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太原历史文化
10885700000036

第36章 明代:九边首府(2)

三、佛道文化

明代,由于其统治者大多推崇宗教信仰,因此佛道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宋时期的崇道政策,利用道教及佛教、儒教作为统治工具,使三教合一思想达到高潮。

(一)佛教文化

明代承元代对佛教的尊崇,特别是对喇嘛教尤为推崇。但明代佛教的发展已陷入停滞,除禅宗和净土宗外,佛教的其他宗派基本上已徒有其名。其原因主要是明王朝对待佛教的严加控制政策。明太祖朱元璋早年曾出家为僧,这种经历的影响突出体现在政权建立之初的佛教政策上。一方面,明王朝标榜“全依宋制”,推崇佛教;另一方面,明王朝制定了比前朝各代更为严格的控制政策,尤其是对汉地佛教,采取僧俗隔绝政策,严禁僧俗混杂,提倡僧人专心于宗教信仰,坚持儒佛合一。

据载,洪武十四年(1382年),“天下寺观僧道数多,未有总属”[3],明王朝敕令“稽宋制,设置僧道衙门,以掌其事”。即:在京设僧录司,掌管天下僧教事;京外布政州府县各设僧纲、僧正、僧会等司,分掌其事,任命了僧录司的各级僧官。明王朝不仅规定了僧官的职责、俸禄,而且还将寺院和僧众分为禅、讲、教三类,寺院分为禅寺、讲寺、教寺,僧侣分为禅僧、讲僧、教僧三类。其目的要通过规定僧官的职责和服饰,严格管束僧人,防止利用宗教串联聚众,进而限制佛教的势力。

当时在太原府设僧纲司,在太原县、阳曲县、清源县、徐沟县设僧会司,共同来管理佛教事务。明代佛教虽然在义理上缺乏创新,佛教宗派也无多大发展,但是,佛教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生活之中。“善书”和“宝卷”在明代社会民间广泛流行。“善书”是在道教的基础上,融合了佛教和儒家学说,宣扬善恶报应等思想的劝善之书。“宝卷”是由唐代佛教变文演变而成的,题材多为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

明代,佛教在山西地区,形成了多个传播区域。太原兴建寺庙远不及宋、辽、金时期,大多寺庙为重修补建而成。太原境内寺庙众多,历史悠久,如双塔寺、净因寺、悬泉寺、多福寺、太山寺、白云寺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迎泽区狄梁公街的“崇善寺”。

1.崇善寺

崇善寺创建于唐朝,始称“白马寺”,后有“延寿寺”“宗善寺”之称,明代改称为“崇善寺”,是朱明王朝的一座祖庙。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的第三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他的母亲孝慈高皇后,在“延寿寺”的原址上大加扩建。寺内所存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九月“建寺缘由”匾记载:“晋恭王殿下为母后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马,于洪武十五年八月初十日升霞,无由补报,罔极之思,洪武十六年四月,内令,差永平侯奏准,建立新寺一所。”

从明洪武十六年到二十四年(1383年—1391年),历时8个春秋,建成一座南北长550米、东西长250米、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崇善寺。不幸的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寺庙发生了大火,致使大部分建筑被毁。

明代扩建的崇善寺,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的格式而修建,其格局与造型仅次于宫殿一等,与北京故宫的布局相类似,有明显的中轴线,东西院落对称分布。寺内现存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的一幅寺院总图,真实地描绘了“崇善禅寺”的面貌。寺坐北朝南,据载东西宽290多米,南北长570多米,以东西门间的甬道分寺为南、北二部,南部是仓、碾、园等,北部为寺的主体。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大悲殿和金灵殿。

