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10070600000037

第37章 俗语谚语:缤纷俚趣,拾萃代代传精华(2)

苦吟诗人中最出名的有贾岛、孟郊等,其中以贾岛为代表,贾岛有《题诗后》诗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孤山秋。”其他如《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所以韩愈称“天恐文章浑断绝,故生贾岛著人间”。

传说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当时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其中有一处他一时拿不定主意,那就是他犹豫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是否应换成“敲”。这“推”和“敲”各怀意境。他一会儿觉得“敲”好,一会儿又觉得“推”也不错。正当他推啊敲啊地念叨着,并做着手势的时候,不知不觉地,骑着的毛驴就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说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韩愈听了,在马上想了很久,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又说:“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敲门代表你用之礼貌!‘敲’字,也使夜静更深之时,有声音的意蕴。而且,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点头称是。从此和韩愈成了布衣之交,共论诗道。

“推敲”从此也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还有一次贾岛为续“秋风吹渭水”一句,已是数日茶不甘、夜不寐。一日骑着瘦驴在长安大街上走着,突然一阵狂风刮过,吹落树叶,漫天飞舞,随口吟道:“落叶满长安。”这巧对前几日写的“秋风吹渭水”,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时高兴得手舞足蹈。不料瘦驴冲撞了京兆尹刘栖楚,被罚关押了一夜。由此可见,作诗也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执著的精神啊!

事实上,唐朝诗坛怪杰李贺也是苦吟诗人。他每次骑着瘦马外出,都要带着诗袋,每有所得,便投入袋中,回来再加以酝酿,后来才成就了无数魁丽无比的诗。

人欢无好事:

马皇后郊游时得意忘形“露马脚”

“大脚马皇后”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话说朱元璋幼时家境非常贫寒,给财主放过牛,在庙里当过和尚。后来,他加入了元末郭子兴的义军。由于他作战勇猛,屡建战功,郭子兴便将同是农民出身的义女马氏嫁给了他。马氏精明干练,辅佐朱元璋最终统一大业,当上了皇后。

马皇后长得并不十分漂亮,却端庄大方,识大体,文武双全。特别是,她长了一双没有缠过的“天足”。元朝时期贵族是以小脚为美的,贵族圈里女人脚大是一种缺陷。马氏在当了皇后以后,也为自己的一双大脚感到不安,因而,在见客人时,总是遮遮掩掩,尽量避免将脚露出裙外。有一天,马皇后游兴大发,乘轿到金陵(现南京)街头,浏览古都风景。百姓见皇后的舆轿过市,都翘首张望,想一睹皇后的风采。忽然一阵大风吹过,轿帘被掀起一角,马皇后搁在踏板上的一双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赫然暴露在百姓面前。百姓惊讶不已,没想到当今皇后竟有这样一双脚!人们争相传言,立刻全城的人都知道了。“露马脚”一词就这么流传开了。

平时我们说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马皇后一时得意忘形,竟忘记了自己所忌讳的事情,于是就露丑了。

事实上,又有人认为,露马脚并非来自马皇后。如鲁迅文中说“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来”一语,说明鲁迅先生非常清楚这个俗语的出处。北宋《续传灯录》卷二十有:“后来风幡事起,卷簟义彰,佛手难藏,驴脚自露。”此出“驴脚自露”一语,大概是马也可作为驴。在元代杂剧《陈州粜米》有句:“这老儿不好惹,动不动先斩后闻,这一来则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可见露马脚另有历史,据说来自古时候的假扮麒麟戏。

麒麟在我国古代被人们认作吉祥的瑞兽、仁兽,但现实生活中没有这种动物。于是在一些节日庆典或祭祀时,人们将描画装扮好的麒麟皮披于马(驴)身上游戏,由于马脚要动且难裹,所以常常就会露出马脚来。于是人们便会心地把露出事物的本来面貌叫做“露马脚”了。

周作人曾惊叹:日本摹仿中国文化,却能唐朝不取太监、宋朝不取缠足、明朝不取八股、清朝不取鸦片。一般而言,缠足陋习大概在宋时得以普及,南宋某些地区就有流行风气,那时候不是很讲究缠法。官方也不提倡。到元代时,政府提倡缠足,比如《元史》中就记录了很多政府提倡褒扬的缠足的烈妇贞女。至明朝时,缠足之风依然流行于民间。清朝时,康熙帝曾三次想禁止缠足,不过未被根治。所以说,马皇后的大脚才能被历史一而再、再而三地戏说。

目不识丁的由来:

小人姜平子溜须拍马改“丁”为“下”

