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处事全书
10406500000046

第46章 脚踏实地,在取舍中觅得突破(9)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在他的努力之下,越国终于日益强大,最终打败了吴国。

人们常常把停止退让和失败、放弃、躲避等这些词联系在一起,似乎退让总带有某种贬义和消极的色彩。然而退让却是人世间的节奏。退让包含了很多层意义,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当下生活的中止,是个积聚能量的过程,在这样的停止中具有了快速生长的可能。

人们在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不知道如何停下来。刚开始学滑雪的人,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当自己穿上滑雪板,从山上滑到山下,结果实际上是滚到山下,会摔许多个跟斗。滑雪的人都会发现根本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去保持平衡。热爱滑雪的人都会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习一段时间,将会学会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滑雪者就会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下冲。因为滑雪者知道只要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只要能停下来,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就不会被撞死。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

经常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越是好车,开得越快。比如像宝马和法拉利这一类好车,它们的高质量不仅体现在发动机系统上,更体现在刹车系统上。开这些车的时候,就敢于高速行驶,因为开车的人知道,只要踩刹车,车就能稳稳地停下来,不至于翻车或跑到马路外面去。但当我们开夏利车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开得和法拉利一样快,因为开车的人知道如果让它跑得太快了,就很难刹住车了,说不定就会撞栏杆或者翻了。所以说,没有把握停下来的车是跑不快的,人也一样,有“心机”的人,做事时会适时而止,以便更好的前进。

据说在阿尔卑斯山口立着这样的标牌,提醒人们留意两侧的风景:“慢慢走,欣赏啊!”慢慢,也就接近停止了。只有停下来才能欣赏到、读懂一些好的东西。

退让并不是从此以后就不再前进,相反,退让是为了在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以后更好地前进。

成功来自正确的判断

一个做事有“心机”的人从来不敢忽视判断的重要性。他们知道,一个英明的决断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所有的犹太人。68岁的贾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讨对策,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向德国的非犹太人求助,争取他们的保护。

办法定下来之后,关键是选择求助对象。两个儿子认为,应该向银行家金·奥尼尔求助,因为金·奥尼尔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视为他的恩人。波德默家族拥有潘沙森林的采伐权,是有名的木材供应商。金·奥尼尔是一家银行的小股东,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资助下发家的。40年来,为了支持金·奥尼尔打败竞争对手,波德默家族的钱,一直都存在他的银行。金·奥尼尔曾多次表示,如果波德默家族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他。

贾迪·波德默却不同意向金·奥尼尔求助,他认为应该向拉尔夫·本内特求助。拉尔夫·本内特是一位木材商人,波德默家族的人是为他打工起家的,经过他的资助,波德默才有了后来的家业。虽然很少往来,但心里从没断绝过感激和思念。最后,贾迪·波德默说,你们还是去求助拉尔夫·本内特先生吧,虽然我们欠他的很多。

第二天一早,两个儿子出发了。在路上,二儿子说:“我们不能去拉尔夫·本内特先生那儿,上次我见他时,他还提那700吨木材的事。要去,你去吧!我要去求金·奥尼尔。”于是,二儿子去了银行家那儿,大儿子去了木材商的家……

6年以后,贾迪·波德默的大儿子艾森·波德默,从日本辗转回到德国,寻找当年失散的弟弟。他四处打听,都没有结果。后来,他从纳粹档案中查到这么一条记录:银行家金·奥尼尔来电,家中闯入一名年轻男子,怀疑是犹太人。

1950年1月,艾森·波德默定居美国,2003年12月4日去世,终年83岁,留下一部回忆录、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和九个孙子、孙女。回忆录主要讲述他在木材商拉尔夫·本内特的帮助之下,怎样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该书的封面上写着:献给父亲贾迪·波德默先生!

判断的正误直接关系着事情的成败。一个英明果断的判断可以扭转乾坤,而一个错误的判断则会留下失败和遗憾。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征讨驻守在南阳的张绣,还没有取胜,忽然得知袁绍将乘虚而入,进攻打曹军的大本营许都,曹操只得收兵撤退。张绣一看曹操撤退,立即决定追击。

贾诩连忙劝阻:“千万不要贸然追击,否则有可能吃大亏。”张绣认为敌人已经退却,哪里有不追赶的道理?他不听劝告,联合刘表的队伍一同追击曹操的军队。大约追赶了十多里路,追上曹军断后的部队,结果曹操的士兵奋勇应战,张绣、刘表大败而归。张绣惭愧地对贾诩说:“还是你说得对啊!我的力量确实比不过曹操,所以不能取胜,后悔没有听你的话。”这时贾诩却说:“现在你应该赶快掉过头去追曹操,肯定会打一个大胜仗!”张绣、刘表疑惑不解:“我们乘胜追击反而吃了大亏,现在我们打了败仗,您却说应该果断追击,这是为什么呢?”贾诩胸有成竹地说:“情况已发生变化,与以前不同了,你们只管追去,越快越好,如果不胜,我拿脑袋担保!”

