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得到一位导演的肯定。“这孩子有去考表演的潜质”。一句善意的鼓励,成为他梦想的发动机,17岁的他朝着梦想中的金字塔前行。也许是上帝对他的一种考验和磨砺,踌躇满志的他,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但是,当时他被评价为:外形条件不好,表演灵气不足。有位招考老师提前给他判了“死刑”:外表不帅,退一万步也考不上。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愈挫愈勇。内心倔强的段奕宏不想让导演对自己的预言落空,他也不甘于接收“死刑”。回到家乡伊犁,段奕宏发动了又一轮的备考。第三次,他终于成功地走进中戏的大门,也敲开了内心的梦想之门。
大学四年,看着周围的同学电影电视拍得不亦乐乎,而自己却一部戏也接不到。他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和孤独感,对未来感到莫可名状的迷茫和质疑。继续这样走下去吗?他的心灵天空风狂沙走,一片灰暗,他的眼中失去了希望之光。茫茫黑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低落的他想到了自杀,站在寒风呼呼的楼顶,他想起父母在远方期待的眼神。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为一生奔波的父亲,为含辛茹苦的母亲,为一时糊涂的自己。回到宿舍,翻开一本书,一句话跃入眼帘。蜗牛说:“雄鹰展翅可以登上金字塔顶,而我心飞翔,亦可攀上金字塔顶徜徉。”他的世界瞬时豁然开朗,那只不言放弃的蜗牛就是自己呀!
从此,段奕宏在中戏更加努力地学习,身边谁红了,谁紫了,他都努力保持平常心。他知道,只有不断前行,才能上升;只有准备,才能得到多的机会。他坚信,人物是由演员演出来的,长得不够漂亮,但可以演得漂亮,那才是真的漂亮,永恒的漂亮。毕业后,他从容地演话剧,拍电影,尽管还是不红不紫,他内心坦然,心平常,自飞扬。
2007年8月,阳光灿烂,属于他的收获季节终于来了。段奕宏宛若天成、形神兼备、恰到好处的表演让 接演的《士兵突击》角色“袁朗’立体、丰满、灵动、飞扬。导演甚至愿意为他的眼神表演而删剪台词,以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拍戏中,健壮结实的他,魔鬼般的军事训练后,不吃东西,忍饥挨饿,饿到前胸贴后背,实在要饿晕了,就拿西红柿和黄瓜充饥,就这样,几天减去了十斤。拍摄的过程中,有几场戏段奕宏还要忍受寒冷,天寒地冻地跳到冰水里去,一冻就是几个小时,上岸的时候,身体已完全没有了知觉,可在镜头上,他的眼神依然犀利,台词依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内在的那股劲是对“不抛弃,不放弃”最好的一种诠释。
演完《士兵突击》,他发现还可以继续“点燃自己”,还应该继续前行,于是他又挑起了“团长”的重任。《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云南拍摄了近半年之久,其中腾冲是最让他记忆深刻的地方,许多艰苦的战争戏都是在那里拍摄完成。每场戏都很消耗体力,云南海拔较高,常常会有高原反映。天气捉摸不定,阴晴难料,太阳特别的毒辣,前胸后背都常常晒爆皮。身上脸上涂着煤灰,沙土,血浆,难受得无法形容。而段奕宏始终如一,精神抖擞的对待每一场戏。拍摄中,事故不断,烟火师郭岩被弹片穿胸而亡时,距离他不到10米。但他还是决定挺过难关,朝着梦想的金字塔,继续前行。
于是,观众又有幸见识了一个血性团长龙文章。
“袁朗给了我坚持与自省,龙文章点燃了我的责任与承担。”采访中,西北硬汉段奕宏一脸灿烂的招牌式微笑。站在他身边,能明显感觉到他身上那种由神秘、迷人、多变、魅力与诱惑的复合气息。
阅读点睛:自卑是颗潜伏惊人力量的种子,努力是只一拱一拱蠕动的蜗牛,梦想是座高大神奇的金字塔。只要努力,卑微的蜗牛也能爬上金字塔。被石头压制的春草蛰伏之后,终究吐出生命的嫩芽。段奕宏,十年磨一剑,梦想终于开花。
抢占先机的“电影皇帝”
薛冰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祖籍宁波,出生于上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的拍摄者。
1907年,邵逸夫出生在上海,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邵逸夫的父亲邵玉轩是上海有名的染坊老板,生意经营得很好,家里很有钱。邵玉轩好像和电影很有缘,有一次他与朋友出去游玩,一块看了场电影,立刻被电影吸引住了。当时电影刚刚进入中国,虽然还是无声电影,也被老百姓看成神奇的玩艺,谁都弄不懂那么一块白布上,怎么会凭空出现山水树木和活人。但邵玉轩与众不同,他在惊叹之余,马上去打听电影的知识,把它当作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当别人还在为电影作口头义务宣传的时候,邵玉轩已经捷足先登,打起了电影的主意。1920年,上海“笑舞台”剧院的老板因为无力还债,只好把“笑舞台”抵押出卖。邵玉轩便派当律师的长子邵醉翁接收了“笑舞台”,不久,他就经营起电影片子的进出口生意,开创了邵氏家族电影事业的先河。
邵逸夫兄弟后来纷纷投身电影事业,无疑是父亲的影响。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本来就十分喜爱戏剧艺术,常常自己写剧本,让演员排演。接触到电影之后,他就开始筹拍电影。几个小弟弟邵屯人、邵仁枚和邵逸夫更是高兴地整天围着他转。后来邵醉翁创立“天一影片公司”,几个弟弟也都加入进去。
天一影片公司所拍的第一部影片,就是邵醉翁自己编排的戏剧。这部影片花了邵家2000大洋,但就是这白花花的2000大洋,像雪球一样,滚出了邵家不可一世的电影事业!
