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约翰学院正门出来,向东走便是耶稣胡同了。虽说是胡同,可路面足以让3辆车并行通过。这条胡同上坐落着耶稣学院(Jesus College ),是剑桥以耶稣命名的3个学院之一,另两个分别是圣体学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 )和基督学院(Christ’ College )。
耶稣学院创办于1496年,最著名的毕业生要数诗人柯勒律治了。我从没有进入过耶稣学院,但知道它拥有剑桥最大的草坪。不过,耶稣胡同我多次经过,有一回是在子夜时分。我看到7号A座还亮着柔美的灯光,那是一座仿希腊神庙的雅致建筑。我探头驻足,原来是家比萨店,叫Pizza Express。
与欧美其他地方的年轻人一样,剑桥的学生也喜欢比萨饼。这已成为一项集体娱乐活动,有助于增进友谊,就像中国人爱吃饺子一样,既简单又热闹。只是,比萨饼需要专门制作,一般人家做不来,那种冷冻的比萨味道极差。这类店通常以外送为主,且每天营业时间很长。
比萨饼发源于那不勒斯,与中国的席饼筒一样,底层铺一层圆形的发面皮,不同的是,比萨饼需要橄榄油和干酪。另外,席饼筒要卷成圆柱,比萨饼则平摊着切开来吃,这大概也是它受欢迎的原因。西餐一般独立点菜,即便是一家人,而比萨饼可以让大伙儿分享。
剑桥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因此各种风味的餐馆应有尽有,除英式以外,当以中国和印度餐馆居多,各有六七家,泰式的也有3家,其他如法式、意式,西班牙、土耳其甚至阿尔及利亚风味的餐馆也有。让剑桥人自豪的是,这里没有一家麦当劳或肯德基这类美式快餐。
最年轻的首相
剑桥 2007年初春
剑桥以培养和造就众多杰出的科学家著称,而他的竞争对手牛津则在人文等学科方面执牛耳,尤其在神学、法律、商业、医学方面,据说41位英国首相里,有30位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但这不等于说,剑桥的文人比牛津逊色,以诗人为例,马洛、弥尔顿、格雷、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丁尼生、休斯和普拉斯,均出自剑桥。
在从政方面,剑桥的毕业生的确不及牛津,但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威廉·皮特(1759~1806年)却来自剑桥,他是彭布罗克学院的毕业生。这所学院建于1347年,是剑桥第三古老的学院,虽不临河,却古朴幽静。2000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剑桥时,便游览过彭布罗克学院,并在该学院的图书馆前见到了皮特的坐像。
皮特14岁考入剑桥大学,毕业后担任律师,并进入议会,22岁出任财政大臣,他担任英国首相时年仅24岁。46岁那年,皮特在任上去世(此前有两年下野),他不仅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年轻且当政最久的首相,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自1624年法国人黎塞留出任第一个首相以来)。皮特当选时国债高筑,他开征新税并降低进口税以防走私,同时改进审计制度,使得国家收入有了结余。在外交上,他解决了加拿大的地位,确定了法裔为主的魁北克省的未来。不幸皮特当政时,正遇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上台,后者爬上权力宝座时年仅26岁。1805年,英军在特拉法尔加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但同年进行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却惨败给了拿破仑,后一场战役对皮特来说是致命的。
