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9859900000016

第16章 晋东南反9路围攻民族抗战的一次胜利实践(3)

根据总部定下的决心,在反围攻开始阶段,主要进行游击战,消耗疲惫敌人。为此,八路军各部按照预定的作战部署,在地方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支援下,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积极进行阻击袭扰,疲惫削弱进犯之敌。因此,各路日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就在晋冀豫根据地军民与围攻之敌展开浴血奋战的时候,129师主力及115师的689团按照预定部署,由辽县以南地区转移到敌合击圈外的涉县以北地区,隐蔽待机。

4月10日,刘伯承在偏店、鸡鸣铺地区设好伏兵,打算在邯长大道上再给日军后方补给线一次打击,以打破日军的围攻。日军在邯长大道上连遭挫折,变得小心谨慎起来,一连几天没有派较大部队通过。

这时候,南面由长治出犯的一路日军,分由襄垣、下良进占西营,由屯留、魇亭进占沁县。北面由阳泉出犯的一路日军,分由平定经昔阳到和顺,由昔阳经皋落抵芹泉,深入到根据地腹心。其余各路,被预置于内线的八路军部队和国民党友军阻击和迟滞住了,没有能够实现敌人9路合围的计划。东面两路日军,被第129师一部和国民党骑兵第4师阻止在麻田。南面另两路日军,被第115师第343旅和国民党第17军挡在沁源。西面两路日军,被秦赖支队和国民党第98军牵制在东西团城、马坊地区。北面赞皇一路日军,被冀西游击支队袭扰后不能前进。

刘伯承见敌人围攻态势已经紊乱,决心出动主力,迂回到北路日军的左翼侧,伺机予以打击。

4月14日,南面由长治出犯的日军继续东进。右翼苫米地亲率第104旅团第105联队等部经蟠龙、墨碇进占辽县,左翼由配属苫米地指挥的第25旅团第117联队经段村攻占武乡。

刘伯承见苫米地一味孤军深入,不与友邻协调行动,根本不顾忌自己侧背暴露,判断苫米地又犯了好大喜功的老毛病,企图独占9路围攻的头功,不禁对身旁的参谋说:“苫米地这家伙,竟敢犯兵家之忌,以为我们八路军好欺侮,看他疯狂到几时?”刘伯承决定将计就计,把苫米地放到武乡、辽县之间来打。这一带地形有利,山高路险,蟠龙、墨碇一带是很好的伏击战场;群众深受日寇蹂躏,又经过发动,积极要求帮助八路军消灭日军。

当日,刘伯承与徐向前、邓小平商定了一个作战方案,上报总部:“我师与徐旅协同动作,配合曾(万钟)军围困段村,打击增援,或配合朱怀冰师,或出辽县。”

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收电后立即复电批准这一方案。

当夜,刘伯承率部经东方山涉过浊漳河,到达段村以北的西黄岩、马牧地区,转到了第117联队的左翼侧,造成了歼灭这股日军的极为有利的态势。

第二天,侦察参谋报告:武乡日军进到榆社后,因城中经群众“空舍清野”,无法获得粮秣给养,去辽县的道路又遭严重毁坏,大部队难以通行,所以又返回来了。

刘伯承听完报告,“腾”的站了起来,高兴地说:“鸟入笼,鳖入瓮,这下可有大仗打了,先让第771团派两个连,严密监视这股敌人。”

晚10时,陈赓旅长电话报告:据监视部队报告,段村和武乡城里的敌人向东撤退,其后卫部队尚在马庄停留。

“追!”刘伯承毫不犹豫地对陈赓下令,“第689团归你指挥,同第772团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追击。第771团为右纵队,沿着南岸追击。第769团为后续部队,沿武乡至襄垣大道跟进。”

追击部队火速地出发了,刘伯承率师前方指挥所在部队后面跟进。

陈赓率第772、第771团向东猛追。翌日清晨7时,第386旅追到长乐村附近,日军正行进在狭窄的河谷里,一面是浊漳河,一面是山崖。第771、第772团左右两路部队形成了极好的夹击之势。

这时,第689团和第769团因接到通知较晚还未赶来。陈赓见敌人一部已走出河谷,袭击机会稍纵即逝,当即下定进攻决心,命令第771、第772团向日军开火。

随着陈赓一声令下,长乐村急袭战打响了。指战员们高呼着“粉碎敌人的新围攻”“打胜仗与友军比赛”“坚决消灭敌人”等口号,运用各种武器狠狠地打击日军。

日军本来就处于心惊胆战之中,遭到突然猛烈的打击后更是慌作一团。八路军指战员们乘机发起了冲锋。第772团第3营从山上冲下去,到了山边发现是高3丈左右的断崖,营长雷绍康带头奋不顾身地滚了下去,干部战士一个接一个地跟着滚下去,紧接着特务连也冲了下去。