前秦(351~394)是西晋末年十六国之一。氐族苻健所建。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盛时疆域东至大海,西抵葱岭,南控江淮,北极大漠,东南以淮﹑汉与东晋为界。历六主,共四十四年。382年,苻坚命吕光率军进驻西域。前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在前秦苻坚时代,有一位官员叫姜平子。一次,苻坚宴群臣于前殿,奏乐赋诗。秦州别驾姜平子所献诗中有一“丁”字,但下面的竖钩写成竖,成了“丅”。苻坚问他:“这是什么字?”姜平子说:“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献也。”苻坚听了,认为有道理,想必他人品也错不了,于是便提拔姜平子为“上第”。人们看到姜平子投苻坚之所好,行阿谀奉承之事,竟因一字而登天。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姜平子将“丁”字写错了。他自作聪明所写的“丅”字,实际上是古“下”字,所以大家都暗地里笑话两人不知道“丁”和“下”的区别,说他们“目不识丁”。姜平子不识古字为人所笑,而苻坚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当然也不知为“下”字,所以还褒奖了姜平子。

后来,人们便以此为典,如《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逐渐形成成语“目不识丁”,称识字太少或不识字。就习惯上而言,由于不知来历,就把“丁”视为简单汉字的代名词了。所以“目不识丁”便成了连最简单的字也不认识的意思,而它原本的意思渐渐地就鲜为人知了。

史书中说苻坚自幼聪明过人,七岁时就知道帮助别人,八九岁时,言谈举止就犹如大人,倍受祖父苻洪的宠爱。传说他背后有谶文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阳”,“草付”是“苻”;“臣又土”是繁体的“坚”,也就是说,他将来就要在咸阳称王立国了,所以取名苻坚。当时有个善于相面的人叫徐统,在路上看到他,觉得他长相奇特非凡,就上前对他说:“这里可是天子巡行的街道,你们在此玩耍,不怕司隶校尉抓你们吗?”苻坚回答说:“司隶校尉只抓有罪的人,不抓玩耍的。”徐统对随行的人说:“此子有霸王之相。”后来两人又相遇,徐统单独对苻坚说:“你日后必定大贵。”此时,苻坚一本正经地说:“诚如公言,不敢忘德。”

苻坚八岁那年,向爷爷苻洪提出一个需要家庭教师的请求。当时,苻洪惊奇地望着孙子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只好喝酒吃肉,如今你想求学,实在太好了!”于是欣然答应了,第二天就为他请来了家庭教师。

苻坚学习非常刻苦,潜心研读中原文化中的经史典籍。随着学识的不断增长,他对中原文化更加向往,从而立下了经世济民、统一天下的大志。

“狗腿子”啼笑皆非的由来:

富腿换穷腿、人腿换狗腿

以前,在衙门里当差的,或乡里的乡丁、权贵大户的家丁等,他们在其主子面前,一副俯首帖耳、阿谀奉承的奴才相。但他们当着老百姓时,却又是另一副嘴脸。人们形容他们狗眼看人低,作威作福,狗仗人势,以势欺人。所以大家骂他们为“狗腿子”。

为何把他们称为“狗腿子”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个县太爷,右腿上长了一个恶瘤。有一天,一个铃医来到了这个县里。这个走四方的铃医由于乐善好施、医术高明,不久便为人称道。县太爷一惯作威作福,立即派了两个衙役去请。衙役二话不说,一顿拉扯就把铃医先生给拽来了。铃医先生整整衣冠,看了一下腿伤,问了一下情况,切了一会儿脉。然后,他面带难色地对县太爷说:“要治好这只腿,已经不可能了,除非……”。县太爷急忙问:“除非怎么样?”铃医说:“除非另换他人的腿接上!”县太爷又问:“换他人的腿也行,请先生看看谁的腿最合适。”铃医先生斜眼看了看那个高个儿衙役。县太爷一下明白了,立刻命众人将高个子捆绑拿下。这时,高个儿衙役猛醒悟过来,脸色一下子刷白,跪着向县太爷苦苦哀求。然而,县太爷令铃医先生立即动手。铃医先生用了一些药物,把县太爷的腿砍断后,接着又把高个子的右腿砍下,给县太爷接上。不到三天,县老爷的两只腿就能下床走路了。那个高个儿衙役,断送了自己的腿,一直便苦苦哀求县太爷和铃医先生,责备自己有眼无珠,有眼不识泰山。某天“扑通”一声跪在县老爷的面前哭道:“老爷,念我侍奉了您多年,您请铃医先生为我也接上一条腿吧。”正在这时,恰好有一条大黄狗,从外边跑了进来。铃医先生一把将狗抓住,说:“好,我也给你接上一条腿,只是行走的时候会一高一低!”这时的高个子也只能任由其摆布啦。于是,铃医把公狗的右腿砍了下来,给高个儿接上了。大黄狗本是来找吃的,不想断了腿,便汪汪地叫个不停。铃医先生便对狗说:“我也给你弄条腿吧。”他叫衙役从外边弄一些泥土来,按着狗腿原样,搓了一条泥腿给它接上了。大黄狗也知道自己接的是一条泥腿,虽然同样能跑会跳,行动自如,所以在撒尿时,怕尿淋坏了泥巴腿,总要把腿翘起来。因为衙役有一只腿是狗腿,所以从此狗腿子就成了这些人的代名词了。

在旧社会,老百姓一见到或谈到这些人时,就说:“狗腿子……”过去,人们对狗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其他还有“丧门狗”的说法,意思是主人失宠、家门衰败后,那些原先得宠的看门狗也就成了丧门狗了,也有被驱逐了的意思,指下场悲惨凄凉。还有“痛打落水狗”的说法,可想象当狗的滋味。另外还有“走狗”,一般指为恶势力奔走效劳的人!

