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10488100000027

第27章 光环背后,身世揭秘——正说被误读的世界名人之秘史(3)

切尔特科夫本为上层贵族的出色军官,但他抛却军职,舍弃锦绣前程,回到自己的庄园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并把部分财产分给农民。这与托尔斯泰的理想非常相似,于是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的友谊从1883年开始一直延续到托尔斯泰逝世。切尔特科夫不仅是托尔斯泰的好朋友,而且他也介入和干预了托尔斯泰的私人生活,并直接导演了文学遗产继承权之争。1910年7月22日,切尔特科夫草拟了一份关于文学遗产继承权的最后遗嘱,让托尔斯泰签了字。遗嘱的主要内容是托尔斯泰的一切文章、手稿、日记、信件全由小女儿萨莎继承,并移交切尔特科夫出版。然而,随后他给托尔斯泰写去一封“充满了责备和控诉”的长信,指责他“说的是一套,做的和生活的又是一套”,终于促成矛盾空前激化。托尔斯泰“感觉到自己被撕成两半”,左右为难,进退维谷,遂下定决心到庄稼人的茅舍度过余生。

但是,对于托尔斯泰这样一位道德高尚、意志坚强的老人,不大可能由他人操纵摆布。假如没有早在19世纪80年代已产生的离家出走的思想基础,遗产之争的后果就不一定会如此。所以,有人便认为出走的原因应从托尔斯泰的内心深处去找。他的崇高理想和沙皇专制下严酷现实的尖锐对立才是他精神长期痛苦的根源,离家出走客死他乡不过给这种痛苦平添了几分悲剧色彩罢了。

也许是许多复杂的因素纠合在一起促使托尔斯泰作出了弃家出走的震惊之举,但又有谁能真正弄清作家当时的心理状态呢?无论怎样,都不会影响这位文学巨匠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爱迪生为什么拒领诺贝尔奖

到底是什么样的仇恨,能让大名鼎鼎的发明家爱迪生和特斯拉连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也置之不顾?

自诺贝尔奖成立以来,世界上无数致力于研究的专家学者都希望获得这个拥有至高荣誉的奖项。然而,在诺贝尔奖历史上,也有许多获奖者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而拒绝领奖,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发明家爱迪生。1912年爱迪生和特斯拉一同被评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然而,由于两人是死对头,他们没有领奖。

到底是怎样深的仇恨能让爱迪生和特斯拉愿意放弃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这要从两人在物理学方面的研究说起。

因为仰慕爱迪生,1884年特斯拉被巴切勒推荐到美国加入爱迪生的公司。特斯拉和爱迪生天生就属于水火不相容的人,他们两人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爱迪生注重实践,是位凭经验在摸索中进行发明的人。特斯拉是那种注重理论的人,他觉得爱迪生的做法是十分愚蠢的。他认为实验必须要有理论依据做基础,而不是像爱迪生那样光一根灯丝就做了1000多种尝试。

有一次,特斯拉同爱迪生谈论起发电机的几种潜在的改革可能。爱迪生轻蔑地说:“如果你能做成,付你5万美元。”特斯拉用几个月的时间对发电机进行改革试验,把改革后的附件装入发电机后,他完全成功了。当他向爱迪生索取5万美元时,爱迪生却回答说:“特斯拉,你不知道我们美国人爱开玩笑吗?”因为特斯拉的才能过于突出,所以屡次受到爱迪生的排挤和迫害,他愤然从爱迪生的公司辞职。

众所周知,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在那之后爱迪生更是投入很多精力去改良自己发明的电灯,努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由于当时没有高效的交流电动机,爱迪生在送变电方面使用的是110伏的直流电。而此时,特斯拉发明了适合交流送电的电动机,威斯汀豪斯公司随即将这项专利买下,在大城市中建立了交流电网,迅速推动着交流送电的普及。

