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与狷都是片面的,要克服这两种极端的性格,就要按照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行事。中庸之道反映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按中国儒家的看法,就是它能“致中和”,达到中正和平,而“使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历史经验证明,实施中庸之道,避免过激和片面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问题的正确处理,而搞“反中庸”、“矫枉必须过正”那一套,则会给社会、给个人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
结合诸子百家和儒家思想,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庸概念,即: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中,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中,就是既不纵欲,也不禁欲;中,就是既不愚忠,也不奸诈;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中,就是升迁了不专横跋扈,丢了职不低三下四;中,就是发了财不要为富不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中,就是既不让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中,就是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中,就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中,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只有这样人心才会平稳,社会才会稳定。
智慧金言在为人处世上,中庸思想的实用性在历史上没有任何思想可以取代,现在同样如此,你可以批判或否定这种思想,但你逃离不了这种思想浸染的环境。我们常说,对人要一视同仁,不嫌贫爱富,不势利偏见,这就是“中”;原则不变,公道人心不变,这就是“庸”。对自己来说,做事能够不偏不倚,就是“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庸”。
大智若愚,能而不露
经典语录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观察他课后的情况,却发现他很能发挥我所讲的内容,颜回并不愚笨!”
解读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也是最喜欢的弟子,时常被孔子向学生推荐为学习的榜样。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中,首屈一指者当属颜回。孔子认为颜回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他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愚笨,实际上却很聪明。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曾对颜回作这样的评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思是,孔子整天向颜回讲学,颜回却从来没有发表过不同意见,好像一个愚笨的人一样。可是当孔子私底下考察他的言行,却发现他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来。可见颜回并不是真的愚笨,而是善于思考体悟,在事情没有考虑清楚之前,并不急于发表个人的意见。
活学活用
老子曾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说,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
老子还告诫世人说:“不自露,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夸,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人不自以为是,会超出众人;一个人不自夸,会取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超出众人。所以说,做人要学会深藏不露,这样的人才容易取得成功。《论语·公冶长》中,孔子问子贡(端木赐),子贡与颜回相比谁强?子贡回答到:“我怎敢跟颜回相比?他听了一分道理,能悟出十分道理来,我呢,听了一分道理,只能悟出二分道理。”孔子说:“是不如啊,我同意你说的,你是不如他啊。”
一个内心聪明而外表显得愚笨的人会别人放弃对他的戒备心,使人放松对他的警惕。愚笨的外表有时是为了迷惑外界而人为地制造的假象,目的是减少外界的注意,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小时候是个文静怕羞的孩子,人们都把他看作傻瓜,常常喜欢作弄他。他们把一枚5分硬币和一枚1角的硬币扔在他的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5分的。于是大家都在嘲笑他,说他是傻子。
有一天,一个好心人问威廉道:“难道你不知道1角比5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1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有个成语叫“锋芒毕露”,锋芒本来是指刀剑的尖端,人们时常用它来比喻一个人出众的才干。有锋芒是对一个人才干的肯定,在合适的场合露一下锋芒也未尝不可。但如果运用不当,锋芒既会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一个人如果过分显露自己的才华,就很容易导致失败,甚至会危及性命。
《庄子》里有这样一则寓言:吴王乘船渡过长江,登上一座猴子山。猴子们看见国王率领大队人马上山来了,都惊叫着逃进树林里,躲藏在树丛茂密的地方。而有一只猴子却十分从容自得,抓耳摸脑,在吴王面前窜上跳下,故意卖弄技巧。吴王很讨厌这只猴子的轻浮,便张弓搭箭,向它射去。这只猴子存心要显露本领,因此当吴王的箭射来时,它就敏捷地跃起身,一把抓住飞箭。吴王这下真是火了,转过身示意随从们一齐放箭,这时箭如雨下,不可躲闪,那猴子终于被射死。
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他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写出了《呻吟语》这一千古处世奇书。书中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者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智慧金言
人们常认为“大智若愚”是做人达到的最高境界。从智慧启迪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一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智慧启迪。它是在不受外界干扰、不受他人戒备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出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的克敌制胜的法宝。如果意图获得他人的赏识,愚钝的外表常常会降低他人对自己的期待,而实际能力常常又超出了他人的预料,两者形成反差,因而这样的智慧容易达到出其不意,引人重视的效果。在平凡中表现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出积极,在无备中表现出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往往比那种好表现,凡事争强好胜的人更具优势,更能保护好自己。
和谐是处世的最高准则
经典语录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解读
从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在《吴子》一书中的:“必先和而造大事。”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转述有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苟子在《王霸》中的:“农夫扑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再到今天倡导的“和谐社会”,这里无一不透露出“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国人一直强调“和为贵”。
孔门学者都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
活学活用
“和谐”的概念自古有之,这样的例子也举不胜举——家和万事兴、夫妇和合的家庭道德,阴阳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原则,中华民族“和”文化、民俗中的“和合”文化传统……
说到“和”便能想到“乱”,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两面性的,譬如,战国时期,蔺相如因为立了大功而被赵王封为上卿,地位在老将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并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闻知,尽量回避、容让。蔺的门客以为他胆小怕事,畏惧廉颇。
蔺相如问:“你们看廉将军能否比得上秦王厉害?”
