”,而称作“挂钱”、“挂山”。如宋人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说,“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擘钱’。”宋人陈著《本堂集》卷一有《到白水有感》诗:“吾气已衰飒,兹行増惨凄。近行云易雨,积水路如溪。寒食纸钱树,旧游莎草畦。颓墙独立久,百感付鹃啼。”其中“寒食纸钱树”,正是说“纸钱挂于茔树”的风俗。

明万历三十三年《嘉定县志》:“三月寒食,祀先,祭新葬者之墓,悬纸钱于树。”又如雍正八年《沁源县志》:“三月清明节,拜扫墓。挂纸钱于冢上不焚,禁火故也。前后禁火三日,禁甚严。俗传介之推焚身忌辰,不则有雹灾。”雍正十年《玉环志》:“三月清明节,子孙至墓陈奠拜扫,封土插足,悬纸钱。”乾隆二十一年《崞县志》也写道:“三月清明,祭扫先茔,墓上添土,或挂纸钱于其上,遵禁火也。”又乾隆二十一年《获嘉县志》说:“(三月清明)挂纸钱于墓树。”又如乾隆五十九年《直隶遵化州志》:三月清明日,“上坟致祭,丘垄挂纸钱,增土覆墓。”嘉庆十九年《汉南续修府志》:“清明,祭祖于墓,芟除荆棘,挂纸钱。”光绪十六年《定兴县志》:“(清明节)前一二日或本日,家家拜墓,增封土,挂纸钱。”光绪十五年《普安直隶厅志》也记载:“三月清明,扫墓,以白纸作钱挂之,子孙多者白如积雪。”光绪二十五年《靖边志稿》:“三月清明,家家香楮祭坟,并挂纸钱。”宣统二年《临安县志》:“清明……出扫墓,以纸钱挂墓树,名‘标墓钱’。”

同治八年《江夏县志》所说“挂钱”形式比较具体:“三月清明,墓祭,以竹木枝束五色钱挂楮钱、彩球,植于坟巅,子孙罗拜。”“挂钱”,又称作“挑钱”。如民国二十四年《首都志》:“扫墓。《白下琐言》:清明扫墓,必以紫纸长条挂树枝,插于冢上,谓之‘挑钱’,亦古人‘挂钱’之遗意。”

光绪十一年《丹阳县志》说:“清明日,家家上坟,纸钱满野。”当有有意抛撒纸钱的情形。民国三十三年《宜川县志》写道:“三月清明节,是日忌雨。男女踏青扫墓,撒彩纸钱,名曰‘百纸’。”是为“撒”钱。

乾隆十二年《荥阳县志》记载,三月清明节,“祭毕,以纸钱表墓”。这里所谓“表”,又写作“标”。同样的礼俗形式,嘉庆十五年《滦州志》则称之为“标楮钱”。光绪元年《涿州志》又写道:三月清明,“添坟土,标纸钱于松柏上”。也有直接称这种礼俗为“标墓”的。如乾隆十七年《金山县志》:“清明日,祭墓,挂纸钱,名‘标墓’。”嘉庆二十一年《松江府志》:“三月清明节,拜扫先茔,县纸钱,谓之‘标墓’。”又如光绪五年《川沙县志》:“三月清明节扫墓”,“或插竹悬纸钱于墓,曰‘插标’,又曰‘挂墓’。”

道光八年《清涧县志》:“清明祭于墓,焚黄阡或用错穿眼如钱状。”说明了最简易的纸钱的制作方式。

7.四月初八日:置钱摸孙

光绪二十二年《锡金识小录》记载:“四月初八日,寺院多为传经之会,尼庵犹盛。于广场东西设高台二,两僧立焉,诸妇女分立两班。铜盘注水及澡豆,置悉达太子小铜像于其中,僧以水灌其顶,递传以遍,妇女投钱于盘。”其仪式,即“浴佛”、“灌佛”,于四月八日即佛生日行之。

民国二十五年《阳武县志》又记载了另一种特殊的民俗:“四月初八日,本县‘城隍诞辰’,赴庙焚香者络绎不绝,妇女尤崇信之。道人于后阁设城隍奶奶床,褥被下置钱,老媪暗摸,名曰‘摸孙’。得字向下者为男,字向上者为女,摸一补二,道人恒获厚利。今废。”

道家设计的“摸孙”形式,有生育祈祝的意义。恰巧于佛生日演用,当有深意。而佛生日与所谓“城隍诞辰”的重合,也反映了民间信仰系统的淆乱。

“妇女投钱于盘”风习,不知所求,既然都是“诸妇女”为之,推想应当也与祈子愿望有关。城隍庙道人置钱导演“摸孙”,“摸一补二”,与引诱妇女“投钱”同样,成为谋取“厚利”的一种手段。而我们在这里更为注意的,自然是民间礼俗后面的信仰背景中“钱”的作用。

8.五月初五钱·五日午时钱

《续汉书·礼仪志中》说到汉代端午“朱紫五色印为门户饰”的礼俗:“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夏后氏金行,作苇茭,言气交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以桃为更,言气相更也。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艺文类聚》卷四引《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又引《夏小正》:“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又引《抱朴子》:“或问辟五兵之道,答曰: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北齐魏收《五日》诗又有“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