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廷重镇
隋朝,由于受到北方突厥族的威胁,太原成为“中原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隋文帝先后派遣三位皇子镇守太原,加强边防。到了唐代,太原不仅是军事重镇,而且是李氏王朝的龙兴之地,因而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视。晋阳城也由州城升格为都城,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全国性大都市,在中国陪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幼子静帝宇文阐继位,时年8岁。权臣杨坚以外祖身份总揽朝廷大权。581年二月,杨坚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是为隋文帝。隋政权于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自东晋南北朝以来长达270多年的分裂局面,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隋文帝为进一步巩固政权,推行宗王出镇制度,命诸皇子分别镇守各重要地区。次子晋王杨广被任命为并州总管。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设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以杨广为尚书令,驻守晋阳。同时,还派王韶、李雄、李彻等能臣辅佐杨广治理太原。
《隋书》中说:“突厥方强,太原即为重镇”[1],即强调太原在隋朝抵御突厥时所发挥的屏障作用。杨广出镇太原时,突厥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沙钵略可汗大举南下攻掠中原。隋文帝当即诏令增修要塞屏障,加固长城,整顿边防,又派兵数万进驻太原,以加强其军事实力。经过认真的准备与部署,隋军凭借晋阳的战略地位,阻击了南侵之敌,使之锋芒受挫。其后,又抓住战机大败突厥。遭受了沉重打击的沙钵略可汗元气大伤,无力再战,被迫向隋文帝求和。
在对隋作战失败后,沙钵略可汗与阿波可汗产生矛盾,便率军进攻阿波部。阿波部不敌被迫西逃,投奔占据西域的达头部。两家联合,史称西突厥,共同对付沙钵略。此时,沙钵略还受到东边契丹的威胁,无力对抗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敌人,遂向隋文帝求援。文帝即命杨广从太原出兵相助。在隋军的大力支持下,沙钵略最终打败阿波部,巩固了自身地位。出于感激,他与隋立约,以沙漠为界,表示要“屈膝稽颡,永为藩附”[2]。太原在隋朝抵御突厥入侵和促使双方和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军备的需要,晋王杨广在担任并州总管期间,对晋阳城进行了扩建。他在城东北的晋阳宫周围建起了高4丈,周围7里的城垣。这就是晋阳宫的宫城,又名新城。
开皇八年(588年),隋朝在寿春设置淮南行省,调杨广为尚书令。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又命三子秦王杨俊为并州总管,执掌二十四州诸军事。原本贪图享受的杨俊到任之后变得更加奢华。他在晋阳“盛治宫室,穷极奢丽”[3]。这一做法使得隋文帝十分不满,开皇十七年(597年)七月遂将其免官。由此可以推测晋阳宫的建筑在当时应该得到了进一步的修缮和扩充。开皇十六年(596年)晋阳城中又修建了一座仓城用以储存粮饷兵械等军用物资。仓城位于晋阳城西北隅,“东面连新城,西面、北面因州城”,“高四丈,周回八里”[4]。
开皇十七年(597年),隋文帝又命其幼子汉王杨谅为并州总管。因对幼子特别宠爱,文帝令杨谅“自山以东,至于沧海,南拒黄河,五十二州尽隶焉”[5],并且允许他便宜行事,不受律令限制。第二年,又准其在并州铸钱。杨谅本就年轻气盛,这些特权更促使其恃宠而骄,野心不断膨胀。此时,杨广玩弄手段夺取了兄长杨勇的太子之位。杨谅为此心怀不满,到并州之后便以“突厥方强,太原即为重镇,宜修武备”[6]为借口,积极发展军事力量。由于隋文帝生性猜忌,欲借汉王之力制约太子,故而他不仅没有限制杨谅势力的过度膨胀,反而多有怂恿。这就为皇室内乱种下祸根。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病重,杨广乘机弑父夺位,是为隋炀帝。紧接着他伪造父皇遗诏,逼死废太子杨勇,随即召汉王回京。杨谅得知京师有变,立刻起兵造反,一时间响应者达19州之多。起初,杨谅分兵五路,进展顺利,前锋部队攻占蒲州。就在即将强渡黄河之时,他却临时改变计划,停止进攻,转为守势。面对严峻形势,隋炀帝先命重臣杨素至蒲州,阻击叛军,又令骁将李子雄急至幽州,率幽州之兵入井陉,西击杨谅。杨素首先收复蒲州,又大败杨谅于灵石高壁岭,紧接着便引军北上再败谅军于清源(今太原清徐清源镇),最后围困晋阳城。杨谅走投无路,被逼出降。隋炀帝不忍加诛,将其幽闭而死。并州士民因从乱而被杀死或流放的多达20余万家。隋文帝原本打算以宗王出镇制度巩固政权,却没料到这一措施既酿成皇室内部兄弟相残的悲剧,又给并州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二、李渊起兵
