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10460000000046

第46章 能力强靠“鲸吞”(2)

毛主席年轻时在长沙读书的时候,长沙城里有个定王台,当时的湖南省立图书馆就坐落在这里。图书馆楼上有各种中外书籍,楼下大厅是阅览室。这个图书馆刚开办不久,每天去看书的人也不多。但每天一开门,就有一个穿着朴素、高高个子的年轻人,不急不缓地走进馆里来。他借到了书,就伏在阅览室的桌前,用心地看,一直要到闭馆的时候才出去。这个年轻人,天天如此,风雨不误,他就是毛泽东。他每天在这里专心致志地读书,只在中午的时候,才出去买几个包子或烧饼,用来充饥。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曾说:他“一到了图书馆,就像牛进了菜园,拼命地吃!”毛泽东什么书都找来读,有关中国的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在这期间,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原始论》、赫哲黎的《天演论》、穆勒的《名学》、斯宾塞尔的《群学肄业》、孟德斯鸠的《法意》和卢梭的《民约论》、《社会通诠》等,以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艺作品……总之,凡是当时从外文译成中文的名著,他差不多都读遍了。

但是,毛主席读书,并不是简简单单一次读完就算了。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会议上,谈到读《红楼梦》的时候,他深有感触地说:“至少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其实,有些小说,他何止读5遍呢。他提倡,看书应该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60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

通过这样一种广泛涉猎、而后又反复阅读吸收,使他能够通古博今,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位杰出的伟人。

学习中“牛食”法注意事项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这样做:

①凡值得读的书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着眼于了解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慢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②读过一本书后,须笔记纲要、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③读书还须力求做到三性:韧性、记性、悟性。有韧性没记性读了白读。有记性没悟性,书是死书。

悟性至关重要,一举满盘皆活。此外,学无定法,到底如何操作,还得因人而异。

资料卡片法就是用卡片来摘录有关资料的学习方法。

每一张卡片一般只记一个问题,可以简略记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内容,一段精辟的话,一个典型生动的例子,一个论题,甚至是某篇文章的出处或文章作者的介绍,还可以将自己看书或思考问题的“一闪念”,或某个疑难问题写在卡片上。人们可以分门别类地把几十种、几百种资料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放在一起,便于进行对比和研究。

而整本的笔记,不同类别的资料都杂乱记在那里,就像大杂烩,时间一长,容易忘记,也不好查找。

这个作业本随意记一点,那个练习本也随意记一点的做法也存在着不易查找的弊端,没有卡片资料那样方便查阅。

因此资料卡片法最大的优点是灵活,便于整理、查找。卡片积累到一定数量就要按内容、性质分类编目。类和目之间要有导卡,卡片上要注明出处,作者、时间、页数,一卡一事,标上醒目的标题、标签,以便翻阅使用。卡片用后放回原处固定部位,以方便查找,用起来得心应手。即把所要记住的知识要点记在一张小卡片上,以便于随时储存、提取、携带,供查找、记忆和积累资料。

“卡片”积累成大家

(吴晗的“摘记卡片” ) 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擅长以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优美的文笔撰写文章,这笔力来自他独特的“摘记卡片”。几十年里,吴晗凡是遇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就摘记在卡片上,并按内容、性质分类保存。他做卡片的经验是:一张卡片只写一个内容,加上题目,注上类别,并写清楚资料来源,即作者、书名、页码等。

(杰克·伦敦各色小纸条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也喜欢应用这种方法,只是他用的是小纸条,而不是卡片。凡是到过他家中的人都觉得很奇怪: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纸条,初到他的房间里的人还以为那是什么特殊的装饰品呢。

实际上,这些小纸条并不是空白的。上边写满了各种各样他搜集来的材料: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杰克·伦敦从来不愿让时间白白地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去。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小纸条;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他一边穿衣,一边读着墙上的小纸条;刮脸时,看镜子上的小纸条;在踱步休息时,他一边回忆小纸条上的内容,一边到处寻找启发创作灵感的词汇和资料。不仅在家里是这样,外出时也一样。外出的时候,杰克·伦敦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只要一有空就随时随地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记一记。由于他这样锲而不舍地搜集、积累材料,一点一点地把材料装进了自己的脑子里,再加以灵活运用,因此,他写出了一部部光辉的著作。

借助“卡片”学英语

资料卡片法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很明显。中学生在学习新单词时,最好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学习的方法越多,记忆的效率就越高。专家们建议:先多次大声朗读,然后遮住单词进行书写和讲述。一天学习的新词不要超过30个。利用索引卡片把家里熟悉的东西与新的学习材料联系起来,每隔几周复习一遍。对于语法,学生只有在能够用自己的话和例子来说明语法规则的情况下才能掌握语法规则。

大学生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实际知识,合理安排学习很重要。如果把重点用卡片摘录下来,借助学习卡片将重点分类,这就更容易消化成堆的学习材料。在考试前,借助学习卡片或学习笔记复习教材内容对考试十分有利。

因此,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资料卡片法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特别在中学的学习中,资料卡片法对其他学科也很有借鉴意义。如一位物理老师在他的学习方法指导中指出:“现行教材是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列的。到了总复习阶段,应该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去考虑,把各章节的知识重新归纳、整理,并形成知识网络。一般按力、光、热、电学等分类进行,从而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后的知识,若把一些基本点、重点、难点、知识间的联系要点、易错点等制成学习卡片,可以节省以后再复习时间。在考试前只要翻一翻,其精华即可尽收眼底,不必对着厚厚的书本而难以下手了。

对卡片定期“盘货”

但是积累资料是一项艰苦且需耐心、细心和毅力的劳动,为此,首先要勤快。一人一天做上几个卡片,大学几年,以后工作几十年,日积月累,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资料积累起来了,要充分发挥作用,要与别人相交流,更多更快地获取新知识。其次是要进行定期整理。“经常翻翻”,“温故而知新”,在旧资料上常会有新的发现,激发出新的创作灵感。要定期清库、查库,及时将一些过时的、不存在使用价值的资料剔除,又要及时补充新资料。这样,才能够节约时间,提高记忆效果,方便而高效。

在对资料卡片进行定期整理的时候,可以借鉴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的“盘货式”读书法。

“盘货式”读书法,就是指要随时摘抄有关资料,并定期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归纳和提炼,就像商店要随时进货,并定期进行盘点一样。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自学者提出来的,它是提高自学能力和自学成才的有效方法。

自学者在读书过程中,大都总会摘录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怎样使这些摘录下来的资料为我们所用呢?芽 重要的方法就是将这些资料定期迸行分类、比较、归纳和提炼。没有分类,纲目不分,就会一团乱麻,笔记本就会成为杂记本;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分不清精华和糟粕,选不出最佳的东西;没有归纳,就会一盘散沙,抓不住要点,总结不出规律;没有提炼,就不能使知识升华,不能在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创造,这是四个互相有别、相互衔接的过程。学习上的每一次“盘货”都会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从而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有所创造。这一学习过程也就像当“二传手”一样,自学者要善于把别人的或书本上的知识摘抄下来,吸收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把它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上,最后才有可能出成果,这也是学习上的吸收、消化和创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