指战员们冲入敌群,左刺右砍,勇猛异常,杀得日军人仰马翻,一下子把河谷里的1500多日军截成了3段。

已经走过长乐村的日军,集中千余人掉头来解救被围部队。他们向第772团阵地左翼戴家垴进攻,企图从这里打开一个缺口,接应被围的后队。戴家垴本应有第689团防守,但该团尚未赶到战场,情况十分危急!刘伯承接到报告,命令陈赓抽调1个连守住戴家垴,坚决不让敌人突破。第772团第10连奉命开上戴家垴,同10倍于己的日军浴血奋战,顽强坚守了4个多小时,全连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阵地终于失守。

正在这时,第689团赶上来了,他们连脚步都没有停,一个勇猛的冲锋,就把阵地夺回来了。日军组织力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击。第689团的指战员们沉着应战,日军实施炮火准备,他们隐蔽在工事里;敌人步兵冲锋,他们用手榴弹炸;敌人冲到阵地前沿,他们端着刺刀跃出工事,高呼着“杀”声把敌人赶下去。

刘伯承通过望远镜注视着戴家垴阵地的战况,深为第689团指战员们的大无畏气概所感动,情不自禁地说:“689团打得多英勇啊!”

“真是好样的”,在一旁观察的徐向前深有同感,“115师的战士有一股子顽强劲。”

长乐村口英勇的阻击战有力地保障了河谷里的歼灭战。第771、第772团和后来赶上来的第769团一部,集中力量朝分割开来的敌人反复冲杀。敌人一开始还指望前队掉头救援,抵抗比较顽强,后来发现援兵迟迟不到,便变得沮丧了。第129师的指战员们越战越勇,渐渐把敌人大部消灭了。

下午3时,师前方指挥所得到报告:从蟠龙方向来了一股援敌。这个方向本来是国民党第3军负责打援的,可是日军的援兵竟毫无阻挡地过来了。刘伯承皱起眉头:“曾万钟搞的啥子名堂嘛!”急令第772团派一支小部队以侧翼抄袭的战法扭住它。下午5时许,辽县方向又增来千余敌人,全线战况空前激烈。

刘伯承认为继续消灭援敌已无把握,巩固胜利已成必要,于是命令第769团、第689团各抽1个连,分散开来,形成游击网,从侧翼打击、迷惑日军,掩护主力撤退。

长乐村战斗结束后,各路敌军怕重蹈覆辙,纷纷回撤。由昔阳进占辽县的日寇,在苫米地率105联队回援长乐村后,处境也处于孤立。4月16日,115师第5支队和冀豫支队开始围攻辽县,同时独立支队在辽县至和顺公路上破坏交通,准备堵击逃敌。辽县之敌在八路军围攻下,弃城北逃,八路军收复辽县。19日,又乘胜收复和顺,逼近昔阳。

沁县的日寇,在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当地游击队的不断袭扰打击下,于4月19日弃城南逃,115师344旅主力和决死第1纵队根据总部的命令,展开追击。在白家沟附近,344旅追上敌人的后卫部队,经激烈交战,歼其一部。当晚,追击部队夜袭逃入峰岩之敌,又歼其一部。20日,敌遗弃所有辎重,轻装南逃。

到4月25日,八路军相继收复榆社、武乡、沁县、沁源、襄垣、安泽、屯留、长子、平顺、壶关、潞城、黎城等十多座县城,使长治之敌处于孤立。27日,长治、高平、晋城之敌慑于八路军强大攻势,同时弃城向同蒲路南段撤退,八路军乘胜追击,又歼敌近千。至此,历时23天的反敌9路围攻战役胜利结束。

8 徐向前论述战役的胜利

长乐村战斗是粉碎日军9路围攻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敌人在这里遭到歼灭性打击后,其他各路纷纷回窜。八路军各部乘胜追击,又在沁源以南及沁县、沁源间,辽县、和顺间,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先后收复了辽县、黎城、潞城、襄垣、屯留、沁县、沁源、高平、晋城,使长治之敌陷于孤立。4月下旬,长治之敌经白晋公路和曲(沃)高(平)公路向同蒲路南段撤退,又被115师344旅、决死1纵队截击,伤亡近千。至此,日军对晋冀豫根据地的9路围攻被彻底粉碎。

反9路围攻战役结束后,在辽县召开了县长、绅士及各村长座谈会。会上,徐向前报告了反9路围攻的经过及胜利的意义。

关于这次反围攻胜利的意义,徐向前在一篇文稿中归纳如下:

