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旺的朋友或同事人见人爱,他们积极的情绪总能感染周围的人。不仅要和聪明有才华的人交往,更要和那些充满热情,积极向上的人交朋友;跟一个悲观。喜欢抱怨的人一起待上30分钟,你的能量就会被间接耗尽。
疲劳之前先休息
在日常生活中,一次感冒会使人全身酸痛,让你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产生困倦感。即使是还在学校念书的医科学生都会告诉你,疲劳会降低身体对一般疾病和感冒的抵抗力;而任何一位心理医生也会告诉你,疲劳同样会降低你对忧虑和恐惧感的抵抗力。所以,防止疲劳也就可以防止忧虑,适度休息能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
防止疲劳也就可以防止忧虑,这种说法是否太过婉转?芝加哥大学实验心理学实验室主任艾德蒙·雅各布森博士,曾写过两本关于如何放松紧张情绪的书:《消除紧张》和《你必须放松紧张情绪》。他还主持研究了放松紧张情绪的方法在医学上的用途,他认为任何一种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状态,“在完全放松之后就不可能再存在了。”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放松紧张情绪,那么一切疲劳症状就会随之消失了。
所以,要防止疲劳和忧虑,保持旺盛的精力,第一条规则就是:经常休息,在你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使自己完全放松下来。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疲劳一旦出现,它的增加速度会快得出奇。美国陆军的多次实验证明,即使是经过多年军事训练又很坚强的年轻人,如果不带背包,每小时休息10分钟,那么行军的速度就会明显加快,而且持久。其实,人的心脏也像美国陆军一样聪明。心脏每天压出来流过全身的血液,足够装满一节运油火车车厢;每天释放出的能量,足够用铲子把20吨煤铲到一个3英尺高的平台上。一个人的心脏能完成如此巨大而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量,而且能持续50年、70年甚至90年。在这样长久的时间里,你的心脏如何承受这些工作呢?哈佛医学院的沃尔特·加伦博士解释道:“绝大多数人认为人的心脏一天24个小时不停地跳动。事实上,在每次收缩之后,都有完全静止的一段时间用来休息。如果按心脏正常频率每分钟跳72下计算,它一天的工作时间实际只有9个小时,也就是说它实际上间接休息了15个小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已经60多岁了,却能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的秘诀在哪里呢?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点,看报告、口授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召开会议。午饭之后他还要睡1个小时。8点的晚餐以前还要在床上睡2个小时。他在没有感到疲劳之前就去睡觉了,所以,他根本不会受疲劳的困扰。因为经常休息,所以他能精神饱满地一直工作到深夜。
约翰·洛克菲勒也创造了两项惊人的纪录:第一,他的财产在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第二,他的寿命也达到了98岁。他是如何做到这两点的呢?当然,父母的遗传基因是很重要的一点,他家族里的人都很长寿。但最重要的是,他的生活十分有规律,每天中午都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午休半小时,期间,哪怕是美国总统打电话来他也不接。
在《为什么会疲劳》一书中,作者丹尼尔这样写道:“休息并不是绝对地什么都不做,休息其实就是对身体养料的及时补充。”
即使只是打短短5分钟的瞌睡,对我们疲劳的身体也会有很强的恢复功效,能够有效地防止疲劳的产生。
棒球名将康尼·迈克曾告诉我:“每次参赛之前,我都会睡一会儿午觉,如果不这样的话,第五局时我就会感到筋疲力尽了。可是,哪怕只睡上5分钟的午觉,我都会精神饱满地打完比赛,而丝毫感觉不到疲劳。”
我拜访过埃莉诺·罗斯福,询问她在白宫做第一夫人的那12年里,是如何应付那么多繁琐事务的。她对我说:“每次接见很多人,或是要发表大众演说之前,我通常都会坐在一把椅子或者一张沙发上闭起眼睛休息20分钟。”
不久前,我在麦迪逊广场采访了演艺界的著名人物乔恩·奥特里。我惊奇地发现,他在休息室里放了一张折叠床,乔恩·奥特里说:“每天下午,我都要在那里躺一会儿。在两场表演间隙,我都会休息一个小时。即使是在好莱坞拍电影的繁忙日子里,我常常靠坐在一张很大的软席椅上,每天两次午觉。每次虽然只有短短的10分钟,但它却使我精力充沛。”
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很多杰出的发明,除了他有强壮的体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随时入睡的习惯,这为他的工作提供了无穷的精力和耐力。
现代教育之父霍勒斯·曼,在他年事稍长之后也是如此。当他担任安提奥克大学校长的时候,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所以他常常躺在一张长沙发上会见学生。
在商界名流亨利·福特80岁大寿前夕,我曾去访问过他。我实在猜不透,他为什么看起来那样精神矍铄。我问他秘诀是什么?他回答说:“原因很简单,能坐下的时候,我绝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我绝不坐着。”
我曾建议好莱坞的一位电影导演尝试这个方法,后来,他告诉我说,这个方法实在太神奇了。这个人就是杰克·切特克,他是好莱坞鼎鼎大名的导演之一。几年前,他来看我的时候,还是米高梅影片公司制片部主任,繁忙的工作常常使他感到力不从心。他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喝矿泉水、吃维生素和其他补药,但情形毫无改进。于是,我建议他每天休息一会儿,方法十分简单,就是在和属下谈论工作的时候,躺下来尽量地放松自己。
