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广阔的国内市场,也等待众多曾依赖出口海外市场的中小企业开发。当很多企业虎视眈眈盯着世界的市场版图亮剑海外,甚至连一个犄角旮旯都挖空心思要占领时,却犯了“骑驴找驴”的错误。与疮痍满目的美国经济相比,稳健的中国市场才是最大的避风港。有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两条腿走路”,内销外销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武汉服装出口大户爱帝服饰,原来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开拓海外市场上,受次贷危机影响,他们开始放眼国内市场,并一口气在国内开了五六百家店。外贸巨头美尔雅也跃跃欲试,在保证不丢掉出口贸易的同时,向国内市场试水。
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是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大户,主要靠向海外销售昂贵的太阳能设备赢利。这些昂贵设备之所以在国外畅销,在于很多欧美国家对绿色环保设备的大宗采购有补贴。由于经济不景气,一些国外政府砍掉了这部分支出,没有政府撑腰,海外客户也不那么财大气粗了。皇明借坡下驴,借中国的环保热向国内市场转移,如向基础建设部门推广太阳能交通灯、草坪灯等产品。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惊醒了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梦,也让中小企业感受到了依赖海外市场所带给他们的惨痛教训。这次危机,对一些企业来说,“出口转内销”是一个大好机遇。
当然,外销转内销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些100%依靠外销的中小企业,在国内不但叫不响自己的牌子,甚至因为做OEM,连牌子都没有,也没有足够的渠道,内销无疑是白手起家,风险也不小。所以,中小企业要突破困局,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4招把危机变为企业发展商机
面对几乎让所有中小企业窒息的金融危机,应对措施稍有不慎就可能断送企业的基业。危机的到来,对哪个企业都不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些富有智慧的企业经营者,却能从危机的挣扎中学会生存的技巧,从危机的挫折中发现收获的捷径,从危机的教训中总结出成功的法宝。
危机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如果我们无法阻止危机的发生,那么,一定要想办法转变危机。企业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化危为机,这才是高手之道。
不可否认,仍在延续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给国内企业尤其是千千万万个中小企业带来了最为残酷的生存危机。
有人曾把危机形象地比喻成脖子上的一条围巾,有的企业也许会被这条围巾勒伤,甚至勒死;但是也有企业将这条围巾用来取暖,抵御寒冬。危机面前,只要经营有道,勇于突围就能化危为机。从这个意识出发,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给企业的也不全是噩梦,在噩梦中还潜藏着机会,富有远见和卓识的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借行业洗牌之机改变在市场中的地位,就像当年的美国好莱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好莱坞还名不见经传,远不如今天这般在世界享誉盛名。战争期间,欧洲电影企业纷纷倒闭,好莱坞电影乘虚而入,得到发展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好莱坞电影在海外市场开始碰壁,然而东方不亮西方亮,好莱坞转向国内,挖掘曾被边缘化的黑人消费者,推出符合黑人观众口味的电影,并从美国国内向非洲进军,如今美国电影已占有了非洲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在金融危机四处蔓延的今天,有些中小企业仍然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在危急时刻果断出击,在低迷的市场上仍旧赚得盆盈钵满。
对于今天的中小企业而言,常年在市场竞争中搏杀,岂有不带伤挂彩的,又怎么可能保持常胜不衰?关键在于怎样面对失败和危机带来的困局。是顽强地斗争,在突出重围中寻找转机?还是耐心地等待,在苦苦坚持中积蓄最后爆发的力量?这两种都是中小企业变危机为商机的正确选择。
危机,是企业在发展中避无可避的生死检验。赢得生存,企业就要学会寻找突围之路,力挽狂澜,扭转败局。危机总有一天会烟消云散,在生死线上苦苦支撑的企业,一定要“熬”下去。只要坚持活下来,就能赢得未来的复苏与更大的发展。那才是真正的所谓“剩”者为王!
就像四季中的“冬天”,寒冷的同时也是孕育着生机的开始。而且恰恰是有了“冬天”,才有了万物储蓄能量的可能。可以说,没有“冬天”,就没有“春天”.
