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世纪石嘴山
10727000000101

第101章

社区治安防范以基层创安活动和警务进社区活动为载体,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为依托,以社区民警为主要力量,施行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联防联动的治安防范机制。截至2006年全市已建成警务室120个,投入社区民警220人。自2004年市、县(区)两级政府每年投入经费150余万元,经过公开招聘组建了三支共260余人的专职安防队伍,和由政府出资购买公益岗位的400余名“4050”人员,以及1000余名低保人员,全部投入公共复杂场所、社区和治安问题突出的地段,进行24小时巡逻。同时在社区还组建了2600余人的义务治安员队伍,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巡防工作,大大提高了社区防范能力。

农村治安防范网络

农村治安防范以行政村为基础,建立治安室,通过治安信息员了解掌握农村的社情动态,在防范形式上推行“十户一长制”、“治安防范承包责任制”等,形成以农村派出所牵头,群防群治为主的治安防范格局,在防范手段上,加强家庭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大力推广安装住宅防护栏、防撬板等,对加工、养殖大户采取建立个人档案、强化防范措施和签订责任书等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自2006年始,各县(区)分别推行了“警务进新居”战略,即在新建连片的农民新居中心,建立警务室,由派驻民警组织、指导农民开展自防自治活动。由于全市农村治安防范措施到位,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深入,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不断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一直保持平稳,全部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总量占全市案件总数的20%以下。

内部单位治安防范网络

以《内部单位安全保卫条例》落实为主导,以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为目标,维护好内部单位的治安秩序。综治组织、公安机关深入各内部单位进行指导,以提高内部单位防范工作的技术水平为目的,指导督促单位内部财务室、要害部位安装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并与110报警系统联网,确保安全。公安机关还大力开展警企共建活动,帮助指导内部单位健全保卫组织,培训保卫人员,开展治安防范工作,现已创建警企共建单位100余家,同时全市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有近900名内部安全保卫力量,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开展安全防范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公共复杂场所治安防范网络

针对公共复杂场所治安问题反复性较强的特点,在集贸市场、商业网点、文化娱乐场所等案件高发的重点地区和部位,增设治安室、增加警力和安防队员进行巡逻,开展重点整治。并进一步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对洗浴中心、录像厅、旅馆、网吧、酒吧等场所实行“户籍化”管理,建立业主档案,签订自防互防协议,规范经营行为,并按要求安装防盗报警和监控设施,对旅馆登记实行信息化管理,从源头上减少治安隐患。针对复杂场所存在“黄赌毒”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每年都组织实施由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参与的有针对性的拉网式大清查、清理行动,进一步规范文化、娱乐市场秩序,并对藏身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给予有效打击,及时消除影响治安环境的不良因素。

易违法犯罪高危人群防范网络

进一步加强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市、县区都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针对全市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较突出的情况,在重点学校设立校园警务室,在各大中小学建立了学校保安巡护、教师轮流值班的校园防线,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切实加强了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在全市247所学校重新调整配齐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律辅导员,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教育,通过上法制课,以案讲法,讲解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了在校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并于2005年10月25日召开全市创建平安校园暨法制副校长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在社区开展创建未成年人无犯罪活动工作,对未成年重点人员配合家庭做好工作,争取家庭的支持,全力挽救失足青少年,对严重触犯法律的人员,依法实施管教。在办事处、社区和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下,落实帮教小组。把流落在社会面上的未成年人员作为重点人群来管理,落实帮教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健全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乡镇、居(村)委会设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接茬站,帮教衔接工作得到加强,减少了漏管、失控现象,同时,指导、协调县(区)建立了一个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安置刑释解教人员16人。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管理”的原则,加强对用工单位、旅店和出租私房的治安管理。全面清理整顿出租房屋和劳务市场秩序,把流动人。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的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将暂住人口管理工作纳入责任区民警的日常管理职责范围内,严格暂住人口的登记、管理办证等制度,并按照各自工作实际,建立包工队、用人单位及务工人员基本情况档案,逐一签订包工队、用人单位暂住人口管理责任书;对凡在石嘴山市居住1个月以上、年满16周岁以上的务工经商人员进行登记,发放暂住证。同时,全面起用卡式《暂住证》,进一步规范暂住人口管理,严格按照暂住人口管理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办证,办证率达到90%以上。对新登记办理暂住证人员或《暂住证》到期者,一律换发使用卡式《暂住证》。并以此为契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用工单位、出租房主熟悉暂住人口登记、办证有关规定及启用新式卡式《暂住证》的目的、意义,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基层“创安”和平安建设

