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太原历史文化
10885700000041

第41章 清代:三晋省会(3)

2.乔松年(1815年—1875年)字鹤侪(一说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今山西清徐)人。乔松年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祖父人杰为湖北按察使,嗣父邦宪为翰林,生父邦哲为遵化州知州。乔松年先后任工部主事、苏州知府、常镇通海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安徽巡抚、河东河道总督等职。在其入仕不久,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他的为官生涯便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革命军紧密联系起来。咸丰三年(1853年),乔松年任江苏苏州知府;同年八月,他侦知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而占据上海的小刀会与苏州潮勇秘密联系,准备起义,便迅速派兵捕杀了潮勇首领,瓦解了这支准备起义的队伍。不久,他又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帮助下,镇压了上海小刀会。乔松年由此被擢为道员,奖赐花翎,同时授常镇通海道。咸丰六年(1856年),乔松年跟随两江总督怡良驻守常州,而此时太平军攻势正猛;为遏制太平军东进,乔松年建议对与太平天国有任何联系的人予以坚决镇压,防止起义势力蔓延,因而使得不少人受到牵连遇害。同治二年(1863年),乔松年被任命为安徽巡抚,在第二年走马到任、驻防临淮时招募兵勇,重兵设防,加强对捻军的防范。同年,乔松年、英翰配合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对捻军进行夹击,致使捻军重要首领张乐行、苏天福等人被害,捻军遭到了极大损失。同治五年(1866年)乔松年调任陕西巡抚,为对付捻军,他与前任巡抚刘蓉联手,实行坚壁清野,在大小乡村筑堡藏粮,编立保甲,调重兵组成层层防守线,给捻军的活动和生存造成直接威胁,改变了清军被动尾随捻军的疲劳战术,最终于同治八年(1869年)镇压了捻军起义。作为忠臣,乔松年对清廷耽竭所能。在咸丰六年(1856年)江苏省发生大旱灾,乔松年害怕饥民暴乱,便提出赈济,鼓励商人将粮食运入江苏,稳定了灾民的情绪,并针对战乱期间江南地区商品流通不便,便采取了便利可行的“钞票法”。咸丰九年(1859年)乔松年被提为两淮盐运使,他设法招徕盐商,恢复盐商贸易,确保了江北大营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饷。而随着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被镇压后,乔松年转而治河。但近二十年的军事生涯和治河工程的艰巨任务,使他身心交瘁,于光绪元年(1875年)病逝。清廷根据他一生的“业绩”,赠其太子少保,谥号勤恪。他遗著有《论语浅解》四卷、《萝摩亭札记》八卷等。又辑《纬捃》14卷、《乔氏载记》2卷,均刊行。书法意蕴深厚,用笔、规矩多循颜鲁公,然又不拘于古法,个性鲜明。行书《与绂翁书》代表其特色。《清史稿》有传。

乔松年值得肯定的是他要求民族自卫、坚决抵御外侮的立场。帝国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他们在协助清军镇压上海小刀会之后,又步步紧逼软弱的清政府,英法联军于咸丰六年(1856年)借口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为清廷忠臣的乔松年闻讯后,怒不可遏,立即上书,请求督兵,以抗击列强。但由于英法利用近代化军事装备的优势迅速攻入北京,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因而使得乔松年的愿望未能实现。

形势的需要将乔松年推上了军事舞台,但不可否认的是乔松年也是一个正统的儒者。在战争余暇,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同时著书立说。在其《论语浅解》中,乔松年认为治国的根本是对人民实行纲常教育,人人奉行“礼”,便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各自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人们便不会产生分外的思想和欲望,更不会举行农民起义。并希望从各方面加强对孔子的崇拜,以达到稳定封建秩序和封建统治的目的。这是他思想僵化的一面。但同时,乔松年受明清“经世致用”的影响,也赞同讲求实用、进行变革的观点。面对国门被开、社会矛盾迭生的现状,“天朝上国”的弊端完全展露,遮遮掩掩已经不能麻醉人们的精神,务实的乔松年同洋务派一样,主张在中国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变革,但这种变革只是一点一滴、不触动政府威严的变革。并且主张“君民一体”“民生为先”,反对空洞的口号,提倡切实的行动。

总之,乔松年一生转战疆场,为重新整顿清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而效力,为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而奔波,是历史上反动的一面;但在国家主权面临外来威胁、民族尊严受到挑衅时,又能挺身而出,也是值得肯定的。他既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又是具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一个典型的忠臣形象。