现在看到的崇善寺,是一座净土宗佛教寺院,其面积只是原寺的几十分之一,仅相当于原寺中一个大殿的面积。六大主殿中仅存的大悲殿是崇善禅寺的代表,占地900多平方米,面阔7间,进深4间,殿前檐安有隔扇,殿背面装有板门,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承托屋檐,檐顶覆以黄绿色琉璃剪边瓦,瑰丽壮观。从梁架到门窗,基本上还是明代初修时的原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是太原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木构建筑。殿内宽敞明亮,神台上供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像、千钵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尊巨像,三尊佛像高8.5米,比例适中、身姿秀美、衣饰流畅、雕工细腻,是明代洪武年间塑造的,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崇善寺曾是一座规模庞大的佛教寺院,寺内保存的佛教藏经,其数量之多、版本之名贵,在全国是很少有的。寺内藏有宋、元、明代版等经书达3万余卷,且大部分为木刻书法珍本,其中包括宋版《鼓山藏》《碛砂藏》,元版《普宁藏》和明版《南北藏》。此外,崇善寺内还藏有两套珍贵的壁画临摹本:一套是《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描绘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另一套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描绘了善财童子参拜诸佛学法的故事。这两套摹本,共137幅绢画,装帧考究,虽已历经500余年,但仍鲜艳如初,被人们称为“宝石画”,这是崇善寺的镇寺之宝,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崇善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庙,而且是朱明王朝的一座祖庙。晋王落户太原后,常在此祭祀朱家祖先。

明代以前的崇善寺,只是一个不大的寺院。据《阳曲县志》载,这里曾是隋炀帝巡幸太原时的行宫,还有人说这里曾是武则天少年时出家的旧址,但据山门右额“宗唐遗址”四字推测,这里很可能与武则天有关。因为崇善寺的建寺起缘、规模、布局,历史上推称其为“会城第一丛林”“三晋名刹”。

崇善寺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钟楼、东西厢房和主体建筑大悲殿。殿宇塑像均为明朝遗物,在建筑和雕塑艺术上具有代表性,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由于大悲殿在原先寺院的整个布局上就自成格局,左右西配以厢房,前置山门。山门又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在三道砖券门的上部,用仿木结构手法处理,虽单而不薄。所以,就现存的这组建筑而言,仍不失雄伟古朴之感。寺内有树龄已达400多年的国槐数株。600多年来,崇善寺寂然坐落于尘俗之外,是一座五彩斑斓的文化艺术宝库,现在是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2.净因寺

净因寺,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的土堂村。佛寺位居汾水西畔,紧依西山断崖崛山。因有大佛,又名“大佛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修土堂阁楼记》载,传汉代土堂山崩,成一高敞土洞,洞内坍土形似佛像。人们以为山塌佛现,故在此建寺,以“净土之因缘”而命名,叫净因寺。

据《阳曲县志》记载,此寺建于金泰和五年(1205年),明代曾多次修缮。佛堂依崖而凿,高约10米,宽7米,进深约25米。洞口筑一座坐西朝东重檐歇山顶阁楼。洞内大佛,为一块黄土雕琢,高几于洞顶相齐,是至今所闻唯一的土雕大佛。佛像体态端庄,为明代作品。

此地绝崖生长柏树,蜿蜒曲盘于壁上,谓之“土堂怪柏”。如今,后人只能从傅山先生所作画中欣赏这一自然景色了。

现存殿堂,多为明清建筑。寺为两进院落。前院有天王殿、东配殿,后院有大雄宝殿、罗汉殿、地藏殿。此寺曾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先生的隐居地之一。

3.悬泉寺

悬泉寺位于太原市西北28公里的阳曲县西凌井乡,坐落在景区内的悬崖峭壁上,与汾河二库景致相映成趣。因山间“悬泉滴水”起名“悬泉寺”。据碑文记载,此寺曾为明代晋王朱棡的家庙,曾是“晋王府柴炭之地”的香火院。

据清代《阳曲县志》载:“悬泉寺在城西北六十里,地名五梯崖,又名七佛山,路小而险,上列悬崖,下临汾水,上有七佛堂、峭崖滴水,额曰:悬泉。有宋崇宁碑记。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僧如愚建藏经阁,旧艰于水,僧道源穿二井,有碑记。”

悬泉寺原址在七佛山的半山腰,仅存明万历年《重修古刹悬泉寺碑记》圆头碑一通。碑体虽较完整但字迹模糊,唯“兹有晋阳三城,乾方二舍余里,澜柄官山上下,亦号古刹悬泉寺”字样清晰可认。后因地理位置而迁至此地。

