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太原历史文化
10885700000040

第40章 清代:三晋省会(2)

二、奇人傅山

(一)生平概说

傅山,山西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六月十九日(1607年7月11日),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十二日(1684年7月23日),享年78岁。他个人的经历,随着社会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明末时期,他成长为一个有识之士,并为明王朝的中兴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在明清王朝更替的时候,他站在反对民族压迫的立场上,奋力拼搏;他的后半生,在清王朝统治下度过,在这个时期,他认真研究学问,为丰富和发展民族优良传统思想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事迹生平,不见于正史记载,甚至连专门记载地方历史陈迹的县志、府志,也只见寥寥数语。然而他的声誉和影响却是相当之大、相当之深,毫不夸张地说,在太原地区乃至三晋大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颇受人民群众拥戴。在整个山西乃至于全国也称得上闻名遐迩、彪柄于后。

傅山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先祖连续七八代有治“诸子”或《左传》《汉书》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颇有政绩;其父傅之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傅山少时,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15岁补博士弟子员,20岁试贡生。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袁继咸,是明末海内咸知的耿直之臣,提学山西时,以“立法严而用意宽”的精神宗旨,整顿三立书院学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他极重于文章、气节的教育,对傅山影响颇深,傅山亦以学业精湛、重节气得意于袁氏门下。袁继咸曾在朝为兵部侍郎,因为官清廉、为人耿直、敢于直言,得罪权贵魏忠贤之流,被贬为山西提学。崇祯九年(1636年),魏忠贤死党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捏造罪名诬告袁继咸,陷其京师狱中;傅山为袁鸣不平,与薛宗周等联络生员百余名,联名上疏,步行赴京为袁诉冤请愿。他领众生员在京城北京四处印发揭贴,申明真相,并两次出堂作证。经过长达七八个月的斗争,方使袁继咸冤案得以昭雪,官复武昌道。袁继咸得雪之日,魏忠贤的走卒——张孙振,亦以诬陷罪受到谪戍的惩罚。这次斗争的胜利,震动全国,傅山得到了崇高的荣誉和赞扬,名扬京师乃至全国。袁案结束后,傅山返回太原。他无意官场仕途,寻城西北一所寺庙,辟为书斋,悉心博览群书,除经、子、史、集外,甚至连佛经、道经都精心览读,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崇祯十六年(1643年),傅山受聘于三立书院讲学。未几,李自成起义军进发太原,傅山奉陪老母辗转于平定嘉山。不久,起义军、清军先后攻占北京,明亡。傅山闻讯写下“哭国书难著,依亲命苟逃”的悲痛诗句。为表示对清廷剃发的反抗,他拜寿阳五峰山道士郭静中为师,出家为道,道号“真山”。因身着红色道袍,遂自号“朱衣道人”,别号“石道人”。朱衣者,朱姓之衣,暗含对亡明的怀念;石道者,如石之坚,意示决不向清朝屈服。可见,傅山出家并非出自本心,而是借此作为自己忠君爱国、抗清复明的寄托和掩护。

(二)成就与影响

在学术和学术思想上,傅山的学问文章,都追踪当时的进步思潮,尤其是前半生明朝灭亡之时,他的思想带有强烈的进步倾向,不重视当时学者重理学的倾向。他赞扬具有革命新精神,被明朝统治者视作洪水猛兽的李贽学术思想和刘辰翁、杨慎等节高和寡之士的文风。他对明末的政治腐败、官场龌龊,是有清醒的认识。清军入关明王朝灭亡后,傅山一反清初一般学者以经学为中心的研究范围,而是独辟研究子学的途径,冲破宋明以来重理的羁绊,开拓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成为清之后研治诸子的开山鼻祖。至于傅山的诗赋,则是继承了屈原、杜甫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他主张诗文应该“生于气节”,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为衡量标准。傅山一生著述颇丰,可惜所著宏论,大都散失,只存书名和篇名,留存于世的仅《霜红龛集》和《两汉人名韵》两部。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入逸品之列。《画征录》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傅山在医学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傅山极重医德,对待病人不讲贫富,一视同仁,在相同情况下,则优先贫人。对于那些前来求医的阔佬或名声不好的官吏,则婉词谢绝。对此他解释为:“好人害好病,自有好医与好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

傅山作为封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一生中处处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他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和气节,毫不愧对“志士仁人”的评价。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正统思想的作梗,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夹杂着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无不打着大汉族主义的烙印,这些则应引起当今学者和研究者的注视。

(三)傅山与太原名胜

1.西村

傅山的出生地。清朝《阳曲县志》对傅山故里的概括:“傅征君故里,在城西三十里西村,其居有青羊庵、霜红龛、虹巢诸名,又青主手书啬庐帖石刻八块,藏于傅氏家。”位于现太原西北髦仁山下,东邻并州集市贸易名镇向阳店,西连上兰村,汾河从村前流过,北依天门关。

