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后园所指的范围越来越大,向北直到圣约翰学院和莫德林学院,向南一直到女王学院,同时包括圣克莱尔学院和三一学堂。加上国王学院和三一学院,剑桥共有7所学院横跨剑河,每所学院内都有石拱桥,这7座桥义不容辞地举办一年一度的船歌演出。
先来说克莱尔学院和三一学院,它们其实是这7所学院里历史最悠久的。1325年,克莱尔学院是由当时的校长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创办的,幸亏两年后,三度守寡的克莱尔夫人慷慨解囊,才得以延续下来,克莱尔桥也是剑河上现存最古老的桥梁。
我每次从李约瑟研究所进城,必与克莱尔学院侧肩而过,有时忍不住会拐入院内。与之相邻的三一学院(1350年建)却始终大门紧闭,或许是因为“夹在国王们之间”的缘故。不过,三一学院也曾获得两位大作家的赏识,亨利·詹姆斯赞其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角落”,而弗吉尼亚·吴尔夫年幼时常在此玩耍,她的父亲是三一学院的教授。
最后,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提,那就是南端的达尔文学院,它是剑桥第一所纯研究生院,建于1964年。之所以取这名字,除了向那位生物学家致敬以外,还因为学院的部分土地原本是属于达尔文的儿孙的。如此年轻的学院,难怪生机勃勃,河边的青草也有几分狂野的气息。
志摩的诗碑
剑桥 2008年夏
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刚好差一个月那天,国王学院在剑河之滨的一块草地上为中国诗人徐志摩立了一块大理石的诗碑。诗碑上用中文录着徐诗《再别康桥》里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80年前,徐志摩通过一位英国朋友的关系,在国王学院旁听了一年的政治学和经济学课程。国王学院发布消息称,徐志摩是在剑桥逗留时读到济慈和雪莱的诗歌才开始写诗的。消息同时还称,这块白色大理石与构筑北京紫禁城的大理石质地完全一样。
早在20多年前,就有到访剑桥的中国学者告诉国王学院的人,徐志摩的这首诗在中国非常有名,建议立块诗碑,但一直没有下文。最近十多年来,大批自费中国留学生来剑桥学习,从伦敦来剑桥一日游的中国人更是每天数以百计,才促使国王学院下定这个决心。
我是在罗宾逊学院食堂听到这则消息的,第二天,我便散步到了国王学院。诗碑立在剑河之滨的桥边,与国王学院的牧场仅隔着一条小路。说起这个牧场,与教授们的住宅隔河相望,当年征询他们意见的时候,教授们表示,希望早晨起床能看到母牛,于是就有了牧场和4头母牛。按照国王学院的院规,这些母牛除了吃草,没有任何义务。
遗憾的是,志摩的诗碑比路面要低,并不是每个游人都能注意到。又因为没有英文注释,只有中国人才能读懂上面的内容。那天是阴天,恰好有3只野鸭在附近游戏,它们从小溪对岸的王后学院游荡过来,可谓是为这张照片作了最好的标注。
战士布鲁克
剑桥 2008年夏
在国王学院的著名校友名单里,还有一位名门出身的小人物布鲁克(Rubert Brooke )。他是一名战士,在英国以外的地方鲜为人知,但在英国却无人不晓。在我看来,布鲁克是英国的雷峰式人物,他的诗集《1914年》就像《雷峰日记》一样被广为传播。但他又不仅仅是雷峰,也不仅仅是个战士或大学生。
布鲁克天资聪颖,风流倜傥,除了写诗,还喜欢板球和足球。1906年,他入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成为使徒社的成员。毕业后布鲁克留学德国,后到意大利、北美和南半球各地旅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参加海军,在向地中海的达达尼尔海峡航行途中,被一只毒蚊子叮咬,得了败血症去世,年仅27岁。当年,他在战时所写的14行诗集出版,立即成名。诗集中最著名的一首叫《士兵》,开头几行我试译如下:
如果我死去你想到我时只需记起在异乡的某个角落有一块永远属于英国的土地……
这几行诗句在英国家喻户晓,就像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那几行一样。两人都曾在国王学院求学,都是诗人,且情事不断,又都英年早逝。可以说,布鲁克是雷峰和徐志摩的结合体。
和前辈校友诗人拜伦一样,布鲁克安葬在希腊。确切地说,在邻近他去世的爱琴海域的斯基罗斯岛。1985年,布鲁克的名字进入了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而在剑桥,他的纪念地却是剑桥西南的小村落格兰切斯特。当年布鲁克租住过的房子,已变成以他名字命名的旅店,附近的一座果园更因为他而游人如织。
剑桥的果园
剑桥 2008年夏
格兰切斯特村位于剑河上游,如果从市中心出发,可以划平底船。假如沿着河岸步行穿越一大片荒草地,也只需半个小时。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剑桥中文期刊《剑河风》的主编Y女士开着一辆黑色奔驰,带我到了剑桥西南的那座果园。没想到那天天气实在太好了,停车场都满了,不得已我们沿着公路来回寻找泊车的空地。
说是果园,如今也已变为茶园。到这里的游人成群结队,大多来自剑桥,也有的来自附近的城镇。他们从园内小店买来茶点,找一张露天的方桌,在折叠的帆布椅子上坐定,就开始谈天说地。早在1897年,剑桥的一帮学生来此郊游,他们请求果园的主人在繁华盛开的果树下提供茶点,不经意开始了一个“伟大的传统”。
布鲁克来剑桥时,果园已经小有名气。他喜欢这个地方,有段时间在村里租了房子,邀请朋友们来做客。他本来交游甚广,现在守着风水宝地,更是高朋满座,形成了所谓的“格兰切斯特七人小组”。除布鲁克以外,尚有凯恩斯、福斯特两位国王学院的同事,哲学家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画家奥古斯都·约翰和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