两年之后,我再见到杰克的时候,他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他兴奋地告诉说:“实在是太奇妙了,连我的医生都惊诧不已。以前,每次我和属下谈论短片的时候,我总是坐在椅子上,非常疲惫。现在每次开会的时候,我都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我现在感觉自己的精神比20年前都好,而且即使每天多工作2个小时,也不会感到疲劳。”
不过,这些方法因人而异,并非对所有人都适合。如果你是一位打字员,你就不可能像爱迪生或者是杰克·切特克那样,每天在办公室里睡午觉;如果你是一个会计,你也不可能躺在长沙发上和你的上司讨论账目的问题。可是,如果你住在一个小城市里,每天中午可以回家吃午饭的话,饭后你就可以睡10分钟的午觉,便可预防疲劳的产生。这正是马歇尔将军常做的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歇尔将军感到指挥部队的工作十分疲劳,所以午睡变得非常必要。如果你已年届50,忙得连这点也做不到的话,那么还是趁早买人寿保险好了。
如果你没有办法在中午休息,那么,至少要在吃晚饭之前躺下来休息一个小时,这比在吃饭前喝一杯酒提神要有效得多。如果你能在下午五六点钟,或者七点钟左右的时候,睡上一个小时,那么,在你的生活里,每天将增加一个小时的清醒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晚饭前睡一个小时,胜过夜里6个小时的睡眠质量,将会把你大多数的疲劳杜绝在门外。
上述经验,不仅对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有效,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同样意义重大。如果休息充分的话,每天就可以做更多的工作。管理学专家弗雷德里克·泰勒在担任贝德汉钢铁公司工程师时,就曾以一个试验证明了这一点。他曾经观察过,工人每人每天可以往货车上装大约12.5吨的生铁,一般在中午时他就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对所有产生疲劳的因素,做了一次科学性的研究,认为这些工人应该每天装40吨以上的钢铁,也就是目前成绩的四倍,而且不会像现在这样感到疲劳至极。
他从搬运工里选了一位名叫施密特的先生,让他按规定时间来工作,由专人拿着表来规定他的休息时间,“现在搬起一块生铁,走……现在坐下来休息……现在走……现在休息。”
结果如何呢?其他人每天只能搬12.5吨的钢铁,而施密特却能搬47吨。弗雷德里克·泰勒在公司3年的工作时间里,施密特的工作效率从未下降过。他之所以能如此高效地工作,就是因为他在疲劳之前就稍作休息:每个小时,他大约只工作26分钟,而休息时间却有34分钟。他休息的时间要比工作的时间还要多,可是他的工作效率却差不多是常人的4倍!
我们要把美国陆军的办法变成自己的经验,要经常休息。照心脏提示给你的规则去做,赶在疲劳之前休息。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就可以让自己每天清醒的时间多一个小时。
复制卡耐基
休息并不是浪费生命,而是在积蓄新的能量,以便能够使你在清醒的时候,做更多有效率的事。所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忧虑的第一原则就是:在你感到疲劳之前就休息。
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人并非生来就具有某些恶习和不良习惯,而是后天慢慢养成的。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来讲,有些习惯虽然不好,但它们可能无碍大事,不会产生直接的冲突和严重危害;而有些则是我们获得幸福与成功的障碍。对于后者,我们应该努力改正,并坚决摒弃,否则,这些恶习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下面所述的4种工作习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你不妨谨记参照。
良好的习惯之一:工作秩序井然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一是,写字台上除了急需处理的文件外,其他的都必须收拾起来。
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的总裁罗兰·威廉姆斯说过:“那些桌子上老是堆满东西的人会发现,如果你把桌子清理干净,只保留与手头工作有关的东西,这样会使你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我把这一点称为好管家,这也是迈向高效率的第一步。”
如果你到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参观,就会看到天花板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那是诗人赫普所写的:
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
秩序也应是商界和生活的第一要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很多人的桌子上老是堆满了各种文件和资料,可有很多东西甚至几周也不曾看上一眼。一位新奥尔良的报刊发行人告诉过我,他的秘书有一天为他清理办公桌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失踪两年的打字机。
当你的办公桌上乱七八糟,堆满了信件、报告和备忘录时,就会导致你慌乱、紧张、忧虑和烦恼。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时常担忧万事待办却无暇办理的人,不仅会感到紧张劳累,而且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斯脱克博士在美国药剂协会宣读过一份报告,题目是《功能性神经衰弱——常见的肌体并发症》。这份报告中,教授列举了11种需要患者改进的精神状态,其中第一项是:“强迫性履行义务的感觉,没完没了地处理一大堆待办事项。”
但是,这种强迫性履行义务的感觉,又怎么可能凭借清理桌面这种简单的方法而加以避免呢?