2.多福寺

位于太原市西北24公里的崛山。寺始建于唐贞观元年,至今犹存山门、钟楼。寺内小屋,名“红叶洞”,是明清之际思想家傅山读书隐居处。

3.净因寺

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土堂村。寺院依山崖而建,因寺中有土雕大佛一尊,俗称“大佛寺”。寺院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东西呈长方形,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南殿、韦驮殿、大雄宝殿。头进院为办公区。二进院建有大佛阁,阁依崖而建,坐西朝东,殿内土雕大佛——阿弥陀佛高10余米,结跏趺坐,佛面高额丰准、两耳垂肩、神态安详,左右各塑一尊胁侍菩萨,高3.7米。三进院大雄宝殿东为观音阁,西为地藏殿。院内残存柏树两株,俗称“土堂怪柏”为“古阳曲八景”之一。

傅山曾多次在此隐居,并于70岁(1676年)时再次回到这里,作有《土堂杂诗十首》等诗。

4.窦大夫祠

傅山青年时在此处读书,并留有“虹巢遗迹”。位于尖草坪区上兰镇。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而建的祭祀建筑,也是历代地方守臣及民间百姓祈雨场所。窦大夫祠始建年代不详,历史上有“烈石神祠”“英济侯祠”和“窦大夫祠”三种称谓;现祠创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年),重修于蒙古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明清续修。祠外西北有“古阳曲八景”之一“烈石寒泉”遗址。窦大夫祠前临汾河,后为青翠环抱的二龙山,祠内建筑古朴、雄壮,碑刻、匾额琳琅满目,人文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祠右侧有一间“不盈丈”的小屋曾是傅山的书斋,因前“一株老杏如虹”,所以傅山将书斋起名为“虹巢”。“虹巢”在汾水出峡的烈石山口。1639年,傅山上京请愿回太原后,就住在此处。

5.松庄

位于太原东山脚下。《双塔寺雅集记》曰:“出太原郡城东南行七八里,有寺曰永祚,双塔巍然,其下为松庄傅隐君青主所居也。”永祚寺,位于太原东南郝庄村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寺内双塔并非同时建成,东南塔稍早,是“宣文塔”,西北塔较晚,是舍利塔。塔下永祚寺,与双塔之中的旧塔同岁。因双塔之故,永祚寺被百姓俗称为“双塔寺”。1608年,当时任山东布政司的傅霖出资修建了匡扶太原文运的宣文塔。如今,在刹顶宝瓶的外壁上镂刻着许多铭文,其中有一条表明,创建旧塔的功德主就是傅山先生的祖父傅霖。傅霖认为,太原自古文运昌盛,而自从宋朝初年赵光义火烧晋阳城之后,名都太原的文运却日渐衰落了。只有在东山脚下兴建宝塔,才可以兴文运、匡文风。

傅山南游江淮后回到太原,开始了他“松庄烟树十余年”的“侨居”生活。因为住在松庄,自起别号为“松侨”,意思是明朝已亡,自己已无国无家,虽然住在熟悉的故乡,却如住在异域海外。

6.碑林公园

碑林公园位于汾河东岸,劲松路西,北起康乐街,南至双塔西街。碑林公园始建于1990年,布局为北南两园,北园是目前中国第一个气势宏阔、古朴典雅的大型个人书法碑林——“傅山碑林”。傅山碑林里,矗立着傅山先生一生中有代表性的222通书法石碑。

7.傅公祠

位于东缉虎营街今山西省政协院内。

傅公祠由楼阁、祠堂、园林三部分组成,规制宏大,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祠堂有祭厅五楹,前有祭台以及西厢房、石刻东壁、门楼等庭院式建筑。傅公祠内有这样一副楹联,那是傅山先生一生的浓缩:“文章气节争千古,忠孝神仙本一途。”

8.中华傅山园

在傅山的故里西村,目前正在建设的中华傅山园是我市纪念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我市“2010年文化强市”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3亿元,占地700亩,共分六期进行,计划5年建成。傅山园建成后,当地将整合药膳、生态、民俗、历史、文化等多种资源,使之与周边分散的上兰“烈石寒泉”“窦大夫祠”“土堂怪柏”、大佛寺、崛山多福寺、耄仁寺等多处景点连线成片,形成集聚效应,重现“太原外八景”的风采。

9.傅山纪念馆

太原晋祠的同乐亭改建而成的傅山纪念馆陈列先生的书画作品、生平事略、图片及文献资料,介绍傅山生平和书法、绘画。

三、状元进士

在《清代太原进士名录》当中,总共记载了从顺治三年(1646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的76位进士及两位武状元。

(一)进士

1.刘祚长在顺治壬辰(1652年)年中进士。授湖广宜城知县。据《清徐县志》记载:“刘祚长,清源城南三(今南营留)人,出身书香门第,清顺治戊子年(1648年)弟兄三人(祚长、祚繁、祚全)同科中举,乡里轰动,其家所居里巷被称为‘举人巷’。”《山西通志》和《清徐县志》都记载,刘祚长中举后又在顺治壬辰(1652年)年中进士,授湖广宜城知县。宜城当水陆交通要道,支应差役极多,民贫瘠。祚长抚绥有方,得民心,升任户部主事,不久监察通州仓务,后升山东北河道,搜剔奸弊,风裁肃然。退休归里后恪守本分,奖掖后进,培养造就了不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