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10717100000023

第23章 细节怎样决定成败(5)

人的身体之所以、能保持健康活泼,是因人体的血液时刻在更新。同样,从事商业的人,也应该时常吸收新鲜的思想,获得改进的方法。只有这样,你的事业才能一天一天地发展起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只有才能出众的人,才会领悟到时刻改进的巨大价值,才会用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别人的优点,考察自己的缺陷,以求得改进。那些老是蛰伏在一个环境中的人,必定要走人失败的迷途。他们往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对存在的缺陷又毫不察觉。对于这种种缺陷,他们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环境,是绝对发现不了的。

一个旅馆的经理,在他踏进另一家旅馆的时候,便会注意到许多应该加以改进的事情。他在很短时间内所看到的值得改良之处,一定要比那家旅馆中终年不外出的主人在一年之内看到的更多。

大多数人的弊病是,他们不知道改进的惟一秘诀,乃是随时随地求进步,在小事上求进步。正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只有随时随地求进步,才能收到最后的成效。

你只须集中力量做一些必须的小事,好让自己朝正确的方向移动,如果有此体会,你便可掌握整个局面。

“要走远路,先察近处;要成大业,先慎小事。”

“研磨宝石,历多时才见其减损;栽植树木,积日久始见其茁壮。”

这两句话说明:从小处着手,为成功做准备,终可在大处收回成果。

17每天多做一点

每天多做一点,不是语言上的自我表白,而是行动上的真实体现。如果你能够真实做到这些,你就会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其实做到这些可能并不难,比领导要求的上班时间早到一些,利用这点儿时间把一天的工作整理清楚,这样不至于让一天过的混乱;主动地对待工作,不要等着领导追问时才想到工作还没有做完;如果能迟一点儿回家,那么就利用下班的时间把一天的工作整理一下,看看哪些还没完成,需不需要加班,今天哪些工作完成得比较漂亮,哪些做得不够好,哪些需要改进,然后为自己今天的努力奖励自己一下。

如果你每天都能坚持这样,那么你会有怎样的进步呢?不要以为领导整天什么都没看见,领导的眼睛长在你的脑后,你做什么他都看得清楚明白。

不过,这些努力不只是给领导做的,关键是你自己从中获得了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而且还获得了令人青睐的精神砝码——责任和忠诚,这会增加一个人的分量。

“每天多做点”可以运用到所有的领域。实际上,它是使你走向成功的普遍规律。例如,把它运用到高中足球队,你就会发现,那些多做了一点努力,多练习了一点的小伙子成了球星,他们在赢得比赛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得到了球迷的支持和教练的青睐。而所有这些只是因为他们比队友多做了那么一点。

在商业界,在艺术界,在体育界,在所有的领域,那些最知名的、最出类拔萃的人与其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呢?

答案就是多努力、多勤奋那么一点儿。“每天多做点”——谁能使自己多一点努力,谁就能得到千倍的回报。

你没有义务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每天多做一点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已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做一点”。

他说:“50年前,我开始踏入社会谋生,在一家五金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年才挣75美元。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一大批货物,有铲子、钳子、马鞍、盘子、水桶、箩筐等等。这位顾客过几天就要结婚了,提前购买一些生活和劳动用具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货物堆放在独轮车上,装了满满一车,骡子拉起来也有些吃力。送货并非我的职责,而完全是出于自愿——我为自己能运送如此沉重的货物而感到自豪。

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是,车轮一不小心陷进了一个不深不浅的泥潭里,使尽吃奶的劲都推不动。一位心地善良的商人驾着马车路过,用他的马拖起我的独轮车和货物,并且帮我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里。

在向顾客交付货物时,我仔细清点货物的数目,一直到很晚才推着空车艰难地返回商店。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但是,老板却并没有因我的额外工作而称赞我。

第二天,那位商人将我叫去,告诉我说,他发现我工作十分努力,热情很高,尤其注意到我卸货时清点物品数目的细心和专注。因此,他愿意为我提供一个年薪500美元的职位。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且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有几十种甚至更多的理由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应该养成“每天多做一点”的好习惯——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这样做。其中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第一,在建立了“每天多做一点”的好习惯之后,与四周那些尚未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比,你已经具有了优势。这种习惯使你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你提供服务。