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威廉·萨德勒提起过这样一件事,他就是用了这个简单方法,挽救了一位精神几近崩溃的病人。
这位病人是芝加哥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第一次去见萨德勒的时候,整个人充满了紧张、焦虑和闷闷不乐的情绪。他工作繁忙,尽管知道自己的状态不佳,但他又不能停下来,他需要帮助。萨德勒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
这位病人向我陈述病情的时候,我的电话响个不停。有一个电话是医院打来的,我丝毫不敢拖延,马上做出了回复。挂上电话不久,第二个电话又响了,又是一件急事,颇费了我一番唇舌去解释。接着,有位同事进来询问我有关一位重病患者的医疗意见。当我接完电话准备和他道歉的时候,发现他的心情已经舒展,和刚才判若两人。
这位病人精神愉快,脸上流露出一种特殊的表情。他说道:“没有关系,医生。在这10分钟里,我想了很多东西,有种大梦初醒的感觉,似乎明白自己什么地方不对了。回去后,我得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习惯……但是,在我临走之前,可否让我看下您办公桌的抽屉?”
于是我拉开桌子的抽屉,里面除了一些文具外,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他问我:“告诉我,你要处理的文件都放在什么地方了?”我回答他说:“都已经处理完了,我没有任何拖欠下来的工作。”病人又问:“那么,有待回复的信件呢?”我说:“都回复了,不积压信件是我的原则。通常一收到信,我便交代秘书处理。”
6个星期之后,这位公司主管约我到他的办公室见面。令我大吃一惊的是,他完全改变了,他的桌子和抽屉和我的一样,里面没有任何待办文件。他告诉我:“6个星期以前,我有两间办公室、三张办公桌,到处堆满了待处理的文件,可是我从未想过去整理。从你那里我得到启示,所以一回来,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所有的杂物。现在,我只留下一张办公桌,文件一来便当即处理妥当,不会再有堆积如山的待办事件让我紧张忧虑了。最奇怪的是,我已经不药自愈。现在,我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身体也比以前更健康了。”
曾在美国最高法院做过院长的哈格斯这么说:“人不会因为过度劳累致命,但却会因烦恼、忧愁过度而死亡。”在工作上,烦恼过多、忧虑过度,才是致死的真正原因。
良好的习惯之二: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遍布全美的都市服务公司创始人亨利·杜赫曾说过:“人有两种能力是千金难求的无价之宝:一是思考能力;二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妥当处理的能力。”
派伯秀登公司的总裁查理·克莱曼原本是一个穷光蛋,但是经过12年的努力,他终于跻身百万富翁之列,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杜赫提到的两种能力。克莱曼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每天早晨5点起床,此时我的思路非常清晰。我计划当天要做的事,并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之一弗兰克·贝特格,他不是每天早晨5点起床安排当天要做的事,而是在前一个晚上就准备好,计划好自己在第二天要达到的标准。如果第二天没有完成任务,他便将差额加到第三天的标准数额上,依此类推。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没有人能永远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做。但我知道,按部就班地做事,总比蒙着眼睛做事情要好得多。
如果作家萧伯纳没有为自己定下严格的规定,保持每天写出5页稿纸的文字,他可能永远只是个银行出纳员。为了出人头地,他度过了9年窘迫的日子,总共收入只有30美元的稿费,平均每天不足1美分钱!由于他一直把写作当成最重要的事去做,终于成了世界著名的作家。就连漂流到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忘每天订下一个作息表呢!
