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11814300000009

第9章 牛津 (1)

牛津的红楼

牛津 2008 年夏

无论在剑桥还是在牛津访问的外国学者,都会抽空到另外一所大学一日游。有一条速度奇慢的长途汽车路线似乎是专门为此类人设计的,每日从两地对开数趟,票价低廉,往返只需10 英镑。按照现在的外汇比价,相当于杭州与上海浦东机场之间的单程车票。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乘坐头班汽车从剑桥出发,途经贝德福德和白金汉两郡,停靠了五六站。如果说剑桥、牛津和伦敦刚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话,那么我们走的是斜边。这个三角形对英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智慧方面。

上午10 点左右,大巴慢悠悠地开进了牛津城,作为城市,它果然要比剑桥大。我们沿着伍德斯托克大街向南,两旁的房屋,尤其行人的步履,让我想起中国大学的教师宿舍区。到达市中心的殉道者纪念碑后,大巴向西拐到了乔治街,在车站外面让乘客全部下车。

我顺着原路向东,走过一家火腿商店,被玻璃窗里的景象吸引住了。穿蓝色条纹工作装的师傅,他头上的几根火腿更像是一把把吉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几座红砖楼房,老奥尔良饭店和红狮旅店都是3层,还有一座4层的红砖公寓,拐角呈现圆形,屋顶像是顶礼帽。比起北大的红楼,这几座楼房无疑更漂亮、更现代。

虽然早在12 世纪,牛津大学就因为巴黎大学拒收英国留学生才创建的。但直到19 世纪初,这座城市的人口还是只有1 万多一点。进入20 世纪以后,随着印刷业和出版业以及蜜饯和橘子酱(书生们的最爱)加工业的兴旺发达,人口骤然增加了数倍。

巴利奥尔学院

牛津 2008 年夏

继续向东,不到5分钟,我便走到了市中心的小广场,刚好开过来一辆双层观光大巴。顶层的游客要么挥舞着双臂,要么拿着相机狂拍,人行道上的游人更多,不少是从伦敦来的中学生,前来朝拜慕名已久的学府。向南是宽阔的玉米市场大街,那里直通泰晤士河。

我从广场边的旅游中心要来一张导游图,选择东边宽街上的巴利奥尔学院作为起点。它看起来比较陈旧,墙壁的颜色泛黄,比剑桥任何一所学院都要古老(1263 年建)。巴利奥尔家族是中世纪的皇族,原先在法国的诺曼底,后迁到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历史有重要影响。

巴利奥尔学院的毕业生和教授里各有5位和7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两个数字虽与剑桥的三一学院无法相比,却在牛津独领风骚。在人文领域,巴利奥尔学院也涌现了不少杰出人才,例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历史学家汤因比、诗人霍普金斯、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和阿尔多斯·赫胥黎,还培养了3位英国首相和4位外国元首。

小说《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出身于英国最显赫的英国,学术世家,他当年就读时住的寝室正对着宽街,而诗人霍普金斯宿舍的窗户则朝向学院的草坪。此时此刻,有一伙年轻0 人正坐在街头闲聊,这类英国大学里的露天咖啡座在英语里有个专用的名字,叫buttery 。

顾名思义,这是专门为下课的师生供应点心饮品的地方,比如黄油、面包和麦酒。现在倒好,经常被游客占据着。如果仔细辨认,可以发现照片里沿着学院的墙壁正昂首走过一位长发的摩登女郎,她吸引了两位年轻男子的目光,而与这两位男士同桌的女伴竟无察觉。

耶稣的祈愿

牛津 2008 年夏

巴利奥尔学院斜对面有一条小巷,叫特尔街(Turl), 长度不过一百来米,宽度仅够两辆小车行驶,却坐落着3座历史悠久的学院,分别是埃克塞斯学院(1314 年建)、林肯学院(1427 年建)和耶稣学院(1571 年建)。耶稣学院在巷子的西边,以培养了一位首相和一位传奇人物为荣。

这位首相叫哈罗德·威尔逊,他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相隔4年两度当选。早在他任外贸部长时,因为不愿为朝鲜战争筹措经费而愤然辞职。越南战争中他虽然口头上支持美国,却力避英国参战,这样就与同在牛津毕业却让英国卷入伊拉克战争的托尼·布莱尔形成了对比。

那位传奇人物是T·E·劳伦斯,别名“阿拉伯的劳伦斯”,曾有同名的奥斯卡最佳电影(1962 年)。他在牛津专攻中世纪的筑城学,毕业后随考古队赴幼发拉底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受命绘制西奈半岛军事地图,后出使中东,曾被捕并遭严刑拷打,战后担任过丘吉尔的顾问。