刘表不相信贾诩的话,坚决不愿再出兵。张绣虽有疑虑,但还是相信贾诩的判断,重新整顿了残兵,再去追赶曹军。这一次,两军接触,厮杀一阵,果然曹军越战越弱,抵挡不住,一路丢下许多车马粮草,慌忙地逃走了。张绣大获全胜,缴获了一大批战利品。满载而归。

张绣急忙地问贾诩:“第一次我用精兵去追曹操的退军,你说追不得;第二次你却劝我用败兵去追击取胜的曹兵,反而能取胜。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贾诩解释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啊!曹操是个非常懂得用兵的人,他一定不会不作防备就随便退却的。你虽然很善于用兵,但还是不如曹操力量强大。曹操退却时,必定会作好防追击的准备,我估计他会亲自率精兵断后。你去追他,当然要吃亏了。但是曹操打了胜仗却还是急着搞撤退,这就很不正常了。我猜想很可能是有人进攻许都,或是朝廷内部出了问题。你第一次追击,他已将你打败,他就放心了,他自己一定亲率主力军队先走了。即使留下断后的部队,也不会是有什么战斗力的部队了,肯定不是你的对手。你第二次是出其不意地追击他们,你想,这怎么能不打胜仗呢?”

张绣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连连称赞:“高明!高明!”从此以后,贾诩便获得张绣的信任了。

做事有“心机”的人能根据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贾迪·波德默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判断木材商会对自己的家人施以援手,而银行家会对自己的家人不屑一顾。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判断完全正确。去找木材商的儿子得到了帮助,保全了性命。而去找银行家帮助的儿子却被打入狱中。在第二个故事中,张绣每一次追击曹军时,因为在判断的时候没有充分分析形势,所以失败了。而贾诩能够从整个战争的形势出发,对整个事件作出分析,所以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张绣听从了他的建议,所以在第二次追击中,获得了胜利。可见,成功来自于聪明的判断。聪明的判断来自于对整体事件的把握,来自于独到的眼光和预见。没有眼光的判断,就没有十足的胜算。只有充分地了解形势,并由此而对事情做出正确的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判断。

“心机”往往来自聪明的判断。一个正确的判断可以缩短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一个错误的判断有时候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敢于迈出第一步

想好了就去做,勇敢迈出自己的第一步。迟疑不决,犹豫不定,只会使你一事无成。

企业巨子迈克尔·戴尔总喜欢这样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主意很好,就去试一试!”

当迈克尔·戴尔进入得克萨斯大学的时候,像大多数大一学生那样,他需要自己想办法赚零用钱。那时候,大学里人人都谈论个人电脑,但由于售价太高,许多人买不起。一般人所想要的,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又售价低廉的电脑,但市场上没有。戴尔心想:“经商销的经营成本并不高,为什么要让他们赚那么厚的利润?为什么不由制造商直接卖给用户呢?”戴尔知道,IBM公司规定经销商每月必须提取一定数额的个人电脑,而多数经销商都无法把货全部卖掉。如果存货积压太多,经销商会损失很大。于是,他按成本价购买经销商的存货,然后在宿舍里加装配件,改进性能。这些经过改良的电脑十分受欢迎。戴尔见到市场的需求巨大,于是在当地刊登广告,以零售价的八五折推出经他改装过的电脑。不久,许多商业机构、医生诊所和律师事务所都成了他的顾客。

有一次戴尔放假回家时,他的父母表示担心他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想创业,等你获得学位之后再说吧。”戴尔答应了,可是一回到学校,他就觉得如果听父母的话,就是在放弃一个一生难遇的机会。“我认为我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个月后,他又开始销售电脑,每月赚5万多美元。戴尔坦白地告诉父母:“我决定退学,自己开办公司。”“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父亲问道。“和IBM公司竞争。”他的父母觉得他太好高骛远了。但无论他怎样劝说,戴尔始终坚持己见。终于,他们达成了协议:他可以在暑假时试办一家电脑公司,如果办得不成功,到9月他就要回学校去读书。

