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雪骤风急。希伯随后方机关3000多人转移时,身陷日军重兵合围。希伯的翻译和几名警卫员为掩护他全部牺牲。希伯奋起持枪与敌人血拼,在大青山五道沟下的獾沟子附近一连击毙几名日军后,血染沙场,时年44岁。
徐向前、聂荣臻元帅分别为希伯题词: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希伯同志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汉斯·希伯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后来,罗荣桓、黎玉、肖华也联名为他题词:
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
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
6 八路军战士跟着敌人走
留田突围之后,罗荣桓才获悉山东纵队在沂水县以西的马牧池遭敌人袭击的事情。
日伪军对山东纵队机关的合围是从11月2日子夜开始的。由于山东纵队机关的麻痹大意,他们对敌人的袭击丝毫没有防备。3日晚,当合围完成之后,一支400余人的日军大队从蒙阴秘密出动,不走大路,不经村庄,诡诈地穿越原野、丘陵,于4日拂晓偷偷逼近马牧池。
站岗的哨兵在被敌人袭击的一瞬间,机智地扣动了步枪扳机。报警的枪声突然打破幽静的黎明,但已经晚了,日军开始向村子里施放毒气,刺鼻的芥子气当即就毒倒了一批人。这时,山东纵队机关的警戒指挥员已清醒过来,命令大家用帽子捂住口、鼻,顶风突围。在警卫连的掩护下,机关人员七零八落地从村里分散冲出,突围到了南墙峪一带。
6日,日军又追踪到了南墙峪,第二次对山东纵队机关进行合击。在与日军顽强的搏斗中,山东纵队机关再次突出包围圈。
此时,刚刚从留田突围出来的罗荣桓已与山东纵队机关取得了联系,立即命令他们向天宝山一带转移,冲到外线后,再向泰安、泗水、宁阳地区前进。同时,罗荣桓还调动第115师的一个营去接应他们,直到山东纵队机关安全到达泰泗宁地区的石莱,转危为安。可是,此时的山东纵队机关已遭到了很大损失。
山东纵队机关已经安全了,第115师师部往哪里去?
罗荣桓找来朱瑞、陈光等人,几人经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后认为,如果第115师离开沂蒙山区,转移到外线去,虽然自身比较安全,但根据地内部已无主力坚持反“扫荡”斗争,必定会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因此,眼下的最佳选择是回师沂蒙山区,坚持反“扫荡”斗争。
于是,罗荣桓等又率师部并调驻在滨海区的山东纵队2旅一个营挺进东蒙山,重新返回旧日熟悉的沂蒙根据地。
但这些根据地,经过日军“扫荡”的洗劫,如今已面目全非,被敌人的“三光政策”搞得满目疮痍。据统计,人民群众3000余人惨遭杀害,被抓壮丁1万余人,妇女被凌辱者难以计数。根据地房屋被烧毁者达1/4,八路军常驻村庄几乎都成赤地。老百姓的牲口、家禽、粮食被掳掠殆尽,生活用品被破坏无遗。部队的炊事班找不到锅,只好用提水的瓦罐做饭。
“我们回来对啦,我们不能丢下这里不管呀。”罗荣桓自叹道,“八路军如不重返沂蒙山区,这一地区就会沦陷,胶济路以南各根据地都将更难坚持。”
针对这一情况,罗荣桓提出,要“打掉日军宣抚班,制止伪化活动,鼓舞群众情绪”。于是,他将机关和抗大一分校的人员分为若干工作组,分赴各地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打击汉奸。