最古老的学院剑桥 2008年夏皮特就读彭布罗克学院时住的寝室,恰好是诗人托马斯·格雷(1716~1771 年)住过的,后者在皮特入校两年前去世。格雷的《墓园挽歌》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一样,属于是英国最著名的抒情诗之列,其手稿留存在学院的图书馆里。可是,格雷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曾拒绝“桂冠诗人”的称号。除了格雷以外,彭布罗克学院还出了许多名诗人,如休斯,故有“剑桥的诗人角”之誉。此外,这所学院还出了斯托克斯。微积分学教程里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式,在物理学方面他发明了荧光屏和发现了摩擦定律,还统一了时间单位——小时。在牛顿之后,斯托克斯是第一个兼任卢卡斯讲座教授和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人。
再来说说格雷,他原在邻近的彼得学院,一向深居简出,专心写作,从幻想中得到满足,仅结交少数几个知心朋友。他声称,“我是一只蜘蛛,除了结我的网,或爬去其他地方结网,别无他事可做。”每当格雷出现,学生们便放下书本或饭碗去找他。格雷在彼得学院住了22年以后,终于被学生的恶作剧激怒,搬到彭罗布克学院,为后者增添了别样的景致。
彼得学院或彼得豪斯学院创建于1284年,是剑桥最古老的学院,也是目前最小的学院,通常只有200多学生,但却人才济济,尤其是在近代,比如计算机天才巴比奇、物理学家卡文迪什和开尔文勋爵、发明家惠特尔(喷气式发动机)。值得一提的还有演员詹姆森·梅森,他曾主演过《虎口脱险》、《包法利夫人》和《洛丽塔》。
皮普斯图书馆
剑桥 2008年夏
与圣约翰学院的叹息桥相邻的,是处于交通要道的莫德林桥。桥北的莫德林学院十分保守,直到1987年才招收女生,它的图书馆却闻名遐迩,因为收藏了《皮普斯日记》的手稿。17世纪的皮普斯是这所学院的毕业生,他在这里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介绍皮普斯,只需举一个例子。2000年,我第一次来剑桥时购买的导游图上有5位校友的简介,即牛顿、达尔文、华兹华斯、伊拉斯谟和皮普斯。待我重访剑桥,发现图上只剩3 位了,19世纪的大诗人华兹华斯和16世纪的人文学者伊拉斯谟均不见了。
那么这个与伟大的牛顿和达尔文并列的皮普斯究竟是谁呢?他曾任海军大臣和皇家学会会长,但这两个官衔绝非理由,剑桥的毕业生里不乏首相。皮普斯以六卷日记传世,这是《圣经》之外英国最佳枕边读物之一,据说相当于法国人心目中的《蒙田随笔》。
日记对王朝复辟、加冕庆典、鼠疫和伦敦大火等亲历的历史有深刻感人的描写,同时毫不隐晦自己的过错,可以说描绘了人类共有的弱点。“晨起,倦。办公室枯坐一上午。将去办公室,白哥妻来,请为丈夫说话。余颇爱此女,抚其玉颏。未敢唐突……”
写的是受贿美人计时的心态。后来,皮普斯终将她带到一家僻静的啤酒屋,酒酣之际下手。那女人“侧目叹息……拒斥良久,终于一步一步遂了余的心愿,其乐无比。”又一日,夫妇请他到家里吃晚饭。“饭后,寻一事差他(即丈夫、行贿者)外出,and then alone avec elle。”句末的avec elle是法语,相当于英语里的with her。
圆形教堂
剑桥 2008年夏
莫德林大桥的所在地本是剑河上的一个商埠,9世纪时维京人便在此进行贸易。这座桥被认为是一切开始的地方,如今的铁桥修筑于1823年,之前有过难以计数的木桥和石桥。无论如何,这里是最早的、很长时间里唯一过河的地方。即便是现在,我从住处前往市中心,也必须要经过此桥。
从莫德林大桥向南走上200多米,就到一个十字路口。那里有一座圆形的圣墓教堂,据说是英国现存5座圆形教堂中最古老的一座,是仿基督教早期坟墓上方的圆形建筑修建的。20世纪末,我游览过罗马的圆形广场,它因其中万神殿的圆形顶部得名,殿内葬有国王、王后和画家拉斐尔。剑桥的圆形教堂修建于1130年前后,由当地“圣墓兄弟会”成员出资。
