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文明
11558100000032

第32章 女娲补天与陨石雨有关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神话传说流传于世,对于这些传说,很多人都持不相信的态度。但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却相信:“传说十有八九都是真的。”的确.某些史前事件虽以民间传说或神话的形式存在,但实际上却存在着事实依据。

黑海的水下考古探测就曾发现《圣经》之中记载的“世纪大洪水”确有事实依据。“大禹治水”虽无准确的文字记载,但这个神话的事实被普遍认为是治理古代水患。那么,比大禹冶水更为古老的一个神话——“女娲补天”是否也存在着某种事实基础呢?近日,有研究者提出,女娲补天的神话实际上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一次陨石雨灾害。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事实依据呢?

研究者称,近年来,他们在研究白洋淀流域区的历史地貌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向西偏北的方向延伸,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那么,这种碟形洼地是怎么形成的?它和女娲补天的传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研究者利用近百年前出版的顺直地形图和航空照片等,使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将现代地形和人工地物层层剥去,仅保留原始的自然地貌景象。将这种洼地的复原图与形成年代相近的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陨石撞击坑进行对比后发现,白洋淀地区碟形洼地和其群体是史前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依据地质地貌方法对近代陨石撞击的研究,他们推测,这次撞击发生的地域非常广,从晋北一直到冀中,甚至可能延伸到渤海湾附近。发生的时间大概在史前的某一时刻,最有可能是距今4000~5000年间。

研究者推测当时的情景可能是这样的:一颗小型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山西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并在高空爆炸。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落入从晋北到冀中这一广大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陨石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的撞击坑。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多个较大的撞击坑群最终形成了自洋淀,其余的较小者形成了积水洼地,逐渐成为了该地区主要的居民点。部分这种洼地被地表水冲蚀破坏,但是河床间的高地上保留了大量的撞击坑遗迹,这就是今天研究者所发现的“碟形洼地群”。

根据这次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事件,再参考女娲补天传说的内容,研究者发现其描述与实际发生的撞击事件极为相似。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是《淮南子》和《览冥训》?这两部著作中对女娲补天的神话是这样描写的:在远古时代,“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意思是说,天塌地裂,大火延烧,洪水泛滥,飞禽作孽,走兽横行。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从而帮助人们战胜了这一重大的自然灾害。

而文中描述的“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据研究者分析,完全应当是一次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撞击地球的全过程,而“火炼炎而不灭”则是巨大撞击、爆炸和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至于“水浩洋而不息”,研究者分忻,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自然会产生洪水泛滥的结果。而其后书中对女娲所作所为的描述,正是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神话依据上古时代的传说编撰于东汉年间,冀州当然就应当是古代河北省一带,而女娲补天遗迹的地理分布位置,恰恰位于研究者提出的撞击区的南部和两部附近。

此外,学者通过对古代气候变化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天外来物的撞击灾害可能会对地球形成巨大的破坏,其中重要的是对古代气候的影响。地质学家们研究了全新世气候的变化规律,发现有多次重要的降温事件。在距今8500~3000年前后,全新世的大暖期是新石器古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此期间也是一个气候剧烈波动的时期。其中距今4000多年前的一次降温事件。被称为“小冰期”,其事件影响十分巨大,这一时间也是中原文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地质学家们在使用环境演化高分辨率分析(10~100年时间尺度)的方法研究全新世古环境等问题时提出,在距今4800~4200年间有一次降温事件,事件的结果导致了古文化的变迁,并认为在蒙、辽、冀地区繁盛的红山文化突然衰落和小河沿文化发展的低谷也可能与这一事件有关。女娲补天传说中的这次撞击对应了古气候学家的研究结果——距今4800~4200年间的降温事件,正是由于陨石雨的撞击而引发的。

研究者称,这次对白洋淀地区碟形洼地群的研究,不仅在时间上与古环境专家们提出的全新世降温事件一致,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也与历史地理学家提出的河北平原古文化空缺区不谋而合。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白洋淀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留下了一个古文化的空缺区,答案就是这里发生了巨大的灾害。

我们知道,自然环境对早期人类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各种文化区的分界,往往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界线。但是,研究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发现,河北平原的中部,即白洋淀地区既不是山脉纵横,也不是荒漠分布,应当是一个十分适合远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湖塘和洼淀地区,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却留下了一个古文化的空缺区。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相当于仰韶文化时代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非常缺少,而较之更晚的龙山文化遗迹几乎是空白。实际上,《中国自然地理》一书中早已经提出,“不论是新石器时代或是商周以至春秋时代,(河北)平原的中部都存在着一片极为广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

除此以外,历史文献《春秋》和《左传》等编绘的春秋时代各诸侯围的形势图圈出的古文化空缺区,与使用上述历史地貌方法划出的撞击区完全重合,这显然不是偶然的。这一地区主要是白洋淀流域和向西北和东南延长的范围,说明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开发大大晚于周边地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巨大的灾害造成地理环境的恶化,甚至更有可能是先民心理的创伤和由此造成的禁忌等,巨大的撞击灾害来临后,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使当地繁盛的古文化从此中断。灾害过后的若千年,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并由此诞生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