在统一战争中建立极高威望的隋炀帝弑父杀兄,又平定了杨谅的叛乱,赢得了皇位争夺战的最后胜利。此时的隋朝,“地广三代,威震八纮,单于顿颡,越裳重译”[7],国力达到极盛。隋炀帝即位以后,推行政治改革,开通大运河,推行科举制,发展文化事业,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一定的政绩[8]。但是,他刚愎自用,穷奢极欲,营造不息,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导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
隋炀帝的一系列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反隋斗争中,并州地区的农民起义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自然灾害频发,民不聊生。并州地处抵御突厥的前沿,隋军北上作战时,所需军资皆落在当地百姓身上。隋朝为防范突厥南下,又多次修筑长城,沉重的劳役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此外,隋炀帝北巡时还下诏建造汾阳宫、楼烦郡城以及晋阳至汾阳宫的桟道,可谓“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9]。天灾与人祸交织在一起,促使农民的反抗斗争在山西地区蓬勃发展起来。从大业六年(610年)起,先后有雁门尉文通,离石刘苗王,长平司马长安、李士才,绛郡敬盘陀、柴保昌,龙门毋端儿,灵丘翟松柏,太原杨世洛等十余支农民起义军活跃在并州大地,沉重地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反抗斗争也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隋炀帝已陷入“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10]的境地。
在天下大乱的情况下,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地方实力派如梁师都在朔方、刘武周在马邑、薛举在金城、李轨在武威、萧铣在巴陵相继竖起反隋大旗,割据一方。太原留守、贵戚李渊也加入到反隋的行列当中,并最终完成了推翻隋朝暴政,重新统一全国的任务。
李渊,字叔德,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出生于关陇贵族[11]。祖父李虎追随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文帝),建立西魏。因其功劳,被封为柱国,陇西郡公,官至太尉,还被赐予鲜卑姓大野氏。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建立北周后,追封他为唐国公。李渊的父亲李昞,袭爵唐国公,北周时担任安州(今湖北安陆)总管、柱国大将军,娶鲜卑大贵族独孤信之女为妻,与权臣杨坚结为连襟。李渊生于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7岁时便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隋代周后,因他是隋文帝的内甥,隋炀帝的姨表兄,而颇受两代皇帝的重用,历任刺史、郡守、卫尉少卿等职。
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巡幸汾阳宫时,任命李渊为河东慰抚大使(或称讨捕大使),负责镇压晋地的农民起义军。李渊到任后,击败甄翟儿、毋端儿、敬盘陀等人所领导的起义军,又“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使突厥“疑不敢战”[12],引军北撤,暂时稳定了该地区的局势。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第三次南巡江都后,便陷入了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之中,无法返回两京。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为副留守。此时,素有政治远见的李渊已经预料到隋政权大厦将倾,便产生了取而代之的野心。故而,他对次子秦王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13]于是,李渊便以太原为根据地,暗中收编起义军余部,广揽人才,不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大业十三年初,马邑军吏刘武周勾结突厥发动兵变,杀死太守王仁恭,自立为帝,准备南下争夺天下。