如今,原始建筑只剩中央圆屋和柱式回廊了。八根短而粗的圆柱,和更短但同样结实的双拱一起支撑着楼厢。这个楼厢虽小,作用却非常大,承受了全部的受力。其他的材料大多是15世纪添加上去的,无论礼拜堂还是圣坛。值得一提的是,圆形教堂后面有座维多利亚时代的砖建筑,那是著名的剑桥辩论会的举办地。
剑桥辩论会始于1815年,其骨干成员是12个人的使徒社。从《名利场》作者萨克雷到克格勃间谍菲尔比,都曾是其骨干。有人作过统计,撒切尔夫人的内阁中有5位部长担任过该辩论会的主席。说到间谍,詹姆斯·邦德曾在剑桥就读,“007 ”是他某一位老师的信箱号码。而我朗诵诗歌的地点,离开此地和圆形教堂也均在百步之内。
罗宾逊花园
剑桥 2008年夏
彼得学院是剑桥最古老的学院,而最年轻的学院要数罗宾逊学院。李约瑟研究所就坐落在罗宾逊学院内,土地由学院无偿提供。我每天至少两次穿越这座学院的花园,到学院的食堂用午餐,那里的草坪、古树、池塘、流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1904年,大卫·罗宾逊出生在剑桥,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位自行车商。15岁那年他便辍学,帮助父母经营自行车店。后来,罗宾逊发现电视机的显像管很容易爆炸,普通老百姓买不起也不敢买,于是开展了出租电视机和收音机的业务,结果大获成功。后来,他又涉足赛马业,取得同样辉煌的成功。
1974年,罗宾逊捐献1 700万英镑给剑桥,用以建立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新学院,财大气粗的三一学院赠与其土地。1981年,伊丽莎白女王亲自主持了学院的落成典礼。4年以后,罗宾逊被封爵,又过了两年,他在伦敦的赛马中心突然过世。
罗宾逊花园里最让我难忘的是连接大草坪的木桥。一边是开阔的大草坪,远处学生公寓的烟囱高过树枝;另一边是乡村景色,小池塘的周围是荒草,一张灰色的靠背长椅。有几次我看见一位红衣少女在捧读一册书,更多的时候它空着,任凭想象的思绪在那里歇息。
在大草坪的尽头立着一个日晷,有的部分已经生锈了。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我和李约瑟研究所的同事们在那里停住脚步。借助日光照射形成的影子我们发现,夏时制的时间误差刚好是一个小时。就在那会儿,我们听见了草坪另一头扔掷飞碟的男生女生发出的尖叫声。
餐厅里的女生
剑桥 2008年夏
罗宾逊学院的建筑外部采用的是黄砖,一条倾斜的砖道从格兰奇路通向大门。进入内部后,线路不容易分清,比如进入餐厅的甬道。这大概是剑桥的风格,不欢迎外来人员。食物的价格也分为三种,本院师生可以享受半价优惠,而暑期的会议人员菜价居中。
罗宾逊先生是个成功的商人,他出资建的学院里国际会议设备齐全,每逢暑假,各种各样的商业、学术会议被安排得满满的。这些会议在业务上与学院和大学无关,皆因剑桥的名声、环境以及(比起伦敦来)低廉的收费。比较中国内地的名牌大学,全年忙着举办各类总裁研修班,这样做既挣了钱,也不会以损害大学名誉为代价。
罗宾逊学院里有十多位中国留学生,他们中有少数是拿奖学金来读博的。更多的是本科生,以北京人和广东人居多。高二时他们便来英国读预科了,两年后进入剑桥,英语成绩要求雅思7.0 ,托福600。读完本科要花费十多万英镑,那可不是普通人家承担得起的。
我认识18岁的南京女孩陶盈(与鲁桂珍同乡),她告诉我,以前在江苏一所贵族学校读书时,有的同学家长为了给孩子送零食,有时会派私人飞机空投。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出身富豪之家,剑桥一个北京男孩告诉我,他读的是数学,就不需要付那么高学费了。
让我惊奇的是,虽然这些留学生的英文交流不成问题,就餐时选座位却中外分明。陶盈告诉我,她刚来时喜欢与英国同学打成一片,可是不
久就被老乡批评了。陶盈的男朋友小杨也在罗宾逊学院,和她一样是经济专业,因为知识面广,人称杨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