在基层开展安全文明村(镇)、安全文明校园、安全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是根据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安居工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的一项“民心工程”。在创建过程中,注意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把那些基础工作薄弱、治安问题多、工作难度大的小区、城乡结合部、铁路及公路沿线作为“创建”的重点,解决了一些小区及单位无围墙、无治安室、无专人看护等问题。通过开展“创安”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的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落实。校园、企业周边地区的治安面貌由乱到治,社区的治安管理、安全防范、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有效地减少了入室盗窃、抢劫等多发性案件的发生。根据“创安”工作的进展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创建领域,使创建活动向旅游区和私营企业延伸,努力消除工作的空白点。截至2003年,全市共创建安全文明村镇790个,占规划创建数的92.8%,创建县区级安全文明校园278所,占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的100%;创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33所,创建自治区级治安模范单位16个,创建县区级安全文明街、安全文明市场5个,全市创无毒居委会67个,创无毒行政村226个,创无毒乡镇24个,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进程。2004年,根据中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并结合全市“三大工程”的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平安石嘴山”创建工作。2004年4月,市委、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平安石嘴山”活动的意见》,并提出了“五个明显提高”(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明显提高;治安防范控制能力切实提高;规范、保护市场经济秩序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明显提高和公众安全感明显提高)以及“六个持续下降”(全部刑事案件和严重刑事案件下降;流动人口犯罪下降;青少年犯罪下降;涉法涉诉案件下降;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下降和重大恶性火灾、交通事故下降)的工作目标。8月份,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平安宁夏”的工作意见》,并确定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秩序良好、生产安全、文化健康、法治公正、群众满意的七大工作目标。围绕自治区和市上确定的工作目标,市综治委制订了《关于建设“平安石嘴山五年规划》,并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各县(区)、各部门也针对各自的实际制订了工作方案。在构筑打击犯罪、治安防控和强化基层三大工作体系中,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逐步形成点有防控、面有巡逻、块有联防、区有联动、门有镇守的全方位立方体化防控格局。由于各地各部门重视程度高、工作措施到位,2005年年底,全市已有27个街道(乡镇)、226个社区(村)、323个单位、108所学校达到创建标准,其中大武口区完成90%的创建任务被自治区综治委和石嘴山市委、市人民政府政府命名为“平安区”。2006年年底,平罗县、惠农区也顺利完成创建任务,被自治区综治委和石嘴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区)”。通过3年的创建,全市共创建市级平安街道办事处5个,平安乡镇9个,平安单位62个,平安学校30所,平安村28个,平安社区38个。创建县区级平安乡镇18个,平安街道办事处15个,平安学校190所。共创建无毒乡镇10个,无毒单位460个。率先在全区全面完成县(区)平安创建任务。在基层“创安”和平安建设过程中,通过推行社区警务战略,科学配置警力,合理布置巡防力量等方式,有效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努力减少和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先后组建了专业巡防队伍和由政府出资购买公益岗位的“4050”治安协管员队伍,加强治安巡逻和日常防范工作。在农村继续推进设立治安室、农户传牌、“十户一长”和轮流义务巡逻等治安模式,落实防范措施,巩固创建成果。切实加强了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健全和完善了“挽救工程”,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各街道、乡镇、居(村)委会设立了帮教接茬站,形成了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以及村(居)调委会齐抓共管的管控帮教网络。同时积极同企业联系,先后建立了两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就业基地),减少了漏管、失控现象。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和控制力度,健全和完善了“动态管控工程”,全面清理整顿出租房屋和劳务市场秩序,把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的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加强了危暴物品、枪支、雷管、炸药的管理,有力地推动了“重点工程”建设,按照“严管、严防、严查”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了全市公务用枪单位及所有矿点,涉爆物品生产、销售、储存、购买、运输、使用等环节和涉爆人员的管理。系统化的社会治安防范措施和强化管理,不但提升了管理社会,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促进了社会的安全,还有效地预防和打击了犯罪,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

每年的3月,全市都要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各县(区)、各部门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召开现场会、座谈会、举办电视电话讲座、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宣传综合治理的方针、措施、工作成效、“严打”整治成果、先进典型等。做到报纸有文、电台有声、电视有影,营造了“社会治安社会治、综合治理综合抓”、“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县(区部门还举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知识竞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知识电视大赛。2004年3月2日,石嘴山市涌现了冯大山等勇斗持枪歹徒的英雄事迹,为表彰他们爱岗敬业、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石嘴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召开了表彰大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冯大山等同志学习的决定》,并组织巡讲团在全区进行巡讲,进一步缴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2006年成立了“石嘴山市见义勇为基金”,仅用2个月时间就募集到见义勇为资金220万元。充分体现了全市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和支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县区三大工程建设

大武口区实施三大工程巡礼

2001年以来,大武口区委、区政府各届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社会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务实创新,艰苦奋斗,呈现出全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2002年

区域经济跨上新台阶

2002年大武口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8亿元,比1997年增长27.8%,年均增长5%。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339万元,大武口乡种植园区和养殖园区启动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大武口乡截潜流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投入使用,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工业经济在调整中稳步推进,全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4.8亿元。制定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政策,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抓经济工作由过去的注重区街经济转向抓地区经济。驻地大中型骨干企业在克服困难中加快发展,支撑推动作用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和劳服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涌现出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反复研究论证,规划了大武口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为大踏步地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达到10.8亿元。房地产、电信等产业发展加快,旅游业和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技术服务等中介服务逐步兴起。商品流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7.78亿元,比1997年增长61.4%,年均增长10.1%。地方财力对保证运转和重点项目的支持作用明显增强,大武口区可动用财力达到6188万元,比1997年增长2.5倍。其中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504万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9.9%。

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