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世纪石嘴山
10727000000049

第49章

1994年,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信心,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石嘴山开展了“重振石嘴山”大讨论活动,活动中形成了许多加速石嘴山市经济发展的良策。针对工业经济发展,市委提出了“争取上大的、搞活现有的、放开私营的”思路,培育了三家上市公司,即宁夏宁河民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恒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按照“抓大放小”的思路,推行了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改革中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1998年,先后对工艺美术瓷厂、市石墨电极厂、市耐火建材厂、市金石建材集团水泥分厂4家企业实施了破产,同时对7家企业实施兼并。民化(集团)公司成为石嘴山市第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资本全面退出。

1999年,请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组织完成了《石嘴山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报告》,提出了收缩改造、挖掘裂变和转移开拓战略。这些思路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任务的需要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同时对石嘴山市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投资方向的转移和产业政策的调整,石嘴山作为宁夏的工业重地,经济发展的步伐开始沉重且缓慢起来。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体制性、机制性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制约石嘴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在新的征程中,如何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何为面临资源枯竭的城市找到新的出路?

2001年,中共石嘴山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在此基础上,力争在西部地区率先完成工业化。为此,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抓住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推进工业化这个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色支柱产业,从整体上搞活搞好全市工业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增强财政实力,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就在全市各界积极努力全面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之时,2002年上半年,由于受世界IT行业不景气和高耗能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全市骨干企业效益明显下滑,工业发展步入了艰难时期。面对变化了的形势,市委、市政府深入调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定主抓31户重点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管理。并提出加速新上工业项目增总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补二产、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增后劲等措施,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并在年底召开的市委七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一化促三化”的思路,即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大力推进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

经历了40多年的工业经济发展,应该说,丰富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为石嘴山市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石嘴山市发展历史来看,煤炭及其相关产业一直在石嘴山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没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就没有石嘴山市,煤炭资源对石嘴山市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天,煤炭及其相关产业仍然是石嘴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离开了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石嘴山市经济发展就失去了重要支撑。然而,丰富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也为石嘴山市经济发展留下了诸多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仍然处于资源的初加工阶段。全市工业企业中,采掘业占27.8%,原材料工业占43.4%,两项合计为71.2%,加工制造业仅占28.8%,工业的资源依托特点十分突出。二是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全市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约占95%,轻工业仅占5%左右。三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全市每年排放煤矸石、粉煤灰、双氰胺及金属镁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约400吨。由于大面积开采,矿区塌陷区面积已达41.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0.9%,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就业压力居高不下。由于产业结构偏重畸轻,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以及导致破产等诸多原因,城市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度高达9.3%。五是企业办社会负担重。驻地大、中型企业都办有学校、医院等社会性事业,不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

进入新世纪,令石嘴山人引以为豪的“煤城”不再是美誉,而成为一个灰色的包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此时,各地都在抢机遇、快发展。与石嘴山相邻的乌海市,借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载能工业,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银川提出建设大银川的思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比增量还是比总量,石嘴山市都明显处于“外压内困”、“南北夹击”的危难境地,而且原有的一些优势也在弱化。

面对日趋枯竭的资源、日渐消退的优势、日益增大的压力等“南北夹击、外压内困”的艰难局面,突破口在哪?如何才能冲出重围?2003年4月,市委七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15年提前5年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突出“工业强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三个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

2003年12月在市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领导班子在认真总结建市4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要求,着眼于石嘴山市今后的大发展、快发展着眼于创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的战略目标着眼于提前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科学分析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郑重提出了“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全面加快石嘴山现代化进程”的总体发展思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一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从118个资源型城市中确定了6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逐个调研,以便分阶段有重点地扶持。石嘴山市作为宁夏唯一名列其中的城市,争取列入第一批重点扶持的资源型城市,这对石嘴山市抓住机遇、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发展意义深远。

——工业发展成就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工业是石嘴山的立市之基,兴市之本。建市40多年来,石嘴山市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五湖四海、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开创新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激扬文化、激流勇进”的石嘴山精神,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全市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八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九五”期间达到9%;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亿元,同比增长8%。特别是2003年以来,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增加值比2002年新增38.79亿元,3年翻了1.39番。工业经济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奠定了宁夏工业发展的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石嘴山市已由一个过去不起眼的“小煤城”,发展成为宁夏全区乃至在西北都有一定影响的新兴工业城市。

全市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雏形已经显现。宝山牌钽粉、钽丝,恒力牌密封钢丝绳,宁河牌石灰氮、双氰胺,沙湖牌面巾纸等一批产品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名牌产品称号高比容钽粉、钢丝生产能力及产量居世界前3位,使石嘴山市成为世界钽粉、钽丝3大产地之一;石灰氮、双氰胺产量居亚洲第一位;硅铁、碳化硅、电石、金属镁4种产品产量均占宁夏全区产量的70%以上。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进行,一些优势企业经营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有3家企业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在沪、深两市上市交易,即宁夏宁河民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民族化工”(1996年10月)、宁夏恒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宁夏恒力”(1998年5月)、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东方钽业”(1999年4月)。

