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人不就这么一辈子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辈子,与其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苦难,还不如积极寻找一点快乐。
1946年,郭沫若在上海的诗人节上发表演说,上台后还没有开口说话,却像个天真的孩子狂笑不止,笑得前仰后合,放浪形骸,惹得全场开怀畅笑。他这样连着笑了三次,每次足有五六分钟,一时间被传为佳话。我们就应该像郭沫若这样,自找快乐,传递快乐、让周围的人都感觉到快乐。
人生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家人的围绕,在绿叶转红的时刻喝杯好茶,且在每一天终了时,感激上天赐予清爽的床单,又可以睡个好觉。或者每天准时上下班,下班后,能跟相爱的人一起看书、看电视、聊聊天,然后一起相拥入眠。
美国一家周刊曾做过一个调查,请世界500强大企业的退休CEO们填一份问卷。其中前十大企业的CEO,对其中一个问题的答案惊人的一致。这个问题是:如果可以重新来过,你最希望做点什么?答:多陪陪老婆孩子。
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刘老快乐地说过:“做人,快乐是最要紧的。但快乐要自己去寻找,我们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对快乐的发现和感受。”
的确,陪伴所爱的人逛逛街,“常回家看看”年迈父母,与孩子做做游戏聊聊天,看一场“无厘头”的爆笑电影,翻翻一本自己所喜欢的书,躺在草地上享受温暖的阳光,倾听窗外雨声或蚊虫的低吟……
快乐,都能够打开我们的心扉,让自己更快乐,也让身边的人更快乐!其实,只要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快乐就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
永远保持进取心
进取心可以说是一个人智慧的源泉,它能为自己努力拼搏提供强大的、源源不绝的动力。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永远不会得到成功的机会。
进取心可以说是一个人智慧的源泉,它能为自己努力拼搏提供强大的、源源不绝的动力。
某著名企业招聘员工,中专毕业生陈鹏前去应聘,请求随便让他干什么都行。人事主管见他学历较低,就回答:“招聘已经结束了,过一个月再说吧!”
其实这只是人事主管在敷衍他,没想一月后,陈鹏真的来了,主管再次敷衍他说:“你这衣冠不整的样子,怎么可以成为公司的员工呢?”
于是陈鹏买了新衣,好好修饰了一番再去应聘。人事主管拿他没办法,这次说了真话:“我们现在差电工,但你不懂电器知识怎么行呢?”
两个月后,陈鹏又来了,自信地说:“我已经学了两个月的电器相关知识,您看我哪些方面还不够?我一定认真来补!”
看着这位进取心十足的求职者,人事主管大为感慨:“我做了几十年的招聘工作,头一回碰到像你这样找工作的,真佩服你有这样好的耐心与韧性。”他的坚持不懈的进取心终于感动了这位主管,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回报。
如今,尽管每个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人才评价标准,但对应聘者的要求有几点却很一致,其中就包括“企业需要具有高度进取心的人”。
不管什么公司,都喜欢那些真正想干点事情的人。因为这些人能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努力,并能不屈不挠地把思想付诸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去工作。而缺乏进取心的员工,在工作中得过且过的态度,不仅难以完成本职工作,更会将这种态度像瘟疫一样传染给其他同事。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男子足球队被评为“最没进取心”球队,而且影响到其他球队的表现,并逐渐形成一个“大家都没进取心”的比赛气候,使得那届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乏味得很。
李放虽是名牌学校的高才生,但在工作中却郁郁不得志。有一次,他去拜望老师,老师见了李放很高兴,就询问他的近况。
李放满腹牢骚地说:“我对现在做的工作一点都不喜欢,与我学的专业也不相符,整天无所事事,工资也很低,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老师吃惊地问:“既然如此,你怎么还无所事事呢?”
“我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又找不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李放无可奈何地说。
“其实并没有人束缚你,你不过是被自己的思想抑制住了,明明知道自己不适合现在的位置,为什么不去再多学习其他的知识,找机会自己跳出去呢?”老师劝告李放。
李放叹气地说:“我运气不好,什么样的好运都不会降临到我头上的。”
老师生气了:“你天天在梦想好运,而你却不知道机遇都被那些勤奋和跑在最前面的人抢走了,你永远躲在阴影里走不出来,哪里还会有什么好运呢?”