3.折遇兰字佩湘,号霄山,大约生于清雍正末年(1735年),卒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前后,太原府阳曲县大川都南沟村(今太原古交市草庄头乡南沟村)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游粤归来,对人说道:“吾此行得山西一人,诗有风格,学有根底,乃风尘中麟凤。”袁枚所说此人,就是当时被人称为“山右风流第一人”的太原籍诗人折遇兰。折遇兰少而颖异,才敏学博,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参加会试,中三甲第十名进士,先后任甘肃正宁、会宁等县知县。任职期间,兴建水利,赈济灾民,振兴书院,撰修县志,颇有政绩。后丁忧回籍,在家乡开设学馆,广收学徒,成就多人。起复后任广东普宁知县,又调揭阳海防。在广东任上勤政廉洁,励精图治,后不幸病逝,年50岁。

折遇兰一生政声显赫,诗文书法自成一家。他一生写下了大量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他的诗作中还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讽喻时弊的作品。在南方做官时,他与湖南、广东等地文人名士结成“冷香亭”诗社,酬唱应和,盛极一时,被人称为“山右风流第一人”。身后有多本文集传世,其中《看云房诗抄》收有他各个时期的诗作297篇。

4.杨二酉清太原府太原县晋祠人。字学山,号又村,别号西园,落职回乡后新号柳南、一梅居士,晚年又号悔翁。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卒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出身富户,文、书、诗、画,莫不精湛。诚如史载“工书善画,娴吟咏”,“长于古文辞章”。雍正五年(1727年)中秀才,雍正十一年(1733年)得举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登进士,进翰林院为庶吉士。乾隆二年(1737年)擢“英武殿翰林供奉”,恩准为《大清一统志》纂修,加协办起居事,所谓“协办起居事”。乃追随皇帝左右,记载其一日言行,为圣上作《起居注》。六月他被拔擢“贵州道察御史”(未出察)。七月,他又奉旨巡察顺天府(今北京)乡试外场;十月,奉圣命巡视南城(今河南军事要冲河阳三城之一);同月,奉旨再作《日知荟说》。同年十一月乾隆又降旨,委之重任“巡视台湾兼理学政”之职。一年擢迁六职,数得皇上垂青,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杨二酋在台两年,最重台岛教育,为平息闽籍、粤籍迁台百姓因“学额”所限,造成的长期矛盾,他改革台湾户籍制度,增加学子入学、考试名额,化解了矛盾,理顺了民怨,促进了岛内团结。当年的台湾,地处僻址,经济落后。虽有府学、县学,却师资低劣,质量在孙山之后。为此,二酉创办书院,亲自授课,倾注毕生心血。在治政方面,二酉在了解地方实情后,奏免了台湾积年陈欠税银3340两,田赋51489石,减轻了百姓负担。对于台湾的治安,他善抚蕃黎,实行保甲,严缉游匪,约束兵丁,地方政权日益巩固。他的善政得到了岛内官绅百姓的赞誉,齐称其为“杨夫子”。至今仍遗《学宪杨公兴行海东书院碑记》于世。

乾隆六年(1741年)十月,杨二酉差满回京述职,得到了乾隆“召见赐坐,慰劳有加”的嘉奖,先后擢升为“工科给事中兼英武殿执事”“兵科掌印给事中”等职,始终效命于六科和都察院监察官吏系统。后因得罪满族权贵,受到权臣、大吏的诬陷,乾隆十六年(1751年),落得“诖职”之罪,被朝廷罢官。

(二)武状元

1.马全(1732年—1773年)初名马瑔,字具堂。将门出身,幼时即聪慧过人。一次,塾师教其读《诗经》,当读到“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时,马全慷然说道:“人生大节,三语尽之矣。”塾师大异,以为奇才。长大后,马全在家庭的影响下苦练武功,膂力过人、精于骑射。乾隆十七年(1752年),20岁的马全入京应武科会试,中一甲第三名,被钦点为武探花,授二等侍卫,出任福建抚林游击。不久因与官争詈被弹劾革职,回京在九门提督府充当门卫。在京师,马全高超的武功和精湛的骑射,得到了大学士傅恒的赏识。经其推荐,马全又参加了庚辰年(乾隆二十五年)武科会试。马全力挫群雄夺得一甲一名鼎魁,殿试被乾隆钦点为武状元,头等侍卫。后出任江西南昌镇、江南崇明镇总兵,以军功升江南、甘肃提督。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川西北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发生叛乱,马全请命随军入川平叛。战斗中奋勇向前,攻碉卡十余处,立下赫赫战功。时大军屯驻木果木(今四川省懋功县西北)。

