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11287900000042

第42章 沟通中最神奇的力量是赞美(7)

一时期某一领域的典型,必须经过深入的分析、调查、审核,讲求典型的可信性、相对久远性。当然,典型带有鲜明的时代性、阶段性特征,有时效性。但刚树起没几天,自己又倒身泥潭,又能怎样解释呢?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话音未落"式的尴尬状况并非少见,刚刚夸他两句,却偏偏不给你争气,真是"夸一夸,歇菜啦"。于是,在世人慨叹:"气死匹夫"之余,奉劝大家总结前车之鉴,赞美必须具有远见卓识。

事情还没有最终完成之前,赞美时一定要谨慎。须知,问题往往出现在最后的关头,"功亏一篑",并非偶然有之。有的人就不那么想,看到事情进展顺利,就开始乐观地预测,估计到十有八九成功,就禁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冲动,大加赞叹。"他信力"很强的人,更是乐于呼应,一拍即合,顺口夸道:"对于某某我高度欣赏,这事对他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不信就走着瞧吧,他肯定干得很漂亮!"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旦你盛赞的某某失败了,岂不怡笑大方?连你也会成为他人取笑的把柄。我想,明智而体面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留下这样生动的掌故。

秦始皇灭掉三晋,逐走燕王,数败楚军后,想侵占楚国。他先征询李信的意见:"我想占领楚国,将军考虑用多少人马才够呢?"李信血气方刚,颇为自信地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要六十万不可。"秦始皇听后,对王翦很有看法,于是道:"王将军老了,何以如此怯弱?李将军果敢壮勇,他说的对呀。"秦始皇没有对敌我力量此消彼长的复杂形势作出准确的预测,轻信李信的估计,认为以最少的兵力占领楚国最好不过,盲目地赞美李信,远没有王翦知彼知己,深谋远略。结果,王翦见秦始皇赞赏李信,否定自己,便称病还乡,归老家频阳。李信进攻楚国时,在城父被楚军打得大败而逃。秦始皇恼羞成怒,后悔当初失言,便亲躬王翦老家频阳致歉,道:"我没有采纳将军的计策,李信果然使我军蒙受了耻辱。"后来,秦始皇派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用了一年时间就占领了楚国全境。秦始皇也犯了平常人常犯的错误,在事情还没有做成之前就盲目地赞美别人,缺乏远见,暴露了自己判断力方面的弱点。秦始皇造成自己被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对事情的难度和复杂性缺乏充分的估计,把本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说明他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水平还不到家;②对他人盲目相信,这一般是某种心理定势,平时因某人办事利索,能力强,成功率高就推而广之,认为什么事到他手上都可迎刃而解;③赞美时嘴巴毫无遮拦,把话说绝了,没有给自己留条后路或台阶,不老练,不含蓄。

不要一发现别人的优点或长处就赞美,须"三思而后赞",把眼光放长些。有些东西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人的容貌、性格、习惯等,这方面比较容易称赞。而有些东西如人的行为、成绩、思想、态度等,若从长远考虑,赞美时要谨慎。如有些人人党之前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领导便开始称赞他,"该同志一直……"。有经验的人就会想,甭夸那个,慢慢儿看吧。果然,他入党之后,各方面又松懈了。人迫于某种压力或某种需求,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如果赞美人时仅限于就事论事,极易犯目光短浅的错误。

远见卓识还要求顾大体,识大局,不要因一己之赞刺伤他人。尤其是在单位里,同事之间的利益冲突较严重,大家都对成绩、进步、收获、优点、长处等方面问题很敏感。如果你赞扬其中一个人,"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引起其他人反感。某师范学院对教师控制很严,有进无出,只要你进了这个学院工作就不会放你走。很多老师千方百计想调动都被卡住。刘某最后放弃了工作关系,只身到北京"打工",在全校反映强烈。某君称赞刘某说:"现在是谁有本事谁走,谁没本事谁窝囊。刘老师就是比别人强,说走就走,谁也拦不住。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这句话传出去后,从领导到同事对他都很反感,一句赞美,大犯众怒。没水平的赞美不仅收不到赞美之效,反使自己名誉扫地。

具有远见卓识,才能使你的赞美上品位上档次。对领导而言,远见卓识对维护领导的权威性、体现领导察人用人水平尤其重要。吕端是北宋大臣,宋太宗准备请他取代吕蒙正为宰相时,有人给宋太宗打小报告说:"吕端为人糊涂。"宋太宗很了解吕端,他听后反而肯定地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原来,吕端因不拘小节,在一些小事情上得罪了一些人,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却坚持原则,头脑清醒明白,得到宋太宗的高度赏识。事实证明,宋太宗看人很准,颇有远见。宋太宗去世后,内侍王继恩阴谋废立,被吕端及时发现,拥真宗即位,贬逐继恩,避免了一场政变,挽救了宋王朝。

赞美别人时的远见卓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把赞美的眼光放长放远,使自己的赞美能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