最后,老师郑重其事地说:“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永远不会得到成功的机会。”
合作追求双赢
与人合作相对于单打独斗的优势在于,拳头的力量大于手指的力量,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合作就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己之长,补人之短”。
有两个饥饿的人,遇到了一个慈祥的老人,甲要了一篓鱼,乙要了一根鱼竿,然后就各奔东西。甲将鱼吃完后没几天,还是活活饿死了;乙想去海边钓更多的鱼,结果还没走到海边,也饿死了。
如果他们俩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一起去海边钓鱼,那会怎么样呢?他俩开始吃甲的鱼,到了海边后,乙钓鱼两人吃。如此不仅不会饿死,说不定,两人还会从钓鱼发展到捕鱼,到最后成立渔业公司呢!
与人合作相对于单打独斗的优势在于,拳头的力量大于手指的力量,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为什么在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合作获奖的能占三分之二以上?就是因为合作的力量。
合作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因为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合作就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己之长,补人之短”。不仅人与人,就是公司与公司、国家与国家间的合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聪明的企业很少单打独斗,他们都是在发展中设法与他人合作,利用别人为自己服务,同时让别人也能得到好处。耐克鞋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鞋供应商,但它居然没有自己的工厂,也没有一个做鞋工人。但它在全世界,有50多家工厂是它的合作伙伴,每年为耐克生产9000万双运动鞋。
与人合作不是占人家的便宜,让人家替你卖命,而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追求双赢,让大家都有好处、有利益。比如耐克,它节约了生产成本,能将精力专注于品牌的推广,只要耐克不倒,而为它生产的企业肯定也有利可图。这种双赢的模式,已被杉杉集团等许多国内企业效仿。
所谓双赢,就是交易的双方没有输家。就像李嘉诚先生说的那样:赚钱的买卖不一定是成功的买卖,而成功的买卖是双方都满意的买卖。谁不懂这一点,买卖绝对做不成,而且越来越没人理你。
一汽最初选择合作伙伴时,选定的是克莱斯勒公司,并成功地与之签订了轻轿车两用发动机的合同。但这时,克莱斯勒却贪得无厌,在一汽引进整车的时候,自以为奇货可居,便提高报价,想趁机捞一把。
不得已,一汽只好放弃克莱斯勒,转而把目光投向大众。诚恳务实的德国人很快和一汽签订了合同。现在,美国人看见中国到处都是奥迪的时候,才知道有一种心痛叫后悔莫及。
过去,我们经常说“损人利己”,认为要“利己”必须先“损人”。然而现在,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科技不断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逐渐认识到,“损人”不一定能“利己”,“利己”也不一定非要“损人”。
于是,通过有效合作而取得皆大欢喜结局的双赢观念逐渐形成了。波音与麦道、苹果和IBM、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过去是死对头,而现在呢?波音与麦道已经合并,苹果和IBM已经联合,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正在酝酿联合。
在人际交往中,双赢的法则同样有效。双赢是一种很高的智慧,能够帮助别人的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双方最终将获得独自奋战所不能拥有的东西。
一位南欧少年因烹饪失手而面目全非,仅剩下雕有深凹的灰色眼眶和两个鼻孔的鬼面活人;一对北欧夫妇痛失亲子,只能看见他们儿子的尸骨未寒的脸;现代的脸移植技术把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合成之后,南欧少年可以明目张胆的出门了,北欧夫妇的也能看见起死回生的“准儿子”了。
如今的时代,“双赢”无处不在:海峡两岸中国人追求的是“双赢”,国际贸易间要的是“双赢”,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双赢”总是最好的选择与结果。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也要遵循双赢的原则,把生活看做一个利己利他、互惠互利的合作的舞台,而不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角斗场。
吃亏不一定是坏事
人都有趋利的本性,自己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自己广结良缘。中国人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
一百货商店的老板是个半文盲,却经营有方,在人精成堆的生意场上,竟然打败了众多的竞争对手,生意特别兴隆。有人问他:“你的经营秘诀是啥?”他笑着说:“不字加一点,一人一块田,家家日子好,人人笑连连。”
原来他说的是一个“福”字,他解释说:“福就是吃亏,我宁愿少赚点钱,也绝不让顾客吃亏。在我这儿买东西,百挑不厌,包退包修,上门服务,负责到底,上门购物的人自然就络绎不绝了。也许,在某些商品上,我少赚了或者亏了本。但从长期、总体看,我肯定赚了钱,而且还能长久赚钱。所以吃亏不一定是坏事,我就肯吃亏,心甘情愿地吃亏。”
“吃亏是福”并不是简单的阿Q精神,而是福祸相依、付出与得到的人生哲学,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做生意,吃点亏、肯吃亏都是其不二法门。
人都有趋利的本性,自己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自己广结良缘。中国人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凡事都愿意吃点亏来帮助他人、奉献于社会,在日后肯定会得到同样的回报。
一个单位管库房的张大姐,不仅对工作一丝不苟,而且从不“顺”点小东西回家。一次她家的暖气片漏水,当时仓库的暖气片一大堆,要是她拿一片回家也没人说什么,因为有“厨师不会饿死”这个道理嘛!但她出于良知,觉得拿公家的东西亏心,所以花钱在外面购买。
她这样做,一般人都不理解,还有人讽刺她是“不会占便宜的傻大姐!”可是在后来企业改制的时候,她的这种“傻”帮助她继续上岗。当时她已经四十五岁了,没文化、没技术、没特长,按说会是下岗的重点对象。可领导说:“只要全厂有一个岗位,她就不会下岗的!”原因嘛,不说大家都知道。她不仅一直干到退休,而且退休后单位又返聘她,现在她每个月是双份工资。
害怕吃亏的人,最后往往却难以占到便宜。因为哪个老板不精灵?周围人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想一想,如果你时时事事都怕吃亏,都想着占便宜,而便宜往往只有一个。便宜都让你占了,谁还和你共处呢!成了孤家寡人还去占谁的便宜啊!