在礼拜堂内我看到一块黑板,密密麻麻地贴着小纸条和卡片。原来是块祈祷板。被祈祷的对象一般都是过世或遭

遇不幸的人,有的只写死者的名字,也有的写死因,比如癌症。更多的是祈愿亲人身体健康,患者早日康复。因为字迹潦草,很多卡片上的字迹不易辨认。左上角的那张写着某某荣休教员的追思会启示,死者生前是德语老师。

除了英文以外,还有一些卡片是用法文或西班牙文书写的,那应该是留学生写的了。唯一的中文卡片上面写着:“我所关心的一切,幸福而美丽。”从笔迹上看应该是一位女性。我不由得想到,国内的善男信女进入庙宇许下的意愿只有自己知道,可谓是习俗不同。

钱锺书的前院

牛津 2008 年夏

在特尔街东侧,并排坐落着林肯学院和埃克塞斯学院。从庭院和建筑布局来看,最容易分辨的可能是烟囱。比起剑桥来,牛津的草坪显得小巧玲珑,叫法也不同,剑桥叫court ,牛津叫quad 。不过,都有前后院之分,前院是教学区,后院是生活区。林肯学院的毕业生里最值得骄傲的是布道家约翰·卫斯里,他创立了基督教卫斯理会。

相比之下,埃克塞斯学院人才济济,毕业生里特别有趣的一个人物是19 世纪的威廉·莫里斯,他是如今走俏的室内设计师的先行者,涉及的领域包括家具、书籍、刺绣、墙纸和玻璃窗等,他在伦敦首创了装潢公司和保护古建筑协会。同时,他也是一位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必须一提的是,这所学院的毕业生里还有两位中国人。

一位是钱锺书,这位儒雅的学者因为一部小说《围城》而享誉华语世界。20 世纪30 年代,他在夫人杨绛的陪同下来牛津攻读文学学士,注册的正是埃克塞斯学院。他们的爱女在牛津降生,晚年的杨绛在回忆录《我们仨》里记叙,青年钱锺书初到牛津,便在下公车时亲吻了大地,磕掉半颗门牙,不得已拔掉剩下的半颗,镶上假牙。

钱先生回国7年后,我的导师潘承洞的导师闵嗣鹤入读牛津,也是在埃克塞斯学院。闵先生跟着大数学家梯其玛希学习数论,两年后获博士学位,转到美国的普林斯顿读博士后。他回国后任清华教授,与钱先生最初受聘的一样。后来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其论文便经闵先生审读并通过,这在徐迟的报告文学里有详细描述。遗憾的是,陈氏定理发表的当年(1973 年),闵先生就去世了。

谢尔登剧院

牛津 2008 年夏

结束了特尔街的探访,我回到宽街,继续向东走上几十米,见到了一座古建筑。在绿顶白塔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它便是牛津的标志之一,建于17 世纪的谢尔登剧院,是牛津大学授予学位的地方,亨德尔曾在此演奏音乐,王尔德曾在此朗诵诗歌。设计者雷恩爵士在英国赫赫有名,比起法国人心目中的埃菲尔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雷恩多才多艺,堪称英国文艺复兴式人物的杰出代表,只不过他出生得稍晚而已。雷恩最著名的作品是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那座古典式和哥特式相结合的建筑物是到访英伦的旅客的必游之地。雷恩的其他名作还包括肯辛顿宫和汉普顿宫,牛津圣灵学院的日晷、圣体学院的入口,以及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新图书馆。

值得一提的是,雷恩原先是个天文学家和几何学家,同时在生理学和化学方面颇有建树,其科学研究受到同时代的牛顿和帕斯卡尔的高度赞扬。比如,在几何学上,他率先得到求摆线长度的方法。发明了弹性定律的物理学家胡克这样评价雷恩:“自阿基米德以来,再也没有见到这样集灵巧之手和哲学思维于一身的人了。”

1661 年,29 岁的雷恩出任牛津大学天文学教授,次年他奉校友、伦敦谢尔登主教之命为母校设计一处公共场所,从此对建筑产生了兴趣,不可自拔。设计谢尔登剧院时,雷恩受罗马马塞勒斯剧院的启发,采用了新颖的木桁架结构作为屋顶,使得顶层拥有那个时代最大的空间,从而把古典形式和新观念融合在一起。雷恩还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不可否认,他是一个让剑桥人嫉妒的家伙。

哈雷故居

牛津 2008 年夏

在谢尔登剧院东侧,有一条小街叫新学院巷,里面有一座叹息桥。与剑桥一样,牛津的叹息桥也是给学子们心情不佳时到桥上宣泄用的,因此也呈封闭型,以防自杀率不降反升。不同的是,此处是旱桥。联想到中国大学生的自杀率攀升,是否也需要建叹息桥呢?

