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季昶,绛州龙门人,武则天即位后,薛季昶还是个普通百姓。只因他上了一道很好的奏章,受到武则天的称赞,破格提拔为监察御史。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派侯味虚统率军队攻辽,战争很不顺利,侯味虚怕受处分,上奏武则天,说辽军声势很大,交战时常有蛇虎给他们打头阵,以此推卸责任。为弄清实情,武则天派薛季昶任河北道按察史前去查看。薛季昶一到军中,立即砍了侯味虚的头,然后上表揭发了侯味虚畏敌欺君之罪。同时,薛季昶又对一些政绩较好的官吏,给予不同的奖励,使河北吏治大为改观。因此,以后哪里难治理,武则天就派薛季昶前去。
武则天识人有术,既重视内官,又不忽视外官,使中央与地方能形成一股正气,对巩固自己的政权,加强自己的统治,都起到重要作用。
知人善任的宋太祖
自古以来,一切在上位的人,凡能知人善任者,其事业基本有成。如果用人不分贤愚,不辨臧否,不知当用不当用,而随意用之,或恂私情而用之,势必导致事业衰败。
在历史上一提到知人善任,很少有人能想到宋太祖赵匡胤,其实他也是知人善任先贤行列中难得的佼佼者,甚至有些方面,是任何帝王所不及的。最值得称颂的是,那些善于溜须拍马、看风使舵、阿谀逢承、谄媚取宠的人,在赵匡胤面前,只能受到鄙视,而得不到重用。
赵匡胤自陈桥驿返京后,当日便举行禅位大礼。百官就列于崇元殿,诸事齐华,只待周恭帝宣读禅位制书。周恭帝早晨还好好地当着皇帝,哪曾想到吃晚饭的时候就得让位了,哪里能想到预备禅位制书。事情匆匆,又怎能来得及撰写禅位制书。可是没有禅位制书,怎么行禅位礼?再简单,也不能周恭帝只说句“帝位让给赵匡胤了”就算了事,总得有个典礼的样子。典礼的中心内容是读禅文,无禅文怎能成礼?然而正当需要宣读禅文的时候,才意识到忙中出错,没有禅文。就在这紧张的关键时刻,翰林学士陶谷在一旁从怀中掏出禅文从容进上。尴尬的局面顿时烟消云散。禅让大礼告成,一切举措尽皆如意。
在禅位礼中,陶谷可谓立了一个大功,如以雪中送炭、雨中送伞来形容他的功劳,未免太轻了。禅文对赵匡胤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甚至使人听了感到肉麻。陶谷善于看风使舵,很善于说听者愿听的话。他预料到必行禅位礼,行禅位礼,必有禅位文。他也估计到这突如其来的禅位礼,不会有谁先撰好禅位文,于是他恰到好处地填补了这一空白。他也觉得在急需而没有的情况下献出来,才更显得可贵。禅位礼像预想的那样过去,陶谷非常得意,他觉得他为赵匡胤在开创帝业上立了一桩奇功,他认为赵匡胤一定会给他满意的报答。群臣都以羡慕或忌妒的眼光看着陶谷,觉得陶谷在关键时刻给自己立好了向上爬的阶梯,无疑,日后会高升,遗憾这样的窍门自己为什么没想到。
赵匡胤知道陶谷有非凡的才华,更知道陶谷在禅位上的重大贡献,他由衷地感谢陶谷在那尴尬时刻帮了大忙。可是如何使用这个人呢?是根据他为自己帮了大忙而赏个高官呢,还是根据他的德才,按需而用呢?赵匡胤在用人的关键时刻选择了后者。赵匡胤觉得陶谷多才少德,是一个投机取巧、谄媚取宠的人。他今天能对自己看风使舵,明天又不知对谁看风使舵,对这种人是不能重用的。所以赵匡胤对陶谷,既感谢他,又鄙视他。
在历史上,有的人因善于投巧而被重用,可赵匡胤用人要看真才实学,不看那些赏心悦目的投巧。有个护国节度使郭从义,善于骑驴击球。当他来朝时,赵匡胤令他做表演,郭从义非常高兴,想乘此机会取悦于太祖以便获得高升。他换了衣服,跨在驴上,手持球棍,驰骋击球,用尽技巧。太祖看得很高兴,击毕,赐给座位休息。郭从义见太祖高兴,以为一定会得到提拔。可是没想到太祖竟然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的球技确实精彩绝伦,但是这种事,不是将相所应干的。”郭从义听了大失所望,非常惭愧。
用人好坏,是关系国家兴亡成败的大事,宋太祖在用人上,可称得起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明君。
赵普荐人有术
