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
12008000000007

第7章 、学习名人好榜样(2)

1958年,霍震霆被送往英国求学。学习期间,父亲常常提醒儿子说:你与父亲年幼时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了,一要好好学习,二要精通外语,三要懂国际贸易,四要读书做事都要为中国人争气,否则我不能用你。

1968年,当霍震霆22岁学成返港后,霍英东便委其重任。让他带着400多人的施工队伍开赴文莱,在该国首都斯里巴加湾港兴建大型货柜码头,把这个港口改造成现代化的深水港。这是关系到文莱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工程。文莱政府对此项工程十分重视。

对于如此重要的工程,又在海外施工,初出茅庐的霍震霆能否胜任?这令许多圈内人士大打问号。霍英东没有正面回答朋友们的疑问,而是大谈以前教子游泳的事。他以教游泳比喻培养子女的办事能力,说:道理是同出一辙的,一定要大胆放手,不能瞻前顾后,否则会淹死的。

文莱位于赤道附近,气候湿热多雨,当时的经济十分落后,在这样一个伊斯兰国家施工,不仅工作困难多,而且在生活上也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霍震霆鼓励职工,一定要克服困难,把工程搞好,他说:这是香港华人企业第一次在海外承包工程,工程能否按时完成,工程完成的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司的荣誉,也关系到我们中国人办事到底行不行的问题。

霍震霆果然没让父亲失望,他率领着员工勤奋工作,受到了文莱官方的好评。霍震霆出道后的第一炮就为父亲和中国人争了光。

在霍英东教子游泳的故事中可找出这样一个道理:父亲的责任不是让孩子依附于他,而是使孩子独立于他。当孩子初临人生面对如吃饭、睡觉、走路等几件事的时候,父亲应随意而顽强地锻炼孩子自主、独立、坚强的性格,敢于让孩子面对困难。父亲鼓励和支持孩子,而不是直接为他解决困难,这样才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战胜困难的本领。

5.陶铸:孩子宜疏不宜堵陶铸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斯亮是他的独生女。陶铸虽然很爱女儿斯亮,但从不娇惯溺爱,而是要求极其严格。

斯亮和大多数青年人一样,脑子里充满了许许多多美丽的幻想。在她眼里,生活的道路是鲜花铺成的,宽广而笔直,个人的前程光辉似锦,无限美好;幸福而光明的一切,似乎都早已安排好了,根本不需要再努力奋斗。对女儿的这种盲目性和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陶铸深感忧虑。他经常从正面诱导她,启发教育她,可女儿怎么也听不进去,只是当耳边风,满不在乎。每次听得不耐烦了,斯亮就说一句:爸,我明白了。

1966年上半年,是陶斯亮在医科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陶铸明显地发现她学习松劲,不热爱自己的专业,一心想着改行。有几次,她嚷着要求父亲帮助她改行,陶铸都没有答应。她觉得爸爸太不近人情了,于是便拿出了最后一招--哭!她哭呀,哭呀,哭得很伤心。她以为父亲要来哄她,可是一直哭到夜里十二点,她哭够了,父亲并没有理她。有几次,陶铸本想很好地训她一顿,但他想这样教育女儿不会有好的效果。于是,陶铸决心好好地查查她的思想根源,耐心地去做疏导说服工作。

他找了一个机会单独把陶斯亮找来,耐心地对她说:亮亮,爸爸发现你近来思想上有点毛病,你能好好地和父亲谈谈吗?

陶斯亮天南地北、滔滔不绝地闲聊起来,什么电影呀,文学呀,历史呀……简直是无所不谈。眼看女儿马上就要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可说起话来,压根儿就不谈自己的专业--医学,不谈毕业后的打算。父亲听了,脸色阴沉地说:你东扯西拉谈了这么多,怎么就不谈谈自己的学业呢?

陶铸直截了当地问她对自己的专业有什么想法。

陶斯亮认真地说:我就不想搞临床,吃力不讨好,没什么意思。我倒是很想搞病理生理,可又怕搞不出什么名堂,没有发展前途。不过,我打算先试着干干再说,不行再改行搞别的。陶铸耐心地听着,又一层层地帮助她分析,说: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朝三暮四。没有恒心,缺乏毅力,怕吃苦,肯定一事无成。见女儿思想还未通,陶铸就用古今中外一些名人成才的具体事例来说服她,进一步说明: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绝不能见异思迁。接着又耐心地疏导说:亮亮,我这样苦口婆心地劝告你,希望你能当一名好医生,没有个人目的,只是考虑到国家和人民需要人才。

你既然立志做个革命者,就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否则,干革命还是一句空话!你眼看要毕业了,可对今后的工作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亮亮啊,父母是靠不住的,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无论哪个阶级的后代,靠祖荫安身立命是毫无出息的,你要懂得这个道理啊!