2.赞美别人要站在一定高度上。只有站得高,才能更充分地发掘别人的优点和成绩的意义。

3.要注意考察别人的成绩或长处的影响范围,使你的赞美更加具体、贴切。

4.要善于见微知著,从小事上发掘出重大意义,从眼前影响推测将来影响。

5.要深入了解别人的真实能力和形势发展趋势。

需要好的口才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口就是心灵的喇叭了,人们心理的话语、脑中的想法和情感大都通过口表达出来。人人都有一张嘴,但差异特别大。有的嘴"妙语连珠"、"侃侃而谈",有的嘴却"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还有的嘴则"吐不出象牙"。

口才是一个人能力的反映,好的口才则是赞美水平的标志。因为赞美是说好话给别人听,从而使对方心理愉悦。口才好的人,言谈风趣幽默,旁征博引,滔滔不绝,音调悦耳动听,听了有谁能不舒服?心中自觉不自觉地佩服对方的交往能力和水平。只有具备好的口才,才能把你心中的赞美表达清楚、完美,给人以美感甚至美的享受,充分发挥赞美的效力。

但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有好的口才,他们的赞美因此往往"美"不起来。有的人说话不自在,不自然,断断续续,不连贯,甚至面红耳赤,自己别扭,别人听了更别扭。他慷慨的赞美反而成了送给别人的惩罚,使人既不痛快又费神。有些人虽然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信口开河,甚至胡乱联系,无中生有。这种人对你的赞美越慷慨,越会让人感觉毫无诚意,不负责任,不真实。这种太泛太滥的赞美,常被人认为虚伪,矫揉造作,甚至有溜须拍马的嫌疑。这种赞美不能打动对方,反而使人对他顿生反感。还有的人因为口才不好,词不达意,不但达不到赞美的目的和效果,反令被赞者极为尴尬。有一次,我和几位中学时的同学到吴君家玩。吴妈妈对人非常热情,同我们这些当年的"小毛头"亲切地交谈起来。我们告诉她大家都大学毕业了,联系的工作也不错。吴妈妈眼里流露出既高兴又羡慕的神色,摇着头叹息说:"你看你们,是多好的孩子!一个个花言巧语的,到哪都受人喜欢。俺那个崽。不会来事,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呢。"一句话差点让我们背过气去,笑也不是怒也不成。老太太本是好意,想夸奖我们一下,但用了一个"花言巧语",意思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我们虽然都明白她老人家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不知从哪里捡来一个连她自己也弄不懂的词语,但毕竟让人无言以对。

笨拙的口才就像一架破烂不堪的录音机,使赞美这本该美妙动听的旋律经它放出来就变得刺耳难听,不能打动人、感染人,反而会损伤人的情绪,扭曲原意。

好的口才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人的知识、阅历、个性不同,赞美别人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但一般而言,好的口才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说话清晰,口齿清

这是赞美别人最起码的要求,赞美往往是"一次性"投入,不要重复,也不要罗嗦。这就需要赞美时吐字清楚,让对方听明白。我们常常有这样一些体会,就是本来是一句极为中听的话,但因没说清楚,对方请你再讲一遍,使言者无兴致,听者也无激情。

其次,注意说话的语气

这要根据谈话的场合,双方的性格等因素而定。假如你面对的是山东人或东北人,你可竖起大拇指,大发一句:"好家伙,你真行!"不知情者看来粗声大气,颇不礼貌。但被赞者却会眉飞色舞,亮着嗓门回敬一句:"兄弟,你也不赖!"如果你低声细气,文质彬彬,他却会认为你故作儒雅,忸怩作态,反而不会有好感。有时候,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你说话的语气不同,效果也不同。有两位朋友一起去打猎,傍晚各提两只野兔而归。A的妻子接过丈夫的猎物,说:"你打了两只野兔!"B的妻子却说:"噢,你打了两只野兔。"第二天,A提回来十只,而B却空手而归,何也?不在于二人的枪法,也不是无猎物可寻,关键在于二人情绪不同。第一天,他们出去时间较短,结果,A的妻子一句略带夸张的感叹,是对丈夫最佳的奖赏。听她的语气,意思是才这么短时间,你竟然打了两只,够可以了!A听后当然非常高兴,信心倍增,第二天大获全胜。B的妻子只是一句平淡的描述,似乎包含着许多不满意的成份,好像是说:"你怎么才打了两只?太少了。"由此可见,语气不同,同一句话却大相径庭,一个是赞叹,一个是责备。

第三,赞美要注意场合

灵活把握时机,要会见机行事,即景生情,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如一位小姐,白衣素裹,亭亭而立。你一句"呀,小姐,你真美!宛如清水芙蓉,洁净如玉,恍若仙子",定会让她心花怒放。而若对方是一位新寡少妇,你这一句赞美定会让她感觉你不怀好意,甚至会送你一口唾沫或一顿怒骂,起码认为你处世水平低劣,没有好感。