良好习惯之三:当机立断、马上行动
已故的豪威尔是我以前的学员,在他成为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的董事时,董事会花了大量的时间审议提案,可是只有小部分被通过,大部分都在争吵中被搁置。这就害苦了诸位董事,他们被迫将一大堆报告带回家研究。
后来,豪威尔说服董事长作出了一个规定: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绝不拖延。表决之前或许需要研究其他资料,但为了让问题真正得以解决,除非前一个问题得到处置,否则绝不讨论第二个问题。这种办法果然奏效:备忘录上所有待办事项都解决了,行事表上也不再排满预定处理的进度。大家不必再抱一大堆资料回家,也就不用被尚未解决的问题弄得心神不安了。
这不仅是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的好方法,也是你我适用的有效原则。
良好的习惯之四:学会组织、授权与监督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人常因不懂得授权他人,因而提早进入失败的坟墓。这些人事必躬亲,结果被那些烦琐的细节所淹没,难怪他们常常感到匆忙、忧烦、急躁和紧张。我知道学会授权给别人是非常困难的,至少对我是这样。尽管如此,身为主管的人员还是得学习如何委派他人,否则永远免不了疲于奔命,因为你终究只是一个人!
一个大企业的高级主管,如果不懂得组织、授权与监督,通常在五六十岁即死于心脏疾病,这是长期紧张忧虑的结果。
所以,要使你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不至于过度劳累和忧虑,那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把你的办公桌清理干净,只保留与目前工作有关的物品;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去处理;当你碰上问题,要马上解决或作个决定,不要搁置在一旁;学习如何组织、授权与监督。
要记住,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因此,每天早晨,先想想你应该感恩的事。你的未来大半由你今天的思想所决定,所以,让你的心中注满希望、自信、真爱与成功的想法。
如果你想要在繁忙的工作后,依旧保持旺盛的精力,你必须做到的是:改变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自己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
复制卡耐基
人不会因为过度忙碌致命,但却会因烦恼、忧愁过度而死亡。工作中的人之所以会忧虑、烦恼,很多时候是不良的工作习惯所致,因此,要学会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地处理事情。
别为失眠而担忧
人的一生中,睡眠占据了将近1/3的时间,可见睡眠对人的重要性。但很多人都不明白睡眠的价值,只明白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休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心安理得的事,可我们并不清楚每个人的睡眠时间究竟需要多长。
你会为失眠担忧吗?
国际著名律师安特梅尔一生没有睡过一天好觉。大学期间,他是哮喘病患者,并且长期无法安睡,由于无法医治,失眠长期困扰着他。无法入睡时他就坐起来看书,这样一来,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在学校享有天才的美誉。成为律师后,失眠症还是困扰着他,可他始终激励自己“主会保佑我的”。由于有这种信念,他的睡眠虽然极短,可他的身体非常强壮,他比任何一位律师都充满活力,并且他的工作量超乎常人的想象。
在他21岁那年,他的年薪已经到了7.5万美元,这是当时很多年轻律师所无法企及的高度。1931年,他办了一件案子,律师费突破了100万美元。这时,安特梅尔在事业上可谓如日中天,可失眠的病症依然如故。午夜,他还在读书,凌晨5点钟又起来写信。在别人才开始工作之时,他的工作已经过半。他一辈子不知酣睡为何物,可他全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依然保持着固有的生活秩序,并活到了81岁。
匈牙利士兵保罗·凯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脑部受伤,伤愈后,他再也不能入睡了,世界上所有的催眠术、镇静药对他都不起作用。此事还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奇迹,它改变了有史以来人们对睡眠的认识。
此外,人们对睡眠需求的程度相差极大。有些人的睡眠时间比另一些人长得多。交响乐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每天只睡5个小时,而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的睡眠时间则是这位指挥大师的两倍以上,柯立芝每天睡11个小时。也就是说,托斯卡尼尼在睡梦中度过了人生旅程的1/5,而柯立芝一生有近一半的时间花在睡觉上。