西汉时期,有一年过年前夕,皇帝一高兴,就下令赏赐每个大臣一头羊。在分羊时,大臣们却犯了难,不知怎么分。因为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
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一位大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说:“这批羊很好分。”说完,他就牵了一只瘦羊,高高兴兴地回家。众大臣见了,也都纷纷仿效他,不加挑剔地牵了一头羊就走。该大臣如此举动,不仅得到了同僚们的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器重。这不是天大的福吗?
“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凡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无一不是胸怀广、肯吃亏的人。相反,那些一事无成、庸庸碌碌的人,多半是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肯吃亏的家伙。这不是也证明了吃亏是福吗?
砂糖是甜的,精盐是咸的。它们是味道的两极,互为正反,如果想要使事物尝起来是甜的,只要加点糖就够了。然而事实上若我们再加上些盐,反而更能增强砂糖的甜度与味道。这是因为调和了互为正反的两种味道而产生的一种新鲜滋味,这个造物主绝妙的安排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吃亏肯定不是坏事。
让生活更滋润
如果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财观念,再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财方法,就能使得自己的钱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滋润。
有钱的感觉很好,因为80%的人生目标,比如有车有房之类的,可以通过金钱得以实现。而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金钱对任何社会、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钱是有益的,它使人们能够从事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个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对他人和社会做着贡献。
因此,现实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有钱人,至少不愿意生活过得很窘迫。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理财的观念,并慢慢学会理财。因为俗话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个人理财,简单地讲就是“如何管理自己的钱财”,就是指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和短期、中期和长期需求或收益目标,对个人的财产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管理,以实现个人财产的合理安排、消费和使用。
个人理财的目的有主要三个:一是增值,就是追求个人财富的最大化。二是节流,就是消费计划,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三是避险,通过完善的保险计划,可以使你个人在遭受意外灾难时,仍然能过着正常的生活。
至于如何正确的理财,这个话题太大了,绝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明白。但这几项理财的原则却是必须要遵守的。
(1)投资项目因人而异:投资项目还要因人而异,如果你在生活中比较稳健,收入又不是很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那么你就不要投资风险性较高的项目,可以考虑储蓄、国债这些风险性小的理财工具;而如果你生性喜欢冒险且家庭比较富裕,就可以利用股市、汇市这些风险高收益也高的投资方式。
(2)个人理财因人而异:在个人理财时一定要利用自己的长处、职业或兴趣爱好,如果你的工作可以每天接触金融信息,那么就比别人更有优势投资股票、债券;而从事危险性高的工作的人,就要考虑多买一些人寿保险;如果你有收藏邮票、钱币的爱好,不妨把它作为理财工具。
(3)不同阶段,不同选择:根据人生不同的阶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25岁至35岁之间,没有太大的家庭负担,精力旺盛,应尽力寻找高收入机会,广开财源,为将来打好基础;35岁至45岁之间,上有老下有小,负担较重,家庭生活的消费要占很大比例,因此应综合考虑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如购房置业、增加保险险种等;45岁至55岁之间,这时人的经济状况已达到顶峰,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高风险性投资;55岁以后宜守住现有产业,不必再从事新的风险投资,因为这个年纪的人以后的挣钱机会会越来越少。
(4)平常心态:理财不等于发财,这一点要明白。要知道,回报率和风险程度就是理财的双刃剑。要以平常的心态,确定适合自己的可行的回报率,不要有一口吃个大胖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