一日,敌骑猝至偷袭清营,马全跃马横戈亲自殿后,掩护众将士突围,被敌骑包围。战场上矢石交集,马全身负重伤,为国捐躯,时年42岁。

2.贾廷诏(1713—1765)清乾隆壬戌科(1742年)武状元。今太原市清徐县东高白村人。清徐县境东高白村中现有“状元祠”,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北圪垛地(今属新民村)有其衣冠冢,人称“状元坟”。每年清明,有贾姓族人祭祀。时人赞其“丙辰科名超三晋,壬戌年姓达九州”。

廷诏从小膂力过人,酷爱武术。13岁时,随父到自家的车马店打杂活,他干活勤快,待人热情,颇得旅客喜欢。工余之暇,抚沙击袋,舞刀弄棒,虽无路数,但苦练不已。时值湖广武举白某被革去官职,云游到清源,投宿其店,看到廷诏习武勤练而无方,即收其为徒,亲授武艺。功随人长,廷诏技艺日新。清乾隆元年(1736年),22岁的贾廷诏中丙辰恩科武状元。从此,廷诏学练更加勤奋,对古兵书深研细读。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中武进士,殿试夺魁,清帝弘历(乾隆)亲点武状元,授头等御前侍卫(官三品),守卫紫禁城之职。

其著作有《三韬六略之解》《孙子兵法浅释》,成为清军驻山东官员学习参考书。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到了山东,廷诏奉命到济南保驾,时值皇后富察氏返京途中病故于山东德州。按惯例,皇后死百官都须素服淡妆志哀,廷诏因远离驻地莱州府,虽身着素服,但枣红色内衣套装未来得及更换,被弘历贴身太监窥见,提出要万两白银相胁,廷诏素无积蓄,一时又难筹此巨额银两,太监挟制不成,故面陈皇帝。在伤妻悲痛之中的弘历,心烦意乱,知此大怒,言:“在京时犯律条已宽恕,今又蔑视皇规,这还了得。”当即传旨严惩,旨尚未到,山东巡抚已将廷诏革职入狱。因有前案,诏自知罪不能赦,即吞金自尽。死后草草葬于济南城郊,终年52岁。

四、兴办洋务

太原以及山西近代的工业,起始于1892年创办的太原火柴局,这比我国东南沿海出现的近代工业(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工业是外国人创办的)晚将近半个世纪,比洋务运动中的第一个近代工业的出现也迟30年。这是因为,太原属内陆城市,既非对外交通的要道,又非对外贸易的商埠,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再则,发展近代工业所需的资本等还不具备,尽管山西的票号曾一度兴盛,有客观的资金,然而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新式银行的出现,票号逐渐被银行取代,大量的资金又未转移到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上来。最终导致太原乃至山西的近代工业产生较晚。从1892年至1911年,是太原近代工业的初创时期;从1911年至1919年,是太原近代工业的发展时期。

(一)太原近代工业

太原近代工业是从官办工业——太原火柴局开始的,除此以外,在初创阶段还创办了山西通省工艺局和山西机器局等。从此揭开了太原近代工业的序幕。

1.太原火柴局的创办

1892年,山西布政司胡聘之(湖北人,1895年升任山西巡抚,1900年去职)在太原三桥街创办太原火柴局,资本两万银元。开始时,日产黄磷五色火柴500小筒,每筒装火柴百十根,商标为“双羊牌”。由于老百姓世代使用火石、火镰,不曾见过“洋火”,因而尽管火柴好看好用,但是人们还是不习惯使用,以致销路不畅,不得不由各地知县派销,如此,火柴局仍难以维持。1900年,火柴局转归商务局管理,改名为晋升火柴公司,但经营状况仍然不佳。1902年商务局以5000银元将火柴局卖给了山西票号商渠本翘。

渠本翘与他的亲戚乔雨亭合伙经营,并将火柴公司改名为双福火柴公司。后渠本翘和乔雨亭又添加资本13000元,扩大生产。当时生产中尚无动力,也没有排杆机,全靠人力排杆,日产火柴四五小箱。辛亥革命后,增设排杆机,日产量增加到100—120箱。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者无暇东顾,外国火柴不能进口,国内火柴供不应求,双福火柴公司得到飞速发展,也促进了山西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