因失眠产生的忧虑,其杀伤力远大于失眠本身,我的学员桑德纳被失眠折磨得死去活来,甚至想去自杀。他告诉我:
起初,我是一个沉睡者,连闹钟都难以催醒我,以至于常常迟到,因而遭到老板的训斥,声称要开除我。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请教了一位朋友,他建议我入睡前注意闹钟的走动声。这样一来,滴答的钟声不断缠绕着我,使我心神不安,以前沉睡的我此时整夜无法入眠。等到天放亮时,我的精神状况很糟糕,像得了一场大病一般。自从失眠以后,我几乎到了接近崩溃的地步,半夜焦躁不安地来回走动,甚至产生了从窗户上跳下去的冲动。
这样不是办法,我找到了一位关系不错的心理医生。他对我说:“我实在没有办法帮你,事情因你而起,只有你自己才能了结此事,因为你本身才是最大的原因。我只能建议你,躺在床上,就将睡觉这一事完全忘掉,并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睡不着不算什么,就是一夜不睡也没有什么,只需将眼睛闭上,什么都不想就够了。”
我照此法去实验了两个多星期,说来也怪,我渐渐能睡着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恢复了正常的睡眠。
无法入睡而想自杀的情况并不是失眠所致,其实是由失眠产生的担忧造成的。克莱德曼教授是芝加哥大学著名的失眠症研究权威,他说过:失眠不会导致人死亡,失眠带给我们的生理伤害比我们给自己增加的无端压力要小得多,因失眠造成的烦恼和忧愁,才是损害我们健康的主因。
失眠并不是完全不能入睡,甚至进入了睡眠状态而你根本不自知,昨夜根本没有入睡的人可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已熟睡了几个小时。
有这样一件事,19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斯宾塞极其厌恶吵闹,为了安静,他戴上了耳塞,甚至为了及早进入睡眠状态而抽上了大烟。一天晚上,他同朋友休斯同寝,清晨,斯宾塞很烦地说自己一夜未合眼,其实,真正未睡的是休斯博士,因为斯宾塞的如雷鼾声闹得休斯无法入睡。
酣睡的首要条件是情绪安宁,感觉到有一种超凡的力量在保佑我们,才会进入睡眠状态,一直睡到天亮。精神病权威海斯鲁普教授说过,从医生的角度来讲,祈祷是获得心理平静的最佳方法。
麦克唐纳女士告诉我,只要她心里烦躁和精神紧张,无法进入正常睡眠时,就不断朗诵赞美诗并以此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平静。它的全文就是:“天主是我的牧人,他让我离开贫困,并让我躺在青青的草地上,引领我到溪水旁……”
假如你不相信这些,祈祷对于你没有丝毫的作用,那么,请你尽量放松一下身体,以达到完全休息的目的,从头顶、眼部、脖子……延伸到全身,将紧张和压力全部抛下,或许,你的失眠症就解决了。
还有一种根治失眠的良方就是,用游泳、种花草、滑冰等体力运动促使自己疲倦,以达到睡眠的效果。
真的疲劳过度时,你站着都能睡着。我13岁那年,一次同父亲一起赶往集市卖猪,因为迟到了,没有赶上班车,我们只好走路去集市,一路上的美景数不胜数,让我非常兴奋。可是路程实在太远,我终于精疲力竭地睡着了,原来的情景至今还浮现在眼前,慈祥的父亲牵着我一步步地蹒跚前进,我脑中一片混沌,对周围的事情一无所知,我完全是边走边睡到达目的地的。
只要疲倦了,即使在命运难测的战场上,也会安然入睡。如果有人恶作剧扒开你的眼睛,你也不会理他继续入睡,奇妙的是,你的瞳孔一律都会朝向上方。曾经参加过战争的福斯特·肯尼迪博士说道:“从那以后,我只要无法安睡时,就使眼球在眼的上方来回转动,这非常奏效,睡意马上袭来。”那是生理上的条件反射,谁也阻拦不了。
现在,可能没有因失眠而自杀的人了,我想,以后也不会有这么蠢的人。
说到自杀,我记起林克博士在《人的再发现》一书中的描写,其中有一章叫《如何克服恐惧和忧愁》,讲的是跟一个准备自杀的患者的交谈。
林克也明白,怎样劝导都是没有作用的,而且会使事情变得更复杂。他对自杀者说:“假如你真想自杀,那就勇敢地去吧,先拼命跑步耗尽你的体力,最后累死在地上,这不是很好的方法吗?”
那位患者很乐意地采纳了这个方法,跑了一次、二次,甚至三次。他每运动一次,心里就舒服一些。到了第三天的夜间,他太劳累了,就鼾声如雷地睡着了。这正是林克的目标。后来,这位病人加入了体育竞技俱乐部时常进行锻炼,最后,他身体完全恢复了,准备继续活下去!
为了避免染上失眠的坏习惯,按照以下5种方法去做,可能非常有效:
1.无法入睡时,不要强迫自己,不妨起来找点事做。
2.失眠不会导致死亡,导致体质下降的罪魁祸首是因失眠而产生的精神压力以及紧张的情绪,所以,失眠时要保持放松的情绪。
3.失眠时,不妨唱一些赞美诗或做祈祷。
4.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放松的心态。
5.消耗体能,过量的运动能把人带入睡眠。
复制卡耐基
失眠不会导致死亡,真正对人具有杀伤力的是失眠带来的忧虑。失眠时,请保持放松的心情,多做一些美好的祈祷,不要强迫自己入睡。此外,过量的运动对治疗失眠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