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古代史有极重要的地位,而殷代奴隶制社会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业被视为中国代文明历史的象征。
我国考古学者自1928年开始,对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的殷代后期都城遗址即殷墟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掘,先后发现了大批珍贵的殷人物质文化资料。
其中,除了宫殿、作坊、陵墓等遗址,以及大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外,还有一大批不轻易提及的,然而却是十分重要的材料,这就是发掘殷代墓葬群时出土的丰富的人类遗骸。正是这大批的人类遗骸,成了殷代人的体质属性和种系成分研究的十分宝贵的资料。
然而,学术界迄今在殷代人究竟属于什么人种,他们是一个同种系的族群还是一组多元的异种系族群等问题上,仍各持己见,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种学者孔恩在《人的历史》一书中提到殷代人种族类型时就曾指出,祭祀坑中的入骨是一组似属白种、黄种或黄白混血种,或至今还难以确信种系的人骨如果这一观点能成立,那么汉民族中也该有白色人种的血统。
1957年,他在台湾参观了部分收藏的殷代人头骨后,又进一步指出殷代头骨分属现代华北人的长颅型、厚重的类蒙古人的宽颅型和北欧人三种不同的形态类型。他还认为中国历史时代黎明时期的华北平原很可能曾存在过体质差异颇大而属多元性的族群。
此后,孔恩的这一观点就成为研究殷代人骨种系成分的主要依据,广为台湾学者所接受。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大陆学者根据建国后对殷墟的进一步发掘与研究,针对上述观点,提出了殷代人在体质上是蒙古人种系的新观点。
他们认为,美国和台湾学者对殷代祭祀坑头骨中存在三个或两个人种主干成分的异种系结构的见解是不确切的。
实际情况更可能是存在蒙古人种主干以下的类似现代北亚、东亚和南亚种系成分,其中,接近东亚的仍然比较多。
体质上这种多种系成分,可以解释为殷人同四邻的方国部落征战时,虏获了不同方向来的异族战俘。
以中小墓为代表的殷代自由民的体质,主要是接近现代东亚蒙古人种类型,其中少数可能系北亚成分或存在某些北亚特征的混血。
总之,殷代中小墓中入骨的种系成分不及祭祀坑的复杂,但两者均以接近蒙古人种主干的东亚成分居优。它们和西北方向的史前华北人种之间的接近程度。更大于它们同现代华北人之间的接近程度。
大陆学者所提出的上述观点,无疑是对殷代人体质多元结构观点的挑战。
然而要真正究明殷代人的人种问题,显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