“两面牌”演变成“两面派”:

元末民众被逼悬挂两面牌

提起“两面派”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想到“左派”与“右派”。左派的概念起源于1848年的“六月革命”。当时指坐在议会中的左侧,支持共和制、大众政治运动和世俗化的人。“右派”当时是指坐在议会右侧,拥护君主制与贵族特权的人士。左派、右派的词汇为近代所常用,是个舶来词。我们另外常说的“两面派”是不是也是从西方社会引进的舶来品呢?不是,“两面派”是个地道的中国词,出自一个比较悲惨的故事。

元朝末年,统治者变本加厉向人民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人民被压迫、被掠夺更为严重。全国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势力越来越大的义军是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挥师北上。河南怀庆路所在地河内县,是太原到洛阳、西安至北京的交通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时,朱元璋的明军与元朝大军为争夺河内县城展开了拉锯战。双方实力相当,今天这个打进来,明天那个攻进去,老百姓苦不堪言。光掩门避户不说,谁来了还都得欢迎,都要在房前门板上贴上欢迎标语,这样避免杀身之祸。

由于每次被夺城都要更换标语,于是后来就有人想了个办法,做个大木牌,在木牌的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如“保境安民”的标语,在另一面写上欢迎明军的,如“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如果明军打胜了,就把写着欢迎明军标语的一面翻到正面;反之,则把写着欢迎元军标语的一面翻到正面。这个方法简单方便,老百姓纷纷效仿,都在自家门前挂上了这样的牌子。谁都没想到这样一块两面写着不同欢迎词语的牌子,引发了中原地区的一次屠杀。

话说有一天,义军攻进就河内县城,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在大街上行走,见家家门口木牌上满是漆色的欢迎标语,以为民众都欢迎义军的到来。

忽然,狂风大作,把门前挂的牌子吹得啪啪作响。风过后,有士兵猛地发现,一些家门前挂的木牌上竟写着欢迎明军的标语,就向常遇春一报告,常遇春大怒,摘下木牌一看两面都有字,沿街一查看,都是这样。常遇春于是认为此地百姓元、明不分,忠奸不辨,便下令屠城。河内县本来已人丁稀少,一时之间又被杀得血流成河、鸡犬不留。再后来,元朝大军把接连的失败归咎于当地百姓的背叛,也是见人就杀,“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使中原腹地十室九空。所以,明王朝统治得到巩固后,为了恢复中原的生产,不得不从受战乱影响较轻的山西洪洞县向中原地区进行大移民。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元军与明军的此次大战虽以明军的最后胜利而告终,但人们对怀庆路河内县城的百姓,以投机取巧做“两面牌”求自保的方法,从而惹杀身之祸的故事表示惋惜,流传开来。后来,人们就用摆“两面牌”来形容那些投机取巧、立场不坚定、在敌我之间左右摇摆的人。再后来,由于人们口语习惯的不断变化,把“两面牌”叫成了“两面派”,指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事实上,离史实已经越来越远了!

偏袒原是褒义词:

周勃着急士兵偏袒左臂支持刘氏汉朝

“拥护吕氏的右袒(露出右臂),拥护刘氏的左袒(露出左臂)。”这个故事发生在汉初吕氏专权时期。

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一个勇将叫周勃。刘邦临死时,曾对人说道:“安刘氏者,必勃也!”

吕氏是何人?吕氏名雉,在刘邦任亭长时,吕父以刘邦貌伟而将吕雉选配给他。曾用奸计诛杀了汉朝开国功臣韩信,不仅如此,还残害了刘邦的子孙。一个在生活磨炼中变得极有权利欲的女人。刘邦死后,吕后为了排除政治上的障碍,先是报复刘邦的爱姬戚夫人,设计毒死其子赵王如意,后将戚夫人的手脚砍断,耳朵熏聋,眼睛挖掉,喉咙弄哑,让其住在厕所里,命之为“人彘”。故意叫惠帝去看。惠帝看了“人彘”后,大病一场,从此日夜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不久便忧郁而死。之后,吕后开始消灭刘姓王侯,清除刘姓势力,迫害刘姓子孙,从而巩固吕姓家族,大封吕姓为王,违背了刘邦与群臣“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

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病重。病危时,又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产统领南军,以巩固吕氏天下。并且告诫他们说:“高帝平定天下后,曾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皇帝年轻,我们吕氏称王,我死后,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住军队。”

吕后死前留下诏书,各诸侯赏赐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赏赐黄金,并大赦天下。正如她所言,在她死后,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就发生了流血斗争。首先齐王刘襄发难,接着陈平、周勃等诸大臣响应于内,刘氏诸王,群起而杀诸吕。这次争斗,以刘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孝文帝继位后,周勃被任命为右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