在离叹息桥十多米远的地方,坐落着天文学家哈雷的故居。一座普通的3层楼房,墙上有块牌匾,提及哈雷在此居住40 年,当年屋顶的阁楼是他的天文台。1673 年,哈雷进入牛津的王后学院,攻读数学。他是牛顿的朋友,曾鼓励并资助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76 年,临近毕业的哈雷决定,搭乘东印度公司的航船,到南太平洋的圣赫勒拿岛居住了一年,建立起人类第一个南半球天文观察站,并编制了第一份精度很高的南天星表。回到牛津后经过国王说情他才勉强拿到硕士学位,因为喜欢喝酒,他后来升教授时再度遇阻。

哈雷对彗星情有独钟。1682 年,他观察到一颗大彗星,后面拖着一条清晰可见的、弯弯的尾巴。这颗彗星的出现引英国,起了所有天文学家们的关注,26 岁的哈雷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认定这颗彗星不是初次光临地球的新客人,而是似曾相识的老朋友。

哈雷从过去3 个多世纪的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 颗,用一年时间计算它们的轨道,发现其中相继相隔76 年出现的3 颗彗星的轨道十分相近。一个念头在哈雷脑海里迅速闪过:这可能是同一颗彗星的3次回归。半个世纪以后,他的预测被后人证实,这颗彗星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下一次,哈雷彗星的回归应该是在2062 年。

赫特福德学院

牛津 2008 年夏

看过叹息桥和哈雷故居,我往回走再向南,不一会儿就到了牛津最负盛名的拉德克利夫广场。在来牛津以前,我与剑桥学生伊万联系过,他家住牛津,不料那天刚好陪来自伯明翰的韩国女友去伦敦了,他答应午前赶回来。果然,我接到了他的短信,约我在此广场等候。

拉德克利夫广场周边有许多大建筑,包括3座学院,分别是圣灵学院(1438 年建)、布拉塞诺斯学院(1509 年建)和赫特福德学院(1282 年建)。按照字母顺序,圣灵学院(All Souls )总是排列第一,它最引以为傲的校友是阿拉伯的劳伦斯(与耶稣学院分享)和大建筑师雷恩。

布拉塞诺斯的历史最短,不过也有500 年了,曾培养多位特色作家,罗伯特·伯顿写出了《忧郁的解剖》,书中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约翰·布肯曾任路透社副社长,却以《三十九步》闻名,被大导演希区柯克拍成电影《三十九级台阶》。威廉·戈尔丁是198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战”时加入海军,参加过击沉德舰“俾斯麦”号的战斗。

最后,必然要说到照片上的赫特福德学院,它的礼拜堂塔尖和有高低之分的现代建筑相映成趣,而连接前后院的通道穿越其中,使整个画面生动了许多。这座学院培养的人才有爱尔兰作家斯威夫特、玄学派诗人邓恩和长寿的哲学家霍布斯。

霍布斯认为,一切推理皆由计算而来,此言深得莱布尼茨的赏识并身体力行。而20 世纪的毕业生沃继承了学长斯威夫特的讽刺才能,在其代表作《衰落与瓦解》里,他把赫特福德比喻成scone ,这是一种快速烤成的麦饼,又扁又软,尝过后感觉味道还真不错。

拉德克利夫

牛津 2008 年夏

在拉德克利夫广场南侧,还坐落着英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博德利图书馆。这家图书馆有两个特点,一是凡在英国出版的书籍它都有权免费典藏,因而藏书十分丰富,在英国仅次于伦敦的国家图书馆,在东方手稿、早期印刷品、英国文学和地方历史方面尤为见长;二是所有图书只供阅览,概不外借。

博德利图书馆其实就是牛津大学图书馆,最初建于14 世纪,后几近拆毁。17 世纪初,校友托马斯·博德利(Thomas Bodleian )爵士重建之,“二战”结束后又建成了一座新馆。此外还有5个分馆,包括照片上那座看起来不像图书馆的圆形建筑Radcliffe Camera ,它和谢尔登剧院一样,已成为牛津大学的标志之一。

Camera 在英语里的意思是照相机,而在拉丁文里的意思则是room (房间)。这座分馆主要收藏科学著作,它的落成是在1749 年。那会儿,照相机还没有被发明呢。拉德克利夫是一位名医,毕业于牛津大学王后学院(哈雷的学弟),后成为国王的御医,并进入议会。他死后,遗产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仅在牛津,以拉德克利夫命名的还有两家医院和一座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