最后,幽默是好口才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使你的赞美轻松愉悦,妙趣横生,在自然、宽松的气氛中打动对方的心。一对夫妇新婚燕尔,刚刚开始两个人的生活,妻子拿出看家本领掌勺做饭做菜。虽手艺一般,但丈夫为表示对妻子手艺的认可和鼓励,从不到餐馆吃饭。一次,几个菜摆上桌,丈夫故作陶醉状,对爱妻耳语道:"长此以往,附近的餐馆大可不必营业了!"这位年轻人话语诙谐幽默,谈笑风生,自然地把对妻子的喜爱和赞赏之情流露出来,即使是恭维,妻子也满心欢喜。真是"事做得妙,话也说得巧"。

高水平的赞美需要有好的口才,但好的口才不会凭空得来。当然,口才的决定因素很多,但有两个因素对口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渊博的知识,二是丰富的阅历和社交经验。

好的口才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没有渊博的知识为依托,也就不会有高水平的赞语。别林斯基曾说过:"不学无术之辈不能贬低名副其实的赞美,不学无术所夸赞的,算不得是赞美。"没有相应的知识,也就不能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优点和伟大,不会深刻地认识一件事情的意义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发出的赞美风马牛不相及,要么根本不可能以你的赞美博得对方的欢心。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法拉第的发现,为电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很多地方都邀请他去作电磁应用理论演讲,得到广泛的赞誉。但有一次,一位贵妇人却非常恼火,有意挖苦地指责说:"教授,你讲的这些鬼东西有什么用呢?"法拉第被她的无礼激恼了,回敬道:"夫人,你难道能预言刚生下的孩子有什么用处吗?"那位贵妇人听后很没趣,悻悻地走了。原来,这位贵妇人根本连什么是电磁都不知道,因而,她不仅不能对其发现者发出由衷的祝贺和赞美,还非常恼火。真可谓"有眼不识郁金香,直把黄金当碎钢。"没有知识,就必然不可能有精辟的思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只会直着看,不会横着瞧。所以,要想有好的口才,首先要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赞如有神。

好的口才还要依赖于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日常生活中,相互赞美的事情随处可见,细心的人会认真地观察别人是怎么赞美的,仔细咀嚼一下别人的语言,看看能否想出更高明的赞语。口才的培养,更重要地还是多说多练。回族谚语说:"鸡叫三遍,一遍比一遍亮,路走三遍,一遍比一遍熟"。只有经的多,知的广,练的频繁,口才才能培养出来,你的赞美水平才能提高。

只有具备好的口才,你才能巧妙地打出潜藏于心底的暗语,使你的赞美成为所有声音中最甜蜜的一种,你也必将成为大受欢迎的朋友。

需要不断学习

许多人总是过于谦卑,不敢接受别人的赞美,当听到别人对他的赞美之辞时,反而要说些不得体的话。例如:我才没有那么好,是你太夸张了。也许他不习惯被赞美,也许他私下会承认或接受对方的赞美,但在和他人应对或公共场合下,对别人的赞美就感到不自在了。

为什么被赞美的人会不自在呢?除了文化背景之外,就是从小没有被肯定过,因而不习惯被赞美。

从另一个方面说,我们的社会也不习惯赞美别人,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他们总要对人家说自己的孩子不好,久而久之,孩子长大了,自然缺乏一份自信心。

一位朋友说:她在外国旅行,常常被赞美,也常常赞美对方,彼此虽是陌生人,相聚只有几分钟或数个小时,有时甚至只是擦身而过,都在那一瞬间为对方带来一些生命的欢愉。

如果你以为对别人发出的赞美就是夸张、不老实,那么,你的生命实质上已出现了危机,你不但不认识自己,而且也不敢认识自己。从现在开始,你的首要之务就是学习赞美身边的人,赞美陌生人,也学习接受被人家赞美。

当别人出自内心地赞美你时,你只要简单扼要的说"谢谢",继而欣赏对方,这就够了。

说赞美的话或欣赏别人,是一种生命的智慧。敢于接受赞美,则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只是不要官场上的那种令人肉麻的阿谀奉承、那种失去原则、失去尊严的夸赞就好,事实上,那只是堆砌人际的排演场,并非真心赞美之言!这中间的差别,就是心的不同,少了欣赏,少了一份诚恳。

爱你在心口难开。心理学家吴静吉发现,很多人尽管了解甜言蜜语有多重要,但要他说出口来却觉得困难重重。因为,爱你在心口难开,不知如何表达;而且觉得肉麻,也怕被误会为"拍马屁"、谄媚。如此说来,如何赞美显然需要学习:

赞美要真诚,而且不能期望有所回报

吴涵碧刚进报社就被指定为儿童写历史故事,这项工作前途不被看好。别人教她,其实买书抄一抄即可完事。但吴涵碧查古书,做记索引,作资料,写出现代版的历史故事。著名的记者兼作家徐钟佩,提到她在报上读到吴姐姐讲故事非常好给了她很大的帮助。

"这是我进社会得到的第一个大鼓励,更何况是我最崇拜的新闻界前辈,"吴涵碧说,有时碰到挫折不想再写时,"想到徐阿姨喜欢,就一直写下去。"20年来她一共写了一千一百多个故事连载,出书5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