特斯拉以前曾经在爱迪生研究所就职,可以说特斯拉在物理学电流方面的研究进步离不开当初爱迪生对他的培养。可如今,爱迪生的这位昔日部下发明的电动机给爱迪生的商业发展带来了威胁。或许是出于主观上的愤怒,爱迪生开始了反击,展开了积极的宣传攻势,声称交流送电方式十分危险。由于每年都有几十人在高压电线旁触电致死,这种说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慌,许多人开始拒绝使用交流送电,这对威斯汀豪斯公司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当时刚好纽约州在寻找能够替代绞刑的更为人道的死刑执行方法,爱迪生为了强调交流电的危险性,便诱导威斯汀豪斯公司制造执行死刑的机器。但这项实验反而对交流电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使用交流电的电椅根本无法使死刑犯人一次丧命。

面对爱迪生的种种反击,特斯拉怒不可遏,商业利益的碰撞直接导致两人关系的迅速恶化,两人自此成为水火不容的死对头。于是,当特斯拉听说自己和爱迪生共同被选定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更是公开表示拒绝共同领奖。最终,191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发明家达伦。

尽管在后来的实验中表明:交流电引发心脏停搏的概率比直流电要高3倍,由此证实了爱迪生关于“交流电比直流电更加危险”的言论是正确的,但这个结论来得太晚,已不能弥补爱迪生和特斯拉拒领诺贝尔奖的遗憾。

哥伦布究竟是哪国人

哥伦布开辟了新航路,为世界的广泛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一直以来,关于他的国籍却争议不断。那么,他到底是哪国人呢?

在西班牙著名城市巴塞罗那的海滨港口广场上,有一座高达61米的圆柱形纪念碑,底座四周雕有八只神态各异的狮子,环绕柱体中部雕有五个凌空飞舞的女神,碑顶端是一尊巨大的人物雕像。这位巨人眺目远望,挥手指向大西洋。他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新航路的开辟者。

哥伦布一生从事航海活动,他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1492年8月3日,哥伦布乘着“圣·玛丽娅”号帆船,从巴罗斯港出发,航行七十天,到达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发现了美洲,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哥伦布虽然不是西班牙人,但他当年是在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女王伊萨贝拉的资助下开始冒险生涯的,哥伦布也为西班牙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西班牙的骄傲。

哥伦布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可时至今日,他仍然是一个谜一般的人。我们不能够确切地知道他出生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出生,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去世,他究竟长得什么模样,他最初在什么地方登陆美洲……

大多数人认为,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生于1451年。他的祖父乔凡尼·哥伦布住在意大利旧热那亚城以东5英里处的昆特镇,是一个经营毛纺织业作坊的手工业者。他的父亲多米尼科·哥伦布,开了一个呢绒作坊和一个小客店,是织布行会会员。1445年,多米尼科·哥伦布与一位纺织工女儿苏桑那·芳塔娜罗莎结婚,六年后,哥伦布诞生在这个家庭中。1476年,哥伦布移居葡萄牙,参加了葡萄牙对热那亚的一场海战,后来他向葡萄牙国王建议探索一条向西航行可以直通东方的新航线,但未被采纳。1485年,哥伦布移居西班牙,终于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前往东方寻找黄金,结果发现了美洲大陆。他晚年贫病交加,1506年寂寞地死去。意大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把热那亚哥伦布少年时代住过的房屋列为文物,加以保护。

有人却认为这些事实不能说明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很早就有人提出异议。哥伦布本人从未明确宣布自己是热那亚人,他没有用意大利文写下任何东西,他给弟弟和他人的信及日记都是用西班牙文写的,他喜欢用西班牙语来拼写自己的名字,也希望别人这样来拼。这些似乎证明哥伦布是一个曾经居住在热那亚的西班牙犹太人。

1978年4月,委内瑞拉史学家马利亚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经过长期的考证以后他发现,史书上记载的这位克里斯托夫道·哥伦布根本没有去过美洲,他只不过是一位在地中海从事商业航行的航海家,而到过美洲是另一位叫做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是一位地道的西班牙人。由于两人名字的发音和拼写近似,导致了长期以来人们把这两个人当作了一个人。这位委内瑞拉史学家还说,第一个踏上美洲的西班牙人应该是阿隆索·桑切斯·德韦瓦尔。他大约在1481年登上美洲,返航时在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家去世。去世前,他把全部航行资料交给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当时这个哥伦布家在桑托港。直到10年后,他才开始第一次远行,到达美洲。