亮亮听了父亲的耐心教诲,说:爸爸,我想通了,女儿绝不辜负您的希望,一定立志做个有出息的人!从此,陶斯亮热爱自己的专业了,学习、工作非常努力,终于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医学工作者。

6.钱均夫:帮其学,莫如立其志钱学森的父亲叫钱均夫,祖籍浙江杭州市。在杭州一带,钱家是一个颇有社会声望的家庭。

幼年的钱均夫就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就读于杭州求是学院(浙江大学前身),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后来,钱均夫在日本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认识到不进行民主革命就不能挽救中国。1910年,钱均夫毅然回国,在上海成立劝学堂,教授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在北京建立了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卖国求荣的反动的北洋军政府。钱均夫本来是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到国民政府供职的,当时却壮志难酬,这使他非常痛心。他只好将自己的精力转向国学研究。

钱均夫对国学的探讨是很有成就的。如对《大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以及《史记》、《十二史略》、《二十四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写出了许多见解精辟的论著。由于钱均夫看问题深刻且文笔超凡脱俗,因而当年颇得文坛大师鲁迅的赏识,并彼此视为知己。

当钱均夫专心致志在研究学问时,四、五岁的钱学森悄悄地溜进父亲的书房,一边注视父亲勤学的背影,一边用羡慕的眼神看着父亲那一摞摞厚厚的线装书。

钱均夫也注意到儿子对书籍的兴趣,有时将学森抱起来,亲切地说:这些书都是你的,长大了要好好读书,不光读这些我们先人留下的书,还要读外国的书,不光学习国学,还要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才能把中国建设得富强起来。

这一番话,对于只有四、五岁的儿子来说,自然是朦朦胧胧的。但这的确是做父亲的当年的心愿,他迫切希望儿子长大了,能够成为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中华的栋梁之材。

钱学森刚满五岁便可读懂《水浒》了,而且对《水浒》中梁山泊的人物特别感兴趣,什么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有一天,他突然对父亲说:《水浒》里的一百零八个英雄,原来是天上的一百零八颗星星下凡到人间的。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情的,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呀?父亲对儿子提出的问题惊愕了,他一时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提问。停了一下,钱均夫笑着对儿子说:《水浒》是人们编写的故事,其实,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像岳飞、诸葛亮呀,还有现在的孙中山呀,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们原本都是普通的人,只是他们从小都爱学习,都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又有决心和毅力,不惧怕困难,所以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钱学森眨着大眼睛认真地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父亲高兴地说: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在以后的日子里,钱均夫多次给儿子讲学习知识,贡献社会的道理,这八个字深深地印在钱学森幼小的心灵里。

钱均夫懂得,教育孩子,帮其学,莫如立其志,要善于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才智,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宝书,充满无穷奥秘,蕴含丰富的知识。住在城市里的孩子,最忌讳与自然界的隔离。因此,钱均夫特别注意培养儿子对大自然的感情,增强他对自然界的兴趣。在钱学森少年时代,几乎每年的春秋季节,父亲都要带他到京郊的农村或风景优美的香山、西山去远足,让幼小的儿子深刻体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寓意,同时也让儿子充分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每次远足时,父亲都要告诉他,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大自然有一种不能分离的缘份。在父亲的启发引导下,钱学森自幼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同田野、同山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父亲带学森去的最多的地方是香山,所以钱学森对香山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香山那特有的地形地貌,那蓊郁的草木,清澈的泉水,绚丽的山花,晚霞般的红叶,以及众多寺庙、古建筑,都使他流连忘返。

一天,父子俩游香山,在野餐之后,他们躺在草地上,仰视蓝天白云。这时,一只在高空盘旋的鹰,闯入了儿子的视野,他眼晴一眨不眨地盯着时远时近的鹰,许久许久,直到那只鹰飞进了白云,飞得无影无踪。钱学森揉了揉眼睛对父亲说,他想变成一只大鸟,到蓝天上去遨游。

此刻,钱均夫知道儿子的一颗美丽的童心已经随着那只鹰飞向高空,于是因势利导,给儿子讲了庄周的一则寓言。他说:我国古代有一个叫庄周的人,他就曾经渴望遨游太空。他写过一篇寓言,叫《逍遥游》,说北海之中有一条鱼,名字叫鲲,它是一条十分巨大的鱼,它的背就有几千里长。有一天,它变成一只大鸟,名字叫鹏,这鹏鸟身子也特别巨大,它的背不知有几千里长。鹏鸟鼓动翅膀拍击水面三千里,它那巨大的两翼就像垂在天边的云彩,遮天蔽日。经过拼搏,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借着六月的大风,从北海飞到南海。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其实,庄周寓言中说的鹏鸟,正是他自己幻想化成的,他有远大的抱负,他想遨游太空,因此,他想变成一只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去俯瞰地球,观察人世。

太好了,太好了,庄周真棒!钱学森被寓言中大鹏鸟的故事所吸引,也十分称赞庄周的幻想。

钱均夫接着说:就在这个寓言中,庄周还批评了一些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安于享乐的人。这就是寓言中讲的蝉、小鸠,还有生活在沼泽边的小麻雀,它们讥笑鹏鸟高飞远翔是愚蠢,说它们自己每天在灌木与蓬蒿之间飞上飞下,就很快活了,又没有危险,也不愁挨饿,何必要飞那么高,那么远呢?