企业在危机中,害怕是没有用的,恐惧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调整自己的思维,认清眼前的道路,一步步坚持走下去,才能迎接春天的到来。
面对危机,企业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杀出一条血路,要么等待死亡。后者只属于懦夫。在这场危机蔓延到中国之际,中央政府果断出手,采取了各种措施救市、救企。这对危机中求生的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难逢的良机。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危机投入了4万亿元人民币,震惊了世界,也让2008年11月下旬开幕的APEC会议的主角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应该是“冬天”里最实惠的保暖能量。不过,这些能量要真正转化为让大批企业“过冬”的装备仍然需要企业自身转变思维,将危机变成机会。
处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大、变化速度的加快、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都让中小企业不得不在动荡之中寻求变革生存。
危机时期是企业大换血的最佳时机
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注定要经历多次换血的阵痛。对于中小企业在夹缝中生存而言,更需要时刻面临变化频繁、竞争持续加剧的内外环境。而危机的产生,会催促着中小企业急剧提升自我变革的速度,企业领导者若不具备变革的能力,企业一定会在风云变幻中遭遇灭顶之灾。
换人如换刀,有的企业力图用不断换人的车轮战法,来抵御市场寒流的袭击,而危机中的企业生存状况却不见起色,甚至在市场上还有被其他企业逐步打压的趋势,渠道的骤变也归结于此。其实,适时输入“新鲜血液”有一个方法、时机的问题。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要生存的话,就自然要在市场、研发及管理水平上不断创新,从而获得利润。换血很有必要,关键是掌握好血型是否适合,更换的时机是否适合。
经历危机的生死考验,企业的大换血既能增强企业活力,换血强身,又能疏通企业的血脉,使之畅通无阻。由于危机的发生,要求企业必须转型,企业组织形式必须变革,企业发展战略必须有意识地调整,所以企业的换血,在不同程度上已上升到品牌、渠道、队伍、制度等核心要素的整改,并且决定着未来的动向。
企业换血的选择,首先要抛弃以前积尘的习惯,改变一些旧有规律,一个新的理念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新的起点创造新的企业。
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发展也有生命周期,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一旦它的运营机制老化,市场萎缩,其盈利能力下降,就会不可避免地步入衰退期,企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年,如此短命,除大环境因素外,主要原因恐怕在企业本身:新陈代谢得不及时。
企业的新陈代谢,包括许多方面,如人才的更替、技术的创新、管理思想的转变、企业制度的变更等。一个企业完整的成长历程会经历创立、生存、扩张、发展、鼎盛、成熟几个阶段,其中危机潜伏在每一个阶段中。
初创时期,企业的新陈代谢实际上是自我造血过程。倘若在创业期不能够自我代谢,其能力不足以让企业转动起来,企业也就死于襁褓之中。中国多数中小企业就此而亡。这也是许多创业者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
扩张时期企业的新陈代谢加大加快,于是企业及时输血,能够引进一批推动企业发展的人才,那么,企业扩张指日可待。这个阶段往往是输血、造血、换血(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淘汰部分跟不上的员工同时进行,以输血为主。如果不及时,企业也许会半路夭折。
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由于发展的要求,需要一批行业精英,于是职业经理人等高层人才被引进。自然的优胜劣汰把部分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员工甚至是一起打江山的患难兄弟淘汰掉。否则企业虽然强盛,但很快就会开始老化,所以必须得换血,不换血只有死路一条。
危机时期,若是企业的老化日益严重,人才老化,技术落后,管理机制、经营模式老化,新陈代谢严重不通,若不及时地进行大的变革,全方位地换血,企业可能会因此而暴毙。
当然,换血也是有风险的,但却是危机中的企业的重要选择。
与其坐以待困,不如突围重生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说过:今天的企业正处于一个非连续的时代,这一点与人的成长历程似乎不太一致。从现实看,一个企业的成长实际上是在跳跃中成长的,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断茬”,也就是表现出非连续性的特征,尤其是在危机时代,这一点看得最清楚。由于非连续点的出现越来越频繁,要想找到一种不是正在发生的或隐隐出现的非连续行业越来越困难,正是由于行业发展的非连续性,才造成了一些企业的迅速崛起,也导致了一些曾经的行业龙头的消失。
危机的来临证明了大师们的伟大预言。这一结论不幸被言中。今天处在危机中的企业,无论大小,都在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
是坐以待困,还是突围重生,中小企业必须要做出自己的抉择。