罗荣桓率部在沂蒙山区由西向东,从南到北,同日伪军兜圈子。他经常“以敌为轴心转动”,同一路日伪军保持不即不离的状态。有时,日伪军刚刚从东面出村,他就带着队伍从西面悄悄地进了村,日伪军烧的开水还是热腾腾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对这一路日伪军的行动了如指掌,而日伪军却料想不到他们日夜寻找的八路军就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因此,他认为在反“扫荡”中,跟着敌人走往往比较主动,而被敌人追着走,往往陷入被动。但是,由于敌强我弱,在敌人“扫荡”时,有时也会出现被敌人追击甚至合击的被动情况。他认为在这时最重要的是尽快摆脱敌人。
一天,在指挥所附近又发现了敌情。罗荣桓立即率部向马牧池方向转移,途中遇到一条河,河上架有一座只容一人通过的独木桥。队伍要过桥,只能改为一路纵队,行军速度大大减慢了。按这个速度,不等队伍过完,敌人就可能追上来。罗荣桓来到河边,看看那哗哗的流水,再看看独木桥,然后把作战参谋侯向之叫到身边说:“这样过不行,要动一动脑筋。你沿着桥从河里过去,看看水有多深。”
侯向之脱掉棉裤,一下水,感到像刀子一样扎人。他咬着牙,一步一步过了河。水不过齐腰深。此时已过立冬,水虽然很凉,但人完全可以过。罗荣桓立即下令,全部徒涉。于是,一路纵队改为横队,部队很快就过了河。
过河后,有的参谋建议把桥拆掉,以免被日军利用。罗荣桓下令:留着它。同时派人把河两岸的脚印都扫掉,消除涉水的痕迹。
罗荣桓身边的参谋人员都明白了他的用意,高高兴兴地去执行命令了。日军惯于按条令机械办事。有这样一座桥,他们便会顺着桥走。如果没有了桥,倒反而会逼着他们加快徒涉。显然,让敌人从桥上慢慢通过对八路军更为有利。
在反“清剿”期间,罗荣桓指挥部队在旧寨、三角山、绿云山等地反击日军“清剿”部队,歼灭日伪军数百人。但是,11月29日,师部和分局机关部分人员在转移过程中,于大青山遭敌合击。在突围中,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第115师敌工部副部长王立人和国际友人希伯壮烈牺牲。朱瑞的夫人、中共山东分局妇委委员陈若克和她刚出生的孩子不幸被俘。陈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12月26日,她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双双惨死在日军的刺刀下。
7 “扫荡”计划半途而废之谜
此次反扫荡战役,共击毙日军近千人。12月8日这天黄昏,日军在临沂城举行了对阵亡日军的“慰悼”大典。土桥一次中将身着和服,头缠白布亲自领着数百名军官跪拜祭灵。日军阵亡者的尸体被架在木柴堆上,一桶桶刺鼻的汽油浇泼其上。土桥一次念完祭文,赤足绕场一周,然后手持火把投向柴堆。“轰”然一声巨响,炽烈的大火蹿上空中,一股浓郁的肉体焚烧的臭味迅速弥漫开来。
武士们的哭声响彻云霄。
此时,第12军参谋大桥武夫匆匆走向土桥一次身旁,朝他耳语了几句。土桥正跪在地上恸哭零涕,忽然脸色大变,起身朝远处树林边的汽车走去,连鞋也顾不上穿了,一双赤脚踏着冰凉的冻土,发出噼噼啪啪的脆响。
汽车载着土桥中将风驰电掣般朝临沂机场冲去。
俊六大将一身戎装站在飞机旁不断抬腕看表。土桥的汽车急驰而至,车后扬起的尘土迅速遮住了机场指挥塔的轮廓。
土桥急匆匆地钻出汽车,他的那身和服和头上缠绕的白布条使俊六心中大为不快。
“你是为我送行的,还是送葬的?妈的!”俊六暗暗骂了一句。
“阁下,为何匆匆辞别?”土桥一次吃惊地问,“我们还没摧垮沂蒙中共军的主力呐!”
“第11军的兵力将用于新的战场,你们第12军的主力必须尽快撤出沂蒙山区,听候调遣。”俊六转身准备登机。
“阁下,请问这是为什么?为扫荡沂蒙支那军我们筹备了半年,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
“东条这个混蛋跟美国人开战啦!”俊六大声嚷道,“海军联合舰队今日清晨袭击了珍珠港,山本五十六成了新的东乡平八郎,整个东京都在发疯!从妓女到大臣都在庆祝海军的赫赫战功!”