赵普在两次荐人上,触怒了赵匡胤,但他不畏龙颜大怒,不虑自己得失,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终使赵匡胤改变了态度。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他巧妙地利用了自己与赵匡胤的特殊关系;二是他的耿耿忠心和秉公处事的精神打动了赵匡胤。
赏罚制度,历代都有,但实施起来,却受到帝王个人意识的严重干扰,该罚不罚,该赏不赏之事屡有发生,围绕着这个问题,也就时常出现君臣之间的争论。至于争论的结果,那就很难说了。
宋初,赵普在官员的任命和提升上,也和宋太祖赵匡胤发生过这样的争论,结果又如何呢?
赵普是宋初著名的政治家。年轻时他与赵匡胤相交流,彼此引为知已。后来赵匡胤升任后周殿前都检点、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普便出任赵匡胤的幕僚、掌书记,成为赵匡胤的心腹谋士。在陈桥兵变中,赵普积极谋划,使赵匡胤成功地黄袍加身,登上皇帝宝座,建立宋朝。入宋之后,为了宋朝的长治久安,赵普向赵匡胤建议削夺地方藩镇的权力,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加强中央集权。赵普的建议很快被赵匡胤采纳,不仅成功地削除了藩镇割据的隐患,而且为宋代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赵普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作出深谋远虑地决断,使得他与赵匡胤形成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君臣关系。连宋太宗赵光义也说赵普与他是故旧之友,能决断大事。
赵普年轻时活跃于官场,书读的很少,后人曾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赵普的经历及他与赵匡胤的特殊关系,使得他有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事的方法。
赵普性情耿直,深沉豁达,但言语之间却时常盛气凌人。他曾多次同人谈到赵匡胤在微贱之时的不足之处,弄得赵匡胤只好对他解嘲地说:“倘若在山野之间能分辨出谁是夫子,谁是宰相,那么人们就都去物色了。”
虽然赵普性情耿直,言语直率,但他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忠心耿耿地辅佐赵氏兄弟。宋朝初年,任宰相的范质等人是后周旧臣,这些人多心胸狭隘,对赵匡胤唯唯诺诺,墨守成规。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范质等人同日罢相,赵普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赵普任宰相后,一改唯唯诺诺的风气,他的刚毅果断,厚重有识,是前任宰相所无法比拟的。
一次,赵普荐举某人担任某官,赵匡胤不采纳他的意见。第二天,赵普再次上奏荐举,赵匡胤还是不采纳。第三天,赵普仍荐举这个人,赵匡胤大怒,将赵普的奏章撕碎扔到地上,赵普面不改色,跪在地上将撕碎的奏章一片一片拣起来,拿回家中,将碎片拼贴在一张纸上,过了几天,赵普拿着粘贴好的奏章,照旧上奏荐举某人担任某官。赵匡胤为赵普的固执所折服,也为他的耐心所打动,终于批准了赵普的请求,任用了这个人。
还有一次,有许多官员应当提升,奏章报到赵匡胤那儿,赵匡胤一看,准备提升的官员中有一个人平素就让他很讨厌,便打算不提升他。赵普听说后,认为这个人应该得到提升,便坚持请求赵匡胤提升这个人。赵匡胤见赵普固执己见,便赌气似地说:“朕决心已定,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样。”赵普说:“刑罚是用来惩办作奸犯科的,封赏是用来酬劳有功绩的,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而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岂能以陛下个人的喜怒好恶来决定。”赵匡胤闻听此言,心中大怒,站起身来,拂袖而去。赵普见赵匡胤怒气冲冲地起身离去,便跟在赵匡胤的后面。赵匡胤进了后宫,赵普就站立在宫门外,久久不肯离去。后来,赵匡胤怒气消了之后,觉得赵普的话有道理,同时也为赵普的一片苦心所感动,便同意了赵普的请求,给这个人升了官。
