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有点能力的人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别去当什么救世主,世界上的人太多,你拯救不了几个人,想拯救人有的时候是在害人,还是先拯救你自己吧;尽早从外部世界回来,有能力还是考虑一下自己吧,这个世界真正需要拯救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自己。醒来吧!别在痴迷!自己还在困顿中,度不了别人!还是想办法先度自己吧!
不要怨天尤人,毛病不是出在别人身上,问题的结症在自己,一切成败都取决于心态,尤其是在困难的时候,首先把心平静下来。用焦躁的心去看问题是扭曲的,处理问题是非理性的,思维是荒诞的。就好比一个人掉进沼泽地,越是挣扎陷得越深。掉进沼泽地最明智的办法就是保持冷静,不要乱动,有可能的情况下把身体放平,慢慢想办法自救或等待救援。
人生是一个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过程,不要以赌博的心态对待人生;不要以为搏一把就会改变人生;别指望下一把会赢,赌的结果是你输掉一切的同时也失去了一切,包括你的人格和尊严。千万不要以为别人会给你还赌债。资源是有限,不要挥霍,也不要浪费,要合理地利用。不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透支有限的资源。透支金钱,就会负债累累;透支信用,就会失去信任;透支体力,就会疾病缠身;透支友谊,就会失去朋友;透支亲情,就会众叛亲离;透支快乐,就会加倍痛苦。
经历就是财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不要怕困难,不要怕挫折,不要怕失败。没有挫折就没法磨炼意志;没有困难就没法锻炼毅力;没有失败的痛苦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理智、客观地去看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无论多么困难,心里的希望之火也不能熄灭,要知道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最有希望的时候,最寒冷的就是黎明,不要靠天,不要靠地,要靠自己的意志。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一个人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去帮助别人,得到帮助的人也应当积极去克服自己的困难,无论目前的情况有多糟,都不要被困难吓倒,一定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有些时候,真正能够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别人的帮助都是外因。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如果没有主观上改变现状的愿望和行动,别人给你再多的支点,可能也无法撬动一块石头。一个健全的人,不能把外力当内力用,不能把别人的接济列入经常性预算,不能把拐棍当腿用,不能用尊严去换钱用。过分依赖别人帮助的人会在心里形成一种惰性,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就没有希望了。如果一个人缺乏走出困境的主观能动性时,别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如果错过时间和机遇,如果不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就算是裤仙也帮不了你。
智慧金言
中国有几句顺口溜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亲戚朋友拉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想解放全人类首先要解放的是自己,极端一点讲:除了自己你谁都不要依靠,其他所有人都是靠不住的。如果非要找出可以依靠的人那就是父母,他们还可能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地为你付出,但靠父母只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为父母的年龄肯定比自己大。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或寄托在某一件事上,否则你得到的只有失望,甚至是绝望。
中庸是生活的最高典型
经典语录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诡“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解读
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是大众能接受的常礼。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活学活用
林语堂在他《中庸的哲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古今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哲学,还不曾有一个发现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所发现的,就是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有条不紊的生活——中庸的学说。这种中庸的精神在动作和不动作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其理想就是一个半有名半无名的人;在懒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穷到付不起房租,而有钱也不至有钱到可以完全不工作,或可以随心所欲地帮助朋友;钢琴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以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却是做自己的消遣;古董倒也收藏一些,可是只够排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太用功;学识颇渊博,可是不成为专家;文章也写写,可是寄给《泰晤士报》的稿件有一半退回,有一半发表了——总而言之,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的理想,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可见,中庸作为一种德性,它所表明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一种道德动机,一种道德情感,或说一种行为取向。作为道德的中庸,其基本的意蕴只能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应该”。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朱熹在他的《论语集注》中注释“適”“莫”二字时说:“適,丁历反,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適从’,是也。莫,不肯也。比,必二反,从也。谢氏曰:‘適,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当代汉语言学家、注释家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根据朱熹的理解,用现代语言把孔子的这段话表述为:“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杨先生的这种表述,颇合孔子本意。“合理恰当”便干,当是其自以为“应该”才干。可以说孔子所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无莫也,义之与比”,是对其“中庸”意蕴最具体的表述。孔子提倡“无適也”“无莫”,“义之与比”,不仅表明他提倡中庸,也表明他把中庸理解为一种生活行为中的“应该”。《孟子·尽心上》中说:“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所谓“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即可以说是强调作为道德的“中庸”,并不是一种僵死的标准,而只是表明人们的一种行为取向。这种行为取向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应当是多样的,而不宜绝对化。
中庸之道则是一种精深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境界。国学大师林语堂说:“我像所有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并且在1937年出版的《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还把“中庸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的最高典型”而大加称赞。他说:“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学说。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
智慧金言
中庸,绝不是拆中、调和,而是指为人处事应该慎重选择一种角度、一种智慧。
中庸之道不是不偏不倚的和稀泥,而是本着解决问题为原则,在尽量避免斗争、矛盾与无谓消耗的前提条件之下,技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最佳方法,一条最佳途径。
不可骄纵狂妄
经典语录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译文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解读
子贡是孔子门中的恃才自傲者。他学识渊博,反应敏捷,口才出众,自以为是个全才,也非常希望像宓子贱那样,让孔子肯定为君子。孔子知道子贡有辩才又能尊师,认为子贡以后必成大器。但是他又看到子贡善辩而骄、多智少恕,只能称得上是一块瑚琏。瑚琏是宗庙里一种用来盛粮食的贵重华美的祭器。孔子借此比喻子贡还没有达到高级别的“器”,还需要继续加强修养。
活学活用
恃才自傲者通常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命不凡、肆无忌惮、目中无人。只要有机会标榜自己,就会抓住不放大吹大擂、口出狂言,常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傲慢无礼的感觉,仿佛周围人都是一些鼠目寸光、酒囊饭袋之辈,全不把他们放在眼下。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狂妄”。
祢衡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很有才华,但他也很狂妄。当时,曹操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急欲招募一些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效力。求贤若渴的曹操听说祢衡有才,就想将他招为自己的属下。可祢衡却看不起曹操,不仅不肯来,还说了许多不敬的话。曹操知道后虽然十分生气,但因爱惜他的才华,就没有杀他。曹操听说祢衡会击鼓,便强令他到自己的帐下做一名鼓吏。
有一天,曹操大宴宾客,就让祢衡击鼓,并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套青衣小帽。当祢衡穿着一身布衣来到席间时,从官大声呵斥:“你既是鼓吏,为什么不换衣服?”