“阁下,我们没有时间巩固华北了是吗?”
“陆军当然不甘示弱,东条命我抽调兵力攻打南洋。我的全盘计划全部被这伙激进分子打乱了!”俊六怒气冲冲地说,“你的这身丧服是为谁穿的?为沂蒙阵亡者吗?不!你是为整个皇军为大日本帝国穿的!”
土桥吓得大惊失色,连忙扒掉头上的白布条。俊六纵声大笑地登上了飞机,那笑声似笑非笑,似哭非哭,令人毛骨悚然。
飞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上跑道,箭一般射向黄昏的天际。滴血的太阳缓缓沉入西山,土桥痴望着那快要溶化在晚霞中的机身,俊六恐怖的笑声仍在耳边回荡,他不禁想起东京神社里送葬时的钟声。
8 盘点
此次反“扫荡”战役持续了50余天,共毙伤日军1225人、伪军968人,俘日军1人、伪军125人,挫败了日伪军“铁壁合围”的计划,保存了有生力量,坚持了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但抗日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伤亡1400余人,群众被害和抓走的达1.4万余人,被抢走粮食60万斤。
反“扫荡”战役虽然取得了胜利,打击了日伪军,恢复了沂蒙抗日根据地。但是,根据地也蒙受了重大损失。对此,罗荣桓十分痛心。1942年1月22日,罗荣桓以陈光、罗荣桓、陈士榘的名义致电集总、军委,总结了这次反“扫荡”的经验教训。
罗荣桓等认为,这次反“扫荡”所以蒙受严重损失,是“由于我们对敌后战争具体形势及其发展斗争的长期性、残酷性、严重性认识不够”,为“1941年上半年较和平环境所麻痹,致在‘扫荡’未到来前,未抓紧接受其他地区反‘扫荡’经验教训及(贯彻)中央、集总、军委各种指示,作反‘扫荡’全盘的、充分的动员和准备,致‘扫荡’到来时表现手忙脚乱,无法掌握”。
电报中所说“其他地区”指的是冀鲁豫、冀中等抗日根据地。这几处在1941年春季和夏季先后经历了日军残酷的“扫荡”。当地抗日军民在反“扫荡”中取得丰富经验,如清舍空野、藏粮、疏散干部及有计划地派出大批干部加强对群众武装和反“扫荡”的领导等。但是,在山东,没有注意介绍和推广这些经验。
罗荣桓等还指出:这次反“扫荡”也反映了“对山东已存在的特殊性认识不够。山东是敌顽我三种势力三角斗争地区。想一下谁消灭谁都是不可能的”。“未正确掌握中央军委反顽有理有利有节的自卫立场原则”,在进行反顽斗争时,“放弃对主要敌人‘扫荡’(的)准备工作”。
“在此次沂蒙反‘扫荡’中,完全证实中央军委指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敌我斗争已进入新的更加激烈的阶段。我们的斗争方针应该是长期的分散游击战争,采取一切斗争方式与敌周旋,节省保存自己的实力,加强民兵及全部武装地方化,准备迎接配合战略反攻是万分正确的。同时证实不采取灵活游击战争而守村守寨单纯防御挨打办法和一切依靠主力打天下,想先将敌顽一齐消灭,打开局面后再进行工作等都是不正确的。”
这次反“扫荡”暴露了“机关庞大、周转不灵”,工作作风“不切实、不深入、铺张场面、形式主义”和首长脱离机关便不能工作、机关工作脱离战争等问题。他们认为,这些现象“是工作开展最大的障碍”。
在这封电报中,罗荣桓等还研究和总结了日军在这次“扫荡”中行动的新特点,即“敌在战术上为避免我发觉,多于下午机动,黄昏时进入隔我二三十里处集结,于下半夜出动,拂晓前控制我驻地附近山头隘路,拂晓攻击我军”“沿途保守秘密,未打响前绝不张旗,并不轻易放枪”“多采用正面牵制,大胆地两翼包围,对山地战似有专门研究,善于利用地形地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