李渊父子遂利用这一机会,在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副监裴寂的协助下,借口防备刘武周与突厥南侵,扩充军力。同时,还以串通突厥的罪名杀死隋炀帝派来监视他的王威、高君雅。其后,李渊又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向始毕可汗许诺:“征讨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14],达到了稳固后方的目的。是年六月十四日,李渊在太原建大将军府,以大将军名义设置三军,命长子李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领左军,次子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领右军,三子李元吉领中军,留守太原。七月四日,李渊在晋阳发布檄文,历数隋炀帝罪行,表示要“废昏立明”,随即率三万兵士南下,进军关中,史称“晋阳起兵”。
得到李渊起兵的消息后,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隋炀帝之孙)急忙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兵进驻霍邑(今山西霍州),命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驻守河东(今山西永济),与李渊对峙。在还未及攻打霍邑之时,李渊又面临着重大考验。是时,风传刘武周要攻取太原,而瓦岗军首领李密派来使者要求与李渊结盟灭隋,并凭借其实力欲为盟主。李渊当即致书李密,表示愿与之联合,并承认他的盟主地位,使李密放松了警惕。这一理智的决策消除了来自东部的压力。其后,经李建成、李世民极力劝说,李渊不顾刘武周的潜在威胁,继续南下攻打霍邑。霍邑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李渊采用诱敌之计,命建成、世民二子引诱宋老生出城追击,待他出城后,李渊、李建成与其交战,李世民再领兵反攻。最终,李氏父子斩杀宋老生,一举攻占霍邑。紧接着,又连克临汾(今山西临汾)、绛郡(今山西新绛)、龙门(今山西河津),然后在绕过屈突通驻守的河东,渡过黄河,兵锋直指长安。十一月初九日,李渊攻下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改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李渊自任大丞相,封唐王,都督内外诸军事。次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将领宇文化及等人杀死。五月,李渊逼迫杨侑让位,建立唐朝,年号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唐朝建立后,马上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从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起,唐朝先后消灭了割据金城的薛举、薛仁杲和割据武威的李轨两大军事集团,占领了陇西之地与河西五郡。与此同时,割据马邑的刘武周接受其部将宋金刚的建议,在突厥支持下,准备与唐朝进行决战。武德二年(619年)四月,刘武周率军南下,大败太原留守齐王李元吉的部队,围困晋阳城。李渊两次派兵援救,均被击败,李元吉遂弃城逃跑,使得刘武周不战而得晋阳。太原及周边的很多地区被刘武周占领,直接威胁到唐朝的统治,关中震动。在此危急关头,秦王李世民主动请战,率部征讨刘武周,收复失地。从武德二年十一月到次年四月,经过五个月的激烈较量,李世民终于击败刘军大将宋金刚,夺回太原。刘武周、宋金刚相继北逃,其后都被突厥所杀。
正如李世民在战前所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15],收复太原,使秦、晋之地重新连成一片,为唐朝统一全国建立了稳固的后方,有着重要意义。
三、大唐陪都
晋阳起兵后,李唐王朝与突厥之间的合作关系很快就破裂了。起初,突厥支持刘武周南下攻击晋阳,争夺河东,以牵制唐王朝的发展。秦王李世民打垮刘武周军事集团后,突厥又支持刘之残部苑君璋继续与唐为敌,双方冲突不断升级。据有关文献记载,唐与突厥在今山西地区的战争多达60次左右[16]。在这一系列频繁的战争中,晋阳始终是唐廷抵御突厥袭扰,进而击败突厥,消除边患的军事基地。同时,晋阳又是李氏政权的“发祥之处”“国之根本”。因此,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晋阳古城受到唐朝历代帝王的重视,行政级别不断提高,规模更加宏大,进而成为大唐陪都。唐代是太原历史上的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