门客说:“当然比不上。”
蔺相如又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还敢在朝堂上叱责他,羞辱他的群臣,难道会独独惧怕廉将军吗?只是我想,强秦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我之所以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头。”
这番话自然能传到廉颇耳中,他感到十分惭愧,于是便有了“负荆请罪”的典故,也是从“负荆请罪”事件以后,他们结为生死之交,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将相和”。文臣武将的团结,使赵国国势强盛,以至秦国在很长时间内不敢进犯赵国。在东周时期王与诸侯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乱”也在历史上可圈可点,单单柳下惠却“坐怀不乱”,这里的“不乱”则需要个人品德去完成、去保证,也是“和”之本也!
智慧金言
“和为贵”在我们今天建设、深化和谐社会的事业中,都有着深刻的理论研究价值与重要地位。孔子追求的社会乃是以“和”为特质,它的思想现在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性情和顺、纠纷的和解与和好、协作中要和衷共济、国家之间要和平相处等等。而这也刚好与国家提倡的“共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生活中,大家都希望自己与他人和睦相处,让自己和别人心情愉悦,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最大的享受。但是,做到这一切,首先要“和为贵”,待人接物、立身处世需要用平和的心态,或“处变不惊”、或“坐怀不乱”,哪一个能离得开“和”呢?
给予会更快乐
经典语录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人,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久处困境,也不可以长处安乐。有仁德的人自然地去行仁道,而聪明的人知道施仁道的利处。”
解读
孔子深察人心和人性,深深了解不同个性和涵养的人不同的生存哲学。他认为,内心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因为他一旦贫穷,便会无恶不作;一旦没有恒产,便失去恒心。如果这种人的生活环境安逸的话,他便会“饱暖思淫欲”,就会骄奢淫逸,没有了意志和进取心,甚至有的还会变成邪恶之人。孔子的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渝,保持气节,并且做事都要有个长远目标,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孔子原典的另一个意思是说,仁德的人安于仁,就如同一滴水安于大海,又如同鸟儿安于森林,鱼儿安于洪湖。有智慧的人能够深深懂得仁德带来的好处,所以,他也安于仁德。
活学活用
对人好,既让人获利,又让人快乐。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自己要舍得。人越舍得就会收获越多,越快乐。
阿里斯提卜年轻时曾从师苏格拉底,后来他离开苏格拉底,师从狄奥尼修。有一次,狄奥尼修问他:“你为什么离开苏格拉底到我这里来呢?”
阿里斯提卜说:“将我所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以得到我没有的东西。”
阿里斯提卜的意思是他已把自己的东西给了苏格拉底,又到狄奥尼修这里来要东西。
那他要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是快乐,而不是知识。因为快乐只能自己拥有,而知识却可以别人给。因此,阿里斯提卜的意思实质上是说:
我为了寻找更大的快乐,所以来到您这里。
孔子说“仁者安仁”,一个“安”字表明了仁者的快乐是安乐的、安宁的、安详的。这正如《战国策》里所讲的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群姑娘晚上经常聚在一起做针线活,点灯的油钱大家平摊。有一个姑娘,因为贫穷出不起油钱,又想抓紧时间多干活,也就和她们坐在一起。有人看到了很生气,就让这个姑娘离开。穷姑娘说:
“我正是因为拿不出油钱,所以每天都先来打扫屋子,这样对大家不是都有好处吗?再说,油灯也不会因为多照了我一个而变暗,你们并没有损失什么呀?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
姑娘们听了她的话,觉得有道理,就把她留下了。
这个故事说明:当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一方面要各自出力,一方面要与人方便。这样,才会对大家有好处;反之,则无趣。孔子的“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贵族,他要出门到远方去。临行前,他把仆人召集起来,按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
后来,这个贵族回国了,就把仆人叫到身边,了解他们经商的情况。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五千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五千两。”
贵族听了很高兴,赞赏地说:“好,善良的仆人,你既然在赚钱的事上对我很忠诚,又这样有才能,我要把许多事派给你管理。”
第二个仆人接着说:“主人,你交给我两千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两千两。”
贵族也很高兴,赞赏这个仆人说:“我可以把一些事交给你管理。”
第三个仆人来到主人面前,打开包得整整齐齐的手绢说:“尊敬的主人,看哪,您的一千两银子还在这里。我把它埋在地里,听说您回来,我就把它掘了出来。”
贵族的脸色沉了下来,大怒:“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浪费了我的钱!”
说完他夺回这一千两,转身把这些钱给了那个有一万两的仆人,并说:“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是啊,《圣经》上就曾有这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智慧金言
与人相处的艺术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真心待人,别人就会对你真心。我们给予的,迟早会收获更多。我们收获的,将会撒下更多快乐的种子。这种简单的道理,是衡量人际关系最通俗的标准,这也说明人们对“坏”的憎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经典语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解读
孔子将“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活学活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这句话不仅中国人自己喜欢,也是西方哲学家推崇的一句名言。在崇尚民主的西方社会,孔子这句充满了与人为善、善解人意的话,自然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却往往希望自己是中心,忘记了孔子这句话的本意:如果是自己都不愿意去做、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女人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邻居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听了她的耻笑对面女人的话后,到窗前一看,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她拿了一块抹布,把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