秉公敢谏,不虑生死,这是古代诤臣的一大特点。
赵普在两次荐人上,触怒了赵匡胤,但他不畏龙颜大怒,不虑自己得失,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终使赵匡胤改变了态度。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他巧妙地利用了自己与赵匡胤的特殊关系;二是他的耿耿忠心和秉公处事的精神打动了赵匡胤。
赵普如此荐人,在历史上虽有,但并不多见。
不计小过,量才为用
一些人虽然犯了错误,但确有不凡的才干,如若埋没十分可惜,应该给他们机会,量才使用。
宋朝的时候,奸臣秦桧当权,有个书生模仿他的笔迹,以他的名义写了封信去拜谒扬州太守。太守发现这是一封假信,就将这封信送给了秦桧。秦桧见了这人,反给他一个官当。有人问秦桧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此人有胆量以我的名义写信,就不是一般的人物。如果不用一个官职将他束缚住,他就会逃到北方,或者逃到南方去为我们的对手效力。”
宋仁宗时,韩瑜任陕西安抚使,范仲淹任陕西宣抚使,共同抵御西夏。有姓张、李的两个青年,想为韩瑜和范仲淹出谋划策,又不好自荐,就刻了一个石碑,将自己的才干德行吹嘘了一番,让人抬着这个石碑从韩、范二公面前经过。韩、范二人见了,反而起了疑心,没有重用他们。后来,这两个人就逃到西夏去了,化名张元、李昊。西夏国主元昊听说了此事,十分好奇,就请他们去面谈,发现两人果然有才。元昊非常高兴,将他们视为谋臣,后来这两人成为大宋西部边境的大患。由此看来,奸臣秦桧的做法,远远超过韩范二公。
北宋时,有人伪造韩魏公韩琦的信去拜谒福州知府蔡襄,蔡襄虽然很怀疑他,但见那人颇有豪侠之气,就给了他钱三千并写了回信,派士兵送他回去,还带了一些果物送给韩魏公。那个人到了京城,拜见了韩魏公,立即请罪,韩琦缓缓地说:“蔡襄权力有限,恐怕不能完全解决你的问题,夏太尉在长安,你可以去见他。”随即为他写了书信。魏公的属下十分不理解,认为不惩罚他已经够了,何必再写书信。韩魏公说:“这个人能伪造我的信,又能感动蔡襄,可见他的才气不凡。”那人到了关中,夏太尉竞让他当了官。
又比如宋哲宗年间,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刚上任时,商税务官押来了一个偷税的人。原来是南剑州乡贡进士吴味道,他带了两个特大的包袱,封皮上写着苏东坡的名字和官衔,送给苏轼。东坡询问他包袱里是什么东西,他愁眉苦脸地回答道:“我今年秋天有幸承蒙乡里推荐,朋友让我参加省试,送给我钱百千,我就置办了建阳纱360个,考虑到路上所经过的乡镇,都要抽税,到了东京就剩不到一半了。我暗想,当今天下最有名望而又爱褒奖后进的,只有翰林学士您了,即使事情败露,也必然会同情我。我就借先生的名义,封了包裹带着走。不知道先生已经到达这里来做知州了,实在罪责难逃。”苏轼将他审视良久,大笑,叫掌笺史把那两包东西原来的封面换下来,换上他亲笔所题的新封皮,上面写着他的新官衔,并写了一封给他弟弟苏辙的信交与吴味道,告诉他:“这回你就是上天也没有妨碍了。”
不久,吴味道进士及第。
宗泽慧眼识岳飞
领导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会重用什么样的人。从他的识才用人上,能看出他的德行和品位。宗泽发现岳飞,其实是两位主战派的惺惺相惜。
岳飞是南宋时的抗金名将。他能够被朝廷发现并能受到重用,是与宗泽分不开的。
靖康二年(1127年),宗泽率军转战开德府,接连同金军大战13次,均都取得了胜利。在一次两军对阵交战过程中,岳飞见金军两个旗手在阵前摇旗呐喊,鼓动厮杀,便立即弯弓搭箭,两发两中,人倒旗落。顷刻间,敌军乱成一团,岳飞率军乘势发起攻击,金军死伤无数,溃败而逃,岳飞获胜,并缴获了大量兵器。