天一影片公司属于小影片公司,这类公司当年过于追求商业利润,拍起影片来粗制滥造,弄得整个电影业的名声都不好,生意一落千丈,引起了其它影片公司的不满。1927年,领导中国影业的“明星公司”老板周剑灵联合“大中华”、“百合”、“民新”、“友联”、“上海”和“华剧”共六家大公司,联手组成“六合影业公司”,与南洋影片商集团订合同,一致不买天一影片公司的影片。这就使邵家的天一公司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
邵逸夫中学毕业后赶到了新加坡,经常到街上去贴海报,尽量扩大天一公司的影响,招徕观众。最使邵逸夫终生难忘的,是和哥哥一起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搞流动放映。他们像苦力一样,扛着电影机和影片,在烈日下长途跋涉,深入到华侨众多的农场去放露天电影。那时的放映设备还很落后,要用手工一格格地摇片子,一场电影放下来,放映人都累得腰酸手痛,更要命的是蚊虫叮咬,奇痒难过。邵逸夫只好坚持一天两次冷水浴,又用胡文虎的虎牌万金油涂抹全身,总算走遍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大小乡镇。
邵逸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挂牌成立了邵氏机构,先后买下了美芝路的新娱乐剧院和曼舞罗戏院,专门上映天一公司的新电影。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邵逸夫明显地成熟了,接管了新加坡的事业。
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受到冲击,许多工厂、商店相继破产倒闭,失业工人布满街头。人们连生活下去都感到困难,看电影的人自然大大减少了,有些电影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机构同样面临着停业还是维持的问题。在这重大的抉择面前,目光远大的邵氏兄弟毅然决定坚持下去。他们认为,不管经济怎样困难,总还是有人要看电影的。他们一边让华英等戏院降低票价,吸引观众,一边努力拍摄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
也就在这时,知难而进的邵逸夫,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当时,西方已经有了有声电影,但中国和东南亚还停留在“哑巴电影”的时代。他说:“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一定要捷足先登!”三哥邵仁枚沉吟了片刻,鼓励弟弟说:“那你就动手干吧,我们会支持你的!”
然而真正动手干,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有声电影究竟是怎么回事,邵逸夫头脑中也是一片空白,他要的演员没有,机器没有,音响设备没有,连资料都没有,他所知道的只有一点,就是这些东西在欧洲有、美国有。
邵逸夫决定去美国考察。没有飞机可乘,他只好坐轮船去,上了船就晕,吐得死去活来,差一点把命丢在太平洋上。到达旧金山时,他已经虚弱得不能走路,被人送进了一家黑人医院。可是他第二天就从医院里溜走了。
美国之行使邵逸夫大开眼界。他亲身体会到,美国确确实实是个富有的国家,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物资是美国生产出来的!这里不但有有声电影,还有富丽堂皇的电影院。想想东南亚那些一块白布当银幕、几排板凳坐观众的简陋影院,邵逸夫真是感慨万千!他发狂似地买了大批器材设备,又是一个月的远洋海轮,又是吐得昏天黑地。邵逸夫回到了新加坡,在他的电影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
放映设备是有了,可有声影片还没拍出来。邵逸夫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一写半个月,可是连自己看了都不满意。两只腿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遇到了难题,连个请教的人都没有,这方面中国专家还不曾出现,"吃螃蟹"的他是第一个;外国专家身边又没有,要专门从西方请一个专家养起来,他又负担不起!他只好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训练人员,包括他自己。
多年之后,邵逸夫谈到他当时的心境时说:“如果有声电影最后搞不出来,我就要去跳太平洋!”