碑文记载:“宋咸平三年(1000年)这里已成为旅游胜地,后晋王朱棡据为‘晋王府柴炭之地’,明英宗八年(1433年)成为‘晋藩国主香火院’,明成化三年(1467年)迫于民声返院还寺,归还民众。”从寺庙铁钟上的《造钟铭文》亦可证实。在明成化三年(1467年)又“舍院为寺”。

整个建筑分上中下三层。寺庙从西向东延展布局,基本结构完整。山门西开,一条980米的古栈道衔接平安壕,贯通整个寺庙。大雄宝殿、伽蓝殿、地藏殿、观音堂、藏经楼、七佛洞、龙王殿、罗汉洞等殿堂拦山腰南向而建,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在修建铁路过程中,破坏了当地的水文地质结构,泉水早已断流。如今,悬泉寺虽为明代佛寺,但明代原物已荡然无存,绝大部分建筑与塑像都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只有几块石碑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二)道教文化

明朝帝王大多崇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宋时期的崇道政策,与其政治紧密结合。道教在明朝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达到鼎盛。明太祖、明成祖的一生都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明太祖夺天下前十分崇道,夺天下后推行了宗教统一政策,曾一度勒令道士还俗,与其政权有关;明成祖北修皇城,南修武当,使道教大肆弘扬,与其夺权有关;明世宗的崇道,导致道教迅速泛滥,与其理政有关。

明代的道教支派主要有正一派、全真派、武当派和丹法派(东派)。道教信仰贯穿整个明王朝,以武当山为中心,各地道观盛极一时。道教成了明朝国教,在山西的传播连续而不间断,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在太原地区,道教利用民间信仰及鬼神崇拜的世俗心理,深入到了大众生活之中,民众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全真道的吕洞宾。位于太原起凤街东口的纯阳宫,俗称“吕祖庙”,为祭祀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而建。因吕洞宾道号为纯阳子,故称“纯阳宫”。始建于宋代末年,重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在为明清建筑。宫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庙宇、园林为一体的五进院落。院内洞亭楼阁各式建筑皆有,中轴线上有牌坊、道德门、纯阳殿、两层亭、窑洞楼、巍楼、八卦楼等,共有殿堂70余间,其造型、色彩将道观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巧妙结合,独具特色。清嘉庆年间,又在后院窑顶新建巍阁三层,使纯阳宫成为太原城内胜景之一。

主殿为吕祖殿,位于院落中央,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方形大殿,面阔三间,这是宫内最壮观的建筑。纯阳宫中最为独特的是吕祖殿后的大院,院中心有一座方形三间两层亭,下层方形,上层为八角攒尖亭。此院落平面呈八角形,以八卦方位而建,八面均为砖券窑洞,共有“九窑十八洞”。洞顶四角各建一座九角攒尖亭,亭式风格独特,别有情趣,楼亭之间以走廊相通,结构巧妙,高低错落,具有鲜明的道教建筑特色,这是纯阳宫的建筑精华所在。

纯阳宫现为山西省博物馆专题文物陈列部。整座建筑独特、结构严谨、僧像传神,院内植被繁茂,给人一种“似庙非庙,非园却似园”的感觉。

四、双塔牡丹

几百年来,太原人都以永祚寺的“凌霄双塔”而自豪。屹立在太原市区东南的一对高耸入云的砖塔,既是太原的标志,又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

凌霄双塔即永祚寺双塔。永祚寺,因寺内有两座砖塔,又称“双塔寺”。双塔寺名比永祚寺名流传更为广泛,以至于说起永祚寺还有不少市民比较陌生呢。

“永祚”二字,语出《诗经·大雅·既醉》中“君子万年,永锡祚胤”之句,“永祚”就是“永锡祚胤”的略写。《尔雅·释古》说:“永,长也;永,远也。”《说文解字》说:“祚,传也;祚,福也。”“永祚”即“永远传流,万世不竭”之意。

永祚寺虽然规模不大,却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坐南向北,与一般的寺庙正好相反。二是极富特色的砖结构建筑,寺内殿宇不用一钉一木,是明代典型的无梁式建筑。三是历经沧桑的双塔,依然高耸入云。四是富贵艳丽的明代牡丹,国色天香。五是寺藏碑碣,堪称石刻珍品。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永祚寺的朝向问题,与传统的中国建筑有根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