戴尔回学校后,拿出全部储蓄创办戴尔电脑公司。他以每月续约一次的方式租了一个只有一间房的办事处,雇用了第一位雇员——一名28岁的经理,负责处理财务和行政工作。在广告方面,他在一只空盒子底上画了戴尔电脑公司第一个广告的草图。他的一位朋友按草图重绘后拿到报馆去刊登。戴尔仍然专门直销经他改装的IBM公司个人电脑。第一个月营业额达到18万美元,第二个月26.5万美元,不到一年,他便每月售出个人电脑1000台。于是,戴尔毅然地走出了学校,开创自己的事业。

到了迈克尔·戴尔的其他同学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的公司每年营业额已达7000万美元。

万事开头难,行动的第一步是难迈出的。很多人执念于周全的计划,详细的成本考虑。他们把种种困难全部一一挖出,然后在脑海中寻思各种克服的方法,结果又有新的困难产生,越来越千头万绪。最终他们被困难的复杂与庞大压倒,在行动之前就已放弃。这种人明显欠缺决断力与行动力。但实际上有再大的先见之明,再准确的事先判断能力如果不付诸实行,也显得毫无意义。

要使美梦成真的唯一途径就是去实践它,只要定位清晰,目标明确,那么当你投入一分心力,也将向成功走近一步。万事开头难!要干成一件事情,人们总是觉得迈第一步困难重重,总是下不了决心。于是便迟疑不决,犹豫不定,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天,这样推来推去便延误了时间,也就推迟了成功之日的到来。对于一个想干一点事情的人来说,这样迟迟不见行动是十分有害的,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而且意志消磨,使自己逐渐丧失进取心。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常常缺乏开始做的勇气。但是,如果你鼓足勇气开始做了,就会发现做一件事最大的障碍往往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更主要是缺乏行动的勇气,有了勇气下决心开了头,似乎再往下做就会有顺理成章的事情。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这样不断地做下去,你就会发现离目标越来越近,你的目标正在渐渐地化为现实。

有“心机”的人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迅速、果断。观望、徘徊或者畏缩都会使你延误时间,以至使自己的计划化为泡影。

做事绝不拖延

做事有“心机”的人,总是那些能够在对一件事情拥有新鲜感及充满热忱的时候,就立刻迎头去做的人。

费拉尔是一名保险推销员,他最大的快乐是带着钓竿和猎枪到丛林深处钓鱼打猎,几天后,再心满意足地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泥泞回家。但是,令他感到困扰的是,这项爱好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有一天,他从外面归来,回到工作岗位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十分奇异的想法:自己可以在荒野之中开展业务。因为铁路公司的员工正居住在铁路的沿线,同时荒野中还散居着许许多多的猎人和矿工,这都是潜在的客户。这样一来,他便可以在外面狩猎中,兼顾自己的工作。

接着,他开始着手计划,打点行李,进行行动前的准备工作,以免被犹豫和拖延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导致自己最终放弃这项奇异的计划。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他便沿着铁路沿线开始工作。

那些与世隔绝的人们对他的态度十分友善和热情,他的工作因此开展得十分顺利。在和他们的接触之中,费拉尔与他们发展起了深厚的友谊。他教他们一些生活中的小手艺,给他们讲外面世界中的传奇故事。因此,他经常成为他们店中的尊贵宾客。在短短的一年中,他们的业绩突破百万美元。

凡事拖不得。鲁迅的写作经验就是“马上”。鲁迅在一篇题叫做《马上日记》中写道:“……然而既然答应了,总得想点法。想来想去,觉得感想倒偶尔也有一点的,干时接着一懒,便搁下了,忘掉了。如果马上写出,恐怕倒也是杂感一类的东西,于是乎我就决计:一想到,就马上写下来,马上寄出去,算作我的划到簿。”他还在逝世的前一个月,写过一篇叫《死》的文章,说由于生命产生了“为先前所没有的”、对一切事情“要赶快做”的想法,“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记得了自己的年龄”。鲁迅经验的可贵,就贵在“马上”和“要赶快做”上。

“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做。”许多人的事业因拖延而导致失败时,常常后悔地这样说。

拖延往往会生出悲惨的结局,恺撒因为接到了报告没有立刻研读,遂至一到议会便丧失了生命;拉尔大佐正在玩牌,忽然有人送来一个报告,说及华盛顿的军队,已经进展到拉华威,他将来件塞入衣袋中,牌局完结他才展开那报告,他立刻调集部下、出发应战,但时间已经太迟了,结果全军被掳,而他本人也命丧战场。仅仅是几分钟的延迟使他丧失了尊荣、自由与生命!

怎样才能克服拖廷的习惯呢?以下几点可供我们参考:

1.立即动手。你的庭院该打扫了吗?现在就去找工具。得交报告吗?马上拿出纸列出几个要点。要勒令自己,决不拖延,有事及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