不久,宗泽又率领部队分兵北上。岳飞所率一部在北上途中与金军在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相遇。金军凶猛扑来,岳飞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与金军展开激战。由于岳飞英勇顽强,指挥得力,士卒个个拼命同金军战斗,最后大获全胜。经过开德、曹州两次大战的胜利,宗泽对岳飞的英勇善战非常钦佩。
有一天,宗泽把岳飞召去说:“你的英勇与智谋,武艺与才气,就是古代的良将也不能超过你,但是只擅长野战,还不是万全之计。”宗泽非常喜爱岳飞的才华,因此有意对其栽培,为使其了解、精通更多的作战方法,便送给岳飞一张作战的阵图。岳飞接过阵图仔细看了以后,便对宗泽说:“古今时代不同,平原和山地不同,怎么能按一定的阵图用兵?”宗泽反问道:“像你这样讲,阵法岂不是没有作用了?”岳飞回答说:“列阵而后战,乃兵家的常规,但其运用之妙,却存乎一心。”宗泽听了岳飞的议论,心中十分佩服,认为岳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
南宋建立后,岳飞向皇帝宋高宗赵构多次上书,要求北上抗金。但是,宋高宗却认为岳飞官小职微,越职上奏,便把他革职。然而,岳飞抗金报国之心毫不动摇,于是便投奔张所,被任为武经郎,充中军统领,在都统制王彦部下当偏裨将。岳飞随同王彦渡过黄河抗金,因为岳飞同王彦的意见有分歧,便脱离了王彦部去投奔宗泽。这时,宗泽已调任东京留守。岳飞到东京后还未见到宗泽,就被王彦的部下捉住,正当王彦要按军法处斩岳飞时,宗泽正好赶到,并发现王彦将要处斩的人就是在开德、曹州大捷中建立奇功的岳飞,立即让王彦将其当场释放,并留军前听用。
不久,抗金前线传来急报,说金军又要进攻汜水关(今河南汜水镇西),宗泽立即命令岳飞率500名骑兵出征迎战。岳飞接受命令后星夜兼程赶到前线,他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奋力拼杀,经过激战,大败金军,凯旋而归。宗泽立即擢升岳飞为统制官,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宗泽慧眼识奇才,而岳飞没有辜负宗泽的提携与期望,建立了抗金的奇功异勋。宗泽去世后,岳飞随从杜充南下。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杜充投降金军。岳飞在广德、宜兴一带坚持抵抗。次年,金军被迫北撤。岳飞乘机率军袭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南京),并被提升为通泰镇抚使。绍兴二年(1132年),任承宣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屯鄂州(今武汉市武昌)。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让金兵闻风丧胆。岳飞曾多次上书宋高宗,屡请北伐,反对屈辱求和。
绍兴九年(1139年),宋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岳飞上表称“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次年,金军兵分四路,大军南下,侵入河南。岳飞出兵迎击,节节胜利。后又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高宗班师诏,继续率部抗击,在郎城大败金军,收复颍昌(许昌)、郑州、洛阳等地,继而又在朱仙镇大败金军。这时,两河义军纷纷响应,收复河北指日可待。但因高宗、秦桧一心求和,连下12道诏书,催命岳飞班师,使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岳飞回到临安后,被解除了兵权,改任枢密副使,不久,被秦桧诬陷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岳飞同其子岳云以及部将张宪一同惨遭杀害。
忽必烈用人重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