其一,经过半月的反围攻作战,不仅打破了敌人企图用分进合击战术驱逐或消灭八路军的计划,而且歼灭日军4000多人,收复县城18座(八路军收复12座,友军收复6座),最后反将日军赶出晋东南。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地区,基本上为八路军所控制,这就进一步奠定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为游击战争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看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进一步密切了八路军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日军此次围攻,采取大烧大杀的手段,所到之处,烧光杀尽方休。洪水、武乡、蟠龙等镇,均化为灰烬。蟠龙镇为辽、武间之大镇,平时商业颇繁盛,日军经过,一火焚之,少数房屋未着火者,门窗家具也毁坏殆尽。对人民群众的屠杀更惨不忍睹。武乡境内的马村,被杀者60多人,妇女多是奸后再杀死,连七八岁的幼女也不放过,惨景难书,敌人用血与火教育了群众。人民从屠刀下醒悟过来,“不抗日活不成”“不把日寇赶出去,大家不得安宁”。同时,也进一步看清了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于是,纷纷起来,协助八路军作战。在反围攻过程中,晋东南人民,空舍清野,困扰敌人,给八路军带路送信,报告敌情,运送伤员,使部队耳目灵聪,行动自如,能适时地集中兵力打击敌人。

其三,反围攻过程,对以往根据地建设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在襄垣、武乡一带,为了避免同国民党的摩擦,反围攻前撤回了八路军派出之工作人员。这样,原先建立起来的游击队多被改编,加上成分复杂,此次反围攻中,这些游击队和各村之自卫队没起多大作用。而在正太路以南、平汉路两侧之昔阳、辽县、临城、赞皇等地却相反,由于共产党坚持了确实的领导,这些地方的游击队,有力地打击和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这就说明,根据地建设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方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任何犹豫和动摇,哪怕是微小的,也会招致损失。

9 盘点

此役,八路军共歼日军4000余人,收复沁县、榆社、武乡、辽县、沁源、屯留、长治、黎城县等18座(其中我军收复12座,国民党军收复6座),巩固和扩大了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苫米地旅团,作为9路围攻的主力部队,不仅没有建立什么“功勋”,反而损失最为惨重。据八路军总部侦察队目睹,苫米地旅团长率残部由襄垣经沁源回撤时,每个联队仅剩下500余人,笨重的辎重部队早已化为乌有。苫米地旅团长也因此而受到严厉的处分。

这次战役八路军也有较大伤亡,特别是在长乐村战斗中,772团团长叶成焕身负重伤,不幸牺牲。叶成焕团长是我129师有名的一员猛将,因屡建奇功,深得上级首长的赞赏和战士们的拥护爱戴。他的牺牲,使我军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指挥员。叶成焕团长的遗体安葬时,朱德、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和陈赓等许多领导,都亲自到他下葬的合壁村凭吊。

反9路围攻战役期间,在这一地区的国民党军有十几个师,但在日军的进攻面前,除少数部队作了零星抵抗外,大部逃往豫北或中条山区。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给八路军总部发来了“嘉奖电”,特别是对129师在长乐村一战,大大夸奖一番,而对贻误战机的曾万钟却没给一点制裁。

因此,从这次作战中,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看清了八路军才是真正的抗日队伍,从而使我党我军的威信空前提高。从此,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地区,基本上为八路军所控制。

在此次反围攻作战中,朱德、彭德怀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术,使主力军在广泛的群众游击战争的配合下,运动自如,寻机歼敌。这是红军在苏区反围剿作战经验的发展,也是毛泽东全民抗战思想的一次胜利实践。1945年,彭德怀在总结抗战近8年的经验时说:“八路军领导机关从这次反9路围攻中,直接取得了国内战争转变为民族战争的成功经验,即敌人的围攻是可以打破的。”

就连日军也不得不承认共军的威势不容轻视,他们彼此相互告诫:“华北有八路军是不能安枕的。”“山西军队以共产军第八路军为中心,由共产党大人物朱德所指挥,与土民合流,其势力实难侮也。”日本防卫厅战史室主编的《华北治安战》一书中则这样写道:

经过正太、邯长路破袭战和粉碎日军对晋东南地区的“9路围攻”,扩大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影响,增强了广大人民坚持敌后抗战的信心;同时,给日军造成极大的不安,不得不承认:“在第1军地区,有力的中国军退入山西省内的山地,会同原来盘踞该地的共军,扰乱我占领地区,其威势已不容轻视。第1军从3月中旬至4月下旬之间,在占领地区内进行肃正讨伐,虽予敌以一定的打击,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特别是对五台山及潞安北方的共军,未能进行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