从工业经济的贡献率看全市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工业企业缴纳的税金占全市税收的70%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市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70%,工业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作用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柱。

从全市工业企业在宁夏全区的地位上看作为自治区的重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在宁夏全区所占份额,20世纪60年代一度接近过40%(1963年达36.89%);在70~80年代中期的10多年中也占30%强;至1986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已降至全区的19.06%。1999年石嘴山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又回升到24.3%。1998年和1999年,石嘴山市人均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4013.2元和13108元,均位居全自治区各市县榜首。2000年全市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占全自治区的比重:工业总产值69.61亿元,占全自治区比重23.7%;原煤产量1035万吨,占全自治区比重65.5%;发电量45.3亿度,占全自治区比重33.2%;硅铁产量10.66万吨,占全自治区比重42.1%;水泥产量51.3万吨,占全自治区比重18.3%。2000年12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全自治区有45家企业生产的59种产品被授予1999年度“宁夏名牌产品”称号,其中有石嘴山市2家工业企业生产的2种产品。同时,自治区对1996年到期的28个“宁夏名牌产品”重新进行了确认,其中石嘴山市工业企业有8家生产的9个产品,即宁夏民族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宁河”牌硫脲,宁夏石嘴山市丰本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的“丰本”牌内、外墙乳胶漆,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宝山”牌钽丝,石嘴山电容器厂的“星日”牌钽电解电容器,宁夏恒力钢铁集团公司的HL牌三角股钢丝绳、HL牌多层股不旋转绳,宁夏焦化炼铁总厂的“兴宁”牌活性炭,宁夏民族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宁河”牌双氰胺,平罗造纸厂的“沙湖”牌面巾纸,宁夏石嘴山金石建材集团公司的“滩羊”牌425号白色硅酸盐水泥,石嘴山矿务局化工厂的“双环”牌2号煤矿用炸药。宁夏恒力集团公司(前身为宁夏石嘴山钢铁厂)已成为宁夏唯一的钢铁联合企业,以生产钢材和金属制品及电炉钢为主;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前身为九○五厂),亦成为世界钽材料加工的三巨头之一。

40多年的工业发展,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造就了在全区乃至于全国、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的一些企业、一些产品、一些技术。如九零五厂不仅有宁夏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其钽粉、钽丝生产能力和产量居世界三强之一;利用石嘴山市独有的太西煤发展起来的碳化硅和煤质活性炭在全国产量第一;石嘴山二电厂建成后,石嘴山市总发电装机容量可达210万千瓦,占全区一半以上;全市现有的电石生产能力占全国的62.5%;石灰氮占宁夏的100%,占全国的32.5%;双氰胺占宁夏的100%,占全国的41.7%,在世界上也可排上名次。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从“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一化促三化”思路的提出,从深入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到精心创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的战略演进,从“七优先一限制”的政策导向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几年来,石嘴山市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保障,极大推动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城市建设框架全面拉开,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双轮驱动,星光大道、世纪大道、滨河大道、玉皇阁大道、天然气输配、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臻完善。2003年以来,累计135项50亿元的投入和建设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城市化率、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大幅攀升。到目前,全市城市道路四通八达,日供水能力达到27万立方米,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4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490万吨,城市绿化率达到26.7%,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平方米。先后对城市周围的贺兰山洪积扇和星海湖湿地进行了综合整治,建成了占地面积43平方公里、常年蓄水面积20平方公里的星海湖湿地自然保护景区和1.5万多亩的北武当庙森林公园景区,使亿年沉睡的荒山坡披上了绿装。昔日的荒郊碱滩,如今成为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的独特景观。昔日的“煤城”石嘴山,正在向“显山、露水、透绿、通畅、和谐”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迈进。坚持“48字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石嘴山被列为全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不惜以每年GDP增幅减少6个百分点的代价,关停了一批污染重、耗能高的中小企业,重拳治理污染,换来了石嘴山市初步的碧水蓝天,一举甩掉了全国重点污染城市“黑帽子”,2006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86天。以星海湖湿地抢救性恢复整治和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扩展为代表的一批生态工程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的显著标志。

石嘴山的城市发展了,城市形象改善了,城市品位提高了,石嘴山市的人气、灵气和名气大大提升了。

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石嘴山市农村人口为2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0%,是宁夏人口最少、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同时,全市区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是宁夏区域面积最小的地市。这些都有利于发挥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几年来,石嘴山充分发挥全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优势,坚持以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了工农业良性互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牛羊、蔬菜、枸杞、水产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和粮食、清真牛羊肉、脱水蔬菜、枸杞酒等农产品加工体系。其中脱水蔬菜、菜用地膜马铃薯独具优势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