布鲁克去世以后,果园和他在果园写的诗也随之扬名。我参观了布鲁克纪念馆,里面有他的生平介绍,同时出售他的诗集和各种纪念品。门口的海报上写着,一出以他的故事为蓝本的戏即将在剑桥上演。不过据我私下了解,布鲁克的诗歌在英国文学史上地位不是很高,当初那些名流之所以愿与他交往,除了他的才气以外,还因为他的英俊潇洒,爱尔兰诗人叶芝称他是“全英格兰最英俊的小生”。
数学之桥
剑桥 2008年夏
国王学院占据了剑桥中心最开阔的一片土地,与之相邻的王后学院(Queens’ College )却显得小巧玲珑了。王后学院的每一块草坪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容易让人联想起北京的四合院。看过之后我才明白,为何前辈要把college翻译成 “学院”,而“王后”一词之所以用复数,也是有来历的。
王后学院的创办人是国王学院的赞助者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那是在1448年,玛格丽特年方十八,国王对她言听计从。可是不久,爱德华四世夺走了王位,幸好新王后心胸宽广,继续予以资助,学院才保留下来。虽然两个敌对的家族为争夺王位打了一场玫瑰战争,两位王后却合力为剑桥添加了一所学院,也算是一段佳话。
王后学院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表彰和赞美女性”,但直到1980年才开始接纳女生。在自然科学领域,这所学院毫无建树。即使在人文领域,也只是请来过荷兰的流浪学者伊拉斯谟而已(仅这一点也算办值了)。尽管如此,王后学院还是有她的个性,其他学院的院长都叫master ,唯有国王和王后学院例外,前者的院长叫provost (常务副校长),而后者的院长竟然是president (校长或总统)。
一般来说,女士大多对数学敬而远之,可是王后学院里最著名的风景却是一座“数学桥”,它把剑河两岸分属古典和现代风格的建筑连在一起。这座木桥原先设计精巧,人们把它归功于牛顿,后来有好事者把它拆下来,却发现木桥一根钉子也没有用,再也无法装回去了。后人只好重建了一座,就是现在见到的,桥上的木块呈现多种几何形状。
王后学院
剑桥 2008年夏
王后学院创办以来,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邀请到荷兰人伊拉斯谟,他被认为是16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人文学者。伊拉斯谟在王后学院待了3年,这个庭院应该是他最熟悉不过的地方了。不过他来得太早,墙壁上的日晷(1642年建)尚未建造。邀请他来的院长约翰· 费希尔是位主教,他对剑桥大学的贡献巨大,我想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费希尔年少得志,28岁便担任国王亨利七世之母玛格丽特(与亨利六世的王后同名)的忏
悔神甫。当她想要捐助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时,被他及时加以劝阻,使之在剑桥设立了神学教授职位(1502年设),这是剑桥第一个教授职位。继而又创办了基督学院(1505年)和圣约翰学院(1511年),后者的命名应与费希尔有关,他本人于1504年出任剑桥大学名誉校长。
正是在费希尔的不懈努力下,剑桥开始与牛津平起平坐了。费希尔后来因为坚决维护罗马天主教,以至于教皇任命他为枢机主教,被亨利八世以叛逆罪处决,但400 年以后的1935年,他被尊为圣徒。费希尔对剑桥所
作的另一个贡献便是,1511年,他把到访伦敦的伊拉斯谟邀请到了王后学院,后者对剑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伊拉斯谟强调对原始资料的研究,动摇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权威,使得剑桥的重心从神学和培养牧师转移到培养有广博知识的国家栋梁。他本人学问渊博、风度优雅,有着无人能及的精力和直言不讳的批判精神。他在王后学院逗留期间,除教授神学、希腊语、写作和翻译以外,还著书立说,与外界保持着紧密的通信联络。
叹息之桥
剑桥 2008年夏
剑河上有数不清的桥,除了王后学院的数学桥以外,著名的还有圣约翰学院的叹息桥。叹息桥的名字并非原创,早在1603年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就有了,比眼前这座早了21年。同样是横跨在河流(运河)之上,同样是封闭式的。只不过威尼斯那座叹息桥(Ponte dei Sospiri )比较局促,高悬在水面之上,景色无法与剑桥的相比。
事实上,威尼斯叹息桥两端当初分别连着总督府和监狱,是押送包括死囚在内的要犯的必经之地。犯人经过桥上,看到窗外的美景,不由得发出叹息之声。有时狱卒会产生怜悯之心,让死囚在桥上站一会儿。后来,到威尼斯的恋人们都想坐一坐贡都拉,在叹息桥下接吻,以期获得天长地久的爱情。如同中国人所说的,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剑桥的叹息桥造型相似,但桥的西侧载着一棵树,不远处还有大草坪,颇有田园景致,难怪当年维多利亚女王初见此桥,忍不住赞叹:“如此秀丽!如此别致!”那么圣约翰学院的学生有什么理由叹息呢?或许是担心考试,尤其是毕业大考;或许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不得住宿在院外,不得翻墙入内。桥上加顶盖,窗户加铁栏,防止有人跳河溜走?如此说来该是青春的叹息了。
最后,说一说圣约翰学院的赞助者。王后玛格丽特出自英格兰的博福特家族,在玫瑰战争中这个家族的男子全部战死。在院门正上方,雕刻着勿忘我等花卉组成的徽章,图案蕴涵了她的座右铭:经常想着我。作为一种安慰,学院的毕业生里出了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学院(剑桥最古老)的划船队也以王后的名字命名。
比萨饼店
剑桥 2008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