第二,如果你希望将自己的右臂锻炼得更强壮,惟一的途径就是利用它来做最艰苦的工作。相反,如果长期不使用你的右臂,让它养尊处优,其结果就是使它变得更虚弱甚至萎缩。

身处困境而拼搏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人生永恒不变的法则。如果你能比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那么,不仅能彰显自己勤奋的美德,而且能发展一种超凡的技巧与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从而摆脱困境。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

在工作中,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每天多做一点”。每天多做一点,工作就可能大不一样。尽职尽责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是称职的员工。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再“每天多做一点”,你就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

“每天多做一点”在所有的工作中都会产生好的效果。如果你多做一点,你的士气就会高涨,而你与同伴的合作就会取得非凡成绩。要取得突出成就,你必须比那些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多努一把力。

“每天多做一点”其实并不难,我们已经付出了99%的努力,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做一点又有什么困难呢?但是,我们往往缺少的却是多做一点所需要的那一点点责任、一点点决心、一点点敬业的态度和自动自发的精神。

“每天多做一点”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秘密。在工作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需要增加一分努力。大到对工作、公司的态度,小到你正在完成的工作,甚至是接听一个电话、整理一份报表,只要能多做一点,把它们做得更完美,你将会有数倍于一盎司的回报。

获得成功的秘密在于不遗余力地努力工作。多一分努力的结果会使你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

从现在起,你也掌握了这个秘密,好好运用它吧!

18对上司细心一些

喜欢别人关心自己的生活近况,这是人之常情,老板也不例外。比如老板遇到高兴的事——子女考上大学,提薪提级,搬了新房等等,心里一定想找人夸耀一番,而如果遇到忧愁烦闷的事,也想找个人倾诉。员工在老板高兴之时能够表示欣赏赞同,在老板忧烦之时表示同情,正是所谓“同甘共苦”,这样和老板的感情联系必将加深。一般人遇到喜怒哀乐的事,都不愿闷在心里,而希望找个人聊聊。员工如果对老板能做到随时关心,那么老板自然会在心中将你当成朋友。

要希望老板“亲近”,员工自己首先必须采取热情的态度。“热情”有极大的传染力,你关心别人,别人才会关心你。对于老板工作上的困难、生活上的困难员工若能热情地关心,想方设法排忧解难,老板自然会乐于与之交往,也会对这样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关心起来的。

如果你的老板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工作上也颇得心应手,单位内的人都认为,他很有前途,可是,假定有一天,他显露出悲伤的脸色,很可能是家中发生了问题。他虽不说出来,一直在努力地抑制,可总会自然而然地在脸上流露出苦恼的表情。对这位上司来说,这实在是件很尴尬的事,为了不让部下知道,表面极力装得若无其事。午餐后,他用呆滞的眼神望着窗外,此时,他带有迷惑惘然的脸,已失去了朝气。你对这种微妙的脸色和表情之变化,不能不予以注意。你应找出领导真正苦恼的原因,并对他说:“老板,家里都好吗?”以假装随意问安的话,来开启他的心灵。

“唉!我太太突然病倒了!”

“什么?你太太生病了!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不需要住院,医生让她在家中疗养。”

“别担心,你太太一定会好的,多去陪陪她,单位或您那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这些天都有空。”

“谢谢……”

相信这时你的老板一定对你的关爱与细心,深表谢意,而且他还可以借此一吐心中的苦恼以缓解心里的压力,或者真的请你帮一个小忙,经过此番交流,相信你们的感情会太进一步,他一定会记住你对他的关爱并会对你格外关注。

在老板最脆弱的时候去安慰他,这才是当部下应有的体谅和善意。老板由于悲伤,故心灵呈现出较脆弱的一面,我们更不应再去刺激他,而应当设法让他悲份的心情逐渐淡化。老板的苦恼,在尚不为人知晓前,自己应主动设法了解,相信你的这份善意,老板一定会受感动的。