祢衡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曹操在整自己,于是不慌不忙地脱了外衣,又脱下内衣,最后就当着满堂宾客,一丝不挂地裸身而立,然后才慢慢地换上曹操为他准备的鼓吏装束,击了一通《渔阳三弄》。曹操再三容忍,始终没有发作。
曹操并没有死心,又一次备下盛宴,要召见祢衡,并准备好好款待他。可狂傲的祢衡并不领情,还手执木杖,站在营门外大骂。看到这样的情况,曹操的从官都要求曹操杀了他,曹操这一次也很生气,但为了自己的名声,只得说:“我要杀祢衡,就像踩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只是因为这个人有点虚名,我如果杀了他,天下之人定会以为我不能容他。不如把他送给刘表,看刘表怎么处置他吧?”
刘表当时正做荆州的太守,他很明白曹操的意图,就是想借他的手除掉祢衡。他也不愿落个杀才士的恶名,不得已,只好将祢衡送给了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可不像曹操、刘表那样有心计,他的脾气很暴躁,也不图那种爱才的美名,碰到像祢衡这样的狂妄之人,自然是水火不容。
一次,黄祖在一艘大船上宴请宾客,祢衡出言不逊,黄祖呵斥他,祢衡竟然盯着黄祖的脸说:“你整天绷着一张老脸,就像一具行尸走肉,你为什么不让我说话呢?”
黄祖可没曹操那样的雅量,一气之下,便将他斩首了。这就是祢衡狂妄的最终下场。
《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说不自满、不张狂的人,才会有所受益。做人必须谦虚谨慎,才能博采众长来充实自己,还会自觉地改过从善,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智慧金言
世界上那些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人,他们的目光短浅,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有一点才华就不可一世,就像祢衡、杨修那样,实在自惹祸患。因此,王明阳认为,猖狂、傲慢的反面就是谦逊,谦逊是对症之药,虚以处己,礼以待人,不自是,不居功,择善从之,控狂制傲,这样的人才能成大器。
不偏不狂,允执其中
经典语录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解读
提倡中庸之道,就是要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信,也不搞折中和放弃原则,而要以社会的利益为重,高瞻远瞩地、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
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狂就是狂妄,三国时的祢衡就是这样的人。狷就是狷介,按自己的方式行事,不肯同流合污,东晋的陶渊明,明代的李贽就是这样的人。
活学活用
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譬如,“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一要不偏不倚,二要无过无不及,控制好合适的程度。
狂妄与无知常常联在一起。俗话说:“鼓空声高,人狂话大。”凡是狂妄的人,都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狂妄的结局是自毁,是失败,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客观规律。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不顾朝臣和人民的反对,骄横独断,调集87万大军,水陆并发,企图一举灭掉东晋。他口出狂言:“凭着我这么多的军队,把马鞭子投到江里,足能截断水流!”前秦军队数量虽多,但士兵厌战,军心离散,在淝水一战中,被只有8万将士的东晋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闭关锁国,虚骄狂妄,以“天朝大国”自居,视其他各国为“蛮夷小邦”,全不放在眼里。从皇帝到满朝文武,闭目塞听,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不知。对英国即将发动的侵略战争,除已调任为两广总督的林则徐和闽浙总督的邓廷桢,在广东和福建认真备战外,其他沿海各省官员,在军事上未做任何准备,致使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动挨打,节节失利,最后妥协投降。
在现实生活中,无知者狂妄,当然令人鄙夷,就是有一些本事的人,狂起来也毫无益处。有了本事自视过高,并进而发狂,表面看来,似乎狂得有点“道理”,其实,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浅薄气在作怪。他们不懂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妄自尊大,总想出人头地露一手。殊不知,等待着他们的只能是摔大跟斗。
另一方面,狷介之士流于退缩,无所作为,这同样是一种偏激。
偏激,泛指思想、意见、主张等过火或过急。一个人有了偏激情绪,看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往往就会只从主观愿望出发,不顾客观事实。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为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
偏激的人看问题总是带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偏激的人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
偏激的人缺少朋友,人们交朋友喜欢“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都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老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的主儿,谁愿和他打交道?所以偏激的人大多人缘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