西班牙一位研究哥伦布的权威学者阿尔夫索·恩塞纳特教授称:哥伦布不是出生在公认的1451年,而是1446年。虽然出生地是意大利的吉诺阿,但他在非常年幼时全家就搬到了西班牙的伊比利亚岛,因此他实际上是西班牙人。他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但是不懂意大利语,后来也从未回过意大利。

总之,关于哥伦布出身的问题仍是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结论。哥伦布到底从哪里来呢?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莎士比亚”的真面目到底如何

有人说莎士比亚的真实身份是一位女性,有人说他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笔名,有人说他是培根的替身,也许莎士比亚就是他本人。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系列文学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世纪到17世纪英国的时代现实,集中地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成就。举世闻名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更是奠定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巨人”地位。

莎士比亚一生中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两首长诗。除了两首长诗是他生前发表的以外,其余的全部作品都是他死后由别人搜集整理后陆续问世的。最令人生疑的是,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身世却有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地方。他本人未曾留下只字片言,有关介绍莎士比亚生平事迹的材料奇缺。当时,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明确说明那些作品是演员莎士比亚创作的。于是,人们自然会提出:莎士比亚真有其人吗?

几百年来,不断有人对莎士比亚作品提出质疑,认为以莎士比亚的平民经历,不可能对宫廷和上流社会乃至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有如此全面的了解。另外,如果莎士比亚在世时已经出名,为什么去世时竟没人关注?以莎士比亚的名字发表的那些惊世之作,究竟是他本人写的,还是别人创作后用这一假托的笔名发表的?因此,不断有人被提名为“真正的莎士比亚”,其中包括剧作家弗朗西斯·培根和诗人克里斯托夫·马洛。“莎士比亚真伪之谜”是一个争论了几个世纪的未解之谜。

在文化史界,有人认为莎剧的真正作者是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莎士比亚”只是伊丽莎白女王假借的名字。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主角所处的环境与女王本人颇具相似之处。女王知识广博,语词丰富多样,说话机智善辩,所以反映在莎剧作品中的单词数量达21000多个,一般的人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同时,在伊丽莎白女王去世的1603年以后,以“莎士比亚”为名发表的作品数量明显下降,在质量上也较前大为逊色,人们设想这些很可能是女王早期的不成熟之作,而在她死后由别人收集、整理后出版的。凑巧的是,莎士比亚第一本戏剧集的出版者潘勃鲁克伯爵夫人,恰恰又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挚友亲信和遗嘱执行者。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专家们认为,通观莎士比亚作品的精彩语言与丰富剧情内容,只有伊丽莎白女王才具有那些杰作的作者所特有的广博的学识、凝练的语言和对于人们感情意志的高度洞察力。

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莎剧的真正作者应当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这些学者将培根的笔记内容和莎士比亚初版作品比较分析,发现两者有难以想象的相似之处。莎剧上至天文地理,外及异邦他国,内涉皇朝宫闱,通达古今,精深博大,出身卑微并且从未踏进大学门坎的普通演员是不可能写作完成的。

莎士比亚所处时代正是英国伊丽莎白王朝政治、宗教的变化动荡时期,上流社会和达官显贵认为编剧演戏有伤风化。但是,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仍有一些学者暗地里写戏演戏。迫于社会压力和公众的舆论指责,剧本的撰稿者就虚构了一个“莎士比亚”的笔名。在当时,弗兰西斯·培根文才出众、阅历丰富、善于思考、勤奋攻读,理所当然是这些作品的执笔人。况且这些剧本情节生动感人,全景式描绘了当时英国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人物栩栩如生,久演不衰。这种传世之作应当出于造诣精深的哲人培根之手更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