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向前看就显得比怀旧更为重要。特别是对新事物,更应该用发展的和超前的眼光去认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在一定的时空中有规律地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就是说分析事情或现象要以特定的时空作为条件。因此,我们特别强调要向前看,否则,难免落伍而被新新人类蔑视为“土老二”或“阿乡”。
东汉大臣孟敏,年轻的时候曾卖过甑。有一天,他的担子掉在地上,甑被摔碎了,他头也不回地径自离去。有人问他:“甑摔坏了多可惜啊,你为什么都不回头看一看呢?”孟敏十分坦然地回答:“甑既然已经破了,再疼惜它也没有什么好处了。”是的,甑再珍贵、再值钱,再与自己的生计息息相关,可它被摔破,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你为之感到可惜,心疼不已,顾之再三,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明代大学问家曹臣《说典》中的一则小故事《甑已摔破,顾之何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无法改变的事痛惜,后悔,哀叹,忧伤,可以说是古今中外聪明人的共同的生存智慧。国外也有一则可和《甑已摔破,顾之何益》相媲美、堪称姊妹篇的小故事《打翻的牛奶》。
在纽约市一所中学任教的保罗博士曾给他的学生上过一堂难忘的课。这一个班多数学生为过去的成绩感到不安。他们总是在交完考卷后充满了忧虑,担心自己不能及格,以致影响了下阶段的学习。
一天,保罗在实验室里讲课,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沉默不语。学生们不明白这瓶牛奶和所学的课程有什么关系,只是静静地坐着,望着老师。保罗忽然站了起来,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然后他在黑板送给写下了一行字:“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接着,他叫学生们围绕到水槽前仔细看一看,说:“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淌光了,不论你怎么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你们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预防,那瓶牛奶还可以保住,可是现在晚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只注意下一件事。”
是啊!无论你怎样痛惜,牛奶都无法归原于杯中,所以,“哭泣”又是何苦呢!这番道理让我们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上弄出去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都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这位老人把失去变得可爱,我们何尝又不能呢,不要老盯着被打翻的牛奶,赶紧把家里的猫抱来,就当是给猫准备的晚餐。
辛弃疾在一首词中写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是的,在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顺心,万事如意。下岗,被精减,被老板炒了鱿鱼,不如意;落选,被降职,被顶头上司冷落,不如意;评副高职称少了一票,送学术刊物的论文泥牛入海,不如意;经商亏本,工厂赔钱,路上被窃,也不如意……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一旦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想想《甑已摔破,顾之何益》,想想“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想想那个扔鞋子的老人,想想人家的生存智慧,对自己肯定会大有裨益的。
在当代社会,更应具有这样的生存智慧,因为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手中的“甑”随时可被他人打破,杯中的牛奶也可能被打翻。遇到这样不如意的事,不哭天抹泪,不怨天尤人,不消沉颓唐,不心灰意懒;记取教训,挺直腰杆,义无反顾,径直向前。生活中,这样的人,才能出人头地,才能成为强者,才能事业有成,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才会有鲜花美酒的陪伴。
智慧金言
既然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再耿耿于怀。调整好心态,勇敢地面对现在和未来。要知道,悔恨过去,只会损害眼前的生活。不要让“打翻的牛奶”潮湿了我们的心情,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我们没有理由因为这件事而拒绝这一天的生活。相反,我们应该将这天的生活过得平静而恳挚,这样才会有丰盈的过去,也才能开创未来。
希望之灯不灭,何愁大事不成
经典语录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
孔子在匡受惊了,颜回后来才到,很晚才跟上来。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夫子在,我颜回怎么敢死?”
解读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术理论,一行人离开仪邑去陈国,车子路过宋国的匡城时,正在驾车的弟子颜亮用鞭子指着城墙上的一处缺口兴奋地说:“我当年随从阳虎的军队来进攻这个城池时,就是从这个缺口进去的!”匡人听他这么一说,误以为是鲁国季氏家叛逆的阳虎,阳虎曾经在这里害过不少人,因孔子的长相有些像阳虎,匡人立即调动兵士将孔子一行团团围住。弟子颜回掉在后面,孔子非常担心他的安全。不久,颜回赶来了,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答道:“先生还健在,颜回怎么敢死呢!”