其实危机只是个导火索,在当今这个动荡巨变的时代,始终要求每个企业有足够的毅力、勇气和信心,挑战任何突如其来的变化与危机。缺少这样的准备,前途必然凶险无比。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全球化浪潮中,即使那些曾经多次登上《财富》杂志封面的公司,也可能突然崩塌,比如美国的雷曼兄弟、美林等。当然还有富豪榜以及企业“明星们”,突遇危机,可能会在几个月内就走向了破产清算。三鹿奶业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就连日本东芝、日立、丰田这样的企业也大幅度亏损,最终被迫裁员。问题的原因在于:在面临危机变化的时候,这些企业缺少准备,在企业内逐渐累积起来的种种致命因素突然爆发,吞噬掉整个企业。
三星电子CEO尹钟龙深有感触地说:“生存不属于那些最能适应目前环境的企业,而是属于那些最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的企业。”
现实告诉我们:企业的成长过程不会是一条平滑的曲线,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企业在质变时期必然要经历人员、观念、组织等方面的动荡。所谓质变,实际上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危机点(或叫战略转折点),是危险与机会并存的地方,也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生存的关键点。而这种质变往往发生在危机深重的时代和时期。
在这样一个非连续性成长的环境中,企业必须保持敏感,警惕可能出现的危机。通过战略、组织和文化上的变革,推动企业新一轮的增长。
在这样一个重大危机来临的今天,企业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的出击去逃生。对内要及时换血,果敢变革;对外要寻找机遇,谨慎突围。只有如此,才能从低谷中走出,从困境中恢复。
经验表明,危机时只是被动地坚持的企业,危机过后仍会开始走向衰退,很少能重现当年的昌盛。企业要突出困局包围,主动求变并果敢行动是必要条件之一。如果在面临危机发生转折时,企业仍在防守,很可能使企业陷入失败的困境。
不在危机中沉沦,便在危机中崛起
在研究企业的成败与得失中,以往人们对企业的成功研究得很多,而对企业的失败研究得却很少。然而,面对今天的经济危机,在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中不幸被困的企业毕竟是多数,有的企业更是在遭遇危机时走向了失败。所以,研究失败比研究成功更重要,研究失败可以知道一个企业如何避开危机,如何生存下来,这对今天的企业生存更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危机是一种常态。西方企业家们有一句名言:“企业危机与死亡和税收一样不可避免。”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说过:“企业经营过程中,更多的是看到失望,而不是看到希望。更多的是承受打击,而不是喝彩。”企业和人一样,企业经历危机,并且能够妥善处理危机,才能够健康成长。看看世界500强,哪个没有经历过危机呢?翻开他们的发展史,找不出一个没有经历危机磨难的企业。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很多企业倒下来,同时也有很多企业活下来了,比如三星、索尼、台塑、通用、西门子,活下来的有更强的生命力,将活得更好。所以,面对危机,中小企业不在危机中沉沦,便在危机中崛起。
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德国奔驰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照片下写着这样的一句警句:“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会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
危机中也有契机,有眼光的中小企业也许此刻就在暗下工夫,把握机会,准备着下一步的扩张战略。这无疑是高人一筹的表现。海尔集团的张瑞敏用一个“惧”字来形容这几年对海尔集团发展的感受。他对“惧”的诠释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认为市场竞争太残酷了,只有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大企业尚且如此,中小企业更应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尤其是在面临宏观经济剧烈变化的时候,更要加强员工的危机教育,更应让每个员工都从思想上做好应对经济危机的准备,全力以赴,同心协力,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应对危机关键在于行动。作为中小企业,面对委靡的市场,要制订出一个企业的整体“过冬”方案,按照方案做一些准备。比如:业务量减少,是否应该立即裁员?是裁高工资的员工,还是裁低工资的员工?企业是否可以转型,生产新产品?财务上如何保证稳健的现金流?如果资金不足,可以去哪里融资?
总之,处在危机中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加强危机管理也好,强化危机意识也好,能够化危机为契机才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可以预测的是,虽然现在经济形势严峻,寒意渐深,但中国经济基本良好,8%的增长速度仍然让世界吃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信心和能力战胜危机,中国经济绝不会一蹶不振。今天的中小企业管理者不但要思考应对眼下危机的正确策略,还要思考未来经济形势好转后,企业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需求;思考在“冬天”时如何对产品进行改良,生产出让顾客更满意的产品;思考产品在危机时期是不是发生了新变化。
今天的中小企业在危机中,除了想办法生存,还应该想着以后如何做大做强。这才是一个未来强者的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