后来,邵逸夫回到祖国,与粤剧表演艺术家薛觉生合作,终于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有声电影放映出来,声情并茂,轰动一方,同时又能使许多买不起戏票的人能领略粤剧表演艺术家的风采,更是大受欢迎!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都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据说有一次在泰国(时称逞罗)放映时,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害得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这部影片让邵逸夫赚了大钱,仅在广州放映的票房收入就是它全部拍摄成本的60倍。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而且也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新纪元。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电影业的状况也同样有所好转。邵氏兄弟趁机放手大干,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建起了一家又一家电影院。同时,他们又向娱乐业发展,先后买下了新世界娱乐场、大世界娱乐场、快乐世界娱乐场等,而且越办越红火。邵氏三兄弟,大哥邵醉翁坐镇上海,三哥邵仁枚坐镇新加坡,六弟邵逸夫坐镇香港,呼风唤雨,相互配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邵氏兄弟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娱乐场,成了声名显赫的大富豪。然而,残酷的战争彻底毁掉了邵氏兄弟苦心经营20多年创立的庞大产业。
转眼邵逸夫已年过半百。邵氏机构虽然早已重整旗鼓,但邵逸夫并不满意,他决心要寻找一个地方,实现他对电影事业的理想。1959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拍电影少不了导演和演员,再好的设施,没有好导演、好演员也是空的。邵逸夫深感自己最缺的还是人才,他开始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广告中说:“本公司有感于当今电影水准之低,决心改良设备,引进新技术,发掘制片人。本公司已选址清水湾建邵氏之影城,急需如下人才:制片、化妆、剪辑、配音及暗房等,公司将与同仁并肩奋斗,同甘共苦!”
尽管当时这类广告并不少见,但是邵氏公司的广告却收到了意外的成效。不久,陶秦、李翰祥、卜万苍、岳枫、罗臻、何梦华、严俊等名导演来了;林黛、李丽华、东蒂、张仲文、丁红、丁宁、陈厚、赵雷、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此外,邵氏公司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化妆、剪辑等方面的人才,不少剧作家也前来应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邵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
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其中不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从几十部剧本中,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这部电影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稳了脚跟,也使李翰祥一举成名。
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倾注着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后,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观众简直为它着了魔。
有人说,邵逸夫是世界上拍电影最多的中国人,也是世界上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他每天都要看几个小时的电影,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一天看9部影片。他投身电影事业长达60年,谁也没法计算他一共看过多少影片。他不但看自己公司出品的影片,也看别人的影片作为借鉴。有时他晚上有空,还会自己开了车到街头的电影院去买票看电影,其实他不光为了看电影,还注意看观众的反应。好的电影和差的电影,他同样注意看,因为他要了解,好电影究竟是怎样好法,而差电影又差在哪里。所以,他看每一部影片都是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瞪大眼睛注意银幕上的每一个细节。
1990年6月,中国政府在香港举行了“邵逸夫星”命名颁授仪式,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冠名为“邵逸夫星”。这位电影皇帝,将随着这颗行星的运转名扬千古!
阅读点睛:由于从小接触电影,所以对电影产生了炽热的感情。邵逸夫的成功,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填补了有声电影领域的空白,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邵逸夫对电影事业态度认真,一丝不苟,他非常在乎来自观众的批评,细心揣摩其他公司产品的长处,精心打造着优秀电影,精品意识是他成功的第二法宝。
陈娟红身上的X因素
陈绪武
陈娟红,中国“最具价值的模特”、 “世界超级模特”人。
陈娟红出生于浙江桐乡,和当时那些高个子的女孩一样,她从小就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跑步、跳高、跳远、篮球都是她的长项。有一年,浙江省排球队教练曾去陈娟红家考察,希望她能进排球队训练,但是父母考虑到打排球容易受伤,婉言谢绝了,不然陈娟红没准能成为另一个周苏红——一个同样出自浙江的国家排球队队长。
1990年,陈娟红离开了运动队,到一个纺织厂做工人。那时候,中国才刚刚从“蓝、白、灰”三色的世界中走出不久,模特行业在中国刚起步,对于很多像陈娟红一样的高个子女孩,做模特还是很新奇神秘的职业。身边常常有人说陈娟红像模特,到最后连她自己也相信了。当年,正好离她家不远的杭州喜德宝时装队招人,她就去报了名,结果顺利地考上了。从那一刻起,陈娟红的面前就打开了一扇门,而她的名字也和中国模特业紧紧地连在一起。
她跟着模特队辗转去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那几年,一个女孩只身到深圳,自然会招来很多风言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