当然,上下级间能有如此友谊的人并不多见,但你要记住,你的上级也是人,他也需要人性的关爱与照顾,那么只要你真心把他当朋友,那么他也会给你真诚的回报。但同时要注意,员工与老板的交往毕竟还是有顾忌的。不能丧失自尊像个跟班似的跑在上级后面,大事小事都随声附和,连上级不愿人知的隐私也去刺探,甚至为表示亲近关系还四处张扬,或者是不看别人脸色,到别人家里一坐就是半天,喋喋不休,占用上级已安排好的时间。这些交往的细节问题若不掌握好,成为“粘粘糊糊”的人,在老板面前会很不受欢迎。不受到欢迎就会没有真正的交往。

19大处着眼,小处做起

在2000年的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队杀进四强,半决赛中同日本队相遇。赛前许多队员都表示:我们不怕日本。比赛时教练的战术安排没什么错误,队员们拼劲也十足,但最终还是以2:3输掉了这场比赛。应该说,中国队较以往有进步,场面也不难看,但日本队明显技高一筹,尤其下半场完全控制了场上的主动权,基本上是在压着中国队打。

我们这里不是在评球,而是要说评论员黄健翔所说的两段话:“要说速度和身体条件,日本队好像不如我们,他们前锋速度并没有我们快。可在全场的节奏上,却好像每个日本队员都能比我们快两步,这样整个日本队就比中国队快了两步……

中国队引进外援时多引进前锋,能进球见效快,日本队职业联赛中引进的却是济科等一些宝刀已老的中场大牌明星。这些球星年龄大了,也不可能多进球,但却给日本队员带来良好的技战术意识、先进的足球理念、一流的中场组织……

我们再来看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一段话:“对于中国人来讲,不用打气的自行车轮胎,不用换的电灯泡,不滴漏水的水龙头等等,几乎是不可想像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各种各样的低质量日常用品,并在更换、修补中去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在美国,这已是一个基本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日本足球队也好,美国日用品也好,能给我们个人一种什么样的启示呢?那就是:许多时候,我们会有很好的目标和方法,也会去努力学习先进者、成功者的经验、技术,但往往只是大处着眼,而忽略了细节之处,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置于脑后而去建筑美丽的空中楼阁。

日本队员单拿出来与我们队员拼体能,也许不是我们的对手,可人家在场上每时每刻每个人都始终比我们多跑两步、快了两步;东亚球队都在学习世界强队的技战术,可日本队除了这些宏观的东西,每个人的脚下都细致了许多;美国等世界科技强国在高科技等领域绝不含糊,但在低端产品上也绝对是一流水平。说白了,就是每个岗位、每道工艺、每个环节上的人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事,无论高科技、低科技,无论是否是重要工程、国家项目,认真、敬业已是一种骨子里的习惯,每一道细流汇聚起来,就聚成一股领先的潮流。

有这样一句谚语说得好: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中的一粒细砂。为什么我们总在费尽心力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去倒掉鞋里的沙砾呢?

作为一个球队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个人也好,成功的经验有千条万条,但都离不开这一点:大处着眼,小处做起,切实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克服自身的各种惰性和小毛病。唯有如此,才能具备成功者的基本素质,可以征服各式各样的高山。

20在小事上超过你的老板

如果你想取得像老板今天这样的成就,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小事上超过你的老板。

与此恰恰相反,很多人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别人工作。工作得再多,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于我何益。存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容易成为“按钮”式的员工,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或无所事事地遐想。这种想法和做法无异于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和自毁前程。

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出以下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作自己开的一样。”事业生涯除了自己之外,全天下没有人可以掌控,这是你自己的事业。你每天都必须和好几百万人竞争、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并且从转换中以及产业当中学得新的事物——虚心求教,这样你才不会成为某一次失业统计数据里头的一分子。而且千万要记住:从星期一开始就要启动这样的程序。

怎样才能够把自己当作公司老板的想法表现于行动呢?那就是要比老板更积极主动地工作,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负起责任,并且持续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照这样坚持下去,你的表现便能达到崭新的境界,为此你必须全力以赴。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并不少见,所以不要吝惜自己的私人时间,一到下班时间就率先冲出去的员工不会得到老板喜欢的,即使你的付出得不到什么回报,也不要斤斤计较。除了自己分内的工作之外,尽量找机会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