它们太无知。钱学森忿忿地说:我要学大鹏鸟,到太空去遨游,绝不当小麻雀。

听到儿子稚嫩的誓言,钱均夫高兴极了,他亲切地抚摸儿子的大头,动情地说:你真是父亲的乖儿子。

春天到了,蓝天和暖融融的春风召唤着热爱大自然的钱学森以及暂居他们家的蒋英。该到郊外放风筝了,于是父亲买来纸和线,从旧竹帘子上抽出一把竹篾子,招呼妻子和两个孩子一块儿做风筝。

夫妇俩商量了一下,对两个孩子说:今年我们做一只大蜈蚣怎么样?学森和蒋英拍手赞成。可是,做风筝技术性强,他俩只好给父母打下手。不消半天时间,一条由十几节组成的蜈蚣做完了,只差给蜈蚣着色了,这件事自然交给了两个孩子。他们做得很小心,也很快,不大一会儿功夫,一条彩色的蜈蚣风筝悬挂在四合院里,两个孩子高兴得顾不上吃饭,只是围着这条蜈蚣一边转,一边看,这里边有他们的劳动呀!

钱均夫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认真地说:这只风筝现在挂在院里很好看,可是能不能飞起来,还不能肯定。下午,我们先到天坛上去试放,如果飞得好,下个星期天再到市郊去放。两个孩子点点头,一下子学森像有了什么心事似的,不再那么兴奋了,他在担心,风筝飞不起来怎么办?

下午,爷仨来到天坛。这天天气特别好,放风筝的人也特别多。钱均夫与两个孩子找到一块空地,先把风筝在地上展开。爷仨做了分工,钱均夫拉线,学森举蜈蚣的头,蒋英拉蜈蚣的尾。正好一阵风吹过,只听钱均夫喊了一声放手!两个孩子一齐将手放开。谁知没多久,风筝就落下来了,两个孩子跑到风筝跟前,焦急地问父亲:风筝有毛病吗?是有毛病,拉线与蜈蚣的头迎风的角度不合适,我们来修理一下。钱均夫一边耐心地调整风筝头与拉线的角度,一边给他们讲解风筝升空的力学原理。调整好了,他们又照第一次放飞的动作,进行第二次试验,这次成功了,只见这条长长的花蜈蚣摇头摆尾地飞上天空,两个孩子转忧为喜,欢呼雀跃。

在回家的路上,钱均夫给两个孩子讲述了风筝史话:

风筝在我国春秋时代就有了,传说那时有一个叫公输般的人,作了一只木鸢,载人飞到空中去窥探宋城的情况。后来有了纸,就以纸代木,作成纸鸢。所以那时不叫风筝,而叫纸鸢。改称风筝,是在公元九百多年的宫廷中,有人在纸鸢上装了竹笛,风吹笛响,很像弹拨古筝的声音,于是,人们又称它为风筝。

父亲丰富的知识,使两个孩子听得如痴如醉,心中又升起了多少迷离的幻想与美好的憧憬啊!

博学多才的父亲,为钱学森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启发他树立远大的抱负,这对幼年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

钱学森以后多次向人提起: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的父亲。在他幼年的知识启蒙里,是他的父亲首先向他开启了人生智慧之门。

7.荣毅仁:让孩子在艰苦中磨炼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那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在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岗位上任职的荣毅仁,作为资产阶级头面人物,首当其冲,倍受折磨,常常被游街批斗,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根本谈不上去正常工作。

那年他的儿子荣智健24岁,大学毕业已整整三年。本来荣智健在196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时,父亲荣毅仁正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在上海也保留了副市长的职位。所以,按荣智健的条件,凭他父亲的地位和影响,他可以去北京的中央国家机关,或者回上海或其他大城市工作,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大的。但是父亲荣毅仁一直希望儿子去基层锻炼。后来荣智健回忆说:1963年大学毕业之后,我本来是可以留在北京,找份差事。可是,父亲认为我年纪还轻,应该到远一点、苦一点的地方实干一下,锻炼一年。谁知道一年之后’文化大革命‘就发生了,一苦就苦了8年!

荣毅仁受到了全国工商联的批斗,被勒令参加劳动。年过半百的荣氏夫妇从未干过这种重活,没办法,两夫妻只好听从安排,荣毅仁在此期间患了肝炎并引起眼底出血,并由于耽误治疗,造成左眼失明。