匡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处境十分危险。孔子却神色坦然,非常沉着地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文化典籍不是都在我这里了吗?上天如果想要毁掉这些文化的话,就不会让我来继承这份遗产了。上天如果不想灭绝这些文化遗产的话,匡人又能够把我怎么样?”
子路拿起武器准备与匡人厮杀,被孔子制止了,他对子路说:“匡人只是误把我当成阳虎,我们今天只能按照先王制定的礼仪,来消除这场误会,你来抚琴我来和唱!”
子路听从先生的安排,取琴抚奏起来,孔子也随着琴音唱起歌来。唱完三个曲子后,匡入闻听才知道被她们围住的正是崇尚礼乐的孔子一行,随即撤走了士兵。这样,孔子一行才得以脱离险境。
离开匡地前,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你们若不去观看那崇山峻岭的悬崖峭壁,就不能知道从高高的悬崖上坠落下来的可怕;你们若不亲身到那深不可测的泉水潭中试探一下深浅,就不知道被深渊淹没溺死的危险;你们若不去观看那一望无边的大海,就不知道那惊涛骇浪是怎么回事。今后遇事都应先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分析事情的性质,找出处理的办法。掌握好处理问题的三条原则,就不会被忧患缠住了。”
活学活用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我们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面对生活,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愉快;如果我们以一种痛苦、悲哀的情绪注视生活,那么我们只能够感受到整个生活灰色的基调。同样,人们都希望生活一帆风顺,不希望承受任何悲哀和打击,但有时候,痛苦和逆境能够砥砺人生,增长人的才干,使人能够破除障碍和种种不良情绪而获得新生,从此得到新的突破和发展,从而提升自己,使心理获得更高层次的平衡。
有的人在身处逆境时,往往会陷入绝境,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倒霉的人,但事实上,当我们面临逆境时,如果能够适当的变换思维方式和角度,从其他方面重新审视和评价所遭受的不幸,就有可能获得摆脱困境的方法。
有一支由24人组成的探险队,到亚马逊和上游的原始森林区探险。由于热带雨林的特殊气候,许多人因身体严重不适应等原因,相继与探险队失去了联系。两个月之后,这支探险队的情况才被搞清:因疾病、迷路和饥饿等原因,有23个人在原始森林中遇难,只有1个人得以生还,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探险家约翰·鲍卢森。
在这次探险中,在原始森林里,约翰·鲍卢森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饿着肚子在茫茫林海中坚持摸索了整整3天3夜。他曾经昏死过去十几次,但心底强烈的生还得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他一步一步地坚持着、摸索着,终于走出了前后不见人影的茫茫大森林。
后来,当人们问他独自生还的原因时,他说了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有脚,就会有路;只要心中怀有必胜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冲破一切障碍,达到预定的目标。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普拉格曼在颁奖典礼上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二战期间,高中没有毕业的普拉格曼到海军服役。在一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为了挽救他的生命,舰长派海军下士送他去战地医院。小船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漂流了半天也不见海岸。开船的下士没有了信心,拔出枪来要自杀。而身负重伤的普拉格曼却非常镇定地劝他:“你别开枪,要有耐心,我有一种神秘的预感……”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只见远处有许多隐约的灯火,她们的小船已经离码头不远了。
这一经历,深深地烙在普拉格曼的心上。他坚信,即使面临失败,只要不失望,希望就会出现。
坚定的信念,面对困难时心中永远不灭的希望让普拉格曼成为著名的小说家。只要你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怕困难,心中的希望之灯不灭,何愁大事不成。
智慧金言
成功的关键就是是否经得住考验。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和磨难。面临困境,有的人知难而退,有的人则是急流而上。如果将每一次的困难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高山,那么前一次的困难,就会为下一次的困难埋下种子;如果把困难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那么每一次的困难,就会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