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登县半山坡的薛家湾村,有144户人家,641口人。这里土地贫瘠,五谷不丰。村民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在土地上劳作,另半年时间则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以占卜算卦看下相谋生足迹遍布陕、甘、宁、江、浙等地。
薛家湾人占卜算卦的主要方法有:“课巾”(推八字)、“交合昭盘”(观面相)、“交合托罩”(看手相)、鸟占、解梦、神机敕、禳解术等。村民外出流浪时,带着家养的狗与毛驴,以作护身与驮行李用。他们对这门祖传秘术,严格遵循父传子、母传媳的规矩,为防秘术外泄,他们长期以来不与外族通婚一薛家湾80%的男人擅长此术,其高手名闻遐迩。传闻一个叫“高盘子”的占卜算卦大师在西北地区家喻户晓,高盘子死后,其嫡传儿子高万山、孙了.高坐明也名震西北。
薛家湾还有个奇特的文化现象,是他们通行一种叫“绍句”的隐语。他们把“炕”叫“文台”,把“开水”叫“滚轮子”,把“首饰”叫“托照什”,把“房子”叫“开瓜”,把“丈夫”叫“荷代”,把“妻子”叫“咽支”,把“吃饭”叫“绕散长”,把“孩子”叫“阿燕子”等。“绍句”是在有外人在场又需保守秘密时才使用。
有趣的是,薛家湾人的生活方式颇像吉卜赛人,其女子的长相也颇同吉卜赛人相似。
于是,有人猜测他们是吉卜赛人的后裔。天津史学家杨志政支持这种猜测,他考证说,元、明时期,蒙古帝国占领了印度北部,使生活在当地的吉卜赛人向中国西北部流徙。在《元史》中,有“罗嘿(即吉卜赛人)等扰民,宜依例决遣置屯田所”的记载;《明史》也有“明泰州(今天水县)有罗嘿户,汉人不与通婚,自相嫁娶”的记载。这都说明,当时的西北地区有吉卜赛人生活、活动的踪迹。
但有不少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薛家湾人并非印度吉卜赛人的后裔。有学者经考证地方史,指出薛家湾人系苗族后裔,其祖先是被舜帝流放到敦煌三危时遗留下来的“苗蛮”。有学者根据一些遗存的古籍,认为薛家湾人祖先可能是来自湘鄂一带的移民,身份是西征、戍边的兵士。
为了解开薛家湾人之谜,世界各国的学者纷纷前来实地考察。中国兰州大学民俗学教授柯杨的科研组,经40多天的深入调查,提出:薛家湾人是一个特殊的民间职业集团。他们并非土著居民,也非南苗等少数民族,更不是印度吉卜赛人的后裔。
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不断迁徙、又因共同的行为与习俗而集合,从事着相同的职业。他们使用的“绍句”正是他们的职业隐语。这种人文现象不但在中国,在世界上都不是很多见的,因而极具人文科学研究价值。
当然,柯杨的解释也是一家之言。“薛家湾人”的身世作为一个人文悬案,还有待于深入考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